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少胜多是命中注定?为何北伐军10万人能将70万北洋军打得惨败?

静夜史


北伐战争是中国现代史上一件非常重要的事件,广州国民政府的北伐军击败了北洋军阀,从此结束了北洋军阀对中国的统治。北伐军10万人能将70万北洋军打得惨败,主要是因为北洋军阀之间并不团结,此时正处于严重分裂状态,在战场上北伐军始终处于优势。

在1926年7月9日誓师北伐时,北伐军兵力不过10万。此时北洋军阀三个主要集团张作霖有30万大军,吴佩孚有20万大军,孙传芳有20万大军,总兵力有70万之多。如果再加上山西阎锡山的10万大军,西北冯玉祥的20万大军,还有依附吴佩孚的刘镇华10万镇嵩军,那么北洋军阀的总兵力就更多了。然而此时的北洋军阀正处以严重分裂状态,彼此之间缺乏合作。

在北伐战争开始时,北方的北洋集团正在进行一次规模最大的混战:张作霖、吴佩孚和阎锡山的60万联军,正在向冯玉祥的20万国民军发起进攻。这次战争规模巨大,双方损失惨重,在冯玉祥被击败时,联军损失超过了5万,特别是吴佩孚,其嫡系主力3个师损失过半。

等到北方战争结束时,北伐军已经夺取了湖南,杀进湖北。而且孙传芳因为对于吴佩孚联奉反冯的主张不满,因此按兵不动,拒绝救援。等到吴佩孚率领援军从南口赶回武汉时,北伐军已经攻克战略要地汀泗桥,错失了战机。吴佩孚连续受挫,不得不放弃湖北,撤到河南。

因此在北伐战争第一阶段,10万北伐军对付的不过是吴佩孚的部分军事力量。

等到控制苏浙闽皖赣五省的孙传芳加入战争时,此时北伐军已经大量收编了吴佩孚的败军,实力大增,在兵力上超过了孙传芳。而此时张作霖却急于趁人之危南下,夺取河南,无心对付北伐军。吴佩孚遭到北伐军重创以后,无力对抗,不得不下野。

孙传芳只能靠自己和北伐军战斗,在北伐战争的第二阶段,北伐军也是占有优势兵力。

当张作霖腾出手来要对付北伐军时,这个时候孙传芳也已经被北伐军杀的大败,撤到长江以北。而冯玉祥的国民军经过整顿以后,在五原誓师,也加入了北伐军行列。这个时候虽然孙传芳决定依附张作霖,但是北伐军的总兵力还是反超了张作霖的北洋系联军。

在这种情况下,墙头草阎锡山也迅速调转枪口,从联奉反冯转而支持北伐军,北伐军又多了一个盟友

。所以在北伐战争第三阶段,北伐军的实力还是占了绝对优势。

所以在北伐战争的前两个阶段,由于北洋军阀之间不能团结,北伐军始终只需要对付部分北洋军,一直占据兵力优势。而等到北洋军阀开始尝试联合时,北伐军的实力已经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北洋军阀已经无法抵抗了。


不沉的经远


北伐战争是分阶段进行的,不是说10万北伐军兵出两广,上阵就跟70万北洋军直接一波硬钢,打垮了北洋军。不是这样的。



说到北伐战争,就一定要先说一个人,这个人就是冯玉祥。

1926年4月,由于冯玉祥地盘扩张太快,犯了众怒,因而张作霖、吴佩孚、阎锡山、张宗昌组成“讨赤联军”,共同对付他。

当时,冯玉祥有20万国民军,二张和吴阎四人的兵力加起来有五六十万之众,所以这场大战的结果,自然是以冯玉祥惨败,“讨赤联军”大胜而告终。

好,那么这件事跟北伐战争有什么关系呢?

关系很大!

