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分析問題總體不到點上?從四個步驟開始,強化深度思考能力

1369年,羅馬教廷迎來了一位特別的人物。在東正教與天主教分裂了三百多年後,拜占庭帝國的皇帝——約翰五世,出現在了羅馬教廷。

為什麼分析問題總體不到點上?從四個步驟開始,強化深度思考能力

這位拜占庭帝國的最高統治者所以出現在教廷,並不是因為他的帝國決定皈依天主教。而是因為帝國的情況不妙,他們快要頂不住來自東邊突厥人的壓力了。

讓我們把目光轉向兩百年,當時的拜占庭帝國儘管風光不再,但依然是歐洲地區最文明和先進的國家。

在這一年裡,一件改變世界格局的大事發生了。

為什麼分析問題總體不到點上?從四個步驟開始,強化深度思考能力

1071年8月26日,被唐朝驅逐了幾百年的突厥人。在安納托利亞的曼齊刻爾特,與拜占庭帝國展開了一場大戰。這場被稱為曼齊刻爾特戰役。最終帝國落敗,皇帝成為突厥人的俘虜。

從此以後,拜占庭帝國失去了安納托利亞這個帝國兵源地。而塞爾柱突厥人則以此為根據地,在之後的幾百年時間裡,建立了一個橫跨亞歐大陸的強盛帝國——奧斯曼帝國。

為什麼分析問題總體不到點上?從四個步驟開始,強化深度思考能力

看到這裡,許多人會認為這又是一個老套的帝國興衰史。然而歷史所帶來的影響,遠不是普通人能夠看到的。

蝴蝶效應大家都聽說過,指的是在一個初始條件下發生的微小變化,能引起系統的連鎖反應。

為什麼分析問題總體不到點上?從四個步驟開始,強化深度思考能力

奧斯曼帝國的建立,影響了中西方的傳統貿易路線。突厥人對貿易雙方徵收重稅,導致歐洲的商人們不得不重新尋找新的交通路線。

於是在曼齊刻爾特戰役四百年之後,轟轟烈烈的地理大發現時代開始了。從這個時代開始,西方社會出現了殖民主義和自由貿易主義的苗頭。也是從這個時代開始,歐洲奠定了未來超越亞洲的社會基礎。

為什麼分析問題總體不到點上?從四個步驟開始,強化深度思考能力

回顧歷史的樂趣之一,就是從諸多草蛇灰線的線索中,尋找那些穿越時空的聯繫。之後再通過這些線索,來理解當下社會所發生的的各種現象。

也就是我們經常說的,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

為什麼分析問題總體不到點上?從四個步驟開始,強化深度思考能力

縱觀歷史,諸多成功人士都喜歡回顧歷史。這是因為通過歷史,他們能夠找到解決當下問題的方法。這個過程中,離不開深度思考的能力。

關於深度思考,今天要介紹的是《麻省理工深度思考法》。在這本書中,來自日本的諮詢專家平井孝志通過四個基本步驟。告訴普通讀者如何從表象中看透本質。

為什麼分析問題總體不到點上?從四個步驟開始,強化深度思考能力

平井孝志在這本書中提到,他在麻省理工就讀期間學到的系統動力學,為他在之後的諮詢生涯中提供了大量幫助。現在他將這套方法簡化,同時結合大量的職業生涯案例,在《麻省理工深度思考法》中展現給讀者。

為什麼分析問題總體不到點上?從四個步驟開始,強化深度思考能力

掌握深度思考能力其實並不難,關鍵在於掌握四個步驟:建立模型、解讀動力機制、尋求改變對策以及從實踐中獲得反饋。

你以為的深度思考其實是錯的。

關於深度思考,大多數人都會存在各種各樣的誤區。最常見的有兩種,一是把“花時間思考”當成深度思考;二是把“認真思考”當成深度思考。

為什麼分析問題總體不到點上?從四個步驟開始,強化深度思考能力

為什麼說這兩種思考方式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深度思考呢?

因為這兩種方式都是邏輯錯誤。深度思考確實需要花費許多時間,但是花費許多時間的並不一定就是深度思考。

為什麼分析問題總體不到點上?從四個步驟開始,強化深度思考能力

舉個例子,比方說我們最近一段時間體重上升。想要找到根本的解決辦法,應該思考體重上升的原因,是不是最近暴飲暴食?是不是最近缺乏鍛鍊?還是最近生病,吃了某些藥物導致體重上升。

找到根本原因之後,在對症下藥,尋求解決之道。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深度思考。而不是想象自己瘦下來之後有多美,可以買漂亮衣服等等。

是什麼讓我們的“深度思考”出現偏差呢?

