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谍战剧,导演都设计了美好的爱情故事,为何大多以悲剧收场?

谍战剧的爱情故事大多是悲剧,总是给观众带来一种遗憾的感觉。

从爱情故事的发生阶段来看,往往有三种情况。

第一种,是自然发展的,即主人公自己寻找的爱情。

经典谍战剧,导演都设计了美好的爱情故事,为何大多以悲剧收场?


如《风声传奇》中的老潘和李宁玉、《借枪》中的熊阔海和周书真、《悬崖》中的周乙与孙悦剑等。这些爱情中的男女双方在开篇就已经确定恋爱或者婚姻关系,但并不是一开始就展示了爱意,编导对他们相知、相爱的过程往往不做交代。

第二种,是组织安排的,即主人公因为工作原因“不得不爱”。

接受一个并非自己追求的恋爱或者结婚对象,往往表现为“假扮夫妻”“假扮恋人”等。如《潜伏》中的余则成与翠平、《悬崖》中的周乙与顾秋妍、《黎明之前》中的刘新杰与顾晔佳等。

经典谍战剧,导演都设计了美好的爱情故事,为何大多以悲剧收场?


这些爱情中的男女双方在开篇并没有确定恋爱或者婚姻关系,编导往往会把他们相知、相爱的全过程记录下来,在剧集中逐步呈现。

第三种则是融合了前两种的混合模式。

比如《风声传奇》中的老潘与顾小梦,他们的爱情发生在老潘失去记忆即忘记自己是共产党员身份之后,这部分属于自己追求的爱情;而当他恢复记忆之后,却受到组织的安排,继续与顾小梦保持夫妻关系。显然,主人公自然发展的爱情并不是创作者讲述的重点,组织安排的爱情才是潜伏类谍战剧中爱情故事的魅力所在。

经典谍战剧,导演都设计了美好的爱情故事,为何大多以悲剧收场?


这样的爱情模式在观众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组织安排的爱情通常伴随着对主人公的考验。比如《潜伏》中的余则成,是在吴站长及各位同僚的催促下,面临着再不找个“老婆”就要暴露的危险,才让组织为自己安排了一个假妻子。

在爱情的发展阶段,男女双方会经历一个从相斥到相爱的过程。

《潜伏》中,余则成与翠平初相见,两人就开始掐架,对彼此的一些行为都感到无奈甚至是厌恶。余则成不喜欢翠平的"没心没肺”“大大咧咧”,认为翠平不适合做谍报工作,几次三番让秋掌柜把翠平送回去。翠平则看不惯余则成“收金收银”,又觉得他看不起自己。余则成与翠平之间的文化、出身、背景、习惯天差地别,刚刚配合做假夫妻时笑话百出。

经典谍战剧,导演都设计了美好的爱情故事,为何大多以悲剧收场?


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余则成与翠平在一同历经多次考验之后,彼此之间的感情慢慢产生了变化,翠平逐渐看到了余则成的机智和勇敢,开始慢慢的敬佩他、仰慕他。而余则成也慢慢地不再排斥翠平,开始努力发现翠平身上的闪光点。

《黎明之前》里的刘新杰与顾晔佳,初始,两人互不知彼此的真实身份,刘新杰带着借由恋爱掩饰身份的想法,顾晔佳则是被水手指派到刘新杰身边,监督刘新杰并意图打入八局的人。两人在恋爱伊始,一直保持着一定的距离,不接受、不拒绝。直到顾晔佳被李伯涵扣押后,刘新杰的感情才在瞬间爆发出来,不顾一切地英雄救美,在最后关头两人互相明白了对方的身份,他们的爱情终于有了一个结果。

经典谍战剧,导演都设计了美好的爱情故事,为何大多以悲剧收场?


潜伏类谋战剧中的爱情,往往以双方的分离或其中一方的离世来收尾。

爱情在男女主人公相爱之后建立了一种平衡/满足,但是,这种平衡/满足被外在力量迅速地打破,男女主人公的爱情故事便进入了恶化序列,最终以爱情的彻底破坏而结束,故事的结局总是不完满的。

在《悬崖》中,周乙为保全顾秋妍与莎莎付出了自己的生命,与两位“妻子”、两个“家庭”生离死别。《暗算》之《捕风》中的钱之江与罗雪则是一个英勇牺牲,一个另“嫁”他人,直到解放后才能合葬在一起。《黎明之前》中的刘新杰与顾秋妍的爱情,则以顾秋妍被李伯涵的手下枪击死亡为结局,爱情逐渐确定的过程,就是顾秋妍逐渐死亡的过程。《潜伏》中的余则成,为了继续潜伏,不得不与翠平分离,从此一个在我国大陆,一个在我国台湾,两岸相隔。

经典谍战剧,导演都设计了美好的爱情故事,为何大多以悲剧收场?


因此,谍战剧中的爱情故事大多以悲剧收场,更多的是为了突出人物形象,凸显电视剧主题。你赞同吗?(文/冷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