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的三大移民潮

在中國從有記載時期開始,我國就出現好多次的集體大移民,而為什麼叫大移民呢?因為這大移民動輒就是十幾上百萬的移民大現象,那個場面是非常壯觀的,同時又是很悽慘,有都少人就是在遷移的過程中,由於飢餓,被活活餓死又或者渴死又或者是疾病的發生,造成不治身亡的慘狀,那麼,歷史上到底有幾次的移民活動呢?

中國歷史上的三大移民潮


今天大家就跟小編一起挖挖中國歷史上的移民潮。

中國古代歷史上共有六次大規模的移民。

第一次,漢武帝時從元朔二年間(前127年)到元封元年(前110年)的20多年的時間裡,完全由政府實施的移民不下120萬。

第二次,從永嘉年間到南朝宋元嘉年間(307—453年),中原漢族南下江南等地。

第三次,安史亂後中原漢族的南遷。

第四次,靖康亂後的南遷

第五次,明初大移民。

第六次,清代移民。

就人口分佈而言,人口多的地方,當地的農業生產條件一般都比較好。相對於現在我們所謂的“人滿為患”,中國古代在宋朝之前,主要是“土滿”問題,即地廣人稀,需要用人口遷移來均勻的分佈人口,合理分配土地。

中國近代時期,出現過更大的移民潮,這才真的是一部血淚史呀。

蹚古道

陝西商人主要有三大歷史貢獻,一是"絲綢之路",與中外商人開闢通往世界的商業大道;二是康定茶馬古道之行,民間稱為"蹚古道";三是去蒙古做生意稱為"走西口"。除此之外,陝西商人還去揚州、雲南、安徽、寧夏、甘肅、新疆、河南等地做生意,河南做生意的陝西商人以黨姓最為有名。

中國歷史上的三大移民潮


關陝商賈"蹚古道"的歷史無人提起,幾至擠進歷史的夾縫被人們淡忘,慶幸的是引進了學術界的重視。

"秦蜀古道"是從長安(今西安)到成都的古道,全長1000多公里。從長安出發,分別經長安子午古道、周至黑峪口、周至辛口、駱峪口的儻駱古道、眉縣的褒斜道出發,到達漢中,再由漢中到達成都。

寶雞陳倉道出發的路線經廣元也可到達成都。

陝商最早走的路線是經過"秦蜀古道",走向巴蜀(主要是康定,也有商人走向西亞、印度和東南亞。),因是在古道之間來回走,"趟"是次數之意,稱為"趟古道","趟"還包含有踩山踩水路、試探、隨大家一起之意,"趟"的異體字是"蹚",所以書面上寫為"蹚古道",我們不得不佩服古人用詞的巧妙。

陝商"蹚古道"康定茶馬交易之行最繁忙的路線是儻駱古道和褒斜道,儻駱古道是關中以東的商人常走的路線,褒斜道是關中以西的商人常走的路線。清未後由於國家動盪、匪患不斷,從子午古道出發的路線成了古道主幹線。

闖關東

"闖關東"有廣義的與狹義的兩個概念。有史以來山海關以內地區的民眾出關謀生,皆可謂之"闖關東",此為廣義。狹義的"闖關東"僅是指從清朝順治年間到中華民國這個歷史時期內,山東、河北、山西、河南及皖北、蘇北等地的百姓去關東謀生的歷史。我們通常所說的"闖關東"是狹義的。

中國歷史上的三大移民潮

"東北"一詞最早見於《尚書·禹貢》:"東北曰幽州,其鎮山曰醫巫閭。"醫巫閭山位於今遼寧北寧與義縣交界處,主峰海拔866.6米。山之東麓有山神廟--"北鎮廟"。當地迄今流傳著關於醫巫閭山的眾多傳說。當時。 戰國時,燕國在今遼東半島一帶設遼東郡(郡治襄平,今遼寧遼陽),秦漢魏晉因之。隋代遼東郡治移至通定鎮(今遼寧新民東北)。元代於至元四年(1267年)設遼東路,治所在黃龍府(今吉林農安)。朱元璋洪武八年(1375年)十月,設"遼東都指揮使司",治遼陽(今屬遼寧)。在很長一個歷史時段,人們就用"遼東"來稱呼東北地區。因此,著名學者、作家、報人曹聚仁先生《萬里行記》說:"古代的"東北",乃"遼河流域"的東北。"

"關東"一詞本指函谷關以東。函谷關在今河南靈寶縣坡頭鄉王垛村,東自崤山,西至潼津,從西周以來便是溝通關東、關中的門戶,乃兵家必爭之地。"關東"與"山東"同義,這裡的"山"指崤(yao)山,"山東"指崤山以東。朱元璋洪武十四年(1381年),大將徐達建山海關城堡一座,山海關扼東北與中原之咽喉,東北一帶因此被稱為"關東"。山海關以內,俗稱"關裡"。

闖關東,作為一種社會習俗而被廣泛接受。山海關城東門,界定著關外和中原大地,從清朝到民國數百年間,背井離鄉的山東人等關內人開始興起了闖關東。清入關實行民族等級與隔離制度,嚴禁漢人進入滿洲"龍興之地"墾殖--頒佈禁關令。順治曾告誡滿洲貴族末路退往關東。

