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個放線標準做法,測量員必須得知道這些標準數字

測量工作原則

審查圖紙:所有尺寸、建築物關係進行校核,平面、立面、大樣圖所標註的同一位置的建築物尺寸、形狀、標高是否一致;室內外標高之間的關係是否正確。

實施測量原則:以大定小、以長定短、以精定粗、先整體後局部。

測量主要操作人員必須持證上崗。

施工前測量方案審批通過(方案中要有:建立測量網絡控制圖、結構測量放線圖、標高傳遞圖、水電定位圖、砌築定位放線圖、抹灰放線控制圖等)。

29個放線標準做法,測量員必須得知道這些標準數字

測量標準做法

A1:所有精密儀器必須經過計量檢測,合格後才允許在施工現場使用

A2:建立測量儀器臺賬統一管理,定期維護與保養

A3:現場建立3個以上三級座標、高程控制點,採用鋼管做維護、警示

A4:沉降觀測點採用Φ20鍍鋅圓鋼加工,測量點位統一進行編號,沉降由第三方實施觀測,進入主體標準層開始觀測

A5:臨時測量控制點採用木樁製作,樁截面不小於50*50mm,木樁頂部平整;木樁周邊澆築混凝土避免擾動

A6:場地內設置施工測量控制基準點,採用混凝土澆築,必須牢固、堅實

A7: 建立方格網控制圖,佔地面積≤1萬m2方格網間距10m;佔地面積≥1萬m2方格網間距20m,地形複雜的可適當調整

A8: 進場前,根據國土局提供的基準點進行建築物定位引測,並在場地附件建立施工期間座標控制網、標高控制點

A9:施工單位在完成建築定位、軸線引測後報監理公司複核

29個放線標準做法,測量員必須得知道這些標準數字

A10:基礎施工軸線引測採用龍門樁

A11:主體結構施工在樓層內建立軸線控制網(內控法),控制點不少於4個

A12:所有主控線、軸線交叉位置必須採用紅油漆做好標識

A13:樓層內設置的傳遞點必須採用激光鉛垂儀進行傳遞,嚴禁採用線錘投射控制線

A14: 結構放線採用雙線控制,控制線與定位線間距按照300mm引測;軸線、牆柱控制線、周邊方正線在混凝土澆築完成後同時引測

A15:模板上彈出牆、梁控制線,採用掃平儀或經緯儀投測,嚴禁直接從梁模進行引測放線

A16:結構標高傳遞在塔吊、建築物外牆上同時設置互相校對,每月利用場地內的高程控制基準點對建築物、塔吊上的標高進行復核,並形成書面複核記錄報監理公司備案,嚴禁利用鋼管腳手架傳遞標高)

A17:建築物大角位置設置垂直度控制線,控制線距牆邊100mm

A18:模板、澆築完成後的混凝土樓板面沿建築物邊放簷口控制線,線距離簷邊300mm

A19:結構牆體內預埋線盒採用結構控制線、結構1米線做精確定位

A20:模板安裝完成後,按照裝修圖紙在模板上做水電預埋的精確定位

29個放線標準做法,測量員必須得知道這些標準數字

A21: ①砌築定位放線必須採用雙控線(定位線、控制線都要彈出),結構牆體上彈出砌築定位線;②砌築端頭無剪力牆,採用豎皮數杆;③施工完成的砼牆面提前彈出結構1m線 ④門洞口採用對角線表示,同時彈出門洞中線 ⑤每間房間控制線相交處採用紅油漆標識

A22:砌筑前,利用激光掃平儀將地面門洞定位線彈到梁側,將建築1m線傳遞到梁側控制門洞標高

A23:管道井、煙道也須設置雙控線。成品煙道和水電預留孔,在結構施工階段,須放線定位

A24:將建築控制線翻到砌體牆上,利用建築1m線對水電預埋進行精確定位

A25:抹灰利用結構控制線、砌築控制線進行灰餅定點,並將地面控制線彈到牆上

A26:門洞側面、頂面利用砌築門洞中線,採用掃平儀進行灰餅定點

A27: 煙道、水電管井也須採用激光貼餅。保證現場與設計尺寸一致

A28:門窗洞口二次收口彈控制線150mm,門窗側面和頂面按A26進行灰餅定點

A29:抹灰完成後在牆面彈出建築1m線

29個放線標準做法,測量員必須得知道這些標準數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