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博会第一天,中化这些精彩内容不容错过

【能源人都在看,点击右上角加'关注'】

进博会第一天,中化这些精彩内容不容错过
进博会第一天,中化这些精彩内容不容错过

中国老百姓有一句话,叫作“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在这里我要说,中国市场这么大,欢迎大家都来看看。

——国家主席 习近平

5日,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第二届进博会)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举行开幕式,习近平主席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习近平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

一组海报

看习近平在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金句

↓↓↓

>

进博会第一天,中化这些精彩内容不容错过
进博会第一天,中化这些精彩内容不容错过进博会第一天,中化这些精彩内容不容错过
进博会第一天,中化这些精彩内容不容错过进博会第一天,中化这些精彩内容不容错过
进博会第一天,中化这些精彩内容不容错过进博会第一天,中化这些精彩内容不容错过
进博会第一天,中化这些精彩内容不容错过进博会第一天,中化这些精彩内容不容错过
进博会第一天,中化这些精彩内容不容错过

中化集团董事长、中国化工董事长宁高宁出席第二届进博会开幕式,现场聆听习近平主席主旨演讲。会后,宁高宁接受央视记者的采访,谈聆听习主席主旨演讲的感受——

进博会第一天,中化这些精彩内容不容错过

今天习主席的讲话,是在世界经济遇到新挑战的时候,用中国经济发展给世界经济打了一针强心剂,大大增强了大家的信心。

习主席对比了首届进博会上中国所作的承诺和这一年来落实的情况。其中,我印象特别深刻的就是开放。习主席上次就讲了,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这次,习主席套用了一句民间的话“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说:“中国市场这么大,欢迎大家都来看看”。开放是最大的一个亮点:开放力度加大,外商投资法即将实施,关税降低,开放过程中贸易增加;开放质量提高,开放更有系统了,签订很多自贸协定,这对中国经济来讲是一个全新的姿态,特别是和当今世界其他国家政策比起来。今天与会的首脑在发言中也都呼应了习主席的观点,开放才能发展,封闭和以一己之利损害世界利益、全球利益,是不可取的。

习主席讲,从历史的长镜头来看,中国发展是属于全人类进步的伟大事业。这再次展示了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有自信、敢担当的大国对世界经济的贡献,给大家带来了中国经济继续发展、拥抱世界经济发展的信心。我相信这次的进博会应该比上一届还要规模大、人员多、影响力更大,就像习主席讲的一年办得比一年更好。

中国经济目前面临着转型升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产业升级的阶段,这个阶段肯定会带来一些产业调整,包括对环境要求提高,对控制债务风险的要求提高,对技术含量的要求提高,企业都在转型过程之中。我觉得,从中化集团和中国化工集团来说,这是个非常健康的过程,这个过程中可能看起来暂时某个产业慢了一些,但是未来的发展潜力是巨大的,也是经过了一个比较长时间、相对比较粗放的经济增长以后必然的选择。对未来经济发展,我充满信心。

下午,宁高宁董事长带领两化团队调研位于上海的中化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先正达(中国)投资公司并听取各单位工作汇报。

陪同参加调研的有中化集团总会计师、金融事业部总裁杨林,中化农业总裁覃衡德,中化集团董事会秘书、办公厅主任张宝红,化工事业部总裁、中化国际总经理刘红生,中国化工党委成员、副总经理胡徐腾,中国化工首席商务官兼商务部主任沈忻,中国化工蓝星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郝志刚,中国化工农化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陈洪波等。

中化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宁高宁一行赴中化国际科技创新中心调研期间,中化集团化工事业部副总裁、CTO陈宝树代表化工事业部做科技汇报,对中化科技组织架构及重点研发项目的概况做了详细介绍。

进博会第一天,中化这些精彩内容不容错过

宁高宁表示,化工事业部在战略转型的初期,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在新能源、新材料等多个领域硕果累累。但在目前百年老工艺垄断的情况下,打破老工艺的弊端,寻找新技术的突破口是研发工作的重点,这对企业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机遇与挑战并存。研发工作是一段长时间积累的过程,需要掌握新技术的规律,未来希望化工事业部能在更多的领域实现产业化发展。

