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里买套房仍在外面忙,白掏物业费,还说不后悔。为啥?

现在在城市买房的农民是越来越多了,但却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买房不住房。房子不是用来炒的,而是用来住的,怎么变成看的了?

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你到城边走一走。很多高楼大厦却是外观豪华气派,可是里面的灯火却是寥寥无几,因为大部分人都在外面的,但是物业费和卫生费一年一两千块钱,这总是要交的。难道他们不觉得亏吗?

城里买套房仍在外面忙,白掏物业费,还说不后悔。为啥?

当然心疼了!但也没有觉得太亏。原因有以下六种:

一,怕房子继续涨价,到时买不起,先买为上。

可不嘛?现在什么东西都在涨价,建材涨价,像沙子和砖的价钱逐年攀升,钢材的价格也在上涨,人工就不用说了,长得最为凶猛。以前瓦工的价格是一两百一天,现在涨了四五百一天了,要想让房价降下来,真的是很难。咱趁手里有点闲钱,赶紧把房买了,不然到时候你真买不起。

二,买房是一种投资。

银行的存款利率很低,1万块钱存到银行,一年不到200块钱。如果将手里的闲钱,买一个商铺或者门面,或者是商品房,它的上涨幅度远高于银行的利率。如刚开始是4500一平买的,100平就是45万,房子过几个月涨价了,涨到4800一平,价值48万,这房子就升值了3万,可比存银行划算。

城里买套房仍在外面忙,白掏物业费,还说不后悔。为啥?

三,为了儿女的婚事做打算。

农村结婚的条件在逐年提升。如必须在城里有有车有住房,这是结婚的标配。为了孩子们的婚事买房是必然的,也可以说婚房推动了城市建筑业的蓬勃发展。尽管现在孩子小,还是先把房子买下来,为他们以后做打算,早买早合算,不然以后买会更贵。

四,为了以后更好的生活。

现在农村的很多条件还比不上城市,如购物,城市的大小超市遍地都是,买东西出门就到非常方便;又如医疗,在农村看病难,有个病就要去村卫生所,有的是去镇上,像我们那里的卫生所离家七八里很不方便;再如城市里有优质的教育资源,好的学校和教师都集中在城里边了,为了孩子们能受到更好的教育,在城里买房是首选。还有那里发展机会比较多,有工作比较好找,工资待遇也高,创业的机会也比较多。

城里买套房仍在外面忙,白掏物业费,还说不后悔。为啥?

五,乡村城镇化,是农村发展的必然趋势,买房可以说是顺应时代潮流。

改革开放30多年,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在住房上,由以前的砖瓦房变成现在的农村2层小楼;由分散居住变为集中起来在小区居住。生活越来越好了,在城市买房,是顺应时代潮流发展的。

六,为了面子。

这也是一部分人的心理,看着别人在城市里买房了,说出来面子上比较好看,于是自己想办法也在城里买了房,可以说是虚荣心在作怪,但这只是表面现象,人们看重的是在城市以后有更好的发展。

尽管他们在城里买了房,但是县城在县城挣钱还是比较少的,像我们县城一月两三千块钱的工资还是多的是。一线二线城市有更多更好的发展空间,不论是出门务工还是做生意,大都要比县城好的多。现在在外边打拼,是为了以后回来有更好的发展。至于物业费一年出个一两千块钱不算什么。

农村人在城市买了房,在老家还有房。对于他们来说,农村的房是归宿,城里的房是发展和希望。朋友们对此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大家讨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