因为,吴佩孚作为“讨赤联军”的发起者,他调集了两湖所有的精锐北上,这给了北伐军趁虚而入的一个大好机遇。(吴佩孚和冯玉祥的矛盾可以去看第二次直奉战争,这里限于篇幅就不作赘述了)

1926年7月,即吴佩孚与冯玉祥在北京南口大战期间,国民政府在广东誓师北伐。北伐军的先锋——桂系的“钢七军”一马当先,首先杀入了湖南。

湖南是吴佩孚的地盘,前面说了,吴佩孚的精锐全部调去北方跟冯玉祥死磕了。所以当李宗仁、白崇禧率第七军进入湖南后,这一战简直就是“老鹰抓小鸡”,如狼似虎的桂军不费吹灰之力就灭了吴佩孚部署在湖南的四个杂牌师。


吴佩孚丢了湖南,他自然要回去救。可是当他回师武汉时却发现,整个湖南全丢了,他的20万大军直接被歼灭了七八万,仅剩10万人而已。而北伐军则在湖南当地扩军,仅国民党员就吸纳了差不多20~30万人,双方的实力发生了倒转。

此前,吴佩孚实力强于北伐军(这也是吴佩孚为什么敢放着北伐军不管,亲自带着精锐打冯玉祥的原因)。而现在,北伐军实力要略强于他。

实力不如人,吴佩孚该怎么办?他自然是要求援的了。

1926年8月,吴佩孚求援于张作霖,可张作霖不愿意帮他。之后,吴佩孚又求援于同为直系的孙传芳,并对他晓之以理,拿“唇亡齿寒”的道理告诉他:我完了,你就是北伐军的下一盘菜。

可惜孙传芳也不鸟吴佩孚,坐山观虎斗。结果吴佩孚就被北伐军一通暴揍,而且还是被北伐军最能打的两支部队——桂系的钢七军和粤系的铁四军携手联揍。

后来,吴佩孚兵败如山倒,20万大军被歼灭了90%,地盘也仅剩湖北省会武昌一城。吴佩孚见大势已去,便率残部逃到河南,准备找河南督军靳云鹗借兵反扑。

结果,同为直系的靳云鹗拒不出兵。并且他不出兵也就算了,他反而还把吴佩孚的残部给黑吃黑了,赶走了吴佩孚这个光杆司令。

至此,吴佩孚这一路北洋军被全歼。他从被打到被歼灭,只有短短三个月时间。而纵观他的失败可以看出,与其说他是被北伐军打败的,倒不如说他是“蠢”死的。



吴佩孚被灭后,下一个就轮到五省联军总司令孙传芳了。

1926年9月,湖北战局已定,第四军继续围困武昌,第七军由鄂入赣,会同谭延闿的第二军,朱培德的第三军,程潜的第六军,对孙传芳部展开了攻击。

其后,历经箬溪、德安、王家铺、九仙岭四场血战,北伐军击破孙传芳在江西的10余万主力部队,控制了江西全省。

说到这里,替孙传芳说几句话。其实,孙传芳的嫡系部队比吴佩孚的嫡系部队要能打一点。北伐军在拿下江西的过程中,仅第七军就死伤了约四千人,而第七军总共也就两万人,死伤数字将近五分之一。