进博会第一天,中化这些精彩内容不容错过进博会第一天,中化这些精彩内容不容错过
进博会第一天,中化这些精彩内容不容错过进博会第一天,中化这些精彩内容不容错过

随后,宁高宁一行参观了中化国际科创中心各实验室以及圣奥化学研发中心,深入详细地了解了各重点研发项目的进程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在中化国际科技创新中心调研尾声,与很多年轻的科学家交谈后,宁总有感而发——

坚定不移推动公司向科技驱动转型

今天来非常高兴,科创中心给我留下四个印象。第一个,(化工事业部科技创新)我们已经开始做了;第二个,规模还比较小;第三个,还在初级阶段;第四个,也是最重要的,大家很有决心和热情。

进博会第一天,中化这些精彩内容不容错过

今天他们给我讲PI膜,我对科技、化学不太专业,但是它的重要性我非常清楚,对它的潜力和可能催生的物质世界变化,我抱着非常好奇的态度,也非常愿意去投入去发展。今天讲不了太多技术的事情,只能讲作为公司管理者怎么看这个问题、怎么坚定不移地推进这个事情。

未来公司会变成什么样?这方面大家已经有很强的共识,大家现在还经常说我在去年写的文章《科学至上》。那是我在来中化两年多之后,想来想去,觉得中化没有别的出路,虽然可以做金融、做地产,但是中国经济的转型、行业的转变,使得公司只有一条路,就是去探索、去研发、去创造新物质、去对人类有贡献。

沈阳院70周年院庆时,我寄语“创造美好新物质”。人类发展到今天,生活和自然的关系已经演变成通过聚合、反应、催化等过程创造出新物质的阶段。这对我们是最重要的,是理想性、理念性的,它反过来又作用于商业,任何研发的进步都为商业了带来极大驱动。

到现在为止,除去市场波动以外,真正的进步和商业的成功几乎100%来自技术,来自技术的突破和新技术的应用,而不是来自于商品的缺乏和量的增长,过去那种钢铁、塑料不够用的情况已经没有了。自从中国、印度崛起之后,全球基本处在这样的阶段,这个阶段今后将长期持续,它不同于以往的短缺阶段。

从中化集团、中国化工两家企业来说,我们今天在调研中看到了很多相似之处。中化集团和中国化工要更多协同合作。

我们这个公司未来必须做成,不是喜欢不喜欢,也不是要不要做的问题,而是只要生存,就必须做成一个有科学技术、研发创新和新产品,不断推出新创造的公司。这句话说起来很容易,做起来非常难。今天我们所谈论的那些国外同行,他们基本上都有百年以上的历史,而我们在现有基础之上,要变成创造型公司真的需要很多积累和长期投入,需要科学家的心血和一代代人的努力。最后,我们会看到我们的研发大楼变成著名实验室,这栋楼里不断产生新的物质,进而改变这个世界,哪怕一开始是在是小范围之内。

我们的科学家努力的最终成果会对商业模式、人类生活的环境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对公司而言,就需要保持对关于战略、行业、规划、制度安排的坚定。很多科学家经常提问我,做这个行不行、有某项投入行不行,我觉得都是完全可行的。科学家和公司如果找到了真正的科学投入方向,是不应在乎成本的,在乎的是可不可行。然而,现在我们的问题是什么呢?我刚才开会时也一直在挑战他们:你们是否知道自己在干什么?为什么干这个?和战略有什么关系?下一步要做什么?我之前提过一个:High-throughput Innovation Machine(高通量创新机器)的概念,我们什么时候能变成这样的一个无论在与市场联系时,还是研发过程中,或者最终产品回到市场后,都是高通量、高流量、工厂式的“创新机器”呢?我觉得在这方面,我们距离有点远了。

中化集团的转型是坚定不移的。无论是中化集团还是中国化工,未来在化学行业的不同门类里,都必须在技术上绝不落后,最起码是能与别人并行,甚至在某几项技术上超越别人。这是我们企业未来生存的一个基本条件。而实际上,我们核心主业里面有技术含量的、技术含量里还要继续去发展和研发的,其实并不很多。

