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本是南宋名將,民族英雄,為何金庸先生會把他寫得懦弱無能?

提起金庸先生,大家一定都不陌生。小編最喜歡他的一部作品,非《神鵰俠侶》莫屬了,從小說到好幾個版本的電視劇,老少皆知。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關注過,在這部小說中,有一個叫做呂文德的角色。他是襄陽城的一位守將,襄陽城則是當時抵擋蒙古大軍最為重要的一個陣地。

可是故事中,在金輪法王偷襲襄陽城的時候,呂文德沒有發揮一個守將應有的作用,甚至連戰場都不敢上,只會跪在地下拜求神佛之類,簡直太丟臉了。

此人本是南宋名將,民族英雄,為何金庸先生會把他寫得懦弱無能?

如果不是有郭靖夫婦出手相救,恐怕襄陽城就真的要如願落到蒙古人的手中了。不過小說僅僅是小說,大家不妨仔細想想,如果呂文德真的這麼草包,又怎麼能當上守城將領這麼關鍵的位置呢?

其實故事中對呂文德的描寫並不準確,甚至讓讀者們有很大的誤解。因為真實歷史上的呂文德,不但不草包,還是一名英勇的將領。

真實的呂文德是南宋晚期主戰派的成員,他在與蒙古人的鬥爭之路上走了三十多年,幾乎到了人人都要贊他一句的程度。下面一起來看看他的故事吧。

此人本是南宋名將,民族英雄,為何金庸先生會把他寫得懦弱無能?

首先,要從呂文德的身世說起。

他是北宋初年宰相呂蒙正的後人。不過由於他出生的時候已經是戰亂年間,呂家早已家道中落,從建安南渡之後,徹底成為平民百姓了,祖上的榮光早已沒了蹤影。

呂文德出生時也是一介平民,沒怎麼讀過書,只靠砍柴和打獵生活,也是因為常年勞作,練就了一副強壯的身體,為以後從軍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此人本是南宋名將,民族英雄,為何金庸先生會把他寫得懦弱無能?

其次,偶遇貴人,開啟從軍生涯。

宋理宗年間,呂文德偶然間見到了淮東制置使趙葵,被他一眼相中,招到軍中當了一名小兵。史書中對這一段故事也有詳細的文字記載。

被趙葵招入麾下不久,呂文德開始真刀真槍的上戰場了,他第一次參加的是端平入洛戰。後來,蒙古在滅了金國後的第二年,把矛頭轉向了南宋。這時候的呂文德年輕氣盛,又有著一顆精忠報國的心,一直在抗蒙前線活躍著。

趙葵見他表現的好,也就一直很重用他,沒過幾年,呂文德就留下了不少衝鋒陷陣的事蹟,還當上了池州都統制。

此人本是南宋名將,民族英雄,為何金庸先生會把他寫得懦弱無能?

最後,呂文德不僅仗打得好,品質也很好。

當時呂家家道落敗,家中的親戚朋友都沒什麼地位,呂文德升官發財的同時,卻沒有忘記身邊的人。一方面為了照顧親朋,另一方面也是為了強大軍隊實力,更好抗蒙。

呂文德把不少親友都招到了軍隊裡。這些親友們大都是莽夫出身,以打獵謀生,身體非常壯實,稍加訓練就是個優秀的士兵。有趣的是,或許是因為呂家軍曬太陽曬得多,所以皮膚都特別的黑,也有著“黑炭軍”的稱呼。

此人本是南宋名將,民族英雄,為何金庸先生會把他寫得懦弱無能?

呂家軍初步組成後,在呂文德的帶領下,一直活躍在抗蒙前線,衝鋒陷陣,聲名遠揚。宋淳祐二年時,呂文德再獲高升,當上了福州觀察使,兩淮的兵馬全部由他統領,成為了真正意義上的大將領,有鎮守一方的能力。

在這之後,呂文德如有神助。淳祐四年解圍壽春府;淳祐五年收復五河;淳祐八年解圍泗州,給了蒙古軍一記重錘。無論遇到多麼難打的仗,呂家軍從頭到尾也沒有退縮過,一直堅守在淮河一線,不給敵人半點機會。

可以說,如果沒有呂家軍,南宋的安全早就不保了。蒙古軍屢屢在呂家軍駐守的地方碰壁,便想辦法轉戰別處,開始對吐蕃和大理下手。南宋被蒙古軍包抄以後,形勢發生了一些變化。呂文德也立刻隨機應變,帶著呂家軍從兩淮前線轉到了西南地區。

此人本是南宋名將,民族英雄,為何金庸先生會把他寫得懦弱無能?

呂文德剛到西南地區時候,並沒有選擇立刻與蒙古軍交手,大戰一場。而是從防禦工作入手,首先把遭受戰亂之苦的百姓們安撫了一遍,又修復了大面積在戰爭中受到毀壞的城牆,大大鞏固了民心。

之後,上級又任命呂文德去播州,也就是現在的遵義,鞏固了那裡的防禦力量。開慶元年,呂文德前往四川,在達州時與蒙古軍隊交戰,屢戰屢勝,成功進入重慶。為此,宋理宗還親自寫文去誇讚他。

這一年的六月,呂文德又帶兵前往釣魚城支援,只可惜這一次形勢有變,敗退回了重慶。即使這樣,呂文德也幫忙拖住了蒙軍,為合州保衛戰的勝利打下了基礎。同年九月,忽必烈打到了鄂州,呂文德率兵前去支援,一舉擊敗了蒙軍,打入鄂州。

這一次,朝廷又對他大加封賞,黃金百萬良田萬頃,對每個將士來說都是人生巔峰般的待遇。

此人本是南宋名將,民族英雄,為何金庸先生會把他寫得懦弱無能?

鄂州之戰以後,忽必烈暫時放緩了對外征戰的腳步,跑回去跟自己家弟弟爭起了汗位。沒想到,面對敵人都不曾退縮的南宋,這一次卻從內部起了糾紛。

其中,宰相賈似道仗著自己的權勢,野心越來越大,幾乎把整個朝廷玩弄於自己股掌之中,南宋的內政出了很大的問題。

景定二年,瀘州的守將劉整,竟然帶著自己手下的精兵投降了蒙古。強悍的呂文德,也只能收復瀘州城池,其餘的損失並不能完全追回。有人說,宋朝和蒙古之間的形勢,便是從這一刻開始改變的。

鹹淳四年,蒙古軍又打了回來,圍攻起了襄陽。但是呂文德的眼光依舊停留在過去,對此不以為然。甚至還把前來上報的襄陽守將,當作是邀功請賞之輩斥責了一番。

此人本是南宋名將,民族英雄,為何金庸先生會把他寫得懦弱無能?

這一錯誤,給南宋帶來了致命的傷害。鹹淳五年,呂文德因病而死。他死後沒多久,襄陽城的守軍們就因為糧草和兵力不足而丟城。再熬過了十年,便是我們所熟知的南宋滅亡了。

從呂文德的一生事蹟來看,他的確是一個名副其實的抗蒙強將。但是,他的能力同時也矇蔽了自己,掩蓋住了他的缺點。比如無法認清奸相賈似道的真實面孔;又打壓手下將士,害得瀘州投降等等。

此人本是南宋名將,民族英雄,為何金庸先生會把他寫得懦弱無能?

黑炭軍成也在他,敗也在他。或許金庸先生正是抓住了他不好的一面,才塑造出了書中膽小的人物形象吧。

整篇圖文由大咖說史工作室團隊製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