不过,孙传芳也就是嫡系厉害一点,他的二三线部队实力很弱,对他的忠诚度也不高。

比如,北伐军攻打浙江、福建时,两省的地方部队都是望风而降,几乎没有什么像样的战斗,就把两个省拱手送给了北伐军。

孙传芳连丢三省,无力再战,只得亲自去北京求见张作霖,从张作霖手上借兵。张作霖此时清醒了很多,于是便让张宗昌随孙传芳一起南下,迎战北伐军。

然而,张宗昌的直鲁联军太烂了,别说是打不过北伐军了,就连工人阶级都打不赢。被上海工人纠察队打的屁滚尿流,仓惶逃回了山东。

孙传芳的部队见张宗昌跑了,就也跟着一起往江北撤,八万残部就这么逃到了徐州。打算伺机反攻。



等了两个多月后,机会来了。由于关于清党的态度不同,武汉和南京发生了分歧,两地政府遂发生了分裂,史称“宁汉分裂”。

宁汉闹掰之后,桂系在暗地里倒蒋,逼迫蒋介石下了台。而蒋下台前,南京方面又和武汉达成了和解,又掀起了“清党”运动。

在当时那几个月的时间里面,整个南方国统区是一团糟,国共之间打,国民党之间各派系也在打。孙传芳和张作霖瞅准时间,就发动了反扑行动。

不过,这一反扑行动很快就被白崇禧指挥部队压了下去,史称“龙潭大捷”。孙传芳的十万大军被全部消灭。

孙传芳被消灭的前后那段时间,一直在山西隐忍不发的阎锡山瞅准了机会,他在1927年6月6日于太原誓师,并在誓师大会上拿出了一份孙中山先生的手书,声称——这是当年孙先生给他的任命书,让他“蛰伏于北方,伺机而动”。

现在时机来了,他要加入国民革命军,配合北伐军一起行动。

而在阎锡山加入国民党九个月前,冯玉祥早早就加入了国民党,20万国民联军也改挂青天白日旗,成为了北伐军。

由于冯玉祥和阎锡山的加入,这使得北伐军和北洋军的实力对比彻底发生了倒转。

此时的北伐军有三个方面军(后来桂系单列,变成四个方面军),总计约70万人。而北洋军随着吴佩孚和孙传芳被消灭,也就仅剩张作霖和张宗昌的40万人马了。

70万打40万,这不是吊着打么?



1928年1月,蒋介石复出,随即蒋桂就达成和解,不计前嫌,共同对付张作霖。

当年4月,蒋桂阎冯四派达成共识,集中70万大军对张作霖展开围攻。

大战开始后,半个月时间不到,张宗昌的部队即被消灭。又过了一个月,张作霖部署在河北的奉军也被击溃。

到了1928年6月,奉系兵败如山倒,张作霖只得退出关内,撤往奉天。在撤军途中,张作霖被炸死。

北伐军听说张作霖死后,就在攻至山海关下后,停止了进攻,与奉系展开谈判(白崇禧和杨宇霆谈判)。北伐战争至此结束。

综上所述,北伐战争其实分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揍吴佩孚,北伐军至始至终都有兵力优势,全程吊打吴佩孚。

第二阶段是揍孙传芳,北伐军前期的兵力弱于孙传芳,但由于孙传芳孤立无援,且内部四分五裂。当他的精锐被消灭后,北伐军与他的实力便发生了逆转。

第三阶段是冯玉祥和阎锡山的加入。这两位合计约30~40万人马,他们的加入,使得北伐军在兵力上彻底超过了北洋军。

第四阶段是蒋桂阎冯合力攻打张作霖,可谓是全程吊打。

所以说,北伐战争并不是想象中的十万人马对抗七十万大军。双方真实的实力对比没有数据上展示的那么悬殊。虽然北伐军在早期的实力确实相对弱了一点,但经过攻城略地之后的扩军,兵力已经翻了几番,早就不是区区十万人马了。


另外,即便不谈兵力,北伐军的综合素质也是碾压北洋军的。

首先,北伐军是一支有苏联顾问培训,有信仰的军队,而北洋军只是当兵吃粮的雇佣军队,双方在打硬仗时的忍耐力和承受力,是完全不能比的。

其次,北伐军的装备水平要好于北洋军。按照当时苏联顾问的统计:北伐军十万人,装备了九百多支机关枪,基本上都是苏联提供的先进装备。而北洋军高达七十万人,却只有一千多支机枪。这很明显,双方的火力配置完全不在一个级别。