簡單來說就是我們的思維定式,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慣性思維。

為什麼分析問題總體不到點上?從四個步驟開始,強化深度思考能力

先來簡單解釋一下為什麼會有思維定式。

我們都知道擔負思考這個功能的器官是大腦,別看大腦沒有任何物理活動。但是大腦用來思考所消耗的能量,佔全天消耗能量的20%以上。

為什麼分析問題總體不到點上?從四個步驟開始,強化深度思考能力

在食物充足的今天當然無所謂,但是在過去食物匱乏的時代,這是違反生物本能的。所以為了節約能量,我們的大腦只有在面對陌生環境時才會思考,並將解決問題的方法儲存起來。等下次遇到這類問題的時候,會優先嚐試用過去的經驗解決新的問題。

經過多次的重複之後,大腦思考問題就會產生慣性,思維定式就形成了。

為什麼分析問題總體不到點上?從四個步驟開始,強化深度思考能力

儘管我們每天的工作生活不盡相同,但是常見的思維定式卻基本相同。在《麻省理工深度思考法》中,平井孝志將其總結為下面幾個:

  • 因果倒置
  • 泛泛而談
  • 過分依賴框架
  • 偏見
  • 沉迷總結關鍵詞
  • 一條道跑到黑
  • 忘卻思考的初衷
  • 偏重過程
  • 不會獨立思考
為什麼分析問題總體不到點上?從四個步驟開始,強化深度思考能力

對照上面這幾個常見的慣性思維,在平時思考問題的時候多注意,學會理性思考是深度思考的基礎。

我不會深度思考,也不見得什麼壞處啊

從歷史中學習,對大多數人來說很抽象。就像前面提到的,從曼齊刻爾特戰役,到後來的地理大發現時代,再到後來的海外殖民主義以及自由貿易主義的興起。對於我們普通人的影響太宏觀,很難深刻理解這一連串時間背後的意義。

為什麼分析問題總體不到點上?從四個步驟開始,強化深度思考能力

所謂深度思考,指的是透過現象思考本質。

阻礙普通人進行深度思考的原因,除了前面提到的思維定式以外,另一個原因在於把深度思考看的過於“高大上”。

為什麼分析問題總體不到點上?從四個步驟開始,強化深度思考能力

如果把深度思考看成只有在讀書or研究的時候才用的上,那就大錯特錯了。深度思考是一種能力,要想掌握這種能力,最好的辦法就是不斷地重複。所以在日常的生活中,經常進行深度思考,是鍛鍊自己深度思考能力的最佳途徑。

舉個例子,開創自己的第二職業已經成為一種潮流。深度思考能力不強的人,很容易在選擇副業的時候,產生見異思遷的情況。

為什麼分析問題總體不到點上?從四個步驟開始,強化深度思考能力

從最早的開網店,到前幾年的加盟連鎖店。我們在兼職路上踩了一個又一個的坑,歸根結底還是因為從來沒有深度思考自己的優勢與劣勢。總想著追風口,結果等風口一過,只能重回原點。

日常鍛鍊深度思考能力的方法有哪些?

在解釋如何培養深度思考能力之前,先向大家說說日常生活中可以用來鍛鍊深度思考能力的幾個途徑。

看新聞

為什麼分析問題總體不到點上?從四個步驟開始,強化深度思考能力

這裡說的看新聞,指的是兩方面:一是多讀深度報道;而是學會拆解新聞。當我們在看到一篇專業報道的時候,先別急著閱讀內容。看完標題之後,想一下如果讓自己來寫,應該從哪幾個方面來寫?

如果沒有頭緒的話,就從這幾個方面去考慮:

  1. 這篇新聞寫給誰看?
  2. 新聞內容的產生背景?
  3. 是什麼原因導致目前的情況產生?
  4. 該如何解決新聞中提到的問題?
  5. 解決這個問題的障礙是什麼?
  6. 那些舉措能對解決目前的情況產生幫助?
為什麼分析問題總體不到點上?從四個步驟開始,強化深度思考能力

在想好自己的內容之後,再去閱讀新聞。同時對比自己與文章之間的差距,在多進行幾次重複之後,深度思考能力會有質的提升。

掌握更多框架

為什麼分析問題總體不到點上?從四個步驟開始,強化深度思考能力

這裡提到的框架,指的是思維框架。比方說邏輯學中的演繹法、歸納法以及三段論。SWOT分析法、what-why-how分析法等等。

思維框架就像工具,我們掌握的工具越多,能夠解決的問題就越多。

多動手,好記性不如爛筆頭

為什麼分析問題總體不到點上?從四個步驟開始,強化深度思考能力

在進行深度思考的時候,把問題整理成思維導圖。一張清晰的思維導圖,能讓問題一目瞭然。

與觀點不同的人交流

為什麼分析問題總體不到點上?從四個步驟開始,強化深度思考能力

一個人的思維能力再強,也會有紕漏。正所謂智者千慮,必有一失。與觀點不同的人交流,會產生“原來這個問題還能這樣解決。”的感覺。

多讀歷史,從宏觀角度看問題

為什麼分析問題總體不到點上?從四個步驟開始,強化深度思考能力

在曼齊刻爾特戰役爆發的時候,沒人會想到四百年後會讓世界格局產生變化。在當時環境下的一個事件,會對未來產生深刻影響。我們在尋求解決之道的時候,要學會將眼光放得長遠。

