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然哲学落后之谜——李约瑟难题

比较是一门学问,通过观察要比较的两个事物的不同和固有的特点,寻找出其中一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而进一步提升和优化,这就是一切技术和科学前进中运用最广泛的方法。这种方法在我们生活中很常见,当你对一件事物无从着手的时候,找个类似的案例,你就会理顺关系,通过比较,做出相应的处理解决的方案。

中国自然哲学落后之谜——李约瑟难题

有比较才能明理

对于中国自然哲学,也就是自然科学从公元前1世纪至公元16世纪中国的文明和科技程度远远超过西方文明,而在近现代却远远落后于西方,为什么会这样?这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影响因素很多,而对这一点李约瑟难题以及解答给我们提供一种很有利的参考。

李约瑟难题

李约瑟难题,一个对于中国历史发展的问题,最早由英国学者李约瑟在1930年代开始研究中国科技史时提出,李约瑟在其1954年出版的《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一卷的序言中是这样表述"李约瑟问题"的:"中国的科学为什么持续停留在经验阶段,并且只有原始型的或中古型的理论?如果事情确实是这样,那么在科学技术发明的许多重要方面,中国人又怎样成功地走在那些创造出著名'希腊奇迹'的传奇式人物的前面,和拥有古代西方世界全部文化财富的阿拉伯人并驾齐驱,并在3到13世纪之间保持一个西方所望尘莫及的科学知识水平?

中国自然哲学落后之谜——李约瑟难题

英国人研究中国科技史

中国在理论和几何学方法体系方面所存在的弱点为什么并没有妨碍各种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中国的这些发明和发现往往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特别是在15世纪之前更是如此。欧洲在16世纪以后就诞生了近代科学,这种科学已经被证明是形成近代世界秩序的基本因素之一,而中国文明却未能在亚洲产生与此相似的近代科学,其阻碍因素是什么?"

1976年,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思·博尔丁正式将这个历史问题称为李约瑟难题(英语:Needham’s Grand Question)。其主题是:“尽管中国古代对人类科技发展做出了很多重要贡献,但为什么科学和工业革命没有在近代的中国发生?”很多人把李约瑟难题进一步推广,出现“中国近代科学为什么落后”、“中国为什么在近代落后了”等问题。

中国自然哲学落后之谜——李约瑟难题

要准确回答的确是一个难题

了解李约瑟难题的背景及其本人

李约瑟在研究这个问题之前,就已经有人在研究,其中最著名的有中国学者任鸿隽,他在中国最早的科学杂志《科学》第1卷第1期(1915年)发表《说中国无科学之原因》中提出了类似的问题。另外还有魏特夫(卡尔·奥古斯特·魏特夫(Karl August Wittfogel,1896年9月6日-1988年5月25日,德裔美国历史学家,汉学家,犹太裔)在1931年的一篇文章《为何中国没有产生自然科学?》。

中国自然哲学落后之谜——李约瑟难题

为何中国没有自然科学

而李约瑟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源于他的中国情人鲁桂珍,鲁桂珍是李约瑟老婆的学生,也就是从此他开始接触了中国,当然李约瑟这个英国佬似乎对东方女性特别感兴趣,风流韵事不再多提,1943年李约瑟来到了中国,于是开启了对中国的科技史的研究,并提出了著名的李约瑟难题。

吃鸡蛋要了解一下是什么样的鸡下的蛋,因此我们在这里稍微了解一下李约瑟:

李约瑟(Joseph Terence Montgomery Needham,1900年12月9日-1995年3月24日),英国近代生物化学家、科学技术史专家,其所著《中国的科学与文明》(即《中国科学技术史》)对现代中西文化交流影响深远。

李约瑟关于中国科技停滞的思考,即著名的"李约瑟难题",引发了世界各界关注和讨论。其对中国文化,科技做出了极为重要的研究,被中国媒体称为"中国人民的老朋友"。

中国自然哲学落后之谜——李约瑟难题

为中国科技发展缓慢的原因没少操心

李约瑟的解答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即便你不完全认同李约瑟提出的回答,但是可以作为一种借鉴,从中分析原因,通过比较中西两者之间的差异,让我们更多的人明白我们要做什么。