第三,北伐军的精锐,第一、第四、第七军的协同程度非常高(其余几个军一般),经常能拧成一股绳揍北洋军,而北洋军不仅是分散在各地,无法集中兵力会战,并且相互之间还经常不救,被北伐军逐个击破。这就好比说,北伐军是一个拳头,而北洋军是五根手指头。手指头戳人,是戳不疼人的,但一拳头过去,是很疼的,是能把对方手指头打骨折的。


Mer86


说什么以少胜多那都是吹的!当时的北伐军是实打实的十万人战斗部队,而北洋军的70万大军里面水分太大,实际战斗部队根本就没有那么多。这一点就好比李云龙跟他岳父在争论的淮海战役,我军60万是实打实的60万,后勤则补给则全部交给了那80多万的农民工,假如把后勤人数统计进去那就是140万人了。

其次,北洋军阀总共分了三个派系,这给了北伐国军各个击破的机会。当时的北洋军阀总共是分为直系,皖系以及奉系,这三大军阀各自占住一个地盘,这使得他们彼此之间是陷入各自为战的状况。所以北伐军兵少却可以取得局部兵力优势。

第三,北洋军阀内部也有战争,比如直系与奉系军阀接连就爆发了好几场战争,这使得他们不仅没有团结起来对抗北伐军,反而是还得分兵防守,这反而给了北伐军渔翁得利的机会。

第四点,北洋军阀自己太大意了,在国民军北伐以前,北洋军阀都没有把国民军放在眼里,他们仗着武器装备精良士兵训练有素,把国民军当成是小喽啰兵。这种情况一直到北伐军先后击败直皖两系军阀以后才引起了重视,奉系军阀张作霖更是直接派兵驰援,这也直接导致了北伐受阻。


优己


北伐时,国民革命军只有何应钦担任军长的第一军、谭延闿的第二军、朱培德的第三军、李济琛的第四军、李福林的第五军、程潜的第六军、李宗仁的第七军和唐生智的第八军,总共只有八个军,兵力约10万人。

此时,由黄埔军校校长常凯申担任北伐军总司令,廖仲恺为党代表,李济深为参谋总长,邓演达为政治部主任等,是个年富力强的革命领导班子。

面对敌强我弱的局面,就连北伐军的高层都不信这么快就赢得了这场战役,最终结果确实大大出乎国人的预料,赫赫有名的北洋军阀吴佩孚、孙传芳等,都对北伐军凌历的攻势毫无办法,竟然成为了北伐军的俘虏。

号称“东北王”的张作霖,第二次直奉战争时打进北京,就任北洋军政府陆海军大元帅,代表中华民国行使统治权,成为国家最高统治者,最终,也失去了抵抗意志,奉系军队一路败退往北,回到了自己的老巢东北,北伐军则一路打到了山海关。

北伐军,之所以能够取得以少胜多的战绩,首先,显然武器装备的优势,是其中的主要原因之一,相对比一下北洋军,还在使用一些落后的武器,在热武器的时代,居然还有一部分士兵在使用砍刀等冷兵器。

当时,苏联无偿援助了南方的北伐军6万把7.62毫米的莫辛·纳甘5发栓动步枪,是苏俄军队的制式步枪,以射程远射击精高而著称,国人称其为“水连珠”,比北洋军阀装备的老套筒、汉阳造等老旧步枪性能要先进。

苏联还提供了60余门70毫米口径的野炮、数百门迫击炮以及数目不详的炮弹,数百挺轻重机枪,包括步机枪子弹6000万发;其他包括马刀、手榴弹,甚至还有火焰喷射器和10架飞机,令北伐军的武器领先于北洋军阀各部队。

其次,北伐军集中力量进攻,各个击破分散的北洋军,尽管各路北洋军阀加起来有70余万人,但却是派系林立,各自分散,各有各的地盘,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张昌宗等,都静观其变,不但形不成合力,反而互有内耗。

