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是怎么知道“天上一日,地下一年的”?“天上一日,地下一年”有科学道理吗?

康富爱


这个问题很明白!地球围绕太阳转一圈是一年,做为“太阳”是一天。

“太阳”的一“天”,是地球的一年!

这句话是有依据的!


古书今读


“天上一日,地上一年”这句话经常会出现在古代神话作品中,意思也显而易见,天上一天的时间等于地上一年的时间。古人是怎样得出这个结论的?这是真实的吗?


当然,在古代,科技水平不高,人们没有上过太空,但古人又是极其聪明的,他们懂十二干支,能推算时间,他们推出月亮,太阳的不断变化运动,认为他们的时间与太阳,月亮在天上的时间是不一致的,再加上古人丰富的想象力,他们对天空美好的向往,他们相信有神仙的存在,而神仙必然是与凡人不同的,他们可以长生不老,能永生,而凡人百年之后就归于尘土。所以得出了“天上一日,地上一年”的结论。


那么,“天上一日,地上一年”只是一种古人作品的艺术手法或想象吗?也不能说全是。它还有一定的科学根据。毕竟古人那时候科技不发达,他们有些事全靠想象,但也不是没有根据的。后来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提出的相对论可以加以解释。时间是相对的,它会随着运动的变化而变化,而我们都知道,在地球上与在天上(也就是宇宙中)由于引力,空气密度等原因导致物体运动速度的变化,所以时间也就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这样说的话,似乎“天上一日,地上一年”又有点道理。


古人们能提出这样的话,也自有他们的道理,不管是对神仙生活的向往也好,还是对自然规律的观察也罢,都属于我们中华古老的传统文化,是真是假,就由后人评说了。


时间史


“天上一天,地上一年”,肯定有科学道理。

人若能造十大善业,死后就能生在天上。

生在天上,就只有乐,没有苦。

人,生活在快乐中,在幸福中,往往觉得

时间过得飞快,啊!怎么一眨眼就又过了

一年呢?而人在痛苦中煎熬,就感觉度日

如年,时间分外漫长。天上与人间的感受

是截然同的。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五,如来寿

量第三十一中就告诉我们一一

“……佛子,此娑婆世界释迦牟尼佛刹一劫,

於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刹为一日一夜。极乐

世界一劫,於袈裟幢世界金刚坚佛刹,

为一日一夜……如是次第,乃至过百万阿

僧祗世界,最后世界一劫,於胜莲华世

界贤胜佛刹为一日一夜。普贤菩萨及诸

同行大菩萨等,充满其中”。

(劫,也叫劫波,是时间单位。分大劫,

中劫,小劫。二十个小劫为一中劫,四

个中劫(八十小劫)循环一周,即为一个大

劫。)


广法居士


这说法最初源于王质遇仙的故事,给后人留下烂柯山神仙棋局的传说。

图示:浙江省衢州市烂柯山神仙棋局

晋,王质,采樵信步入深山。见两童子在石上对奕,质置斧旁观。童子与质,一物形如枣核,食之不饥。至局终谓质曰:『此非人间。仙家片刻,凡世百年,尔合急归。』质回头见柯己烂,匆惶而归至家,景物全非,人莫之识。」

仔细看这故事,可以发现有几个关键细节说明古人的脑洞和今日的科学有根本性的不同。

1、王质和下棋的两童子并没有处于高速运动状态也没有处于强引力场中,否则文中不会一点都不提到这事儿

2、王质没有饿死是因为他吃了仙家食物,这同时还能解释他保持青春没有衰老而死,这意味着王质本人其实还是处于正常时间流速之中的

3、对于第二点,可以通过王质放在旁边的斧头已经朽坏得到验证


所以,古人脑洞的神仙界时间流速和凡人界不同,和现代科学中涉及到的运动中或处于强引力场中物体时间流速变慢,具有本质差异,只不过在结果上恰好有相似之处罢了。至于西游记中的天上一日地上一年/十年,明显是借用了王质遇仙故事的影响。

图示:南天门要么是时空隧道要么是黑洞入口,总之天庭的时间要变慢在科学中只有这两个可能


但如果天庭的时间真的比地上的时间慢,那在现代科学的框架中,天庭要么不能停滞在某个地方不动,必须以接近光速的速度远离或者向着凡间而来,但孙悟空每次上天庭就是一个筋斗云的事儿,而一个筋斗云也就十万八千里,这似乎说明天庭和凡间的距离并没有发生明显改变,不然孙悟空每次要上天庭来回往返需要的时间可就越来越长才合理,不是吗?当然他必须通过南天门才能进入天庭,您要是脑洞再大一点,也可以把南天门想象成传送门或者超级时空虫洞,不管天庭运动到了何处何方,通过南天门就能瞬时被传送到天庭中,又能从高速运动中的天庭里通过南天门再瞬时传送回凡间,只要保持南天门和凡间的距离不变,那么孙悟空上下天庭的时间不会发生明显改变才能说得通,不是吗?


