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基础秒懂区块链,点击解锁→

零基础秒懂区块链,点击解锁→

2019年1月7日,国际科学期刊《自然》在其官网发布报告,公布了过去的一年中世界各国科学家搜索最多的热词排行榜,前三名分别是“癌症”“区块链”和“大数据”。

2019年10月24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区块链技术发展现状和趋势进行第十八次集体学习。学习时强调,区块链技术的集成应用在新的技术革新和产业变革中起着重要作用。我们要把区块链作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重要突破口,明确主攻方向,加大投入力度,着力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加快推动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创新发展。

区块链,这个名词火了这么多年,却总给人一种不接地气的感觉。区块链到底是什么?有什么用?不混“币圈”的话对我有没有影响?


请解锁以下文章为您一一解答。

世界经济论坛创始人克劳斯·施瓦布(Klaus Schwab)曾说,自蒸汽机、电和计算机发明以来,我们又迎来了第四次工业革命——数字革命,而区块链技术就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成果。2008年11月1日,中本聪(DorianS. Nakamoto)发布了比特币白皮书《比特币:一种点对点的电子现金系统》(Bitcoin: A Peer-to-peer Electronic Cash System),比特币及其底层技术Blockchain(区块链)问世。和所有新生事物一样,比特币及其区块链技术起初也默默无闻,直到2017年比特币价格飙升,全球各行各业对区块链技术的功能和未来的前景都持正面态度。

区块链到底是什么???

当年白皮书里实际并没有出现“Blockchain”这一单词,取而代之的是“时间戳服务器”。但其展现的就是区块链的本质:由于交易发生的时间是唯一的,因此,用区块(Block)储存交易的信息并加盖时间戳来确定“唯一支付”。这还不够,每个时间戳包含前一个时间戳并纳入其随机散列值中,每个随后的时间戳都对前一个时间戳进行增强,这样,一个个区块就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形成了一个链条(Chain),这就是Blockchain。表面上说“区块链”,实则是在谈论存储在公共数据库(“链”)中的数字化信息(“块”)。数字化信息?其包含什么内容?总的来说包括三个部分:一,有关交易的信息。包括最近一次从某电商平台上购买某商品的日期、时间和金额。二,存储有关谁参与交易的信息。例如,用户名字和该电商平台的信息。三,利用“Hash”代码来实现每一个区块之间不同的区分。之后,币圈“布道者”吴忌寒将中本聪的比特币白皮书翻译成中文,且直接将“a chain of blocks”译为“区块链”。这便是“区块链”的由来。2010年5月18日,佛罗里达州一程序员在BitcoinTalk发了个帖子:我将用1万比特币支付两个大一点的披萨。4天后,Papa Johns披萨店与该程序员达成了交易,两个披萨价值25美元。这是比特币第一次拥有真实的价格。

OK,让我们再深入一步。区块链实际上是一种分布式数据库技术,一个分布式账本,一种通过去中心化、去信任的方式集体维护的可靠数据库技术方案,是一种很聪明的办法。让我把他打碎了来说,就是,根据既定的竞争规则,每一次机会下会产生一名获胜者,由他来负责记账,记账信息打包生成一个数据包,这个数据包就叫做区块。其余的“人”验证这个信息无误后,会把这个包含着数据包的区块复制到自己维护的区块链上,这样,所有人的都拥有了一样的账本数据!链上的所有区块环环相扣,其中一个被篡改,所有数据都会发生变化,这就叫集体维护保障账本信息真实有效

。每一次记账完成意味着一个新区块诞生,根据上述推理,每个区块上的信息其实都是固定的:上一个区块的数据,本区块的交易信息和下一个区块的数据。


这样看来,区块链是制造信任的机器呀!


在老人倒地无人扶、信托公司卷钱跑路、“三无”保健品推销员上门“认爹”的社会里,信任弥足珍贵。区块链搭建起来的是什么?是未来可能存在的信用体系。可能会有一种股票凭证,通过智能程序,当利润达到某一水平时,会自动向股票所有者分发股利;可能出现一种认证系统,留学生回国不用再提交十余种证明来验证自己确实是在国外留学过;亦或者不只在金融、物联网、教育、医疗等各类领域创建智能合约,仅仅是去创造未来社会中纯天然的信任效果,用来证明:我就是我

一个被信任的区块链能带来什么?

