透視31省份前三季度財政收入:東部地區上演“第三”拉鋸戰

透視31省份前三季度財政收入:東部地區上演“第三”拉鋸戰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梳理31個省(市、區)財政收入數據發現,廣東、江蘇繼續穩居第一、第二的位置。今年以來,財政收入規模第三的位置爭奪激烈,一季度浙江超上海居第三,上半年上海實現反超,前三季度浙江再次以微弱的優勢領先居第三。

從數據上來看,地方收入形勢似乎有所好轉。在大規模減稅降費、經濟面臨下行壓力等背景下,今年以來我國財政收入維持中低速增長,上半年有10個省份財政收入出現負增長,前三季度負增長數量縮減至6個,北京、貴州、新疆、青海四地財政收入增速轉正。

財政部負責人在三季度數據發佈會上曾表示,展望第四季度,經濟將繼續運行在合理區間,去年四季度財政收入基數較低,加上去年10月份提高個人所得稅起徵點翹尾減收因素沒有了,預計全國財政收入增長將有所回升。

不過,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梳理各省數據發現,地方財政收入形勢有所分化,部分省份直言四季度財政收入增速仍有下行壓力。

“第三”排名拉鋸戰

從財政收入規模的角度來看,廣東、江蘇的位置難以撼動。廣東前三季度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約9679億元,增長4.6%,繼續穩居第一;江蘇前三季度實現地方財政收入6833億元,增長3.8%,居第二位。

前三季度,浙江財政收入超上海居第三,這是繼2018年趕超山東之後的再進一步。浙江前三季度實現地方財政收入6009億元,上海完成地方財政收入5964億元,略低浙江45億元。山東、北京分列第五、第六,相對穩固。

45億元的差距,並不算多。分季度來看,今年一季度浙江首超上海,上半年上海以微弱的優勢重回第三,前三季度浙江又再次超上海。

浙江近幾年勢頭很好,今年前三季度財政收入8.1%的增速,在東部大省中居第一。上海則受工業拖累,尤其是汽車產業整體下行影響,前三季度財政收入僅微微增長0.2%。

浙江前三季度GDP增長6.6%,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5.8%,服務業增速較高達到7.6%。浙江的“數字經濟”表現亮眼,前三季度規模以上工業中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同比增長13%,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等其他營利性服務業增加值增長11.0%,在主要產業中增速領先。

從產業的稅收貢獻來看,儘管受減稅降費影響,浙江的增值稅、企業所得稅仍然維持較好增速,分別增長4.3%、12%,其中房地產業、金融業、建築業、批發和零售業稅收增速居前。

上海前三季度GDP增長6%,其服務業增速高達8.9%,相較浙江更有優勢;但上海工業增加值下降1.6%。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以2018年上海、浙江財政收入規模來計算,如果2019年全年上海財政收入仍然維持目前0.2%左右的增速,浙江需要保證年內8%的增速,才能實現對上海的趕超。

受減稅降費、經濟面臨下行壓力等影響,上海、浙江年內財政收入增速總體趨緩,上海從一季度的3.3%下行到目前的0.2%,且近四個月累計增速均在0.1%-0.2%左右波動;浙江則從一季度13%逐漸下行到目前8.1%。所以,2019年全年來看,浙江與上海誰居第三,結果值得期待。

當然,位次發生變動的不止東部大省。財政收入規模同屬一個梯隊的,不少位置都在變化,比如河南、河北、四川,比如遼寧、江西、山西等省,上半年和前三季度的排名均有變化。

吉林、重慶等受汽車行業拖累

由於上年基數較低,前三季度全國財政收入增速出現小幅回升。這反映到地方財政收入數據上,北京、貴州、新疆、青海四地財政收入前三季度轉正,分別增長0.3%、1.6%、0.5%、0.1%。

除了上年基數低的原因,部分省份還加大了對國有資產的盤活力度。比如貴州前三季度非稅收入增長26.7%,上半年該增速只有4.2%。貴州省財政廳直言,這是由於各級財政部門多渠道盤活國有資源資產增加收入。

今年超2萬億減稅降費政策,確實對地方財政增收造成影響。比如前三季度經濟增速領先的雲南,GDP增長8.8%,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9.3%,但地方財政收入只增長3.2%,稅收收入僅增長1.9%。

雲南省財政廳指出,減稅降費政策有效釋放企業活力,使得企業盈利能力得到改善,前三季度企業所得稅增長11%;調低增值稅稅率以及提高小規模納稅人起徵點政策,對增值稅增長形成制約,增值稅(地方級收入)同比增長2.5%;受提高個稅起徵點、調整稅率、增加六項附加扣除減稅政策影響,個稅(地方級收入)同比下降49.8%。

雖然財政收入增速趨緩,但從財政、稅務、統計等部門調研情況來看,企業對減稅降費政策認可度較高,有利於釋放企業活力。

受減稅降費、經濟形勢等影響,前三季度仍有6省份財政收入延續負增長態勢,分別是吉林、重慶、黑龍江、海南、甘肅、西藏。

降幅居前的吉林,前三季度實現地方財政收入844億元,同比下降9.2%。吉林主要受汽車行業拖累,同病相憐的還有重慶,重慶前三季度地方財政收入下降了7.2%。全球汽車業進入寒冬,汽車業增加值、汽車產量等均進入下行通道,這對部分倚重汽車產業的省份影響尤其明顯。

由於財政收入出現負增長,重慶已經率先向省級人大提交報告,壓減2019年預算收入規模。更多省份有望壓減年度預算收入目標,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瞭解,吉林也已經向省級人大提交壓減預算的報告。

11月5日,吉林統計局發佈三季度經濟運行數據,前三季度GDP增長1.8%,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下降0.6%。

“製造業是吉林的支柱產業,汽車、裝備製造業是吉林製造業的核心力量。一汽、中車主要佈局在長春,吉林市的主導產業是化工,通化主要是製藥,延邊主要是菸草,吉林省內這些城市的產業結構相對單一,市場抗風險能力不強。”吉林財政廳財科所所長張依群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

張依群進一步指出,今年大規模減稅降費,製造業是受益最大的行業,以製造業為主的吉林,其財政收入受影響較大。除了側重製造業,吉林經濟中的國企佔比較高,部分產值、利潤、稅收會流到總部經濟所在地,也會影響吉林的財政收入。

吉林省財政廳指出,從前三季度執行情況看,全省地方級收入降幅持續收窄,重點支出得到較好保障,預算執行總體平穩。進入四季度,隨著落實增值稅期末留抵退稅政策,以及一次性非稅收入的減少,全省財政收入降幅將有所擴大。下一步,在繼續落實落細減稅降費政策的基礎上,全力抓好組織收入工作,保障重點支出,堅持過緊日子,保持財政平穩運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