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龍,你知道多少?

點關注,不迷路

蛇修千年成蟒,

蟒修千年成蚺,

蚺修千年成蛟,

蛟修千年成龍,

龍修千年成角龍(頭上有角),

角龍修五百年成應龍(帶翅膀的龍)。

一.種類

青龍(蒼龍)

關於龍,你知道多少?

《抱朴子·雜應》引《仙經》描繪太上老君形象時說:左有十二青龍,右有二十六白虎,前有二十四朱雀,後有七十二玄武。

青龍作為天之四靈之一,民間更是有左青龍,右白虎,青龍偃月刀等等典故,使得青龍的流傳度極高。

《淮南子》卷三 記載:天神之貴者,莫貴於青龍。故而青龍或為四象之首。由此可見青龍在人們心中的地位之高。青龍與其他龍相比,就像凡人與仙人,可以說青龍是得到成仙的一條龍,這並不是說其他龍就是凡物,而是其他的龍的地位與青龍不同。

關於龍,你知道多少?

應龍(黃龍)

關於龍,你知道多少?

《山海經·大荒北經》:“應龍已殺蚩尤,又殺夸父,乃去南方處之,故南方多雨。”

傳說黃帝與蚩尤開戰時,雙方都找了些能人異士和神奇動物,蚩尤方有兩個呼風喚雨的奇人,讓黃帝苦不堪言,一次戰鬥中,就當蚩尤的奇人呼風喚雨時,應龍突出,將風雨吸入腹中,並吐向蚩尤,黃帝軍大振,一舉擊潰敵軍,斬殺蚩尤。

《山海經》中記載這場戰爭中,應龍還斬殺了夸父(這與《山海經》中記載的夸父逐日而渴死向矛盾)

由於戰爭消耗過大,無力振翅飛回天庭,於是閒居南方,應龍整日無所事事。物華變幻,斗轉星移,一轉眼就到了大禹時代,洪水滔天,生靈塗炭。大禹肩負起拯救蒼生的重任,應龍前來幫忙,以尾掃地,疏導洪水而立功,因此應龍又是禹的功臣。

燭龍(燭陰)

關於龍,你知道多少?

相傳為人臉蛇身的怪物,紅色的皮膚,住在北方極寒之地,身長千里,睜開眼就為白晝,閉上眼則為夜晚,吹氣為冬天,呼氣為夏天,能呼風喚雨。

《山海經》記載:“鐘山之神,名曰燭陰,視為晝,瞑為夜,吹為冬,呼為夏,不飲,不食,不 息,息為風。身長千里。在無之東。其為物,人面,蛇身,赤色,居鐘山下。”

許多學者認為燭龍和盤古一樣,都是創世神之一,且燭龍為太陽說。燭龍不同為青龍,應龍,從現代人對龍的審美來看,燭龍不足以稱為龍,但其的奇異之處變在於控制時序。

現在很多文學小說,又將燭龍描繪為陰晦,吸食世間怨氣,又散出晦氣,真真假假無從考證。

蟠龍

關於龍,你知道多少?

蟠龍是中國民間傳說中蟄伏在地而未昇天之龍,一說“蟠龍,身長四丈,青黑色,赤帶如錦文,常隨水而下,入於海。有毒,傷人即死。”把蟠龍和蛟、蛇之類混在一起了。又說蟠龍是東海龍王的第十五個兒子,因貪玩被送去三元仙君那學法,學得一身變幻莫測的本來,看到人間疾苦,便天降甘霖,造福人間。但卻因勞累累死,長長的身軀躺在肥沃的土地上,躺下時,頭枕南方,把靈巧的眼鏡留給了南方人,靈巧的尾巴搭在北方,給予北方人靈巧的腳,這也是“南方人眼尖,北方人腳奇。”的由來。

祖龍

傳說中,在盤古開天闢地後,四大混沌元素漸漸演變成金、木、水、火、土五種始元素。在演變過程中,四大混沌元素互相融合,又孕育出三位混沌神獸:祖龍、元鳳、始麒麟。它們各自繁衍,逐漸形成了三大體系,祖龍誕生出統領鱗甲類生物、執掌海洋的龍族,也是上古神龍中最強悍的龍;元鳳誕生出統領飛禽、執掌天空的鳳凰族;始麒麟誕生統領走獸、執掌大地的麒麟族。

龍族雖強大,但是繁殖能力太差,元鳳與始麒麟聯手對抗龍族,由於龍族數量稀少處於下風,最後祖龍決定殊死一搏,發動了神獸之戰。這一戰打得天昏地暗,異常慘烈,洪荒世界被嚴重破壞,最後紛紛隕落。戰鬥也波及甚廣,生靈十不存一,各種上古神獸消亡。這段時期,因道教元始天尊年號稱為龍漢,故稱龍漢大劫。

又在一些說法裡,祖龍特指秦始皇。

關於龍,你知道多少?

關於龍還有好多,什麼五爪金龍,四爪金龍,點個關注,看更多內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