滿人傾族入關,關東人口劇減,藉口"祖宗肇跡興王之所"保護"參山珠河之利",長期對關東實行封禁政策。順治開始,滿境分段修千餘公里"柳條邊"籬笆牆--東北長城(柳條邊牆、柳牆、柳城、條子邊),康熙中期竣工。從山海關經開原、新賓至鳳城南的柳條邊曰"老邊";自開原東北至今吉林市北曰"新邊"(《辭海》)。故,在民間有"邊里人"、"邊外人"的說法。

19世紀,黃河下游連年遭災,清朝政府卻依舊禁關。破產農民不顧禁令,成千上萬的冒著被懲罰危險,"闖"入關東,此為"闖關東"來歷。至1840年關東人口突破300萬人,比一百年前猛增了七八倍,全國人口達四億多。清末,沙俄侵略滿洲。清於1860年在關東局部馳禁放荒,1897年全部開禁,1910年關東總人口增至1800萬人。民國年間(1912年--1949年),"闖關東"洪流澎湃,新中國前夕近4000萬人(數據來自《中國人口地理》,張善餘)。民國38年間,山東人闖關東數量達到平均每年48萬人之多,總數超過1830萬,留住的山東人達 到792萬之多,"可以算得是人類有史以來最大的人口移動之一"、"近代史上空前的大舉"。 因此,關東大多數漢族居民的先祖大多屬於山東、河北、山西等省份--黃河下游地區的。

關東指吉林、遼寧、黑龍江三省。指越過山海關以東到東三省。關東指吉林、遼寧、黑龍江三省。指越過山海關以東到東三省。舊中國,山東人口稠密,災害頻發;關東則地廣人稀,沃野千里,而清政府禁止漢人入山海關。是逃荒農民闖關東成為主流。

走西口

"西口"指通過長城沿線關隘。去蒙古草原和河套一帶謀求生計。走西口商人來自山西、陝西、河北,我們不能因為電視劇是山西的,而評斷山西人是主流、認為陝北民歌是山西民歌。

中國歷史上的三大移民潮


“哥哥你走西口,小妹妹我實在難留,止不住那傷心淚蛋蛋,一道一道往下流,正月裡你娶過門,二月裡你西口外行,早知道你走西口,哪如咱們二人不成親……”

這首二人臺唱的正是當年走西口的老百姓為了生存經殺虎口到口外謀生的那段歷史。

據歷史記載,走西口現象大約從明代中期開始,其高潮出現於明末清初,直到清末民初,走西口的人口數量最大,前後經歷了大約300年的歷史。

“走西口的主要是山西人,陝西、河北也有流民湧入走西口的大潮。”山西不但土地貧瘠,而且自然災害頻繁,清光緒初年出現被稱為“丁戊奇災”的近代最嚴重的旱災,造成大饑荒,與其捱餓坐以待斃,不如走出去,也許能闖出條活路來。劉曉煥告訴記者,成千上萬的老百姓不得不流離失所,奔赴口外,湧入歸綏(今呼和浩特)、察哈爾和鄂爾多斯等地謀生。

“自古那個黃河向東流,什麼人留下個走西口?”在民歌裡,山西人悽慘地唱出當年走西口的人們的哀怨心聲。為了謀生,他們不得不背井離鄉,淚別父母妻兒,遠走異地過著孤苦艱辛的日子,心中難免充滿悲傷與酸楚。

當年一代又一代的山西人走西口,走出了一部苦難史,也走出了一批歷經磨練而精明強幹的晉商。包頭,現在是內蒙古草原上最大的工業城市,人口超過200萬。在100多年前,它還只是個叫包克圖的小村子。包頭人說,因為山西人到這裡做生意,才慢慢有了今天包頭城的雛形,現在包頭城裡還流傳著“先有復盛公,後有包頭城”這樣的說法。復盛公就是山西喬家在100多年前開的商號的名稱。

到了清末民國時期,西口之外的地區政局動盪不安、災患頻仍不斷,走西口的移民仍然和口內一樣生存無著,走西口的規模漸漸變小,從此走向衰落。

走西口給處於落後遊牧狀態的內蒙古中西部帶去了先進的農耕文化,伴隨著“走西口”移民的進程,口外內蒙古地區當地的整個文化風貌發生了根本的改變。

下南洋

所謂南洋是明清時期中國對東南亞一帶的稱呼,包括菲律賓群島、印度尼西亞群島、馬來群島和中南半島等地。炎黃子孫到南洋去,很早就開始了,比如漢末、唐末、宋末等歷史時期。只要中國出現大規模的動亂,就會有許多人遠走南洋進行謀生。明清兩朝交替期間,下南洋的人數出現了大幅度的激增。而1840年之後,中國出現了嚴重的經濟危機和持續的內部動盪,大批的華人開始前往南洋海外謀生。據葛劍雄等人所著的《簡明中國移民史》估計,從1840年到1930年的九十年中,由福建和廣東兩省輸出的移民每年就平均在十萬人以上。這是世界史上一股巨大的移民潮。

中國歷史上的三大移民潮

目前,東南亞大約生活著五千萬華人,是海外華人的最大集中之地。經過華人幾代人的經營和奮鬥,在東南亞這些國家中,華人在經濟上都有著重要的影響。他們不僅以自己的成功為所在地國家做出貢獻。也支援了近代以來的中國革命、反侵略鬥爭,乃至於經濟建設。下南洋的一個“下”字,形象地表明瞭,這些華人脫離了自己的母體,既為目的地國家帶去了華夏文明,也融入了當地的社會。

闖關東、走西口、下南洋,這三股巨大的移民潮對現代中國的形成產生了巨大而且深遠的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