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11快到了,你们会疯狂购物吗?

中原小李哥


如果需要可以买,其实我们和商家都一样!都是各取所需而已,心理安慰奖!买的是一个心情!就算没有便宜很多,但是心理得到了满足!这样就够了!做人不用太过计较!开心就好[呲牙]


军临天下


双11疯狂购物,这个是真不会。

曾经也试过把要打算买的东西放到购物车里,等到双十一的时候优惠力度比较大的时候清空购物车,也算是凑过热闹了,不过那都是大概两年以前了吧,后来就没在刻意的在618、双11、双12呀这样的购物节购物了。

首先,对于我来说可能对于购物没什么特别的爱好吧,网购图个便宜是有的,不过也都是生活必须品吧,像牛奶呀,食用油,大米,牙膏之类的东西,这些东西价格比较稳定,再加上都是平时要用的,所以平时都买了。

其次,就我之前双11购物的经历来看,整个购物感受并不是很好,发货慢,快递也慢,这个等的过程感受真的是不太好,再加上买的东西也不是很多,实际上省的并不多,还有一点就是那段时间快递明显是比平时更暴力。

最后呢,也看到了很多商品会有购物节前先涨价再优惠的情况,这个事情咱也没兴趣专门去验证这些,不过或多或少的总会有吧。

综上,所以我不会疯狂购物,更不会在双11疯狂购物,也希望朋友们能理智消费。


在路上与爱同行


双十一到了,我个人不会疯狂购物的。

自从有了网购平台之后的近今几年,每逢双十一期间,我的购物数量和金额是比平时多了。经过我几年来的网上购物总结,其实在双十一期间,各大网购平台都会搞很多促销活动,其实,在双十一期间购物和平时购物并没有太大的优惠。所以,在双十一期间,我个人会根据自身的购买能力和物质所需去理智购物的!




乡下医生


我不会疯狂购物,盲目购物。近日家中洗衣机坏了,我提出买一台新的。儿子却说:“等几天到“双11”再买吧。”话刚说完,我俩都笑了。我想这并非是孩子一人的想法,不说过去“双十一”疯狂购物的事例,单从身边的亲友来说,许多人早就开始列出“双11”购物计划了,有人甚至还制定了“双十一”购物全攻略,正在摩拳擦掌期盼“双十一”早日到来。

本来,“双十一”即指每年的11月11日,由于数字的形似又被称为光棍节。可是,不知从何时起,却演变成疯狂购物节。究其成因,主要是商家和电子商务网站的促销所致。每年这天,以天猫、京东为代表的大型电子商务网站一般会利用这一天来进行商业促销。光棍节的重要性因为联系到购物节而更受人们关注,

疯狂购物,抢到未必是赚到

从过去的实践来看,有许多人彻夜不眠,眼睛紧盯着电脑和手机,生怕错过最佳购物时机而后悔。忙着购物下单,抢到了喜笑颜开,没抢到唉声叹气,甚至直拍大腿懊恼不已。许多人大把花银子眼睛眨都不眨。但是,这一天过后,又有多少人成为“剁手一族”没人做过精确统计,但这样的人肯定不在少数。

眼瞅着抢到的一大堆商品感到闹心,腰包瘪了不说,抢到的商品有些并非是质优价廉,而且退货无门,维权困难。即使买到的商品还不错,但家中用不到。放有没处放,丢了又可惜。只好压箱底,眼不见心不烦。事实证明,买家永远不如卖家精,抢到未必就是赚到。

购物理性,实用最好

柴米油盐酱醋茶,衣食住行,家家都离不开。因而说购物是工作和生活的需要,无可厚非。但是,未必要等到“双11”这一天。笔者建议,大家一定要理性,不要被商家的营销手段迷了双眼,更不要加入疯狂购物一族。即使想参加“双11”购物,亦应保持足够的理性。任随风浪起,稳坐钓鱼台。始终本着实用和货比三家这一原则,自己确实需要,而且商家信誉较好,商品又价廉物美再去购买。千万不要盲目跟风。总而言之,要经得住诱惑,坚持理性购物,才能防止买后后悔,甚至成为“剁手一族”。你说是不。





