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帝為什麼要殺夏言?你怎麼看?

瀟湘夜雨l


刀越磨越硬,越磨越快,並不是什麼好事。

嘉靖朝的內閣首輔夏言就是這樣一把刀,他是靠兩點在大明朝堂上崛起的,一是與寵臣較量,二是揣摩嘉靖的心思。

嘉靖剛即位時,兵科給事中夏言就上疏,希望皇帝上朝以後在文華殿批閱奏疏的同時,能夠召見閣臣當面作出決定,“不宜謀及褻近,徑發中旨。”

這個建議得到了嘉靖的“嘉納”。

一擊即中後,夏言一發不可收拾,又連續七次上疏,建議嘉靖改革“後宮附郭莊田”,限制後宮及皇親國戚的利益,奏疏寫的擲地有聲,朝野傳頌一時。

由此引得嘉靖的欣賞與重視後,嘉靖九年,夏言抓住嘉靖的一個心理(由於“大禮議”而怨恨與他對著幹的群臣,很想通過改革禮儀制度來彰顯自己不容置疑的帝王權威),提出“祀典”建議——改變祖宗舊制,分別祭祀天、地、日、月。

對此,朝臣大多表示反對,此前靠“大禮儀”發跡的寵臣張璁(cong)也在反對者之列,但嘉靖卻因此格外眷顧於他。

夏言的這一系列舉動,是獻媚迎合嗎?

是。但與小人的獻媚迎合不同。

這一點很重要。

小人獻媚迎合往往是越獻身段越軟,越圓滑。而夏言覺得自己靠的是思辨才華,所以他越是得逞,骨子裡越自負,越驕縱。

仗著嘉靖的眷顧,隨後夏言便與寵臣張璁展開了較量。

因為張璁“自伐其能,恃寵不讓”,嘉靖有意要制約他,加之張璁為朝中士大夫憎惡,幾次較量下來,夏言大勝,聲望與日俱增,官階也由給事中升為少詹事兼翰林院掌院學士,兼經筵講官。

夏言這個人氣度不凡,眉目疏朗,胸前美髯飄拂,嗓音洪亮,說話不帶鄉音。每次經筵開講,嘉靖都全神貫注,異常欣賞,流露出“欲大用”的意思。

在這種情況下,夏言明白,要想攀高樓,登頂峰,還必須不斷地揣摩嘉靖的心理。在功利心的驅使下,這一階段的夏言很會拍馬屁,嘉慶每次寫詩,送給他看的時候,他都要寫詩迎合,然後再把嘉靖的詩作製成碑刻送還回去。此外,他時時刻刻窺視帝旨,每次“奏對應制倚待立辦”,一副忠心賣力能臣的架勢。

這一套手段對嘉靖很管用,不久他即得到嘉靖賞賜的一枚銀質印章,上刻“學博才優”四字,使用此印章,可以“密封言事”。

毫無疑問,這是嘉靖要大力提拔他的政治信號。

隨著張璁、方獻夫相繼離開,皇子的誕生,嘉靖對夏言愈發倚重,很快就給了他太子太保、少傅兼太子太傅的榮譽頭銜。

嘉靖十五年,夏言以禮部尚書兼武英殿大學士入閣,參與機務。此時,李時雖為首輔,但決策大權卻操於夏言之手,此後入閣的顧鼎臣,又一向以“柔美”著稱,不敢對夏言持異議,不過“充位”而已。

經過短暫的微妙過渡,嘉靖十七年十二月,夏言終於官場登頂,出任內閣首輔。

嘉靖用人有個標準——“不欲臣下黨比”,夏言揣摩到這一點,時刻注意標榜自己“不黨”的操守。

然而,先恃才敢為,後孤傲自負,極其高調囂張的夏言忽略了一點,在官場,當一個人有致命缺點的時候,一定會有致命的敵人。

夏言的這個致命敵人就是嚴嵩。

嚴嵩雖然比夏言晚六年進入內閣,但卻比夏言早十二年得中進士,官場資歷實屬深厚。但夏言卻因為自負囂張,從不把具有險惡野心的嚴嵩放在眼裡,而嚴嵩在未尋到攻伐機會前,卻是另一副模樣,頗懂得忍辱負重,韜光養晦,面對夏言時,他事事保持恭敬的態度,阿諛奉承,唯唯諾諾。

