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叶撰天水市《甘泉中学叙》石碑落成

近日,由天水著名诗人艾叶为天水市麦积区甘泉中学撰写的《甘泉中学叙》石碑在该校教学楼前落成, 该碑长近6米、高2米左右,内容主要记述了甘泉中学的地理位置、特点和人文历史等。碑的另一面刻有“立德树人”4个大字。

艾叶撰天水市《甘泉中学叙》石碑落成

  《甘泉中学叙》碑全文为:翠山之西、天河之曲,有古镇焉,名曰甘泉。其地阡陌纵横,烟井成墟。远岱含碧,轻波泛金。昔为杜甫流寓之所,今为四方辐辏之地。文风鼎盛,招提传少陵之韵;玉兰花茂,白石题双柯之堂。其流风泽被,乡人向化;群众重教,蔚成风气。甘泉中学自一九五八年始建于兹,至今已六十余年矣。期间滋兰树蕙,培李植桃;振导社会,佑启乡邦。延一方之文脉,育千家之学子。其所造就,英才辈出。

  世纪更新以来,政教亲和,经济繁荣。政府有大力发展教育之策,群众有提振地方文化之愿。学校藉胜地之灵秀,开教育之新风,兴学明教,立德树人。突出特色,追求卓越。教育教学,屡获殊荣;特色教育,成绩尤佳。复以提升改造基础设施为要务,修废举堕,改旧维新。历时数载,建成启智楼、塑胶操场、文化长廊等项目工程,至此,师生教学、健体、食宿之所备矣。此诚为惠及乡里、泽被后世之民心民望工程,功德政德工程,功泽之远,垂于无穷。今观夫校园,高楼峻起,布局严整,面貌一新。其恢弘之气势,迥胜昔时。再树花木,以增其幽致。堪为求知向学之所,含英咀华之苑。学子秉尚学之雅训,砺成才之宏志。教师因材施教,启迪后学;学生修身立品,洞究义理。月夕风晨,书声入耳;寒来暑往,春华秋实。况甘泉山水清奇,足以开拓胸襟,助人文采。则品学兼优、出类拔萃之才,堪可造就矣。而地方人文蔚起、经济发展之愿望,亦冀不日可为实现。

  己亥仲夏,欣值学校发展战略重要机遇时期,校之主事者念六十年风雨历程之不易,意学校发展乃国家治化之所关,地方振兴之所系,恐日月逾迈,陈迹易沉,特与校领导班子共计,欲树碑以志,而属余作文以记之。甘泉中学乃吾之母校,自吾始就学于茲至今已四十余年矣。期间变化,莫不关心。故此欣然命笔,述往事,启将来,铭记前人伟绩,昭示未来壮景,而勒之贞珉,以告后之来者云尔。

                               邑人 艾叶 撰文

                               二零一九年七月

                              天水市麦积区甘泉中学 立碑

艾叶撰天水市《甘泉中学叙》石碑落成

  碑文作者赵跟明,笔名艾叶,1966年1月生,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甘泉镇,现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甘肃省诗词学会理事,甘肃楹联学会理事,天水市诗词学会副会长、天水市楹联学会副会长。

  他自1990年以来在《诗刊》《飞天》《甘肃日报》《中国人口报》《中国农民报》《中国财经报》《诗歌报》等刊物上发表诗词、散文、小说作品1000余首(篇、副)。诗词楹联作品入选多种典籍,部分诗联和碑文在省内外景点刻石立碑或木刻(砖刻)悬挂。1997年发起成立麦积山诗社,2006年在《天水日报·教育周刊》上连载《天水古今百位名人》诗、文;2007年在《天水日报·教育周刊》上开《百联巧对》栏目,并在《天水晚报》上连载《天水名胜百景》诗、文、联。长期编辑《渭滨吟草》《麦积诗苑》《天水楹联》《麦积旅游文化》等诗联会刊。著有《天水名人百传》《天水名胜百景》《麦积人物春秋》《七步斋诗文选》等,为《天水·伏羲文化肇始之源》执笔,整理《董晴野诗稿》,编辑《天水市首届“美丽乡村书画摄影作品大赛”获奖作品集》,参与编辑《冯国瑞纪念集》《天水古巷》《天水名山》《天水石窟》等文史资料。

  艾叶所撰318字长联在由中华诗词学会等单位举办的“黄河之都”诗词楹联大赛中获优秀奖;诗作获“贵宾宴”杯诗词大奖赛二等奖、“屈吴禅杯”全国诗词楹联大赛一等奖;楹联获“首届世界风筝都潍坊楹联大赛”优秀奖、甘肃省楹联学会“玫瑰之乡”楹联大赛二等奖、“黄文中杯”全国楹联大赛优秀奖。为徽县“尹家老宅楹联征集”活动评审组组长。参加“一带一路”中国楹联文化翠峰山高峰论坛,并有论文入选,被甘肃省楹联学会授予甘肃省首届“刘尔忻楹联奖·提名奖”和“宏扬楹联文化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近年来,他多次开展书法、楹联、诗歌文化下乡活动,地方历史碑文撰写工作,已经立碑的诗歌和记叙事碑20多通,雕刻成木质或石质悬挂的楹联有30多副。

艾叶撰天水市《甘泉中学叙》石碑落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