除了运动,引力也能改变时间流速

当然,在上述讨论时间变慢这事儿的时候,我只考虑了高速运动状态。这并没有把所有可能影响时间流速的因素都考虑进来,爱因斯坦在广义相对论中,还明确提出了引力也可以改变时间流速。所以,不论是上山砍柴遇仙的王质还是上天庭的孙悟空,看来都可以摆脱需要高速运动的窘境,天庭完全可以保持和凡间的距离不变,而王质上山后也不需要坐上光速飞船,就能享受到时间上的变化,但这还是会有问题,而且问题不小,甚至更加麻烦。


什么问题?那就是山上的钟乃至天上的钟会比地上的钟走得更快,这是啥意思,意思是如果我们使用文学上的夸张修辞,应该这么表述才对,天上一年十年百年地上一日,而不是天上一日,地上一年十年百年。

图示:山上的钟走得比山下的钟快!卫星上的钟也比地面的钟走得快,这对于需要精确定时的卫星来说,必须纠正自己的钟,保持和地面同步,尤其是GPS导航卫星。


为什么山上的钟会比地上的钟走得快,因为地上的钟受到地球的引力影响更大,而山上乃至天上的钟受到地球的引力影响更小,引力越大钟走得越慢,反之钟走得越快。所以,王质在山上,他的钟应该走得比山下快,如果这个故事颠倒过来,那么它才真的是神乎其神。比如,要是我成为穿越者,回到遥远的古代,我会这么编王质的故事。

晋,王质,采樵信步入深山。见两童子在石上对奕,质置斧旁观。童子与质,一物形如枣核,食之不饥。至局终谓质曰:『此非人间。仙家百年,凡世一天,尔合急归。』质回头见柯己烂,衣衰朽,鬓微霜,匆惶而归至家,人莫之识。」


当然,你也可以把下棋的地方或天庭改到黑洞旁边去,但这玩意儿必须离凡界远一点 ,否则凡人界就会被黑洞吸过去,死得渣都不剩一点了。

图示:黑洞的强大引力会对它附近的物体产生比较明显的时间减速效应。越是靠近黑洞,时间减速效应越是明显。因此,理论上可以通过到黑洞附近一日游的办法,穿越到未来,比如存一笔钱到余额宝里,然后黑洞一日游,回来发现自己已经成为巨富,如果余额宝能保持利息总是高于通货膨胀


最后说一句,真光速飞船,对于飞船上的人来说是不需要花时间的

速度达到光速,时间就完全停止了,简单说真空中飞奔的光子是没有时间属性的。比如我们说太阳的光子到达地球需要大约八分钟,这时间是对地球上的人而言的,但对于光子自己来说它其实几乎没有花任何时间,直到进入地球大气受到大气影响速度低于真空光速后,光子的时间才开始嘀嗒走动呢,所以还是用近光速飞船吧,本来光速飞船就是不可能实现的。

另外必须注意一件事,如果这些人不再回到地球,那么当他们坐上飞船离开地球后,地球和这艘飞船间就不再有任何关系,就像地球上传播出去的无线电波,我们也不关心它们到哪里了。要想体会时间流逝的差异,需要在地球和飞船间建立联系,比如飞船上按照飞船自己的时钟,每天发一封电报回地球,但由于飞船离地球越来越远,而且两边时间流速不一样,地球人接收电报的时间间隔会越来越长越来越长,当飞船到达280万光年外的星球后,发送最后一封电报说:

我们已经安全到达勿念

地球人要收到最后这封电报,需要等待280万年时间。


裸猿的故事


古人知道“天上一日,地下一年的”,当然是碰巧的!

很多人因为现代物理学的迟缩效应和时间膨胀效应,可以计算出,如果有飞船从地球飞往280万光年以外的仙女座上,飞船可以在8—9年到达仙女座,但是地球上已经过去280年了,还真的是“天上一日,地下一年”。因此就说,古人也了解宇宙星辰,甚至也懂相对论和量子力学。其实是非常荒谬的。古代很多说法明显都是随口说的。比如天上一日、地下一年。其实,最早的传说是一个放羊的观看两个道士模样的人下棋,后来等棋下完了,羊倌发现自己的羊铲以及腐朽不堪了。


中国由于儒家思想在宋朝以后的强大阻碍作用。因此到了明朝以后,当我们醉心于用八股文来选拨所谓的只讲道德的人才时,西方已经在进行文艺复兴。此后在明朝末年,当西方已经发展出科学的时候,我们仍然在信奉“只要道德水平高,就可以解决一切问题“。现在看到西方现代科学发现的宇宙中的一切,有的人就说我们早就发现了,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甚至有点恬不知耻!