我先给大家介绍一个定律——邓巴数字(150人定律)


20世纪90年代,英国牛津大学的人类学家罗宾·邓巴在研究部落时发现,每一个部落的人数都被控制在了150人左右,因为如果人再多,大家就无法记住彼此,无法培养起信任,则部落间的战斗会永不停止。这150个人中,关系的亲近程度也有所不同,例如,最信任的朋友(包括至亲)上限为5人;亲密(包括可倾诉对象)的朋友上限为15人;一般朋友上限为50人。这些数字是恒定的,但具体包括哪些人会随着你朋友圈的更新而不断变化。所以说,理论上来讲,我们每个人的信用都是有额度的。


我们身处高度中心化的社会里,为了证明自己的信用,付出了太多代价。因为互不信任,银行得以出现、电商得以腾飞;我们建立了支付宝来担任网上交易的中介等等。似乎只有通过中介,我们才能够建立起脆弱而又短暂的信任,我们甚至为了这种信任花费大量的金钱。


可是,当有了区块链技术以后,你每天吃了什么、付了多少钱、买了什么东西、甚至坐地铁的时候是否按照对应里程买了票,都会被大数据记录下来,并存储到一个个的节点上,无法篡改,更无法修饰。如此一来,所有人都可以通过区块链上的内容来描绘你的数字画像,一旦这样的体系建立,大量的中介会失去价值,哪怕是“陌生人之间的见面”也不再复杂。从更长远角度来看,来自互联网的欺诈行为会大幅降低、真正的共享可能建立、共享金融更可以诞生。

我们来看一个小例子

美国华盛顿特区经济趋势基金会总裁杰里米·里夫金在其书《零边际成本社会》中写道:“当边际成本降到几乎为零的时候,一种新的经济形式诞生了,就是共享经济。共享经济是移动互联网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因为我们信任滴滴打车,因此,我们愿意将自己车上的空位挂在滴滴平台上待租,并同意一个陌生人以合适的价格坐上自己的车——这是我们发展共享经济的第一步。相比之下,美国Airbnb(爱彼迎)走得更远。若像携程、去哪儿一样,那么当你去一个陌生的城市旅行时,你可以入住酒店、旅馆、公寓等,但若像Airbnb一样,你甚至还可以敲开陌生人家的大门并且住进去。这就是Airbnb的成立理念。目前在这个平台上,有全球多达192个国家、34000多个城市的独特房源,可以说,只要你想,你随时都能住。对旅行者而言,节约住宿费用、体验民宿、又靠近市中心;对出租者而言,可以利用家中的空闲房屋创造额外的收入。双赢!

但实际上,

Airbnb创建的信用模式时而受到攻击:或许是租客付过钱却无法拿到钥匙,或者是房东将房子出租后却发现房屋被破坏等等。此时,区块链技术所建立起来的信息共享便十分诱人。2016年Airbnb收购一只研究区块链的创业团队——ChangeCoin,正如我们前面提到的,区块链几乎可以储存一切交易、评分、评论与明细,从而使数据变得可读。如果未来区块链技术能够被广泛运用于个人信用记录,并被引入Airbnb的交易过程,将会如何?这就意味着,哪怕你在租房的过程中摔破了房东的一只杯子,该行为也会被记录在区块链中,未来区块链技术的采用公开透明的方式让未来供给房屋的出租者进行判断:这个摔了别人杯子的人,是否有资格入住我的屋子?并且所有Airbnb的参与者(无论是出租者还是租客)是否存在违约或者其他不良信用记录,都会被呈现出来,那么作为租客,你将从区块链所提供的信息中清晰地看到,中意的房子的主人到底是可靠老实的上班族,还是有过犯罪记录的大魔王,亦或是不好打交道的挑剔房主?

当你可以判断对方是否可信时,网络诈骗率会大大降低。

那又有问题了,

区块链技术的应用还有哪些?在金融领域怎么应用?在农业、制造业、贸易、教育、医疗等众多领域怎么应用?通证是什么?证券类通证发行和资产数字化如何联系起来?区块链技术这种虚拟的东西怎么监管?

零基础秒懂区块链,点击解锁→

针对此类问题,中国经济出版社为大家准备以下相关书籍,带你全方位解读被国务院写入“十三五”规划的区块链技术,走在思想的前沿,领略新一轮产业变革的主导力量的风采。

零基础秒懂区块链,点击解锁→

零基础秒懂区块链,点击解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