李约瑟自己的解答和分析有两点,当然对于一个熟悉西方文化和科技的人,同样又深切的研究了中国的自然哲学发展,所以他的认知一定要比一般的人要深入。李约瑟是这样认为的:

中国自然哲学落后之谜——李约瑟难题

解答和分析

1、从文化竞争模型给出另一个解答:中国小农经济的资源限制和保守倾向,阻碍了劳动分工和科学文化的多样发展。

2、中国自13世纪以后经济技术与科学发展水平越来越落后,是因为中国的中央集权制度愈来愈完善,特别是中国人的思想行为愈来愈受到集权制度下扭曲为奴化的儒家思想的毒害。

看到这个结果可能很多人一下子就炸锅了,封建集权、孔孟思想祸害了中国,于是会口诛笔伐,打倒孔家店,孔老二等谩骂就会出来。

中国自然哲学落后之谜——李约瑟难题

成也孔子,衰也孔子

我自己的分析

可是作为一个中国人,稍微有点历史常识则可以有这样的认知:

先秦时期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百舸争流的壮阔局面大家不会陌生,以至于我们谈国学就是在说老子、孔子、孟子等等,可是过了秦汉,一下自己沉寂了很多,这其中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那就是秦始皇为了建立大一统的中国,焚书坑儒,很多书籍和记载失传就是在那个时候,所有的方士都被斩杀殆尽或者藏匿,可想而知要想搞点别的事情有多难,这是中国古代一次科技发展方面最大的损失,至此之后中国的自然科学元气大伤,后来到了汉武帝刘彻,废黜百家,独尊儒术,这样一来中国自然科学的道路彻底被封死,至此中国的自然科学处于了一种自然发展的状态,虽然在发展,但速度却很慢,发展的曲线很平缓。

中国自然哲学落后之谜——李约瑟难题

中国发展一直就是不温不火,西方一鸣惊人

即便是这样了我们还可以有汉代张衡的地动仪、蔡伦的造纸术;南北朝祖冲之的圆周率,唐朝的火药,宋代杨辉三角形、然而到了明朝后期逐渐衰弱,到了清朝那就是绝对的落后。

针对明清的落后,这其中有我们自身的原因,也有西方迅速发展的因素,就如同你从上海去北京,走路要一个月,你走了二十九天还每到,第三十天人家坐动车几个小时就到了,即便你领先了二十九天,可人家一发力就超过了你。中国自古就是“重农抑商”,封建制强调的是安居乐业,几千年以来,中国都是以农为本,恰恰在这时候西方的资本主义萌芽促使了工业革命,带来了一些列的变化,这和自然科学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就如同二战时期德国的科技发展一样,有需求就有研发,就有技术。

中国自然哲学落后之谜——李约瑟难题

坐动车超越你,并不是你没动

分析了这么多,归纳出四点:

1、中国的大一统延续了几千年的农耕文化根深蒂固,农业在技术需求上较小,没有科技发展的源动力,而且新的事物要消灭那么顽固的老家伙要比其他国家费劲。

2、畸形的人才选拔体制如科举制度,学习四书五经,致使中国的精英阶层缺少科学兴趣,严重的阻碍了自然科学的发展。

3、中国文化和语言一样,太笼统,缺少准确性,一句话可以包含很多意思,缺乏科学的严密性。

4、秦始皇这位始皇帝焚书坑儒,一把火烧了大半世界的文明。

中国自然哲学落后之谜——李约瑟难题

对你是爱之有加,很值也深

于是还有人说是朱熹阻碍了中国科技的发展,我觉得很有道理,绝对有道理!因为朱熹是科举的集大成者!但真正的原因还是那些封建统治者。

中国自然哲学落后之谜——李约瑟难题

你不背黑锅,让谁去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