而北伐军虽然兵力相对北洋军阀并不占优势,但在战斗中却能集中优势兵力,劲往一块使,采用擒贼先擒王的战术,先将吴佩孚击败,再生擒孙传芳;张作霖才意识到危险的来临,选择整顿军队抵抗北伐军,但为时已晚,奉军只能回姥姥家;处于观望状态的张昌宗,却被奉系军阀所抓,让人唏嘘不已,北伐军终将北洋军阀的部队各个击破。

此外,国共之间的精诚合作,在其周边汇聚了一大批年轻有理想、有抱负、不怕牺牲的革命有志青年,在全国造就了大革命的形势,是北伐军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有力保证,也是北阀取得胜利的关键因素。

最后,北阀军的战略方针正确,得到了国内民众的支持和拥护,包括共产国际的大力支持,出钱出枪炮甚至派出军事顾问参与了北伐战争,都是北伐取得胜利原因。


国平军史


显赫一时的北洋系

在近代历史上,北洋系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因为在晚清,北洋新军被视为大清国最为精锐的武装之一。辛亥革命期间,手握北洋军指挥权的袁世凯,成为南京方面和大清朝廷拉拢的对象。袁世凯也深知这一点,于是待价而沽,利用南北双方的矛盾,一方面逼迫宣统帝退位,另一方面则从南京方面获得了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职务。


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集团发生分裂。但即便这样,北洋军阀集团所操纵的政权,也依旧延续到了20世纪20年代中期,直到民国十七年(西历1928年)年底,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以后,北洋军阀集团才彻底成为历史。

而北洋军阀集团的覆灭和瓦解,和北伐战争息息相关。北伐战争时期,北伐军只有十万军队,但是却能消灭拥有七十万军队的北洋集团,这其中,原因何在?

个人感觉,原因如下:

北洋军阀集团并不统一

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集团内部,北洋军阀和西南军阀之间,其他军阀之间,发生了一系列战争。军阀之间只有利益,并无团结可言,不断的内耗,消耗了北洋军阀的实力。起初,北洋集团分裂为皖系军阀、奉系军阀和直系军阀三部分,北伐战争期间,皖系军阀早已不复存在,而直系军阀,也分裂成吴佩孚集团和孙传芳集团。


这种情况,导致虽然北洋军号称有七十万军队,但并不是一个整体,甚至连松散的合力都无法形成。因此,北伐军在攻打孙传芳的时候,其他军阀处于作壁上观甚至幸灾乐祸的状态。这种情况,为北伐战争的胜利,客观上起了积极作用。

政权属性不同

当然,起到决定性因素的,还有政权属性不同。历代北洋军阀政府,不论是段祺瑞做元首还是张作霖做元首,北洋军阀政府所具备的军阀政府属性,始终没有变化。这是一种具备落后属性的政府。而北伐军所附属的广东革命政府,在一定性质上,具有资产阶级革命的进步属性,在政权建设以及军队建设上,不论是行政效率还是军队管理,都要领先于北洋军阀政府。


以先进力量对付落后力量,以新兴征伐腐朽,因此,北伐军可以势如破竹,相继打败孙传芳、吴佩孚等军阀,并迫使张作霖放弃北京,逃回东北。


藤树先生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很简单,一群雇佣军和一群有信仰者的人作战,结果是必然的。

《教父2》里面,教父迈克尔在古巴,看到一个革命者在众多古巴军警包围下,保住一个政府军军官自爆,同归于尽。

迈克尔对犹太教父海门罗斯说(海门罗斯忽悠他在古巴为巴蒂斯塔政权投资):政府军拿工资,但卡斯特罗的革命军不拿工资,所以我觉得革命军会赢。

道理也是一样,北伐军的骨干是黄埔学生。

这些人是当时社会的精英,最低文化程度是初中毕业。

那个年代教育水平差,初中毕业就相当于今天的大专生,毛主席的师范严格来说是中专性质,也就是初中。在当时,毛的学历已经不低,算是知识分子了。

同时,当年没有义务教育,能够上学到初中毕业的,通常是家里还算小康的。

这些人有钱有学历有本事,如果在社会上混口饭吃当然太容易了。

然而,这些有志青年,明知道当兵九死一生,却毅然南下加入黄埔军校,是为了什么?

