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達能力差?這有5個即學即用的方法

羅振宇曾在《奇葩說》說過這麼一段話:

當代社會最重要的能力是表達能力,因為傳統社會最重要的資產是財富和權利,未來社會最重要的資產是影響力,而影響力怎麼構成,一個是演講,一個是寫作。

表達能力差?這有5個即學即用的方法

我曾經有個同事,業務能力很強,工作也很努力,但入職3年,也沒見過他升職,跟他一同進入公司的要麼升職了,要麼跳槽到更好的平臺了,只有他一直穩定的待在公司。

後來因為一個項目,我們分在了同一個項目組,漸漸的我發現,看似一切都很優秀的他有一個很嚴重的短板,就是——表達能力差

差到什麼程度呢?

在做項目規劃時,輪到他講述他所負責的部分時,表達上邏輯混亂,經常需要反覆溝通才能理解他想表達的意思。

在寫工作總結時,他精心準備了很多材料,但到了結論部分卻寫的馬馬虎虎,工作做的總是不夠完美。

在給客戶彙報工作時,他的PPT滿屏文字,看得出來他很努力的想表達清楚,但總是難以得到客戶的滿意。

以上種種現象的原因只有一個,就是表達能力不足,這種不足讓他錯失了很多升職加薪的機會。

我們還必須要面對一個事實:表達能力的提高並非一件容易的事。

表達能力的提升主要依賴於環境,我們從小到達經歷的兩個主要的環境就是家庭和學校。

在學校,我們一直以來所受到的教育都是在教我們如何“聽話”而不是如何“說話”,在進入大學前,我們甚至沒有機會來表達自己的想法。

在家庭環境中,父母跟我們的溝通方式也大多比較淺顯且沒有目的性。

曾看過一篇分析猶太精英家庭教育的文章,猶太家庭培養了扎克伯格、愛因斯坦、佛洛依德等優秀人才,他們的秘訣是一種叫海沃塔的教育方式

通過這種方式,父母與孩子的聊天變成有問有答的探討,這種聊天把溝通變得更有目的性和指導意義,相反,普通家庭的溝通大多是沒目的沒章法的,對提高表達能力幫助也極其有限。

所以,成長環境導致了大部分人的表達能力都不如意。

不止如此,表達能力也是一個特別的大的話題,要包含語言表達、文字表達,表達時還要考慮場景、人物、目的等等。

所以,想要快速的提高表達能力也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今天分享的這5個提高表達能力的方法,通用且實用。

01

去粗取精

表達時,只講精華

在表達時,我們經常會陷入一個誤區:期望通過表達的“數量”來提高表達的質量。

比如,當你特別想把一件事說清楚時,你往往會有很多描述性的語言。為啥會這樣呢,因為過度表達可能是提升表達效果最直接的方法,

你心裡想的是:

“我說了這麼多,你還沒聽懂啊”

對方心裡想的是:

“你說了這麼多,究竟想表達啥啊”

這就是一個典型的失敗的溝通過程,因為這是一個典型的表達的誤區:

說的多≠說的好

你以為你說了很多,對方就應該能聽懂,但事實上你雖然說了很多,但都沒說到正題上,對方當然也沒聽懂。

所以,把內容精簡是提升表達效果的重要途徑,而且這個方法在古代就有了。

在古代,紙還沒有被髮明出來時,記載文字常用的是竹簡、絲綢,這種的記載方式就會有個弊端,絲綢價格貴、竹簡笨重且記錄的字數有限。

所以,人們為了能夠在竹簡上記錄更多的字,就把語言做了精簡,文言文就是這種精簡後的結果,文言文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記錄的“壓縮”格式。

比如,想問某人是否吃飯了,用現代白話文表述就是“你吃飯了嗎?”。

而用古代文言文表述,就是“飯否?”,雖然只有兩個字,但意思表述的同樣很清楚。

也正是因為文言文的這種表達的簡潔性,使得幾千年前的古文拿到今天我們一樣可以理解其中的含義,這種表達的簡潔性不僅提升了表達的效果,也降低了信息傳播的難度。

表達能力差?這有5個即學即用的方法


著名的諮詢公司麥肯錫曾因表達失誤而損失了一位大客戶。

該公司項目負責人曾經為一家大客戶做諮詢,諮詢結束的時候,麥肯錫的項目負責人在電梯間裡遇見了對方的董事長。

該董事長問麥肯錫的項目負責人:“你能不能說一下結果呢?”