地震博士


天上一日,地下一年,例如地球人类被邀请乘坐早期宇宙飞船以非常速度在宇宙空间飞行,宇宙飞船飞行速度越快,时间走得越慢。挂在宇宙飞船内部钟表走了24小时一圈为一天(也就是按照地球人类一天为一圈是24小时为计算单位,人类乘坐宇宙飞船内度过一天的时间),人类地表时间钟表己经走了365圈为一年,也就是(人类乘坐宇宙飞船返回地球)天上一日,地下一年,洞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随着高度天明智慧人类~外星人宇宙飞船动力系统进步和发展飞行的速度越来越快,当时宇宙飞船飞行速度以接近于光速在宇宙空间飞行。例如地球人类乘坐宇宙飞船内部结构以地球自然优美环境为样本~仙界,以整体宇宙飞船内制造空间区域以接近于光速飞行,在宇宙飞船内人类度过的时间,由于飞行速度接近光速,时间流速非常缓慢。挂在宇宙飞船内部钟表走了24小时一圈为一天,人类地表时间钟表己经走了3650000圈为千年。所以说洞中(也就是地球人类在宇宙飞船内度过一天的时间)方一日,(人类乘坐宇宙飞船返回地球)地下已千年。现在先进宇宙飞船速度达到光速或者超过光速,制造宇宙飞船的特殊材质,具备能够把宇宙飞船内部和宇宙飞船外部表面速度超光速,隔绝开来的成为两个单独空间,宇宙飞船内部空间的速度和时间固定不变,宇宙飞船表面速度超光速飞行变化都属于外部空间的变化。所有宇宙飞船超光速飞行内部乘坐人员停止时间不会发生变化。


擦肩而过故事


道家、佛家都有静坐的修行。用佛学的语言就是入定。心念达到彻底澄清时,最贴近道!此时便可“看到”任何东西,小至分子、原子、飞米,佛经里称为微色尘,分解到最后最小就是空的(光子与波等无质量非粒子)。大可到太阳、宇宙其他星系。甚至超出人类理解范畴的“天”:色界天、无色界天。甚至不是我们肉眼可见的时空(饿鬼、地狱)。科学只能观察物质,物质存在才是存在。这就是科学的一个局限。两千年来,甚至更遥远的过去。佛教和非佛教的,只要修行禅定,都能“见到”本文的问题,所以古人知道。


情窦一刻


“天上一日,地下一年”这句话,我所了解的最早是出自西游记,比如孙悟空去当弼马温,然后嫌官小又回到了花果山,众猴道:“天上一日,下界一年”。


至于古人是如何想到的这个设定,这一点就不清楚了,或许只是凸显一下仙界的不同吧。如果非要扯上现代科学理论的话,那也只有相对论了。

比如在狭义和广义相对论中,分别有速度越快,时间越慢;以及引力越强,时间越慢的结论。如果仙界的环境按此标准,那么就有两种可能:

①仙界相对于地球的速度非常快,要达到光速的99.999625%,就能做到天上一天,地下一年的情况。

②如果仙界与地上不存在相对速度,那么仙界必定是一个引力极强的区域。导致仙界刚过一天,而地上却以过去了一年之久。

实际上,上述结论已经在现实生活有了应用,比如GPS卫星,它在两种结论的影响下,每天都时间都要比地上快38微秒。

期待您的点评和关注哦↓


赛先生科普


之前在《西游记》中看过“天上一日,地下一年”的说法,古人知道这种说法只能是凑巧。

之前曾回答过一个问题,问:为什么神话故事中嫦娥住的地方是广寒宫,难道古人曾登上过月球知道月夜很冷?今天这个问题和这个还是比较相似的。这非常可能是作者对天庭中的神仙长生不老或者寿命非常长的一个解释。

“天上一日,地上一年”的说法现在是有科学依据的,这主要应用到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中有时间膨胀效应,就像作者描述中所说的,物体的运动速度会影响自身的时间流逝速度。运动速度越快时间流逝速度越慢,无限接近于光速运动时间无限接近于静止。

广义相对论中也有时间膨胀效应,主要是跟时空的弯曲程度有关,从表面上来说引力越大的地方时间流逝速度越慢。就像《星际穿越》中出现的一小时等于地球上七年的情节,主要就是因为主角一行人去到了距离绕黑洞公转的行星,黑洞周围质量是非常大的。

并且现在这种时间膨胀效应已经被实验证实和应用,导航卫星需要根据相对论算出时间差之后矫正时间。对一些衰变时间固定的元素,加速它们衰变时间变长,这个实验科学家有做过。



科学黑洞


洞中方七日,世上几千年。这个故事是说,有一樵夫,一日砍柴时逢中午小憩一会儿,醒来发现身旁有一山洞进去可有两个白发老翁面对石桌下棋。观的入神,不觉过了七日。二老翁酣战方止。樵夫怏怏而去。下山回家,见一老头在自己家里。一个老太太在家做饭。问说何人,皆说这家人。樵夫怒而斥之,我几天没回家你们就雀占鸠巢,把我家变成你们家了。岂有此理,这对耄耋夫妇很是委屈,我们世世代代祖祖辈辈在这几千年了,这么就是你家。……。最后樵夫才弄清楚,自己洞中看了几盘棋,转瞬世间就闪过几千年。

包括《西游记》,《封神演义》等等古代神话传说故事,不能排除外星文明到访过地球,给当时愚萌的地球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可能当时还没有形成成熟的语言文字文明。所以只是象形、声形等传递,传递过程中就走了样。到作家整理写书时,在加入自己的发挥,就变成了如今的经典文学作品了。古今中外莫非如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