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區灌木叢來了一群斑翅山鶉

小區灌木叢來了一群斑翅山鶉

幾隻停留在居民區的斑翅山鶉(受訪者陳虎供圖)

最近,住在水磨溝區溫泉路紫美雅和小區的陳虎發現,家門口的灌木叢裡來了一群像野雞一樣的小鳥,它們時而發出“嘎噠嘎噠”的低鳴,時而覓食、嬉戲,平添一份生趣。

“這些小傢伙警惕性很高,羽毛顏色灰撲撲的,一旦有人路過就迅速跑了。”11月4日,陳虎指著手機中的一段視頻介紹,發現了這群小傢伙後,居民都很愛護它們,告訴孩子儘量不去打擾它們。

從陳虎提供的視頻和圖片看,這些鳥共有8只,羽毛是灰褐色,體長20多釐米。

經過仔細辨認,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研究員馬鳴確認,它們是一個斑翅山鶉家庭,四處張望擔任守衛的是兩隻雄鳥,其餘均為雌鳥。

“它們喜歡抱團取暖,冬天喜歡在城市周邊或城市裡過冬。”馬鳴說,斑翅山鶉屬於雞形目,是留鳥。由於在地面生活,在灌木叢過夜,因而偽裝色較好,以防被黃鼠狼等天敵發現。

斑翅山鶉是一種體形略小的灰褐色鶉類,在新疆分佈較廣泛。雄鳥的臉、喉中部及腹部橘黃色,腹中部有一倒“U”字形黑色斑塊,也可以稱之為黑色馬蹄斑。雌鳥胸部則無橘黃色及黑色。它們喜歡棲息於平原森林草原、灌叢草地、低山丘陵和農田荒地等各類環境中。以植物性食物為食,包括灌木和草本植物的嫩葉、嫩芽、漿果等,也吃蝗蟲等昆蟲。

斑翅山鶉的另一個特點是翅膀小,比較胖,飛不高,容易被狐狸、黃鼠狼、金雕、獵隼或蒼鷹等捕獲。它們為保持種群的繁衍,往往是以數量取勝,一窩產蛋10枚-17枚,最多21枚,繁殖力強。

斑翅山鶉被認為是中亞獨特物種,納入“三有物種”(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成為保護物種中的一員。據瞭解,在烏魯木齊石人溝、雅瑪裡克山等地,常有觀鳥愛好者拍到一群群的斑翅山鶉,冬季它們中的一部分會進入城市生活。

馬鳴認為,近年來,隨著生態環境的改善,人與自然相處越來越和諧,我們身邊多了這些新“鄰居”。他以雉科雞形目為例,目前,山雞、野雞、石雞及鵪鶉等都屬於同一個大“ 家族”,在城市附近均可見它們棲息繁衍,甚至在天池還生活著罕見的雪雞。這些鳥中,只有鵪鶉為候鳥,在冬季遷徙,其他大部分為留鳥,在小區、公園等處尋覓掉落的漿果等食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