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使譚」如何看待譚家自富英公後,京劇演唱水平開始不斷下降?

「天使譚」如何看待譚家自富英公後,京劇演唱水平開始不斷下降?

一、梨園世家,七代“譚門”

京劇譚派從譚鑫培創立至今到譚正巖是六代,而我們老說譚門七代,應該是把譚鑫培的父親譚志道包括在內的。 譚志道時期京劇還沒有譚派之說,直到兒子譚鑫培隨父親在京城“廣和樓”搭班唱戲之後,漸漸的才創立的譚派。

「天使譚」如何看待譚家自富英公後,京劇演唱水平開始不斷下降?

早期的京劇唱腔高亢硬朗,譚鑫培把京劇的唱腔改的婉轉了很多,儘管現在去聽的話仍舊覺得缺乏美感,但是在當時是一個創舉此。後的京劇老生流派馬派、餘派、楊派、言派等都借鑑了譚派的唱腔。

「天使譚」如何看待譚家自富英公後,京劇演唱水平開始不斷下降?

譚派的創立不光有改革的舉動和意識,另一方面也是順勢而為,京劇日漸昌盛,從業人員急速增長,觀眾審美和要求也越來越高,這也促進了京劇演員們的藝術不斷精進。譚門子弟自然也會催促著自己前進。 到了譚小培、譚富英,譚派京劇仍舊精進,譚小培雖然本人藝術稍遜一些,但是譚小培有“成人之美”之德,譚門有一段小趣聞,譚鑫培俯對譚小培說:“我的兒子不如你的兒子”,譚富英則仰向譚小培說:“我的父親不如你的父親”。

「天使譚」如何看待譚家自富英公後,京劇演唱水平開始不斷下降?

而譚元壽呢,是趕上了特殊的時代。一方面老戲難演,另一方面他又趕上了樣板戲時代,《沙家浜》的郭建光,讓譚元壽成為一代人的明星。

而到了譚孝曾的時候,又趕上了京劇斷層以及京劇整體的衰落,加上譚孝曾的天資也確實有些不如前輩,所以唱了幾十年的戲,儘管有祖輩的榮耀加身,但是依舊不如於魁智、張建國、朱強等同時代的老生演員。

「天使譚」如何看待譚家自富英公後,京劇演唱水平開始不斷下降?

到了七代譚正巖,可以說京劇已經正式進入一個新的時代。

「天使譚」如何看待譚家自富英公後,京劇演唱水平開始不斷下降?

譚正巖

譚正巖的聲線偏高細,寬厚不足,顯得有些單薄,說實在的並不是非常適合唱老生。但是日漸成熟的譚正巖,這幾年積極學習發揚譚派京劇,藝術也有了進步。但是跟“你強我更強”的年代裡拼打出來的譚富英等相比,確實差的比較遠了。希望在新時代,譚正巖以自己的優勢能夠發展發揚京劇譚派,大家也不必以前輩的標準在評判他。

「天使譚」如何看待譚家自富英公後,京劇演唱水平開始不斷下降?

譚富英

二、如何看待譚家自譚富英先生之後演唱水平不斷下降?

譚家七代相傳,不僅是京劇界,在任何領域內都是奇蹟。

說京劇就離不開譚家,譚家家史就是京劇史的濃縮版,而且一脈相承的嗓音條件,就活該譚家吃這碗飯。

不服不行。

所說自譚富英先生以後,譚家後輩藝業水平呈下滑趨勢,其實從整體看,譚鑫培人稱“伶界大王”,可稱是對京劇影響最大的人,甚至沒有之一,其後小培、富英又哪得望其項背?

是否可以說自譚鑫培之後水平就一直在下降?

「天使譚」如何看待譚家自富英公後,京劇演唱水平開始不斷下降?

譚鑫培

譚鑫培的藝術高度,決定了後輩下降是必然趨勢。猶如站在了珠穆朗瑪峰8848的那個點上,地球上沒有再高的高度了,不論你往哪走,整體上都是在走下坡路。

譚富英繼承祖業創新譚派風格,算是中興。但已不是老生第一人了,名聲、影響已遜於同時代的麒、馬,和楊、奚、李等並駕齊驅。

其後的元壽先生和同時代的馬長禮、李鳴盛、汪正華、程正泰、張學津等相比,畢竟還是第一科班出來的,文武兼備,並不遜色。

譚孝曾雖也是科班出身,但已經是藝術學校畢業了,隨著教學方法的人性化,教學水平也和當年的舊科班不可同日而語了,但和於魁智、杜鎮傑等相比,也算是一路“角兒”。其子正巖,相較於楊少彭、凌珂、杜喆也不完全落下風。

從這幾代人我們不難看出,相較於前輩,譚家後人水平確實呈現下滑趨勢,但仍能始終位於前列,並沒有被甩下。

這一點很耐人尋味,這說明什麼?這說明什麼?

說明京劇整體水平始終在下滑。

不僅僅是譚家,裘繼戎的裘派有多少裘味?方旭的花臉有多少方韻?

小梅大師和梅大師相比有多大差距?

已是頂級琴師的李祖銘能達到李慕良幾成功力?

水平下滑已是不爭事實,但從劇場效果來看,相較於50年代京劇鼎盛時期,確呈現相反的趨勢,叫好連連,掌聲一片。媒體也是一片盛讚,除了名家就是藝術家,一把一把的京劇大師。現在的演員之所以還能受到甚至超過當年前輩的熱捧,

其實也說明當今觀眾欣賞水平的不斷下降。

低水平的演員培養出低水平的觀眾,低水平的觀眾捧紅了低水平的演員。相輔相成,互為因果,導致京劇水平一路下滑。

正像我開頭所言,譚家的家史就是濃縮的京劇發展史,譚家後輩水平的不斷下滑,其實正是京劇水平不斷下滑的真實寫照。

看清楚這一點,也就明白了許多。

「天使譚」如何看待譚家自富英公後,京劇演唱水平開始不斷下降?

同光十三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