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里耶秦簡:36000多枚20多萬字,復活幾千年前的秦朝歷史

湘西里耶秦簡:36000多枚20多萬字,復活幾千年前的秦朝歷史

湘西里耶秦簡:36000多枚20多萬字,復活幾千年前的秦朝歷史

秦始皇雕像

開篇語:

裡耶的考古發現,不亞於殷墟甲骨。(國家歷史博物館館長 朱鳳瀚)

公元前221年,先後滅掉韓、趙、魏、楚、燕、齊六國的千古一帝秦始皇完成統一大業,建立了我國曆史上第一個中央集權制國家秦朝。只是很遺憾的是,這個國家並沒有持續多久。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病死於巡遊途中,繼位的秦二世橫徵暴斂,陳勝和吳廣在忍無可忍中揭竿而起,天下響應的人無數,劉邦更是於公元前206年攻破秦朝的都城咸陽,大名鼎鼎的秦朝滅亡。

秦朝是第一個多民族的郡縣制國家,大家對它的興趣很濃,可是秦朝存在的時間短,還實行焚書坑儒,正史中關於秦朝的記載也不多,保留下來的遺蹟也很少,所以秦朝留下了很多懸而未決的謎底,等待世人去發掘。

2002年的6月,一個震驚世人的消息從湘西里耶傳來,這裡發現了一座秦朝的古城,古城的深井中出土了36000多枚秦簡,上面有20多萬字,記錄了秦王政執政時期的歷史。秦簡的內容豐富,涉及戶口管理、土地開墾、田租賦稅、郵驛、勞役徭役、倉儲錢糧、祭祀先農以及教育等等,可以說是一部秦朝的百科全書了,它復活了秦朝的歷史。

北有西安兵馬俑,南有裡耶秦簡牘。

專家給了裡耶秦簡高度的評價,認為它可以媲美西安兵馬俑,可以和殷墟甲骨齊名,因為這些文字可以帶我們回到兩千多年前的秦朝,見證它的繁榮和強大。例如秦簡上記載的“九九乘法口訣表”就能證明我國乘法口訣表的運用要比古埃及早600多年。

先去看看湘西里耶秦簡的一些關鍵數據:

●湘西里耶秦簡出土的時間:

2002年的6月至7月

●湘西里耶秦簡出土的地方:

湘西里耶古鎮的1號深井中

●湘西里耶秦簡的數量和內容:

36000多枚,20多萬字,記錄了秦始皇執政時期的歷史,是洞庭郡遷陵縣的檔案。

●湘西里耶秦簡的價值:

秦朝的百科全書,復活了秦朝歷史。

湘西里耶秦簡:36000多枚20多萬字,復活幾千年前的秦朝歷史

出土秦簡的裡耶古鎮在哪裡?

裡耶處在湘、鄂、渝、黔四省市交界處,是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龍山縣內的一個古鎮,和龍山縣城南相距約124公里,這裡的土家族居民較多。“裡耶”在土家語中就是“開拓這片土地”,勤勞善良的土家族兒女早在6000多年前就在這裡定居了。

龍山縣的裡耶、永順縣的王村(芙蓉鎮)、瀘溪縣的浦市和花垣縣的茶峒一起被並稱為湘西四大古鎮,這幾個地區都比較偏僻受到的破壞較小,古文化原貌都保持較好。

因為出土了三萬多枚秦簡,裡耶是四大古鎮中名氣最大的,它現在和申遺成功的彭氏土司王朝的都城老司城、沈從文的故鄉鳳凰一起是湘西旅遊的三塊金字招牌。

湘西里耶秦簡:36000多枚20多萬字,復活幾千年前的秦朝歷史

湘西里耶古鎮位置圖

裡耶古鎮雖然偏僻,但是地理位置重要,在古代也是各方勢力爭奪的地區。

楚國和秦朝曾經在這裡展開激戰,楚國敗。

裡耶在元明清時候是本地土司管轄的地區,再往前推,它曾經屬於楚國的底盤,楚國為了防止秦朝的進攻還修了高大的城牆,還挖了護城河,但是還是被秦朝強大的軍隊給攻破了,裡耶就成了秦朝洞庭郡遷陵縣的縣治。裡耶是當時遷陵縣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在本地區也是非常繁華的,裡耶古城如今還保存很完整的北城牆和西城牆就是楚國和秦朝時期修建的,如今都還固若金湯。

“遷陵以郵發洞庭”,秦簡中出現的文字讓考古學家大吃一驚,因為出現了洞庭郡。大家瞭解的是秦始皇將全國分為36郡,可是在《史記·秦始皇本紀》,在《漢書》中都沒有“洞庭郡”的記載,可是裡耶秦簡又宣告了“洞庭郡”的存在,證明了權威書籍也是有漏洞的,所以有很多人認為裡耶秦簡的出現改寫了我們已知的秦朝歷史。

秦朝“分天下以為三十六郡”,可是秦簡出土後,才知道還有洞庭郡和蒼梧郡了。

湘西里耶秦簡:36000多枚20多萬字,復活幾千年前的秦朝歷史

湘西里耶秦簡是如何被髮掘的?

