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歲女教師墜亡背後,別再讓家暴成為“懸案”了

26歲女教師墜亡背後,別再讓家暴成為“懸案”了

26歲女教師墜亡背後,別再讓家暴成為“懸案”了

最近這段時間,因為家暴而上熱搜的新聞並不少。

作者丨依珞

封面圖丨彭榮嶽 制

最近,四川巴中“26歲女教師疑被丈夫施暴之後墜亡案”引起社會廣泛關注。而其中的關鍵點就在於“家暴”這個詞。

11月14日,微博“平安巴州”通報:8月28日凌晨1時24分,26歲音樂女教師何某與34歲丈夫陳某某在回家途中因瑣事發生爭吵,並在電梯內發生互毆,造成何某此前修補的一顆牙齒掉落,何某情緒激動,後兩人繼續在14樓樓道爭吵。在此過程中,何某翻越14樓樓道窗戶跳樓身亡。認定何某墜樓身亡系自殺,排除刑事案件。

對此,何某父親表示不服,他對紅星新聞記者表示,“下一步將按照正規程序向上一級部門反應情況”。

26岁女教师坠亡背后,别再让家暴成为“悬案”了

圖片來自視頻截圖

今日,據微博“時間視頻”報道,女教師閨蜜向該媒體提供的一段語音聊天中,何某說丈夫“把我按在地上,踩我頭髮、掐我脖子,我當時有想死的衝動”,何某還表示,“明明他錯了,把所有事情賴自己身上,受夠了!”

不過據11月4日新京報報道,何某的丈夫回應,自己是清白的,沒有家暴行為,何某跳樓有多種原因,事後他也很傷心,差點自殺!

面對一條生命的逝去,無論是何原因,大家的心情都是沉痛的。在悲傷的情緒背後,“家暴”這個詞再度成為大家討論的焦點。

26岁女教师坠亡背后,别再让家暴成为“悬案”了

事實上,最近這段時間,因為家暴而上熱搜的新聞並不少。

幾天前,據“江蘇新聞”微信公號消息,江蘇常州一女子報警,稱被母親用棍子打。據悉,這位女子已經30歲了,常被母親毆打,只是因為這次太過嚴重,一氣之下便報了警。經法醫驗定,她腿部、臀部、手肘等處都有損傷,存在大面積淤青。但被打者的母親卻不以為然,還振振有詞,認為“女兒今年都30歲了,還沒嫁人,之前都一個人在外面工作生活,沒混出個啥名堂”,但被打者卻認為母親只給兒子買了婚房,卻不給自己買,雙方的矛盾因此越來越大,繼而產生暴力衝突。據最新消息,這位母親已被警方刑事拘留。

26岁女教师坠亡背后,别再让家暴成为“悬案”了

圖片來自視頻截圖

今年4月,年僅3歲的童模妞妞被媽媽踢踹的視頻在網絡熱傳,視頻中還有“你馬上把包給我撿起來,我在拍的時候你最好少惹我”的斥責聲。月收入兩三萬,“紅的孩子”一年掙一套房,童模再次吸引了大眾視線。親媽為什麼要大庭廣眾忽然踢孩子?商家接受採訪時表示:“妞妞工作很繁重,當時有點累了,工作時不太配合,於是媽媽有些著急,就......”對此,杭州市婦聯法律援助律師表示,該踢踹行為有可能涉嫌家庭暴力

26岁女教师坠亡背后,别再让家暴成为“悬案”了

圖片來自視頻截圖

一直以來,我們都認為女性是家暴的主要受害群體,並給予她們很多關注,後來一群男性表示自己也會被家暴。唯有一個群體從不自己發聲,他們就是智力、身體尚未發育健全,不會舉證、不會報案、不知法律為何物的兒童群體。不過,無論是哪些群體,家暴都會深深地影響他們的生活,甚至演變為人生悲劇。因為家暴的烈度不能等同於普通的人身傷害,還涉及到精神強制、精神摧殘,有時候身體上的傷口不足以致命,但是精神上的摧殘足以讓一個人選擇死亡。

據悉,我國的第一部反家暴法,已在2016年3月正式實施,其中明確指出:“家庭成員之間應當互相幫助,互相關愛,和睦相處,履行家庭義務。反家庭暴力是國家、社會和每個家庭的共同責任。國家禁止任何形式的家庭暴力。”

與此同時,家庭成員的人身權益一直有國家法律的保護。從廣義上講,每個公民的人身安全都不容侵犯,刑法中明確指出:“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從狹義上講,任何人都不能

虐待親人,這既是倫理的要求,也是法律的規定。刑法中對虐待罪有明確的說明:“虐待家庭成員,情節惡劣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無論從哪個角度講,家暴都是不應該的。儘管很多時候有些個別情況的“家務事”在法律上很難解釋和介入,不過,在家暴面前我們也應該學會拿起法律的武器保護自己,別再讓家暴成為“懸案”。

Q:

發生家暴情況後有哪些救濟途徑?

A:

反家暴法為家庭暴力受害人規定了三種救濟途徑:一是向加害人或者受害人所在單位、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婦女聯合會等單位投訴、反映或者求助。二是向公安機關報案。三是向人民法院起訴。

Q:

家庭暴力受害人應當注意收集和保存哪些證據資料?

A:

人民法院審理涉及家庭暴力的案件,可以根據公安機關出警記錄、告誡書、傷情鑑定意見等證據,認定家庭暴力事實。因此,家庭暴力受害人遭受家庭暴力的,應當注意保存好相關的出警記錄、告誡書、傷情鑑定意見等。

Q:

什麼情況下,可以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

A:

當事人因遭受家庭暴力或者面臨家庭暴力的現實危險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人民法院應當受理。人身安全保護令自作出之日起生效,有效期不超過六個月。但失效前,人民法院可以根據申請人的申請撤銷、變更或者延長。

26岁女教师坠亡背后,别再让家暴成为“悬案”了26岁女教师坠亡背后,别再让家暴成为“悬案”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