当时当兵的都是穷人,比如北洋军阀士兵那样活不下去,走投无路,只能当兵用命换点糊口钱,都是迫不得已。

然而,黄埔军校不但是自愿参军,门槛还比较高,要经过多次筛选。

比如胡宗南等人因身高不高,开始就被拒绝淘汰。

而且,当时根本没有人把黄埔军校当回事,认为他们都是一群胡搞一通的门外汉。

当时黄埔生实际控制的地盘,就是黄埔小岛而已,连吃饭都困难。

控制广州的军阀曾经笑骂孙中山:你搞得什么鸟军校?我派一个营去,能缴了你们几千人的枪。

为啥黄埔生反其道而执行?

因为黄埔军校遵从三民主义信念,要求不惜代价复兴中国,复兴中华民族,统一全国,建设中国。

就是这种强烈的民族主义信念和报国救国的热情,才让这些年轻的知识分子义无反顾,宁可抛头颅洒热血,就是为了国家民族。

在具体的作战中,黄埔系军人前仆后继,不畏惧死亡,敢于打硬仗。

相反,北洋军阀部队装备好,兵力多,但官兵都是混饭吃,类似于今天小区保安,谁都不愿意去拼命。因为命是最宝贵的,有命才能赚钱,没命什么都没了。

所以,以往军阀混战中,曾经有军阀两个团在夜间遭遇,他们激烈对射,一个晚上发射了几万发子弹。

第二天一看,竟然只有几个人伤亡,大部分还是自己人开枪误伤。

为啥?

都是混饭吃的,谁敢真的拼命近战、夜战,都是立即躲开远远的,朝着敌人可能方向甚至天上胡乱射击,对上面有个交代就行了。

打仗不行,祸害老百姓却有一套。

李宗仁回忆,他还是小军官的时候,一次军队被打散,他只身撤退逃走。

路过一个村子时候,发现一家富农门口有几匹军马,里面有妇女的哭喊声。

当时军阀部队路过村子都会抢劫、抓民夫甚至杀人,军队以来村里所有男人都逃走了,只留下老幼妇孺。

这几个军阀士兵趁着这家富农男人逃出村子的机会,堵住门糟蹋这家女人。

李宗仁听到妇女哭叫救命,忍不住上去指责。

谁知道几个军阀士兵,直接掏出枪就要杀他。

李宗仁一个人寡不敌众,迫不得已只能逃走。逃出村子时候,李宗仁还能听到妇女震天的哭喊声,多年后记忆犹新。

试问,这种军阀部队哪里能够作战,哪里会得到老百姓的支持。

所以,他们别说70万,就算700万也是不堪一击的。


黄埔军校校歌

怒潮澎湃,党旗飞舞,这是革命的黄埔。主义须贯彻,纪律莫放松,预备作奋斗的先锋。打条血路,引导被压迫的民众,携着手,向前行,路不远,莫要惊。亲爱精诚,继续永守,发扬吾校精神,发扬吾校精神。


萨沙


这个北洋军其实还是很有战斗力的,这一点其实还是不容忽略的。但是要让他们去对付北伐军,还是可能性不大。


为什么这么说,且看一下北洋军吧。他们不是一个整体。虽然说他们大部分都曾经是一个整体,也就是袁世凯的部下,但是袁世凯去世了以后,这一个个的都是脱缰的野马,还有那个能牵得住他们。