王秀军wxj


喜欢网购的人,都会在一些节假日,在网上购物。

可能会有一些爱好网络的朋友们,会疯狂的购物。但我不会很疯狂网购。以前也会在节假日里,在网上买很多商品。结果过后,还得找地方放一些没用的商品,看着到处都是一些不是很需要的东西,就觉得冲动是魔鬼。

现在不会很疯狂网购了。你们有疯狂网购的经历吗?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a李双双a


你好,我是余生。很高兴受邀回答这个问题。

双十一是各大电商平台推出的购物狂欢节,在这个时候买东西会有优惠活动,这对于有买东西需求的人是一个很大机遇。首先说说我自己,我会按需求买东西,不会因为有促销活动而买一些我不需要的或用不上的东西。因为我现在还是一个在校大学生,买东西我都讲究量力而行,根据自己的需求去购物。我想告诉大家要树立良好的购物观,理智消费。

双十一固然是一个购物的好时机,但没必要去大量的购买商品,俗话说买的永远没有卖的精,根据自己的需求去购物就可以了,不要变成一个剁手党,平平淡淡的度过一个双十一就可以了。


专情的余生


11月11日,好端端的一个光棍节,国内电商们硬是将这一天打造成了“购物节”,淘宝、天猫、京东、苏宁易购、当当等都在这一天使出了浑身解数,展开大型促销活动。诱人的优惠,让很多平时就喜爱网上购物的网友,更是提前就做好了充值网银卡、挑选东西放入购物车等准备工作。因此,11日凌晨,在淘宝和天猫启动活动的第一分钟就有1000万人同时涌入。

心理专家分析:乘着商家打折促销,终于可以以合适的价格买到自己心仪的物品,这未尝不是一件好事。然而“疯狂购物”的背后还有不少人是一种“怕吃亏”的心理在作祟。生怕打折的时候不买,以后想买的时候没有折扣,买贵了,买亏了,感觉让商家赚了,如果被人知道了,还会笑话。相反,能买到又便宜又好的东西,不但十分有成就感,还能得到周围同事、朋友的一片艳羡,虚荣心一下子就得到了满足。所以,一听到有便宜货,只管买,总是不错的。另外,看到“双十一”时周围的人都在买,觉得都买的一定是好东西,实在心里痒痒的。于是怀着跟风、从众心理购物的人也不在少数。全民各怀目的,疯狂购物,商家营业额一夜飙升。

心理专家分析:如果11月11日时光棍节是因为有4个1,像4条棍子,5月20日是“我爱你”,因为520的谐音……照这么编下去,一年365天,天天都可以编出节日来。节日只是人为确定的一个日子,让大家能够放松心情,向社会的一些特殊的群体表达慰问。“双十一”不过只有24小时,可每24个小时世界上都有无数的光棍,每24个小时也有无数人“告别光棍”。说“双十一”就是光棍闹的,似乎对光棍们太不公平。

心理专家分析:

1) 打折降价。

“全场五折”“大力促销”“亏本清仓”……这本就是商家用惯了的促销手段,商人不会做赔本的买卖,有不少的打折都是商家预先提高了价格再打折卖出。消费者的心理是:商品的原价等于商品的价值,其实商家要赚钱,原价一定会高于商品的价值。

2) 限时优惠。

“错过等一年”“仅此一天”“积分限时兑换”……只给消费者很少的考虑时间,于是,头脑发热加之数学不好,根本没算清楚是否合算就下单了。商家充分利用了“机会主义者”的心理,谁都不愿错过贪便宜的机会,可是不是一个真的好机会,还得冷静地拿纸笔算一下。

3) 饥饿销售。

“火热开抢”“数量有限” “每人限购一件”……这样的字眼就能把一件普通的商品变成抢手货,让消费者趋之若鹜地购买。许多大品牌都靠饥饿营销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消费者觉得有钱也买不到的一定是好东西,别忘了,一样商品只要能生产10件且生产技术还有人知道,就能再生产100件,1000件。

4) 时尚潮流。

“日销千件”“好评如潮”“人手一件”……这样的商品让人感觉似乎是大家都有了,不买就落伍了,尽管不需要,还是买了。从众是人的一大天性,所以当你和1000个人在买同一件东西的时候,真的要问问自己是否真的需要。


大知日





寻小鹿


双11还剩几天就到了,我会疯狂购物吗?

