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大夫教您一分鐘自測骨質疏鬆風險

骨科大夫教您一分鐘自測骨質疏鬆風險

提到骨質疏鬆,許多人會想到這是老年人才會出現問題,但實際上骨質疏鬆有越來越年輕化的趨勢。數據顯示,我國骨質疏鬆患者已接近7000萬,預計到2020年將會增加到2億多。骨科專家提醒大家,隨著生活方式的變化,加上運動量日益減少,骨質疏鬆這一原本屬中老年人的疾病,正在向年輕人逼近。

骨科大夫教您一分鐘自測骨質疏鬆風險

如何及時自測是否有骨質疏鬆風險呢?小編推薦2種敏感性較高又操作簡便的骨質疏鬆風險評估及骨折風險預測的方法,幫助大家自己進行骨質疏鬆風險評估,儘早採取合適的防治措施。

國際骨質疏鬆症基金會(IOF)骨質疏鬆症風險一分鐘測試題

1.您的父母有沒有輕微碰撞或跌倒就會發生髖骨骨折的情況?

2.您是否曾經因為輕微的碰撞或者跌倒就會傷到自己的骨骼?

3.您經常連續3個月以上服用可的松、強的松等激素類藥品嗎?

4.您的身高是否降低了3釐米?

5.您經常過度飲酒嗎?

6.每天您吸菸超過20支嗎?

7.您經常患痢疾腹瀉嗎?

女士回答:

骨科大夫教您一分鐘自測骨質疏鬆風險

8.您是否在45歲之前就絕經了?

9.您曾經有過連續12個月以上沒有月經(除了懷孕期間)?

男士回答:

骨科大夫教您一分鐘自測骨質疏鬆風險

10.您是否患有勃起功能障礙或缺乏性慾的症狀?

如果上面任何一條問題的答案為“是”,就表明有患上骨質疏鬆的危險,但這並不證明受試者就患了骨質疏鬆症,是否患有這種病症需要進行骨密度測試來得出結論。

亞洲人骨質疏鬆自我篩查工具(OSTA)

此工具基於亞洲8個國家和地區絕經後婦女的研究,收集多項骨質疏鬆危險因素並進行骨密度測定,從中篩選出11個與骨密度具有顯著相關的風險因素,再經多變量回歸模型分析,得出能最好體現敏感度和特異度的2項簡易篩查指標,即年齡和體重。

OSTA指數 =(體重-年齡)×0.2

結果小於-4,屬於高風險;

結果在-4~-1之間,屬於中風險;

結果大於-1,屬於小風險。

舉例說明,體重45公斤、年齡70歲的人,風險程度為(45-70)×0.2=-5,說明患骨質疏鬆症風險高。

防治骨質疏鬆的基本措施是飲食和運動

從中我們可以看出,體重越輕的人,得骨質疏鬆症的風險就越高,如果自測風險程度高於中等風險,建議去醫院做個骨密度檢查。

骨質疏鬆症嚴重影響著許多老年人的生活質量,據統計,全球50歲以上人群中,因為骨質疏鬆症而發生骨折的佔1/3,且很容易致殘。對此,美國“健康日”網站近日刊出了國際骨質疏鬆基金會推出的有效預防骨質疏鬆症的5大策略。

風險要自知

骨科大夫教您一分鐘自測骨質疏鬆風險

骨質疏鬆症的常見風險因素有很多,包括45歲前絕經、服用糖皮質激素類藥物、發生過骨折或有骨質疏鬆症家族史等。這裡可以使用小編推薦的兩個簡易篩查表進行自測,來明白自己的骨質疏鬆風險有多高。

骨密度檢查

女性一旦到了更年期,或是自測骨質疏鬆風險較高,應定期到醫院檢查骨骼健康狀況,請醫生評估骨折風險。若是已確診患有骨質疏鬆症的女性應遵醫囑積極堅持治療。

補鈣和維D

骨科大夫教您一分鐘自測骨質疏鬆風險

日常飲食中要注意適當多吃富含鈣質的牛奶、芝麻等食品,同時多吃富含維生素D的香菇、海魚、堅果等來幫助人體吸收鈣質,多曬太陽也有類似作用,或者適當補充維生素D補劑。菠菜、西蘭花等富含維生素K的食品有助促進骨骼代謝,增強骨骼,也應適當多吃點。

鍛鍊莫乏懶

骨科大夫教您一分鐘自測骨質疏鬆風險

每週應鍛鍊3~4次,每次30~40分鐘。鍛鍊項目可以多樣化,抗阻訓練和力量訓練相結合,比如,舉啞鈴、仰臥起坐、武術和瑜伽等。

劣習全拋掉


骨科大夫教您一分鐘自測骨質疏鬆風險

吸菸、酗酒對骨骼的傷害非常嚴重。要保護骨骼健康,改變這些不良生活習慣非常重要。

另外,臨床發現,體重偏低的人比體重正常的人更易發生骨質疏鬆。因此,對於女性而言,最好別過度追求苗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