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红极一时的快时尚品牌衰退史

那些红极一时的快时尚品牌衰退史

过去的十几年间,以ZARA、H&M、优衣库、GAP等为代表的国际快时尚零售品牌相继进入中国市场,凭借相对低廉的价格、紧跟潮流的优势,很快便抢占了中国本土服装品牌的市场份额,实现了快速扩张。

那些红极一时的快时尚品牌衰退史

快时尚以“快、准、狠”为主要特征,带动了全球的时尚潮流。快时尚品牌始终追随当季潮流,精准把握流行元素,预知潮流趋势,以最快的速度推出新品。消费者在挑选商品时,看准了就买,绝不迟疑,其速度能与品牌竞争相媲美,每月都做“月光族”属寻常事。

那些红极一时的快时尚品牌衰退史

由此见得,快时尚品牌的竞争是非常激烈的。但是,就在9月21日,Forever21在美国正式宣布破产的消息,从表面看是一个品牌的失意,但深刻挖掘起来,反映的却是整个快时尚品牌的发展问题。

那些红极一时的快时尚品牌衰退史

【ZARA】

ZARA(飒拉)是Inditex集团旗下的一个子公司,也是服装连锁零售品牌,1975年成立,总部位于西班牙。2006年,ZARA进入中国。

那些红极一时的快时尚品牌衰退史

在快时尚品牌中,Zara无疑已经称霸,远远的甩开些竞争对手。从2006年到2017年上半年,Zara在中国的门店已经接近700家。在2016年年度财报的发布会上,该集团CEO Pablo Isla特别谈到了中国市场,尽管没有公布明确数字,但他表示,中国消费者的时尚胃口正变得越来越大,对于中国市场无比乐观。

新零售的兴起,对Zara的传统优势无疑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另外,服装供应链受到了新技术的影响,甚至可能会发生变革,这也给Zara的发展出了一个很大的难题。

【H&M】

H&M,是1947年于瑞典创立的一家快时尚品牌,2007年将目标瞄准了中国市场以及亚洲,开始了在中国的发展。

那些红极一时的快时尚品牌衰退史

H&M是一个将时尚、品质和低价完美糅合的时尚品牌,每年都会选择一名炙手可热的顶级设计师进行合作,推出符合当下时尚潮流,符合消费者口味以及需求的新品,迅速成为中国服装企业发展的榜样。开始的发展可谓势如破竹,但近几年,随着本土品牌的不断崛起,H&M的发展无疑显得有些吃力。

2017年3月,H&M放弃了每年在中国新增10%到15%家新实体店的目标。另外,H&M的公开资料显示,截止到11月30日,H&M全财年盈利20.5亿美元,同比下跌13%。财报发布后,H&M股价随即下跌8%,创下9年以来的最低值。2018年,H&M及同名家居品牌H&M HOME宣布入驻Tmall.com天猫。

那些红极一时的快时尚品牌衰退史

综上,H&M在中国的发展确实是遇到了寒冬。

【TOPSHOP】

Topshop是英国最大的服装零售商,其引导的高街时尚从英国红到欧美再红到亚洲。2012年,Topshop在深圳开设中国第一家分店,产品涵盖了你所能想到的方方面面,从皮大衣到短上装,再到各种各样的配件,如包、手镯、内衣、化妆品甚至玩具,应有尽有。

那些红极一时的快时尚品牌衰退史

尽管开始的发展如火如荼,但也抵挡不住撤离中国市场的命运。2018年临近双11,各大品牌都在忙着促销,以冲销量新高,TOPSHOP却在其天猫旗舰店挂出了“关店清仓”的公告,称因国际业务运营策略调整,将关闭天猫旗舰店并即日起全店清仓。

那些红极一时的快时尚品牌衰退史

TOPSHOP曾经在快时尚品牌矩阵中可称得上是排头兵了,但这次的清仓甩卖可以说是惨淡收场。

其实,随着各大快时尚品牌不断席卷中国,中国的消费者对于这类品牌模式的新鲜感已经开始逐渐消退。除此之外,快时尚的“速度后遗症”开始暴露,“模仿大牌”、“质量低下”的特点将品牌和消费者的需求对立起来,导致了业界对于快时尚品牌的未来开始出现负面观点。

那些红极一时的快时尚品牌衰退史

1、线上线下相结合。运用互联网+的思维,获得线上天然的流量,把顾客变成粉丝,增强用户体验。


2、 充分利用当下流行的黑科技。利用5G、AI、VR、大数据等黑科技,服务于品牌的发展。

3、把消费者作为品牌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品牌的利润源于消费者,最终又服务于消费者,只有以消费者为圆心,才能完成整个品牌发展的闭环。

小编觉得,尽管这些快时尚品牌发展呈现衰退的趋势,但这并不等于一个或者是几个品牌的“消失”。面对不断变化的时尚潮流,以及消费者变幻莫测的需求,快时尚品品牌还是应该尊重潮流,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至于未来会怎样发展,我们拭目以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