我的答案当然是不会,我的消费习惯是需要的肯定会买,不需要的基本上不买,完全没必要的肯定不会买。

但是这个问题问的是双11,双11是什么,购物狂欢节,不买点啥说的过去吗,所以多少还是会挑选一些本来就打算买的东西,毕竟比平时有优惠。

疯狂消费是不存在的,在这里也劝劝大家理性消费,消费一时爽,后面还账单吃土的日子也不好过吧!


实事事实


11月11日,好端端的一个光棍节,国内电商们硬是将这一天打造成了“购物节”,淘宝、天猫、京东、苏宁易购、当当等都在这一天使出了浑身解数,展开大型促销活动。诱人的优惠,让很多平时就喜爱网上购物的网友,更是提前就做好了充值网银卡、挑选东西放入购物车等准备工作。因此,11日凌晨,在淘宝和天猫启动活动的第一分钟就有1000万人同时涌入。

心理专家分析:乘着商家打折促销,终于可以以合适的价格买到自己心仪的物品,这未尝不是一件好事。然而“疯狂购物”的背后还有不少人是一种“怕吃亏”的心理在作祟。生怕打折的时候不买,以后想买的时候没有折扣,买贵了,买亏了,感觉让商家赚了,如果被人知道了,还会笑话。相反,能买到又便宜又好的东西,不但十分有成就感,还能得到周围同事、朋友的一片艳羡,虚荣心一下子就得到了满足。所以,一听到有便宜货,只管买,总是不错的。另外,看到“双十一”时周围的人都在买,觉得都买的一定是好东西,实在心里痒痒的。于是怀着跟风、从众心理购物的人也不在少数。全民各怀目的,疯狂购物,商家营业额一夜飙升。

心理专家分析:如果11月11日时光棍节是因为有4个1,像4条棍子,5月20日是“我爱你”,因为520的谐音……照这么编下去,一年365天,天天都可以编出节日来。节日只是人为确定的一个日子,让大家能够放松心情,向社会的一些特殊的群体表达慰问。“双十一”不过只有24小时,可每24个小时世界上都有无数的光棍,每24个小时也有无数人“告别光棍”。说“双十一”就是光棍闹的,似乎对光棍们太不公平。

心理专家分析:

1) 打折降价。

“全场五折”“大力促销”“亏本清仓”……这本就是商家用惯了的促销手段,商人不会做赔本的买卖,有不少的打折都是商家预先提高了价格再打折卖出。消费者的心理是:商品的原价等于商品的价值,其实商家要赚钱,原价一定会高于商品的价值。

2) 限时优惠。

“错过等一年”“仅此一天”“积分限时兑换”……只给消费者很少的考虑时间,于是,头脑发热加之数学不好,根本没算清楚是否合算就下单了。商家充分利用了“机会主义者”的心理,谁都不愿错过贪便宜的机会,可是不是一个真的好机会,还得冷静地拿纸笔算一下。

3) 饥饿销售。

“火热开抢”“数量有限” “每人限购一件”……这样的字眼就能把一件普通的商品变成抢手货,让消费者趋之若鹜地购买。许多大品牌都靠饥饿营销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消费者觉得有钱也买不到的一定是好东西,别忘了,一样商品只要能生产10件且生产技术还有人知道,就能再生产100件,1000件。

4) 时尚潮流。

“日销千件”“好评如潮”“人手一件”……这样的商品让人感觉似乎是大家都有了,不买就落伍了,尽管不需要,还是买了。从众是人的一大天性,所以当你和1000个人在买同一件东西的时候,真的要问问自己是否真的需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