對此,沈德符在《萬曆野獲編》中有一個絕妙的比喻——“如子之奉嚴君”,好像兒子對待嚴厲的父親一樣。

而夏言呢,絲毫沒有察覺到隱藏在身邊的致命危險,不僅如此,因為得勢後的極度自負傲慢,夏言對嘉靖也不像先前那樣恭順,尤其對嘉靖沉迷道教玄修,他十分不滿,並且有剛直不彎的對抗之舉。

嘉靖喜歡穿道袍,戴香葉冠,善於阿諛奉承的嚴嵩之流會以同樣的裝扮來討好皇帝,但夏言卻直言“非人臣法服”,有失朝廷體統,拒不跟從,一如既往地身穿朝服。

嘉靖對此十分不滿且有厭惡心理,認為這是夏言對他的“欺謗”。

嘉靖二十一年六月,嘉靖藉口“天雨傷禾”,親筆寫了手敕,歷數夏言“欺謗”、“舞弊”等罪狀。嚴嵩乘機離間,在嘉靖面前,一面頓首,一面淚如雨下地控訴夏言欺辱屬下的種種惡行。

嘉靖大怒,不久即將夏言罷官。

夏言罷官後,嘉靖開始把嚴嵩看作親信,而嚴嵩迎合上旨更勝夏言一籌,因寫得一手好青詞,他越發地受到嘉靖青睞,並很快以禮部尚書加武英殿大學士,進入內閣,進而又成為內閣首輔。

但嘉靖是個很會操控朝臣的帝王,隱約發覺嚴嵩過於專橫後,他又以一封親筆信將夏言召了回來,對嚴嵩加以制衡。

遺憾的是,夏言官復原職後,依然固我,不僅鋒芒俱在,而且不拘小節。

舉兩個例子。

當時閣臣照例有“上官供”,也就是皇帝賞賜的工作餐,嚴嵩是恭恭敬敬地吃“上官供”,夏言卻從來不吃,而去獨自享用府中送來的奢侈美食。

內閣加班,嘉慶經常派太監去夜探閣臣動靜,夏言全然不顧這些,只要手頭事畢,他便從容酣睡,而嚴嵩卻每每挑燈苦幹,為嘉靖寫青詞。

《名山藏》中提及的一個細節更能說明一些問題:嘉靖派太監來見夏言,夏言以首輔自居,從來將太監視同奴僕。嚴嵩則不然,見到太監,不僅親切握手,款款請坐,而且還要把黃金塞進太監的衣袖裡。

人有時候是被環境殺死的。

見夏言在朝中越來越勢孤,嚴嵩索性勾結錦衣衛頭目陸炳,公然陷害陝西三邊總督曾銑,並藉此誣稱夏言收受曾銑賄賂。

嘉靖聞訊大怒,立刻削奪夏言官職。

起先,嘉靖對夏言並沒有萌生殺意,但嚴嵩卻在這時添了兩把向夏言索命的闇火。

他暗中派人在京城散佈流言,說夏言“心懷怨望”,一向不戴香葉冠是“為朝廷計”,不是為自家計。

完了,他給嘉靖寫了封秘密奏疏,用漢朝皇帝殺翟方進的舊事來影射現實,促嘉靖下定處死夏言的決心。

嘉靖二十七年三月,夏言正在回鄉途中,見到嘉靖派來的錦衣衛,他驚慌失措地從車上跌下,長嘆一聲:“吾死矣!”

這一嘆,十分地蒼涼!

四月,夏言被關入錦衣衛鎮撫司詔獄,他向嘉靖伸冤,但結果換來的卻是綁赴西市斬首,妻子蘇氏流放廣西。

堂堂內閣首輔,未有謀反大罪,亦不是貪官奸臣,最後竟然遭到“棄市”。

可見嘉靖之昏惡,嚴嵩之陰毒。

當然,這一官場悲劇也有夏言自身的問題,自造險境,不懂如履薄冰。

又或者說,性格決定命運,尤其環境不善不智的時候,更是如此。


黑句本


夏言的死還搭上了時任三邊總督的曾銑,這是更讓人驚異的:一個是堂堂帝國宰輔,一個是年輕有為的邊關大帥,兩人名聲還都非常好,為什麼就這麼被殺了呢?

