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螃蟹走出国门——记市金唐市水产品有限公司经理张斌

唐市集镇曾因人文荟萃、富甲一方被誉为“金唐市”。如今,“金唐市”更是随着常熟市金唐市水产品有限公司出口的阳澄湖大闸蟹而享誉海内外,这离不开公司负责出口的经理张斌。

2011年,“80后”张斌入职常熟市金唐市水产品有限公司,负责产品出口工作。当时,公司主要采取供货出口的模式,不仅丧失了主动权,还被中间商挤占利益,到客户手上的产品自然不便宜。入职后,张斌承受巨大的压力,毅然决定开辟自营出口模式。

初生牛犊不怕虎。此前,张斌甚至没有直接接触过出口的客户,但他全然不惧。为了谈下一位新加坡客户,尽管是淡季,手头没有大闸蟹可以给对方看,张斌还是带着资料前往新加坡上门商谈。或许是由于没有看到样品,对方对大闸蟹的质量、规格等心存疑虑,张斌的首战没有成功。后来,对方又多次让朋友来常考察,而这一次次考察就是一次次考验。历时两年,张斌最终成功地谈下了这位客户。如今,金唐市水产品有限公司的自营产品已出口至马来西亚、新加坡和香港、澳门、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出口总量比之前增加了150%。

成功开辟自营出口模式后,张斌还让金唐市水产品有限公司成为全国首家生鲜跨境电商。2015年10月16日中午12时,首批10箱阳澄湖大闸蟹被装上“顺丰速运”专车,从金唐市水产品公司快送苏南硕放机场,在办理相关出口手续后直飞香港机场,于次日上午全部配送到10位香港市民手中。在之后两个月的出口季里,公司共出口29批阳澄湖大闸蟹,1000多个香港家庭在24小时之内品尝到了新鲜的阳澄湖大闸蟹。

张斌在大学学的是食品安全与环境卫生专业,毕业后曾做过实验室检测工作。入职后,为了严把质量关,张斌从熟悉的专业入手,增加了检测项目。原先,公司仅对大闸蟹本身进行检测,而张斌将检测项目逐步扩展。从大闸蟹吃的食物,到它们生活的水体,再到净化水质的水草,检测项目逐年增加,至今已超过100项次。为了让客户吃得放心,也为了保证大闸蟹的原汁原味,防止受到二次污染,公司至今坚持使用棉线绑扎,绑扎后的大闸蟹放在用蒲草编织而成的草垫上,而不是使用塑料制品。即使是出口,公司也坚持使用当年的竹子编织而成的竹筐装大闸蟹。

这样做增加了公司的运营成本,但带来的收益也是显而易见的。今年开捕节上,一位澳门商人在试吃了公司的螃蟹后惊呼:“啊!这个肉是甜的!”原来,在这位澳门商人的印象中,大闸蟹只有蟹黄和蟹膏是好吃的,蟹肉没什么味道。去年,这位澳门商人做大闸蟹生意亏了100多万元。但在试吃后,他还是义无反顾地在张斌那里下了单。

谈起自己对未来的打算,张斌说:“在抓好产品质量的基础上会继续开拓国际市场,同时考虑向产品多元化方向发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