充分考慮到導致事件發生的各個因素,以及未來可能產生的影響。

多嘗試高難度問題,學會降維打擊

為什麼分析問題總體不到點上?從四個步驟開始,強化深度思考能力

高難度問題不好解決,原因在於需要考慮的問題太多。在大腦長時間思考高難的問題之後,再去解決簡單問題會容易很多。

經常讀書的人會有深刻體會,在讀完一本晦澀難懂的書之後,再去看內容比較簡單的書會非常容易理解。

鍛鍊深度思考能力的具體方法

解釋完什麼是深度思考能力和日常鍛鍊方法之後,接下來就要了解一下具體方法了。讓我們以寫作為例,看看深度思考是如何進行的。

為什麼分析問題總體不到點上?從四個步驟開始,強化深度思考能力

首先,從建立模型開始。任何事件的發生都不是孤立的,而是包含許多要素。建立模型的意義就在於找出其中起到關鍵作用的幾項要素,以及它們之間的關係。

在《麻省理工深度思考法》中,常見的要素包括這五個方面:

輸入源

為什麼分析問題總體不到點上?從四個步驟開始,強化深度思考能力

寫作是一項輸出過程,但是寫作內容並非空穴來風。哪怕是小說作者,也需要從日常生活以及其他作品中提取靈感。所以為了保證高質量的連續輸出,先要保證高質量的連續輸入。

輸出結果

為什麼分析問題總體不到點上?從四個步驟開始,強化深度思考能力

輸出結果就是寫作的成果,在建模過程中,必須要考慮的。

競爭者

競爭者很好理解,就是那些跟我們有競爭關係的,比方說其他自媒體作者。

合作者

為什麼分析問題總體不到點上?從四個步驟開始,強化深度思考能力

合作者值得是那些能為我們提供幫助的人,比方說我們的寫作老師,寫作渠道等等。

影響者

寫作並不能自嗨,而是要根據別人的反應來進行調整。對於我們來說,讀者的反應是幫我們找到不足以及調整方向的參考標準。所以作者來說,他們就是影響者。

為什麼分析問題總體不到點上?從四個步驟開始,強化深度思考能力

找出模型各要素並不意味著建模完成,還要找出模型的層次結構。比方說關於寫作的幾個要素,作為作者。我們要考慮的是如何提高自己的輸入和輸出能力。

在寫作過程中,我們要考慮平臺的推薦機制。寫完之後,要考慮如何提高寫作水平。

其次,要理解動力機制。

動力機制值得是模型隨著時間的推移,所產生的運動和結果。也就是說,從單篇文章來看,能夠產生的收益是有限的。但是從長期來看,堅持寫作對於個人成長來說非常有幫助。

為什麼分析問題總體不到點上?從四個步驟開始,強化深度思考能力

堅持寫作會讓我們的思路變得越來越清晰,這有助於提高個人能力。同時長期寫作還能夠樹立個人品牌,在形成個人IP之後,就可以進行持續變現了。

第三步,是尋求對策。太多人都止步於前兩個步驟,其實在整個深度思考過程中,尋求解決之道才是重中之重。

為什麼分析問題總體不到點上?從四個步驟開始,強化深度思考能力

在尋求解決之道之前,先要搞清楚前提條件。通過不停地追問,來觸及問題的真正核心。如果自己經驗不夠,找不到問題的核心也不用著急。我們可以試著換個角度去考慮問題。

比方說自己寫一篇文章,卻不知道該如何修改。那麼可以嘗試將文章用聲音錄下來,然後以讀者的角度去聽。

這樣就會發現哪部分寫的好,哪部分寫的差,進而去修改文章。

為什麼分析問題總體不到點上?從四個步驟開始,強化深度思考能力

最後,是通過實踐來獲得反饋。深度思考是為了透過現象看本質,只有能夠改變現狀,解決問題才是真正的深度思考。

就像我們寫文章一樣,從平臺和作者那裡獲得反饋,是避免自嗨式寫作的最佳途徑。只有受讀者歡迎的文章,才是好文章。

為什麼分析問題總體不到點上?從四個步驟開始,強化深度思考能力

《教父》的作者馬里奧·普佐曾經這樣評價他筆下的人物,他說:“花半秒鐘就看透事物本質的人,和花一輩子都看不清事物本質的人,註定是截然不同的命運。”對於我們來說,能夠看透表象,抓住本質,是獲得成功的基本條件。

所以,找到自己最喜歡的方式,開始培養自己的深度思考能力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