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振寧之父:中國第一個數學博士,臨終都沒原諒兒子放棄中國國籍

楊振寧之父:中國第一個數學博士,臨終都沒原諒兒子放棄中國國籍

眾所周知,楊振寧是第一位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中國人華羅庚是中國在世界上最有影響力的數學家之一。而這兩位偉大科學家的成功都離不開一個人的幫助。那個人就是楊武之——楊振寧的父親,華羅庚的恩師

楊武之,我國早期的數學家,數學教育家,是我國現代數論和代數研究的先驅,也是我國第一個數論方面的博士,曾為中國現代數學事業做出重要貢獻。

那楊武之的一生有怎樣的作為?他又是如何培養自己的學生和孩子的呢?請容我娓娓道來。

楊振寧之父:中國第一個數學博士,臨終都沒原諒兒子放棄中國國籍

楊武之,原名楊克純,1896年4月14日出生於安徽合肥,他父母早故,幼年時多為叔父楊邦瑞照顧。他從小敏而好學,勤于思考,喜歡靜下心來研究問題。曾以優異的成績考入安徽省立第二中學,18歲時又進入北京高等師範學校學習,完成了數學的本科學業,他的學歷是當時師範教育中最高的層次。

1919年楊武之和母親介紹安排的同鄉羅竹全的女兒羅孟華結婚,三年後他們的兒子楊振寧出生。成婚沒多久的楊武之就選擇了遠洋求學。跨越山海,他來到了美國的斯坦福大學學習,在完成三個學季的課程後,他順利獲得了學士學位。

國外肥沃的學術土壤,燃起了他對知識的渴求,他孜孜不倦地徜徉在知識的海洋,強烈的求知慾使他選擇留在國外一段時間繼續深造。1924年秋,楊武之收到了芝加哥大學的錄取通知書,他進入這所學術水平一流頂尖的大學攻讀數學系的碩士、博士學位。他先後發表自己了《雙線性型的不變量》《華林問題的各科推廣》

等論文,斬獲數學碩士、博士學位。回國內後,他先後在廈門大學、清華大學、西南聯大、同濟大學、復旦大學等高校任職。

楊振寧之父:中國第一個數學博士,臨終都沒原諒兒子放棄中國國籍

在數學領域,楊武之有著不懈求索精神,遠渡重洋,在國外求學。他能成為數論方面的佼佼者,有三點原因,第一,積極的態度,數論是他熱愛的東西,他保持對其的高度熱情,盡最大的努力在這領域學習。

第二,勤奮,書山有路勤為徑”二十年代初期已經獲得當時師範教育最高級別,但堅持勤奮刻苦鑽研,下定決心要把明清時期落後於西方的數論發揚光大。第三,數學方面的天賦,天賦是成功必不可少的因素,99%的汗水加上1%的天賦這才是幫助你通往目標的工具。

楊武之不僅是一位優秀的數學家,更是一位有極高素養數學的教育家。

他在母校安徽省第二中學擔任老師時,就嚴格要求學生,對他們負責。對於那些不思進取,貪圖享樂的學生,他總是嚴以待己,對自己的教學工作一絲不苟。

受邀在大學擔任教授時,對學生傾囊相授,他開設代數課程、群論課程,培養了一批優秀青年數學家。

楊振寧之父:中國第一個數學博士,臨終都沒原諒兒子放棄中國國籍

我國大數學家華羅庚在數學方面也曾受他的指點。當年華羅庚進入清華大學並沒有明確的研究方向時,是楊武之鼓勵他走上集中於研究華標問題的道路,在這條研究道路楊武之還給予他許多指導。楊武之和他既是師生關係,也是惺惺相惜的知己,他們相互理解相互欣賞。

1938年,華羅庚回到國內,在西南聯大任教時,時任聯大系主任的楊武之非常支持華羅庚的工作,他力排眾議,破格提升華羅庚為學校的正教授。華羅庚十分感謝這位給予他幫助的長者,他曾深切的感嘆:“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鮑叔,我之鮑叔即楊師也。”

長期做著數學教育工作的楊武之,在我國數學教育領域有著舉重若輕的地位,他培養的優秀青年學者為當時新中國的數學發展源源不斷注入新鮮的血液。他是一位出色的教育家。

楊振寧之父:中國第一個數學博士,臨終都沒原諒兒子放棄中國國籍

在對子女的教育上,楊武之也絲毫不松。,他精心培養孩子,在他孩子們小時候,他就循循善誘,深入淺出,把自己的數學方法教授給孩子們。楊振寧也是從小在父親的影響下,耳濡目染,養成數學的思維模式。這從小打下的數學基礎對他今後做的關於物理學方面的研究大有裨益。據他回憶,小時候他們兄弟姐妹幾個遇到什麼不懂的問題,就跑到父親辦公室纏著父親問,父親總是耐心地引導他們去思考,培養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

除此之外,楊武之還很重視對孩子的愛國教育,言傳身教,把傳統的家國情懷,真善美德一點點在日常生活中滲透給孩子們。 1957年,當楊振寧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在頒獎場地代表致辭時,他說:“我深深察覺到一樁事實:在廣義上說,我是中華文化和西方文化的產物,既是雙方和諧的產物,又是雙方衝突的產物,我願意說我既以我的中國傳統為驕傲,同樣的,我又專心致於現代科學。

楊振寧之父:中國第一個數學博士,臨終都沒原諒兒子放棄中國國籍

1971年楊振寧成為當時第一批迴國考察的華裔,後來也為中國科學事業與國際接軌牽橋搭線。楊振寧所做的這些都無不與他父親楊武之的教育有關

但一件事成楊武之先生的心結,臨終時他仍耿耿於懷,那就是楊振寧在1964年時選擇加入了美國國籍

當年,楊振寧因提出“宇稱不守恆理論”而獲得諾貝物理學獎時,楊老先生就興沖沖地飛往日內瓦和兒子一同慶賀,在他在日內瓦小住的那段時間,他滿懷期待的給兒子說明新中國的建設與發展情況,邀他和自己一同回國,後來他也兩度來到日內瓦,但都沒能成功勸說兒子回國。

楊武之——一代數學大家,他身體力行,行走在數論的前沿領域,勇攀數學高峰。他對學生、子女悉心教導,使他們成為有見識有品德的人。楊老先生是黑夜的蠟燭,燃燒自己,照亮我們前行的路,他一生為中國數學教育事業殫精竭慮,用青春換取中國數學的發展。我們向他表示深切的敬意,送上衷心的感謝,我們再次緬懷這位已離開我們三十多年的老先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