夏言

這一事件的起因是河套平原。河套平原水草豐美,環境優越,素有塞外江南的美稱。再加上其戰略位置的重要性,使得從漢朝到宋朝的歷代漢家王朝,均視河套為必爭之地,甚至從某種意義上說北宋王朝的覆滅與其對河套的態度有著直接關係。

河套平原

嘉靖年間,蒙古人已經盤踞在河套地帶很久,對陝西乃至整個北方的防禦都構成了巨大的威脅:出河套向東可以直接進攻宣府大同,給京師造成巨大壓力;向西則可侵擾延安、寧夏、甘肅等地,西北邊陲遂不得安生。敵人還可以憑藉黃河之險、群山之利,有效的抵擋明軍的進攻。明孝宗、明武宗兩代皇帝均想收復河套,最後卻都無疾而終。

明武宗朱厚照

三邊總督曾銑看到了這一點,他深知河套地帶的重要性,也看透了歷任輔臣不提收復河套只不過是只求無過不求有功的心態。他毅然決然地上書,請求皇帝支持他征伐河套,並且保證三年內一定可以克服河套。

曾銑

奏摺呈到御前,皇帝沒有什麼表示,將這封奏摺交付內閣會同兵部討論決定。內閣諸臣也犯了難,將這個問題下給了所有邊將討論。還沒討論個結果,聖旨就下來了,激賞了曾銑,並且拿出二十萬兩私房錢(內帑)表示支持。曾銑更加感到天恩浩蕩,加緊準備作戰計劃,擼起袖子打算大幹一場。

越南內帑銀

曾銑的建議在內閣中也獲得了時任內閣首輔夏言的全力支持。夏言的能力無需多言,而其野心也是極大的,他也深知河套對中原王朝的重要性,想借機建下不世之功勳。而且他和曾銑之間還有點裙帶關係:夏言的繼妻的父親蘇綱和曾銑是非常要好的朋友。

有了這麼一層關係,再加上曾銑本就是極其能幹之人,夏言便密奏皇帝,表示諸將之中沒有比曾銑更忠誠更能幹的了。也正是因為夏言的全力推薦,嘉靖皇帝才會在交付群臣討論還沒討論個結果出來時就主動表示支持曾銑。可夏言萬萬沒想到的是,他這樣子給了成天想著弄死他的嚴嵩一個絕好的機會。

嚴嵩

嚴嵩和錦衣衛都督陸炳勾結在一起,成天謀劃著怎麼要夏言好看。而正在此時,皇帝突然向內閣傳旨:“如今征伐河套,師出有名嗎?軍餉夠嗎?一定成功嗎?如果偷雞不成蝕把米,曾銑不足惜,可黎民百姓遭到荼毒怎麼辦?”這本可以視作是軍事行動前對己方的最後一次審查,卻讓嚴嵩抓住機會,夏言和曾銑的冤獄也就敲定了。

嘉靖帝朱厚熜

嚴嵩立刻上書河套絕不可收復,還暗中彈劾了夏言,並且故作姿態請求辭職以激怒皇帝。皇帝自然不讓他走,於是嚴嵩直接明著開始攻擊夏言,表示“內閣有關褒獎曾銑的諭旨均是夏言一人草擬,我並不知情”。這一下夏言就頂上了擅政的罪名。而兵部尚書也落井下石,也表示河套不可收復,一時間整個時局出現了大反轉。

歷朝歷代的皇帝都最恨閣臣專權和將相勾結。嘉靖更是其中的典型。他立刻派人去把曾銑押往京城,聽候處理。此時的嘉靖到底還有些理智,知道曾銑是個能臣,沒有打算殺他。可嚴嵩並沒打算放過他,在曾銑還沒到北京前,就把自己那個廢物乾兒子、因為犯法被曾銑彈劾的仇鸞犯的罪名全部扣在曾銑頭上,還栽贓蘇綱受曾銑之子委託賄賂內閣。

這份證詞沒有任何證據,而嘉靖已經掉進坑裡了。曾銑剛到北京,就和兒子、蘇綱一起下了大獄。刑部等單位想要搭救曾銑,但皇帝必須要他死,遂給他定了“結交內閣”的罪名,斬首示眾,立即執行,家人流放二千里。

曾銑蒙冤

曾銑被處死的時候,夏言已經因為被強迫退休而走在回鄉的路上。剛到通州,前來抓他的錦衣衛就已經在那裡等著他了。當他聽到他的罪名是與邊帥勾結的時候,老人直接從車上摔了下來:“天啊!我這回必死無疑!”

