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以500畝壩區結構調整為基礎推進農業產業化發展

 “天無三日晴,地無三尺平,人無三分銀。”這是古人對貴州的形容。

地處雲貴高原東部的貴州,是喀斯特地貌大省,是全國唯一一個沒有平原的省,特殊的地理原因導致經濟總量滯後。千百年來,發展經濟成了貴州不斷向外界吶喊的心聲。

然而,貴州走什麼樣的道路才能較快讓經濟崛起呢?

外界曾斷言:貴州如果想依靠農業來壯大自己,幾乎是不可能的;要走工業強省的道路好像也很難,因為這需要犧牲良好的生態資源為代價。

但是,當我們站在山頂遙望那成片的梯田時,不禁會為貴州人的力量而折服。貴州人勤勞樸素,與天爭與地鬥,最終改造了山地這樣的不利地形,發展了自己逐山而興的農業,可以說貴州在自己的農業發展上開闢了自己的道路。

2019年貴州省政府工作報告指出,將以500畝以上壩區為重點,以特色化、規模化、標準化、品牌化、綠色化為方向,以市場為導向,發展“專精特優”農產品,打造一批現代農業示範區。

2019年4月19日,我省在廣州白雲國際會議中心結合貴州省500畝以上壩區農業產業結構調整,以蔬菜、食用菌、精品水果、辣椒等12個特色農業產業為突破口,發佈了200個貴州省特色農業產業鏈招商項目。

一批廣東省重點農業龍頭企業和國家高新科技企業“盯上”了貴州。

粵旺集團董事長萬俊華認為,貴州自然環境優勢良好,近年來,交通區位優勢更加凸顯。在廣東、貴州兩省各級領導的支持和幫助下,企業走進貴州,參與貴州的脫貧攻堅產業建設,為當地經濟發展添動力,為貴州的農業產業發展盡企業家的一份力量。

粵旺農業集團是廣東省重點農業龍頭企業和國家高新科技企業,公司集食用菌、蔬菜、中藥材種植,畜禽水產養殖,生鮮食材配送,農業科技研究與品種研發、育種、選種試驗示範、推廣應用為一體,完全擁有全產業鏈體系的現代化科技農業。

2018年1月3日,廣東粵旺集團與六盤水市政府簽訂了《合作框架協議》。根據協議,廣東粵旺集團將在六盤水市建設標準化蔬菜基地,打造農產品育苗、種植、加工、冷鏈物流配送等一條龍的產業鏈。項目分兩期實施:第一期建成高標準核心示範基地0.5萬畝,輻射帶動標準化基地3萬畝,帶動貧困人口1500人;第二期建成高標準核心示範基地2萬畝,輻射帶動標準化基地10萬畝,帶動貧困人口5000人。

“東西部協作幫助貴州當地百姓脫貧致富,也為粵旺集團樹立了行業口碑,實現了真正的對口幫扶。”廣州粵旺農業集團董事長萬俊華表示,目前,粵旺集團在貴州的投資覆蓋黔南州、黔西南州、黔東南州、安順、畢節、六盤水等六個地區,總投資高達8億元。粵旺集團在貴州的發展方向及規劃對貴州特色農業發展及扶貧工作開展將會有巨大的撬動作用。

貴州省織金縣農耀農業開發有限公司是廣州對口幫扶畢節引進的產業扶貧、就業扶貧和消費扶貧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承載著以一二三產融合發展,助推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帶動農民持續增收,助力織金縣脫貧攻堅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未來幾年公司將建設大棚蔬菜種植803個、露天蔬菜種植基地1055畝、10萬畝南瓜訂單種植,屆時將解決80000多農戶的就業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