我们目前许多业务单元、事业部在强调专业化的过程中过于拘泥于小产业,当别人进步、发展的时候,我们却没有。刚才举了个例子,我到山东济南调研中国化工下属的裕兴化工,这家公司是主要做染料涂料的,有近百年的历史,先正达过去也是做染料的,有进步和没进步、有竞争和无竞争是能达到不一样的高度的。其实不光先正达过去做染料,巴斯夫、罗氏等都是,那时候能够染布已经不错了,就是很好的化学。烟台万华过去是皮革厂,鲁西化工过去也是个小化工厂。人在进化,企业也要不断进化。

当然,技术取得的方式有很多,可以是买技术,也可以是买企业,但最核心的最有建设力的就是我们的科学家,就是研发,就是创造技术,创造一个新的技术,改变一个新的行业,彻底打破了原来的格局,那就是非常有革命性的东西。我知道这并不简单,一年两年出不来,但要坚持,要特别支持、特别希望我们的科学家去创新,研究可以更加自由一些,不需要拘谨,可以凭兴趣去做一些事情。还要改革,创造性的工作,它的收入和贡献是有联系的。人的思想是活跃的,超出你现在的领域也是可以的,任何好的主意,任何好的建议在这个公司里面都应该得到真诚的支持。不能说你干这行、你搞这个东西,不要超出这个范围,研发不是这样的。我今天觉得不错,在大家的目光中、谈话中都带着一种很强的自信和信心,而且有很大的热情,我觉得很好。

中化集团的未来是科学至上,转型变成科技驱动的企业,除去我们的研发,除去我们的团队,目前来讲每个人都在做一些新产品的尝试以外,在战略上我们也逐步这样去做,要增加化工行业、新材料行业、精细化工包括农业化学行业的发展。未来,我们会有个清晰的大型综合性化工产业集团的雏形,多元化的部分比较少,真正可以和别人对标,向别人学习,和别人追赶,我们自身不断去努力,形成这样的格局。

成功确实需要10 年,可能更长的时间,我今天都问了大家的年龄,都差不多30多岁,都是最好的年华,也是最有创造力的时刻,那么中化集团一定给大家提供很好的环境、支持、奖励、培育、激励,用所有的资源和方式支持大家在这个行业里面做出更多的有创造性的东西。

我们希望这里面最起码出几个院士,有大的发明,在国内做到领先实验室,人才用最好的,成果也能得到很好的应用。研发人员的能力、身心的发展、个人的生活状态和社会地位和整个公司一起进步。希望在你们身上,谢谢大家!

先正达(中国)投资 公司

宁高宁一行来到先正达中国,先正达CEO傅文德(Erik Fyrwald)携上海办公室全体员工表示了热烈欢迎。

进博会第一天,中化这些精彩内容不容错过

宁高宁指出,先正达被中国化工收购后,经历了一两年的认识和思考,并重新审视先正达的发展定位。现在有了SAS(SinoChem-ADAMA-Syngenta)联盟后,一个最大的好处,就是将先正达的创造性释放出来。与其他农业巨头相比,SAS强调中国市场、中国的销售机会以及中外企业的生产协同、效率提升、成本降低、研发增强、团队协作,给中国农民以全新的服务体验。相信借助先正达的卓越管理、高端技术、全球品牌和销售渠道,以及宝贵的客户基础,将给SAS联盟带来卓越增长。不仅是把先正达好的产品带到中国,也要把在中国研发的好的技术和产品带到全球,为全球农民服务。

进博会第一天,中化这些精彩内容不容错过

在调研中,宁高宁尤其关心先正达即将在中国推出的划时代的杀菌剂。他鼓励先正达要加速创新,将全球领先的技术和产品更快地带入中国市场,推动中国业务的强势增长,服务中国农业现代化。同时,宁高宁特别强调对于种子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性,支持严厉打击市场上的任何侵权行为,为先正达创新发展和业务增长提供有力保障。

傅文德表示,先正达将充分发挥SAS的协同效应,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为业务发展保驾护航。

进博会第一天,中化这些精彩内容不容错过
进博会第一天,中化这些精彩内容不容错过

最后,宁高宁在签字本上为先正达中国写下“成就中国甜”,寓意先正达的产品在中国市场获得成功。

调研持续到很晚,宁总带领参加调研的两化团队进行深入讨论和交流。

进博会第一天,中化这些精彩内容不容错过

怎么样,今天是不是干货满满?

明天小化还会继续为您带来第一手的新鲜报道

敬请关注~

全国能源信息平台联系电话:010-65367817,邮箱:[email protected],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