夏言、曾銑之死,毫無疑問是徹頭徹尾的冤獄。而嚴嵩之所以能借機害死他們,則純粹是抓住了嘉靖作為帝王,提防臣子們互相勾結的過敏得有些變態的心理。而出於報復別人的快感,造成名臣名將含冤離世,無數生靈慘遭塗炭,這樣的嚴嵩,又怎能不禍及天下?


青言論史


夏言,字公謹,貴溪(今江西貴溪市)人。明正德十二年進士,在嘉靖朝很長時間擔任內閣首輔。

夏言的死,終究是明朝黨爭和爭權奪力的結果。夏言不結黨,他為人剛正,豪邁有才能,推薦很多能人擔任要職,比如徐階。但他也排擠其他人,比如嚴嵩舉薦的人,雖然他在皇帝面前成天反駁別人,獨來獨往,但他任人的行為已經給人一種結黨的錯覺。

導致夏言被處死的導火索,是陝西總督曾銑提出要收復河套事件。嘉靖二十五年,河套地區起義,蒙古人搶掠邊境。秣馬厲兵的曾銑上奏請求趁機收復河套地區。嘉靖熱血沸騰,讓內閣商議,夏言看到皇帝大人這樣表態,也是慷慨激昂,覺得曾銑可以完成任務,寫文書上奏嘉靖曾銑可以信任,河套應該收復。當然,他的這些決議習慣性的繞過了副首輔嚴嵩,他以為他跟往常一樣是默認了的。

不過文書呈到嘉靖面前,嘉靖反問“今逐套賊,師果有名乎? 兵食果有餘,成功可必乎,一銑何足言,如生民荼毒乎?”意識很明顯,你一個曾銑和一個夏言能夠收復河套?此時的嚴嵩卻當即表態“復套之舉斷不可為!” 。夏言懵了,這個一直被自己壓著不敢說話,對自己畢恭畢敬的人居然這時候出來反對,也當即進行回應“嚴嵩並沒有不同意見,所有的事情都委託給我的”,你既然反對,為什麼當時不說,現在才站出來歸咎於我,是何居心?皇帝大人給了夏言一個回應“強君脅眾”,於是夏言就這樣被革職回家了。

夏言下臺了,嚴嵩自然不會放棄徹底整垮夏言的機會,因為他上次揭發夏言的短處,皇帝大人革了夏言的職,然後又重新重用他,致使夏言凌駕於他之上,做事都不看他的看法。於是,嚴嵩找到了在監獄的仇鸞——因為貪汙驕橫被曾銑舉報後被下獄,讓他寫舉報信,說夏言收了曾銑的財物,兩人相互勾結。在明代,邊官與京官相互勾結是死罪。於是,剛走到通州要回老家的夏言就被皇帝大人派人追了回來,連同曾銑一起被斬首。

剛正的夏言死了,他的敵黨嚴嵩等人開始了真正掌握了嘉靖朝的要職,貪汙腐敗十幾年,直到他的學生——徐階,將嚴黨徹底打敗,明朝才在徐階和張居正的努力下中興!


朕驚歷史


正德皇帝駕崩以後,他沒有後人,這才使得嘉靖皇帝朱厚熜以藩王入繼大統。嘉靖皇帝是一個權力慾望非常強的人,通過大禮議清算掉了首輔楊廷和,此後內閣人員變動頻繁,政治鬥爭非常激烈。

嘉靖時期,首輔楊廷和下臺以後,接下來便是費宏、楊一清、張璁。張璁大權在握以後,也引發朝臣的反感,這個時候夏言脫穎而出,成為群臣中與張璁對抗的領袖。

夏言靠著嘉靖皇帝的寵幸和嘉靖內心真實意圖的把握,巧妙利用人際關係和社會輿論擊敗了張璁。

嘉靖十八年,夏言成為內閣首輔,而同一年,張璁病死。其實當初張璁當初也是受嘉靖皇帝重用的,不過為了權力的平衡,嘉靖皇帝不斷的讓這些文官互相爭鬥。夏言做內閣首輔的實際時間並不長,全部加起來也不過三、五年時間,不過這段時間內閣成員之間的鬥爭,極為殘酷。

