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正非的思考:与其坐以待毙,不如拔剑出鞘,拼得一线生机!

在2019全联接大会上,华为集中发布了鲲鹏、昇腾、麒麟和鸿鹄等处理器家族——有种“不敢干就注定要失败”(任正非语)的亮剑精神!

任正非的思考:与其坐以待毙,不如拔剑出鞘,拼得一线生机!

华为产品及设备的产研规划和我国军工装备的产研规划极其相似,即量产一代、研发一代、规划一代。华为在通用计算领域的强力推进,与其说是对高通、INTEL和英伟达亮剑,倒不如说是对美国的高科技行业亮剑。这就是华为的远见和魄力!华为所构建的通用计算领域包括软件端、硬件端和基于鲲鹏、昇腾芯片的云服务:

一、软件端

1.OpenEuler OS:是华为于2010年发布的开源服务器操作系统。华为支持各行业合作伙伴开发基于openEuler的主流应用软件。

2.OpenGauss:是华为于2019年5月基于鲲鹏研发的开源数据库。它具备AI-Native自调优能力,能充分发挥鲲鹏的并行计算能力。相比非鲲鹏系统,TPCH基准测试性能提升48%。OpenGauss将于2020年6月全面上线,可覆盖70%以上的企业数据库业务场景。

任正非的思考:与其坐以待毙,不如拔剑出鞘,拼得一线生机!

二、硬件端

1.鲲鹏系列:是面向通用计算领域的硬件端。在拥有成熟产业生态的通用计算领域的硬件端,INTEL是无可争辩的霸主,AMD则乏善可陈,高通已折戟沉沙。综上所述,足以说明:在通用计算领域的硬件端,没有看起来那么美好。华为要在拥有成熟产业生态的通用计算领域的硬件端,开辟新的产业生态,势必要直面既得利益厂商(如:INTEL、AMD)的激烈竞争,因此华为遇到的挑战可想而知!

基于鲲鹏处理器多核、高并发能力的华为云服务,在原生应用场景,综合性能提升80%;在大数据场景,任务处理耗时降低35%。

任正非的思考:与其坐以待毙,不如拔剑出鞘,拼得一线生机!

2.昇腾系列:是面向AI计算领域的硬件端。在AI计算领域,华为要面对的独角兽企业众多,竞合无处不在。

基于昇腾AI处理器,华为推出了全球最快的AI训练集群Atlas 900。同时也完成了覆盖云、边、端全场景的Atlas全系列产品布局。

任正非的思考:与其坐以待毙,不如拔剑出鞘,拼得一线生机!

三、基于鲲鹏、昇腾的云服务

华为目前(2019年)不会直接销售用于通用计算领域的处理器,而是以云服务形式销售。原因有二:1.降低门槛,省去客户过多的数据迁移和适配工作,让客户体验更好;2.从通用计算领域的成熟生态到华为的创新生态,因涉企业业务系统,因此客户必然谨慎,这也是人之常情。

华为昇腾云服务可广泛用于AI推理、自动驾驶训练等场景。硬件技术创新带来云服务成本下降,基于华为昇腾云服务的图像搜索服务、内容审核服务,价格下调70%,所以云服务竞争越来越聚焦于底层核心技术创新。

华为加速构建、完善产业生态的方案:1.联合行业合作伙伴打造完整的产业生态链和极具竞争力的解决方案;2.华为聚焦核心硬件(如:处理器)的开发,各区域合作伙伴可根据自身特点打造鲲鹏产业生态产品;3.联合绿色计算和边缘计算产业联盟等组织,制定开放的软、硬件标准生态体系;4.未来5年,华为将投入15亿美元左右,联合各社区和高校培养出500万开发者,以发展软、硬结合的通用计算产业生态。

华为和英特尔或英伟达是求同存异下的竞合关系。华为进入通用云计算领域不只为市场,更为万物互联下的边缘计算(边缘计算过程:边缘计算把请求通过网络传输给云端,云端再把处理结果通过网络回馈给边缘,这就完成了一个边缘计算)。网络传输能力的提高为实时边缘计算的实现提供了可能。

华为发展通用计算产业生态的策略:开源软件、开放硬件、广结合作伙伴,保证产品有用、能用、好用。通用计算产品的发布只是第一步,通用计算产业生态的构建和完善则更为艰巨和重要。

任正非的思考:与其坐以待毙,不如拔剑出鞘,拼得一线生机!

结论:华为在通用计算领域的思考与抱负: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对美直接亮剑,赢得属于自己的应有地位!

布局通用计算领域只是华为的一小步,后期还会有更多基于麒麟芯片的鸿蒙移动终端,华为的去美国化才刚刚开始!!!

任正非的思考:与其坐以待毙,不如拔剑出鞘,拼得一线生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