大約是在1985年6月,裡耶鎮的幾個泥水匠在麥茶小山坡取泥土做磚瓦的時候,挖出了一些年代久遠的陶器和兵器,讓大家瞭解到這一地區是很有歷史的,但是由於當時的條件不成熟,所以並沒有大規模去挖掘。

2002年4月17日,當地要修碗米坡水電站,考古學家開始對這裡進行搶救性發掘,這一挖可不得了,專家們挖出了裡耶古城,挖出了古墓葬群,更是在一個早已廢棄的古井中挖出了震驚世人的數萬枚秦簡。

湘西里耶秦簡:36000多枚20多萬字,復活幾千年前的秦朝歷史

出土裡耶秦簡的一號井

這一地區發現了三口古井,秦簡是在木質結構的一號古井中發現的。這口古井是正方形,邊長2.1米,井深14.28米,一共有42層木板,在第五層的時候發現了秦簡。

專家們越挖越興奮,最後一共挖出了36000多枚秦簡,記錄了秦始皇二十七年至三十七年間的(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11年)一些事情,是洞庭郡遷陵縣的檔案。秦簡的內容非常豐富,涉及到政治、經濟、文化、交通、法律法規、民族、郵差等等。秦簡的文字有古篆書也有古隸書,而隸中還帶有楷書,剛好就見證了秦朝的文字演變過程。秦始皇建國後統一了文字,起初通用的是秦國小篆,但是後來也採用了程邈在監獄中創造的隸書,並非只有一種文字。

一號古井被考古界稱為中華第一井。

湘西里耶秦簡:36000多枚20多萬字,復活幾千年前的秦朝歷史

湘西里耶秦簡的內容有哪些?

湘西里耶秦簡是洞庭郡遷陵縣的檔案。

開篇就說過,秦簡的內容很豐富,涉及到了各個領域,還細緻到生活中的很多瑣事。

比較有趣的是裡面還有通緝令了。

廿五年九月己丑,將奔命校長周爰書:敦長買、什長嘉皆告曰:徒士伍右裡繚可,行到零陽廡溪橋亡,不知……繚可年可廿五歲,長可六尺八寸,赤色,多發,未產須,衣絡袍一、絡單胡衣一,操具弩二、絲絃四,鉅劍一,米一石。(裡耶秦簡)

根據秦簡記載,秦始皇二十五年也就是公元前222年9月的一天,敦長買和什長嘉向上級報告有一名叫繚可戍卒失蹤的事情。

繚可這個逃犯大約是25歲,身高六尺八寸(1米56左右),他頭髮多,沒有鬍鬚,皮膚是褐紅色,穿著麻布長衣。繚可逃跑的時候還帶著一把劍兩把弩,兩百發弩箭,四個備用的弩弦,以及糧食一石(大約120斤)。逃跑路線都說很清楚,原本是要他前往他地,可是走到零陽(今湖南慈利縣一帶)廡溪橋的地方就逃跑了,至今下落不明。

文字的畫面感很強,帶著這麼多東西逃跑,那是做好了充足的準備,也證明了秦朝的確橫徵暴斂,苛捐雜稅很多,官逼民反。

湘西里耶秦簡:36000多枚20多萬字,復活幾千年前的秦朝歷史

記載“九九乘法口訣表 " 的秦簡

秦簡中還有九九乘法口訣表的記載。

二半而一,一二而二,二二而四……四八三十二,五八四十,六八四十八……九九八十一。(裡耶秦簡)

關於九九乘法口訣表,之前是古埃及有最早的記錄,但是秦簡出土後就不一樣了,它證明了我國乘法口訣表的運用要比古埃及早600多年。雖然《管子》中記載九九乘法是上古時候伏羲發明的,但是這說法沒有證據很難讓人信服,但是秦簡就不一樣了。

湘西里耶秦簡:36000多枚20多萬字,復活幾千年前的秦朝歷史

記載秦朝辦案的秦簡

秦簡中還有秦朝辦案的詳細記載。

別看是幾千年前的秦朝,他們辦案還是很講究的。根據秦簡記載,官員也不能隨隨便便斷案,他們審訊需要有供詞有證詞,處置後還要複核,可以說是非常完善了。

秦簡的內容涉及太多,就不一一細說了。

湘西里耶秦簡:36000多枚20多萬字,復活幾千年前的秦朝歷史

湘西里耶秦簡的價值。

裡耶秦簡展示的是當時人們具體的生活情況,是完整的秦人生活狀態,它將改寫秦代的歷史。(北京大學教授 鄒衡)

秦朝短暫,相關記載的文字又少,以前出土的秦簡總數也沒有超過4000枚:湖北雲夢出土的完整秦簡有1155枚(還有80枚殘簡);甘肅天水出土的秦簡有460枚;湖北龍崗出土的秦簡有283枚、木牘1枚;湖北荊州王家臺出土的秦簡有800枚等。