先是张作霖,手下的兵马数量可以说是很多的,兵多,而且武器也是比较好的,张宗昌,孙传芳,吴佩孚的人马也不少,他们相互之间能服气对方的统治吗?很显然是不可能的。


但是他们即使是个人对抗北伐军其实还是很有希望的。因为毕竟还是人数占上风的,但是他们依旧还是败了,那么到底是为什么呢?其实还是各有小心思的。


北洋军他们虽然对抗的是同一个敌人,但是各自之间也需要相互戒备,如果可以借北伐军消耗其中任何一个人的力量其实他们还都是乐于见到的。再者他们的武器装备也是与北伐军有着差距,战术也有着很大的问题,最终不敌也是很正常的。

拿一个整编的军队,去对抗一群散沙,再加上北伐军确实不弱,所以胜利其实还是挺正常的。


围知历史


一九二六年春,广东国民政府在先后肃清广东内部反动军阀,完成军权、财权的统一,根据地更加巩固,这就为进行北伐战争,创造了有利条件。


一九二六年六月,直、奉军阀吴佩孚、张作霖在北京密谋策划,企图联合起来向南方的国民政府发动进攻。在这种形势下,广东国民政府决定采取先发制人的手段,进行北伐。七月九日,国民革命军正式出师北伐。这时的国民革命军有八个军约十万人。以蒋介石为总司令,李济深为参谋长,何应钦、谭延闿、朱培德、李济深、李福林、程潜、李宗仁、唐生智为一至八军军长。除了第五军留守广东外,其余七个军都挥师北上。


当时北洋军阀有直系吴佩孚二十万人,占踞湖南、湖北、河南三省及陕西、河北的一部分,控制着贯穿南北的京汉(武汉)铁路。奉系张作霖拥兵三十余万,占踞东北各省以及京、津两地,控制着津浦路北段。直系孙传芳兵力二十万人,占踞着江西、江苏、安徽、福建、浙江五省。


广东国民政府分析了敌我力量对比和对方内部矛盾,确定北伐战争先打吴佩孚,后打孙传芳,最后消灭张作霖。吴佩孚在北洋军阀中比较薄弱的一环,由于受到冯玉祥军队的牵制,已经处于南北夹击的状态中,湖南内部正在发生分化。


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内,国民革命军消灭了吴佩孚、孙传芳主力,由原来八军十万人,扩大到二十军二十五万人。之后各地的中小军阀纷纷倒向南方的革命政府。不久后张学良易帜,国家形式上得到了统一。


行云流水1437995


我是鹏正!我来回答!

背景:袁世凯在做了几天皇帝以后,撒手而还了,北洋军阀由于缺少袁世凯这个强心针而开始四分五裂,各自的军阀得不到控制,就开始为自己地盘连年征战,中原大地的百姓民不聊生。



北伐军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成立的,国民党(国民政府)瞧准机会行天下之大势,席卷中国的北伐大战就此开始,开始了统一全国的战争。


奉系军阀的部队领头的张作霖至少有40万的部队,而其他奉系军阀的吴佩孚和孙传芳也各有一半,实力也是相当的雄厚,可是为什么会败给仅有10万的北伐军呢?

第一个原因:有信仰和无信仰的区别,北伐军全部都是心存大志,意气风发的爱国青年,是一只有信仰的部队,为国家统一而奋斗的部队,而北洋军呢?一群兵油子、一帮混子,吃喝嫖赌抽样样擅长,一道打仗就尿裤子,没有一点抵抗意识,再多的人也是一群乌合之众。



第二个原因:由于北洋军连年征战,损耗装备人员素质都较为严重,和北伐精锐比起来,根本就不行,北洋军内耗严重,此时的北洋军已经算是丟了一个胳膊,也正因为如此,北伐军瞧准时机,解放中国。