突如其來的這麼一問,把項目負責人問慌了,因為留給項目負責人的時間只有在電梯上從30層到1層的30秒,加上沒有提前準備,所以,項目負責人錯失了這次直接說服對方董事長的機會,最終導致麥肯錫失去了這一重要客戶。


表達能力差?這有5個即學即用的方法



這次事件之後,麥肯錫就要求公司員工凡事要在最短的時間內把結果表達清楚,表達要直奔主題、直奔結果。

這也就有了著名的電梯法則:假設只有電梯裡的30秒,如何把一件事給對方講清楚。

要想在30秒內把一件事講清楚,你就必須把要表達的內容做到足夠的精簡,做到表達時只講精華。

如果你對自己的表達效果不滿意,首先要做的就是給內容做減法,當你要表達的內容精簡到不能再精簡的程度,剩下的就是精華了,表達效果自然就能夠得到提升。

02

有的放矢

表達時,要有明確目標

TED演講常常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好的演講,所有演講的平均點擊率都超過百萬次,最高的演講點擊率超過1億次,為什麼TED演講會這麼火爆,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

TED 的每一次演講目的明確且唯一。

為了達到這個效果,TED在很多方面做了限制。

首先,每年有上萬人申請演講,但只有1000人能夠得到邀請,通過篩選的往往都是各個領域的佼佼者,像馬斯克,比爾蓋茨等都曾在TED做過演講。

通過這種對嘉賓的嚴格篩選,首先從源頭上確保了演講的質量不會差。

其次,TED近乎苛刻的要求每場演講的時間控制在18分鐘內,也正是因為這個時間的限制,演講嘉賓就算想講再多也必須把演講內容聚焦在一個主題。


表達能力差?這有5個即學即用的方法


所以,在聽TED演講就會有一種感覺,雖然時間只有18分鐘,但每一次都能把一個主題講明白,這就是有目的性的表達帶來的好處。

表達的目的可以是傳遞信息,也可以是發表觀點,亦或是解決問題,總之,你的表達必須有足夠的目的性。

如果表達具有力量,那麼有目的的表達就能夠讓你把力量集中到一個點,然後爆發出最大的能量,也能夠達到最好的效果。

在寫作時,也同樣需要明確寫作目的,一篇文章只圍繞一個觀點,然後像剝洋蔥一樣一層一層的把論點分析清楚,如果東寫一句西寫一句,讀者理解起來會非常困難,表達效果也會大打折扣。

這就是提高表達效果的第二個策略,表達時,有的放矢,表達時有目的性,一次只表達一個觀點。

03

以始為終

表達時,先說結論

《金字塔原理》作為一本主講邏輯的書一直飽受人們追捧,書中關於表達提出了一個重要的技巧就是:結論先行,以上統下。

意思就是在表達時,先交代結論,然後再寫過程,為什麼結論先行的表達效果會更好呢?