夏言成為首輔以後,這個時候嚴嵩開始崛起,成為了夏言的新對手。夏言於嘉靖十八年正月成為內閣首輔,五月後禮部尚書嚴嵩攻擊夏言,使得夏言下臺。

不過隨後,夏言有官復原職,可見嘉靖皇帝不過是藉機修理一下夏言,刻意打壓他罷了。

嘉靖二十年八月,夏言再次丟掉內閣首輔的位子,不過十月後,他被剝奪的官職又全部被恢復。

嘉靖二十一年七月,夏言第三次被革職。不過這次夏言並沒有馬上官復原職,一直到嘉靖二十四年九月,歷經三年零兩個月的等待,夏言叒成為內閣首輔。

夏言內閣首輔位子坐不穩根本性的原因就是嘉靖扶持嚴嵩,與夏言作對。

實際上夏言和嚴嵩兩個人是老鄉,都是江西人。嚴嵩是江西分宜人,而夏言是貴溪人。在古代傳統社會中,士大夫非常注重鄉誼,同鄉是重要的關係紐帶。

夏言雖然比嚴嵩年紀小,但是夏言起家早,嚴嵩能夠進入北京,都得力於夏言的提攜和幫助。

那麼為什麼他們兩個人最終反目成仇呢?夏言性格耿直,年少得志,所以為人相對比較跋扈。在夏言看來,嚴嵩是自己的老鄉,並且自己還提攜過他,因而夏言把嚴嵩當做自己人看,對其相當信任。比方說夏言在入閣之前是禮部尚書,而其後他把這個位子交給了嚴嵩。

不過夏言對嚴嵩不太尊重,甚至將嚴嵩看作自己的門客,這極大的傷害了嚴嵩的自尊心,但是這個時候的嚴嵩還是不敢和夏言作對的。

在獲得嘉靖皇帝的寵信後,嚴嵩開始想要取代夏言,最終導致夏言被殺。

當然夏言被殺也有自己的原因。夏言這個人比較光明磊落,在政治鬥爭中都是靠著自己的勇氣和才幹,不過在關鍵的時候他往往心慈手軟,甚至意識不到自己所處的險境。

比如說陸炳是夏言的對手,政治鬥爭失敗,夏言準備擬旨處死他,結果陸炳去求夏言,夏言心一軟便放過了他。

從夏言個人的經歷就能夠看出來,這個時候政治鬥爭非常激烈,可是夏言卻在這種危急關頭,居然雄心勃勃的想要議復河套。

當然夏言的出發點肯定是想建立事功,以便使得自己內閣首輔的地位更有說服力。不過這給了嚴嵩攻擊他的機會,最終嚴嵩成功扳倒了夏言。

儘管如此,夏言也多半會活下來,因為夏言以前從來沒有內閣首輔被殺。由於夏言多次官復原職,這使得嚴嵩極為不安,欲除之而後快。

所以嚴嵩拼命的羅織夏言的罪名,最終導致夏言被殺。

對於夏言被殺,當時的人都覺得他罪不至死。所以在隆慶四年,後人便要求為其平反昭雪。在高拱的主持下,夏言得以平反。


歷史是什麼


嘉靖雖然不理朝政,但他確實是個精明的皇帝,至少比嚴嵩和夏言都精明。

他不喜歡嚴嵩,但更討厭剛直的夏言。

而嚴嵩只是個貪財的弄臣

所以嘉靖定然可以猜出嚴嵩這個跳樑小醜的陷害。

只是他順了心意,不願拆穿罷了。

嘉靖很特殊,他喜歡自己跳開,看手下大臣鬧得天翻地覆,累了變換人。

所以他一定也知道之後就算沒有徐階,也會有張階,李階除掉嚴嵩。

實在不行自己動手

帝王心術啊


博雅吉祥如意


因為夏言自己找死。

夏言毫無疑問是忠臣,所以做事以忠臣之名,百無禁忌。居然敢勾連內侍,還和地方上的實力派曾銑(甘陝總督)關係特別好,還上書支持他收復河套。皇帝知道你是忠臣你也得死,內結侍臣,外結封疆大吏,你想做什麼?加上嚴嵩一直給夏言下套,夏言膽小怕事,一步一步走進套裡面,被活活坑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