第三个原因:北伐军一路以来,都受到了老百姓的拥戴,送吃的,送喝的,北伐军深受老百姓爱戴,自然胜利就是属于北伐军的。

综合以上观点,北伐军成功的原因就是有信仰,为国解放统一奋斗,第二个深受老百姓爱戴,老百姓痛恨内战,第三个就是北洋军阀其心不齐,隔岸观火,导致唇亡齿寒,一败糊涂。


鹏正


北伐战争是广东国民政府和北洋军阀之间的一场大战,也是袁世凯的封建余孽和革命武装之间的生死决战,它发生在1926年到1927之间。

辛亥革命失败后,北洋政府窃取了胜利果实,腐败无能,军阀内部派系林立,军阀割据一方。广大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为了彻底消灭反动军阀,救民于水火,1926年7月9日,广东国民政府领导的国民革命军十万人正式出师北伐,经过一年多的战斗,各路军阀土崩瓦解,中国在满清灭亡后,第一次实现统一。

很多人在了解这段历史的时候很迷茫,北伐军只有十万人,而各路军阀号称有七十万,北伐军为什么还会取得胜利呢?

其实历史上以少胜多的战争不少,北伐军之所以能以少胜多,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军阀天生的反动性

军阀们都是满清余孽,袁世凯的走狗,他们军纪不严,搜刮百姓,盘剥商贩,横行霸道,。他们不懂治理国家,只会竭泽而渔,争权夺利,百姓流离失所,啼饥号寒,生灵涂炭。因此他们不得人心,注定要失败。

二、各路军阀的军队是乌合之众。

北洋军阀的队伍士兵成分复杂,士兵有的是抢抓的壮丁,有是降服的土匪,有的是地痞流氓,市井无赖。他们多数都是些只会吃喝嫖赌抽大烟的乌合之众,没有经过专业训练,没有掌握军事知识,武器配备上也是五花八门。他们也不懂得为谁打仗,为谁扛枪、为谁杀敌。

三、北伐军是正义之师。

北伐军的士兵都是热血青年,要么是苦大仇深的工农子弟,要么是满怀救国热情的学生,他们为理想而战,为推翻旧制度而战,他们目标明确、立场坚定;而且这支队伍纪律严明、作风硬朗,对百姓秋毫无犯,深得民心。

四、国共两党精诚团结、齐心协力。

北伐不仅是国民党政府指挥的战争,也是国共合作进行的一场正义战争。叶挺为代表共产党人的在北伐战争中奋不顾身、冲锋陷阵、以一当十,共产党人在后方大力宣传革命,动员社会各界踊跃支前,为北伐战争的胜利起到了关键作用。没有共产党人的大力参与,没有国共两党的精诚合作,北伐就会艰难得多。

五、国民政府制定了正确的战略方针。

北伐军指挥部一开始就制定了对北洋军阀分化瓦解,各个击破的战略。提出以广东及广西为基地,打击恶贯满盈的直系军阀吴佩孚,争取摇摆不定的孙传芳,安抚隔岸观火的张作霖。出重拳打垮、消灭吴佩孚的军队。蒋介石担任北伐军总司令后,又及时争取到了军阀阎锡山和冯玉祥,起到了对北洋军阀釜底抽薪的效果,壮大了北伐军的力量,对取得北伐胜利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六、苏俄的大力支持。

苏联在中国爆辛亥革命站到了孙中山为首的国民政府一边,早在1923年就派鲍罗廷为政治顾问到广州为国民党提供组织上的支持。

苏联陆续派出波里克、格尔曼、切列潘诺夫、捷列沙托夫和斯莫连采夫等五位军事专家协助孙中山,等黄埔军校成立之后更是派出苏联名将加伦率领40多名军事专家进行系统指导,为国民党组建了一个现代化的军队。

除此之外,苏联政府还为国民政府提供了大量经济和军事援助。苏联对国民政府不遗余力的援助让国民革命军如虎添翼,为战胜北洋军阀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虽然苏联政府帮助北伐有自己不可告人的私心,但不能因此而否定了他们在北伐战争中起到的积极作用。没有苏联的大力援助,北伐的成功就无从谈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