但是裡耶秦簡居然出土了36000多枚,上面有20多萬字,還記錄了秦始皇執政時期的很多事情,這就讓我們能夠打開秦朝塵封的大門,去了解當年的歷史。秦簡可以說是復活了2000多年前的秦朝歷史,其中有些記載還打破了我們原有的對於秦朝的認知,例如第一次知道秦朝還有洞庭郡了。

這是繼兵馬俑之後,對秦朝考古的最重大發現,意義非凡,所以才有了“北有西安兵馬俑,南有裡耶秦簡牘”的說法。

湘西里耶秦簡:36000多枚20多萬字,復活幾千年前的秦朝歷史

建立裡耶博物館,復活秦朝歷史。

2006年,國家發改委批准立項,耗資1.2億元修建了佔地面積3.6萬平方米,總面積7200平方米的裡耶博物館,裡面展示了很多秦簡,三枚鎮館之寶是:記載有“九九乘法口訣表”的木簡;記載有“遷陵洞庭郡”的木簡;記載有“陵以郵行洞庭 ”的木簡。

通過這些秦簡我們能看到秦帝國通過對地方郡縣的嚴密管理來實現對國家的治理,遷陵縣作為秦帝國縣級行政機構之一,處理日常行政事務,其工作內容與運作模式,是秦帝國郡縣制行政辦公的典型代表,從中可以看出當時秦帝國是如何治理國家、管理各類地方事務的。(裡耶秦簡博物館館長彭成剛)

裡耶博物館還根據秦簡還原了秦朝當時的很多場景,下面就是秦朝進諫。

湘西里耶秦簡:36000多枚20多萬字,復活幾千年前的秦朝歷史

裡耶博物館中的秦朝進諫

下面是秦朝時期忙碌的郵差:

湘西里耶秦簡:36000多枚20多萬字,復活幾千年前的秦朝歷史

裡耶博物館中的郵差

下面是秦朝時期在訓練軍隊:

湘西里耶秦簡:36000多枚20多萬字,復活幾千年前的秦朝歷史

裡耶博物館中的秦朝練兵

看著這一幕幕秦朝的場景,很多人都會感嘆幾千年前秦朝的強大,但是同時也會好奇這些秦簡是如何被放進深井了?

湘西地區有挖地窖儲存東西的習慣,不過在裡耶古城發現了很多深井想必初期不會是儲存東西的,因為這些井修建於楚國,在秦末才被棄用,應該是楚國為了防備秦朝攻城而挖的軍用井。打仗的時候深井可以提供水源,《墨子》中有過這樣的說法:“百步一井,井十甕。”

秦朝打敗楚軍後,這裡成了秦朝洞庭郡遷陵縣的縣治。根據記載,遷陵縣在秦始皇三十二年的時候有55534戶,約30多萬人,可見這裡的人口很多這裡也是很發達的。秦代全國的人口大約時候是2000萬人,遷陵縣的人口就佔了1/70。

為何一個小縣城會有這麼多人口?是因為秦始皇為了加強管制,又遷進了很多人。

遷陵縣有很多官吏,他們有著嚴格的分工,肯定有專門記錄秦朝各方面的人。這些人還很負責,記載完了之後還把簡放在在楚軍修建的深井中存儲,這才得以保留在現在,成為奇蹟。

湘西里耶秦簡:36000多枚20多萬字,復活幾千年前的秦朝歷史

湘西里耶古鎮

結束語:

北有西安兵馬俑,南有裡耶秦簡牘。

雖然有人說裡耶秦簡可以媲美西安兵馬俑,可是名氣卻遠遠不及它,它是一個養在湘西深山的女子,甚至長期不被外人知曉。

裡耶秦簡在深山的古井裡靜靜地躺著,裡耶秦簡在酉水河畔靜靜地躺著,直到2002年的6月,它才掀開了自己臉上神秘的面紗,可是卻立刻震驚中外,被譽為“21世紀最為重大的考古發現”,淹沒已久的秦王朝歷史也在瞬間被它以文字的方式復活。

2002年11月,裡耶古城遺址被國務院增補為全國第五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8年6月,裡耶鎮被授予全國第二批中國歷史文化名鎮稱號;2010年10月,裡耶博物館和裡耶古城遺址正式對外開放,允許參觀。

要是你對兩千多年前的秦朝歷史感興趣,一定要來湘西里耶古鎮走一走。這裡有楚國時期留下的城牆、有護城河、有房屋建築遺址......這裡有一個完整的古代城市系統。

這裡還有裡耶秦簡,它會告訴你2000多年前的秦朝有多繁榮和強大,也會告訴你秦朝為何會在陳勝、吳廣的怒吼中迅速倒塌,你會看見一部鮮活的秦朝歷史。

本文的參考書籍如下:

《龍山縣誌》

《湖南里耶秦簡》

《史記·秦皇本紀》

湘西里耶秦簡:36000多枚20多萬字,復活幾千年前的秦朝歷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