原因有三:

01 用戶的注意力是有限的

凱文·凱利在《必然》一書中曾說:在信息豐富的世界裡,唯一稀缺的資源就是人的注意力。

無論是公眾號還是短視頻都在搶奪用戶注意力,標題黨,封面黨也是在想方設法吸引用戶去點擊。

在寫作時,如果把結論放在後面,這就意味著讀者要想完整的理解你所表達的信息,就必須要看完大部分信息,而讀者的注意力又非常有限,所以讀者極有可能在你的結論出現前注意力就已經轉移,結論再精彩,讀者也看不到。


表達能力差?這有5個即學即用的方法


相反,如果把結論前置,讀者在注意力最集中的時候看到的結論,如果讀者對這個結論感興趣,自然會更願意看後續的內容,這就是結論前置的第一個好處。


表達能力差?這有5個即學即用的方法


02 按照重要性順序,結論大於過程

在我們的潛意識裡,結論的重要性要大於過程,這一招在職場中尤其適用,因為職場是一個典型的結果重於過程的場景。

假如你要為老闆組織一次會議,會議要協調幾個部門的領導參加,協調過後你去跟老闆彙報會議情況,你是這樣說的:

“王總說,他不介意晚一點開會,明天開也可以,但明天十點半以前不行,李總的秘書說,李總明天晚些時候才能從上海趕回來,會議室明天已經有人預定了,但星期四還沒有人預定,會議時間定在星期四上午十一點似乎比較合適,您看行嗎?”

當你按照把這段內容彙報給你的領導後,你的領導大概率是不會滿意的,為啥,因為這段內容看似很完整,實則沒重點沒邏輯。

在這個彙報中,涉及到的人物就有三個,每個人物情況還不一樣,最後雖然有結論,但整體的內容非常複雜。

如果按照結論先行的表達方式把這段話做以下變形,表達效果則大不相同。

“今天的會議可以改在星期四上午十一點開嗎?因為這樣對張總王總都方便,李總也能參加,並且本週只有這一天會議室還沒有被預定。”

調整過後,你會發現雖然表達的內容少了,意思反而更清楚了,因為你把結論放在前邊,對方可以輕而易舉的就get到你要表達的重點。

03 避免沒結論的尷尬

結論先行的第三個好處就是可以避免表達沒結論的尷尬。

你一定也經歷過這樣一種溝通場景。你正在繪聲繪色的描述一件事時,突然被對方打斷然後反問你一句:

你到底想說什麼?

或者是你說了一堆話,自以為自己表達完了講了很多內容,結果對方反問你一句:

所以呢?

對方之所以會這樣問就是因為你的表達缺結論,說了很多話,最後也沒把自己想說的意思表達出來,也就是說表達沒有結論。

所以,結論前置就可以避免這個問題,怕遺忘結論,就把結論放在前邊。

以上就是提高表達效果的第三個策略,表達時,先說結論。

表達能力差?這有5個即學即用的方法

04

條理清晰

好的表達都是邏輯的體現

說起邏輯,在互聯網圈裡有一個人你一定不陌生,這個人就是李叫獸。

2014年底,李叫獸通過一篇《月薪3000和月薪30000的文案有什麼不同》進入了大眾的視野。

在這之後,李叫獸進入了發展的快車道,到了2016年,他的文章全網傳播量破千萬,也是在這一年,91年出生的李叫獸加盟百度成為百度史上最年輕副總裁。

李叫獸曾在一篇文章分享過他對於自己思維邏輯的訓練,在他讀《金字塔原理》這本書的時候,對書裡所講的“邏輯化”寫作較起了真兒,為了用這種方式寫出一條開會通知,他反覆琢磨了一兩個小時才發出去。

所以,在讀他的文章時,你會感到層次分明結構清晰,內容上一環扣一環,這就是邏輯在對內容做支撐。


表達能力差?這有5個即學即用的方法


所有表達的本質都是邏輯的輸出,而所有邏輯的本質都是某種維度上的順序。

▽時間就是一種邏輯。

昨天、今天、明天就是一種時間的順序,從早到晚也是時間的順序,時間的順序也是我們最容易理解的邏輯。

▽程度也是一種邏輯。

先重要、後次要就是一種按照重要程度排列的順序,在表達時,先說重要的,再說次要的,也滿足了以“重要程度”為維度的邏輯順序。

▽結構也是一種邏輯。

從上到下,從左到右,從裡到外都是邏輯順序。

所以,邏輯的本質是嚴格遵守某種順序,我們在表達時如果條理不夠清晰,那就可以在某一維度上找到適合應用場景的順序,然後按照這種順序來表達,也同樣能夠提升表達效果。

05

勤能補拙

表達時,做提前準備

提高表達效果的最萬能的一招就是:

表達前做好充足的準備工作,因為技巧不是每個人都能學會,但是勤奮每個人都能付出。

這兩年頻繁出現在我們視野中的互聯網大佬中,雷軍絕對算是一個,雷軍經常在各種場合為小米站臺,看似雷軍經常能夠侃侃而談,實際曾經的雷軍表達能力也不好。

雷軍在大學時曾被湖北省公安廳邀請去講反病毒的課。為此他也做了充分的準備,意外的是,原本一個小時的課程,他只用了15分鐘就講完了,無奈之下,雷軍只好把精心準備的稿子又從頭到尾唸了一遍,這也是雷軍為數不多當眾獻醜的經歷。

這件事以後,雷軍苦練演講技術,講話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2018年是小米成立8週年,這一天對於小米也極其重要,雷軍為了這次發佈會調動了幾個產品線團隊,為了做好PPT跟著加班熬了一個多月。

在演講開始前,雷軍在朋友圈裡劇透,這次的PPT多達446頁,可見準備工作也做的足夠充分。


表達能力差?這有5個即學即用的方法


我們都知道喬布斯是演講高手,但喬布斯也不是天生就擅長演講,每次演講前,他也會花大量時間來練習和準備。

據蘋果公司內部員工透露,喬布斯在開始演講前甚至會花幾個月的時間來排練現場,為了5分鐘的舞臺演示,他的團隊曾經花了數百個小時做準備。

在演講前,喬布斯會有整整兩天的時間來反覆彩排。在幻燈片製作方面,大量的內容都是喬布斯親力親為。


表達能力差?這有5個即學即用的方法


被譽為演講大師的羅永浩,經常被人調侃一張嘴撐起錘子,就是因為羅永浩的演講非常出色。

但你要知道的是,羅永浩的很多演講都是提前精心準備了演講稿,有時候看似他不經意說的一句話其實都是精心準備的結果。

所以,我們看到的一個個精彩的演講背後,都是無數次的精心準備後的結果,

對於提升表達能力這件事,沒有捷徑,勤能補拙,聰明人都懂得下笨功夫。

表達能力差?這有5個即學即用的方法

有一次跟一個做HR的朋友聊天,期間她一直在抱怨招聘難的問題,於是我就問她:現在很多公司裁員,你們招聘應該很容易啊。

朋友是這樣跟我說的:

“找工作的人挺多的,但是招到合適的人不容易,大部分人連簡歷都寫不清楚,有些即使簡歷寫的不錯,因為表達能力不過關到了面試環節也很難得到用人部門的認可。”

如果留心觀察一些企業的招聘需求你會發現,越來越多的企業在發佈招聘信息時會有“表達能力強優先”這樣的字樣,因為表達能力強意味著能夠大大降低在工作中的溝通成本,工作效率自然會更高。

所以,在面試前多做準備也能夠大大的提高面試的成功率。

比如,在應聘一家公司前,你可以提前搜索關於這家公司的基本信息,也可以提前關注目標公司的最新動態,甚至你還通過目標公司創始人的微博來了解公司的企業文化,然後基於這些信息做準備工作。

勤能補拙這個道理在任何時候都不過時,對於提高表達能力這件事也同樣如此。

如果你的表達能力不好,在遇到重要的場合,關鍵的時間節點時可以通過提前的準備來提升自己在這次場合的表達能力。

畢竟,並不是所有機會都有第二次。

卡耐基曾說:

“一個人的成功15%取決於他的專業知識,85%則來自於表達思想,領導才能和激發他人熱情的能力。”

好的表達能力能夠大大的提高你的影響力,好的表達能力也能夠幫你解決很多問題。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