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創證券欲成太平洋證券第一大股東,中小券商爭相借併購突出重圍

記者 | 馬曉甜

券商併購或再添一例。

11月5日晚間,太平洋證券和華創安陽同時發佈了簽署股份轉讓意向性協議。太平洋證券公告稱,公司第一大股東北京嘉裕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嘉裕投資”)於2019年11月5日與華創證券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華創證券”)簽訂《股份轉讓意向性協議》,嘉裕投資擬將其持有的不低於4億股公司股份(佔公司總股本的5.8683%)轉讓給華創證券。

华创证券欲成太平洋证券第一大股东,中小券商争相借并购突出重围
华创证券欲成太平洋证券第一大股东,中小券商争相借并购突出重围

如本次股份轉讓最終實施完成,太平洋證券股權結構將發生較大變化。本次股份轉讓前,嘉裕投資為公司第一大股東。本次股份轉讓後,第一大股東將變更為華創證券。

太平洋表示,公司和華創證券均從事綜合類證券業務,如本次股份轉讓最終得以實施,兩家證券公司將可能在業務和客戶資源等多方面進行合作。由於證券行業經營的複雜性,合作存在一定不確定性。本次股份轉讓事項須經中國證監會批准。

華創安陽則在公告中稱,本次交易有助於華創證券優化資源配置,提高華創證券的競爭力和盈利能力, 有利於上市公司和投資者利益的最大化。此外,華創證券尚未與北京嘉裕簽署正式股份轉讓協議,本意向性協議的履行不會對華創證券 2019 年度業績構成重大影響。

受此影響,今日早盤太平洋(601099)和華創安陽(600155)雙雙高開,截止上午收盤,太平洋上漲0.59%,報收3.39元/股,華創安陽上漲1.94%,報收13.69元/股。

據瞭解,截至 2018 年 12 月 31 日,華創證券總資產約 3,55.72億元,淨資產約107.91億元;2018 年度營業收入 約18.26億元,淨利潤約2.43億元。

而太平洋證券三季報顯示,截至2019年9月30日,太平洋證券總資產和淨資產分別為333.94億元和102.37億元。前三季度實現營業總收入14.1億,同比增長115.6%;實現歸母淨利潤4億,上年同期為-1.8億元,同比扭虧為贏。

在此之前,太平洋證券卻是遭遇了業績“四連跌”。2015年到2018年,公司營業收入分別為27.43億、18.04億、12.97億元、3.93億元;歸屬母公司淨利潤分別為11.35億、6.66億、1.26億、-13.25億元。此外,由於頻繁踩雷,公司在2018年計提資產減值準備共計9.7億元,減少淨利潤7.29億元。

根據證券業協會發布的2019年上半年度經營業績排名,華創證券在總資產、淨資產、營業收入和淨利潤方面分別排名第46位、第45位、第43位和第75位,太平洋證券上述幾項指標排名則分別為48位、第49位、第44位和第46位。

值得注意的是,嘉裕投資的“退出”意願事實上早有端倪。

2018年7月,嘉裕投資曾提出過增持計劃,擬累計增持太平洋證券總股本1%-5%的股份。但在2019年6月,嘉裕投資稱,鑑於目前資本市場環境、經濟環境以及融資環境等客觀情況已發生較大變化,經審慎研究,決定終止實施本次增持計劃。

9月11日,太平洋發佈公告稱,嘉裕投資因自身經營需要,以大宗交易方式減持1.36億股,佔公司總股本的 1.999%,交易價格為 3.51 元/股。股份減持後,嘉裕投資套現金額4.77億元,還持有太平洋7.44億股股票,佔公司總股本10.92%。

近段時間以來,證券行業併購熱潮湧起。2019 年1月,中信證券發佈公告擬收購廣州證券, 目前已進入併購實質性階段。5 月,天風證券發佈公告擬現金收購恆泰證券 29.99%的股權。

中銀國際證券非銀分析師王維逸認為,對於證券公司來說,併購也是常見的補強實力的方式。相比於增發與配股,併購對於增強券商的綜合實力效果更佳立竿見影,也是風險更大的做法。除了併購標的合理價格難以確定之外,併購之後很容易產生“水土不服”等現象,導致並未產生預期的內部協同效果, 反而有可能產生一定的內耗。但是機遇與風險是並存的,尤其是在我國證券行業飛速發展與變化的當下,同業併購能夠快速增強券商的綜合實力,具有很高的戰略意義與價值。

華金證券分析師崔曉雁則指出,受以淨資本為核心監管、引入外資、養老金入市和 監管導向“扶優抑劣”等因素影響,證券業已呈現業務資本化、客戶機構化和行業集中度不斷提 升的態勢。馬太效應下,頭部券商躍躍欲試,不斷擴張,力爭早日成為國際一流投行。中小券商則陷入風險與收益難以平衡,但又不進則退的艱難境況。一方面差異化道路方向難覓,另一方面若積極 做為需面臨人力成本上升、潛在風險不斷積累的風險;但若墨守陳規、保守經營,生存空間則被 持續擠壓,預維持現狀而不能。

“在市場低迷、業務競爭激烈、內生性增長困難的情況下,我們認為併購或可成為頭部券商快速做大做強、中小券商突出重圍的有效途徑。”崔曉雁表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