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雄安去

到雄安去

中国东方演艺集团创作人员雄安之行 王徐峰 摄

几年前,我有幸赴延安进行文艺创作,踏上了那片红色的热土,还原了七十多年前,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们,在“到延安去”的时代感召下,怀着热情与理想会聚在那片土地上的情景。正是在那里发表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引领着文艺工作者为人民大众服务、为人民的解放事业服务。

作为中国东方演艺集团一名年轻的创作人员,近年来,我陆续参与了纪念革命文艺前辈周巍峙、王昆同志的音乐会创作,以及对孟于老师等老一辈艺术家的采访工作,在他们的笔记中、话语里,无不闪耀着对奔赴延安的光辉记忆,那些革命文艺的辉煌成就,成为艺术生涯中的灯塔,指引着他们为之奋斗终生。

当他们跨过边界,望见宝塔山,手捧延河水时,情不自禁地匍匐在延安的土地上,亲吻泥土。我常常想,是怎样的热情,让这些七十多年前的“同龄人”冒着生命危险,一路奔向延安?没想到,命运给我们新时代的年轻人创造了感同身受的机遇。

眼前在这个拆除了大半的雄安下属的村庄里,包括学校、街道、医院等建筑,仿佛可以看出以往鲜活的生活画面,村正中的一处大宅门的窗上,大红的双喜,向我们传达着这家主人刚刚喜结连理。征迁干部告诉我们,本村的征迁工作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极大支持,这户人家刚刚办完喜事没几天,就主动签署了安置协议,腾退了房屋。

类似这样的现象在村中非常普遍,因为数据庞大而计算方式细致复杂,直到我们见到的村落已基本完成拆迁之时,大多数村民是在并不清楚自己究竟能获得多少补偿的情况下,就自觉自愿地签署了协议。促使他们做出这样举措的,正是百姓们对党和国家政策的信任,以及一线征迁干部长期以来深扎群众、细致入微的工作作风。

雄安新区雄县文旅局局长高再学带我们走进了征迁工作组的大本营,由三面集装箱式房屋搭建的临时工作营,是一线干部们日夜奋斗的地方。按照部队建制,征迁工作分为营、队、组等单位,由县长亲自挂帅,责任到人、到户。为了保证征迁工作顺利进行,人人都按照时间节点立下了“军令状”。征迁干部从各自原岗位抽调而来,不分昼夜吃住在工作营的上下铺上,一天工作十八个小时,有时因为太累,来不及躺下就坐在地上睡着了。征迁工作中,各级干部“高标准严要求”对自己,坚决执行着“和谐”的征迁理念,细致入微地为群众解读政策、切实解决群众难题、争取哪怕微不足道的利益。

我们在村中遇到一位六十多岁的老者,蹲在自家断壁残垣的院落中寻找着什么。征迁干部介绍,在征迁工作中,工作人员发现这位老人家中滞销了十数万斤刚收获的苹果,为帮助解决困难,工作组乃至全县全体动员认购爱心苹果,短短几天,所有苹果抢购一空。交谈中得知,他是舍不得生活了一辈子的地方,趁着封村之前,再回来看一眼。一面是魂牵梦萦的乡愁,一面是政府和干部沉甸甸的关心,老人抹去眼角一滴眼泪,挥挥手说,我明白,征迁是国家的大事情!

走出梁神堂村已近傍晚,在落日的余晖中,我们抵达位于规划中的京雄城际铁路雄安站位置的雄安第一拆——昝岗镇佐各庄村,在满天的红霞中,这个曾铭记我党抗日战争正规战伟大胜利的村庄、有二百四十户的农业村,已在上半年完成了征迁。一百多名抗战烈士的革命烈士墓,迁至县革命烈士纪念馆。这些为革命抛头颅、洒热血的前辈们,今天也以他们的方式,与子孙后代共同完成迈向未来的跨越。初秋一马平川的土地上,看不出一丝村庄留存的痕迹,地图上还保留着这些村的名字,它们将存在于历史与人们的记忆中。

取而代之的是人们对新时代美好生活的无限憧憬,伟大的梦想正以中国速度成为现实。建设中雄伟的高铁穿过曾经的村址,我感觉一阵震撼像电流般击中了心中某个柔软的地方。如果说前一刻,我还只是从新区规划的蓝图里、从征迁干部的细心讲述中、从群众期盼的眼神里去想象未来雄安新区的模样,那一刻,脚踏千年大计坚实的土地,林立的吊车亮起的灯光在苍茫中如繁星般耀眼,我仿佛已经看见了梦想实现的景象。

十月二十二日,我们走进了位于京雄高铁车辆段的望驾台村,村子四千多户、两千余年历史,随手拾起一块青砖,记载着百年记忆。建设中的高铁线横穿村落,将村子分成东西两半,基本完成腾退的泥泞道路上,还有几户村民自发地留在村中,维持搬迁中的交通秩序。

我们和他们交谈起来,六七十岁的老街坊讨论起安置政策,笑容绽放在脸上。一位老人记忆犹新地说起儿时贫困的记忆:“吃不饱饭,六岁的我饿肚子的感觉,到死都忘不了!后来,我再也没挨过饿,实话说,就是共产党好。现在建设新区要我搬迁,我就乖乖听话。我们平民老百姓,没能力为国家做多大的贡献,听话,是我这辈子能给国家做的最大的贡献!”

老人平实的话语让我鼻子一酸,在雄安新区,这种感动又何时停止过!从普通百姓到征迁干部,有太多讲不完的故事,他们所经历的思想变化、所付出的心血努力,甚至达到的精神觉悟,都是值得我们学习和钦佩的。高再学局长说:“未来的雄安新区,一定会有更多高尖端人才进入,到那一天,我就完成了使命,退出历史舞台。将来的某一天,雄安新区的某一条马路口,或许有一个举着小红旗、戴着小红帽的交通协管员,那就是我。作为一名党的干部,我希望到了那天仍能以自己的方式,再为家乡的建设做一点贡献。”陪伴我们的工作组成员林浩是一名教师,十九岁就获得了市级优秀班主任的殊荣。他被临时抽调到工作组,每天扑在一线,几个月来没睡过一个整觉,家里的困难也从不开口对领导说。离开望驾台村前,路过村医院,他请我们为医护工作者拍一张工作照,他卷起袖子充当患者量血压,没想到快门定格之后,医生脸色严峻地说,你这么年轻血压就高,真的要保重身体啊。

看着短短两天,我们拍摄的这些宝贵的照片,无数的场景扑面而来,我深深地感受到,在这里,每一个人,都是一个鲜活生动的故事典型;每一个事件,都是值得挖掘的宝贵的创作素材。潮水般的感动使我灵感泉涌,我想,在延安时期,有《黄河大合唱》、有《南泥湾》、有《白毛女》等一系列铭刻峥嵘岁月的革命文艺作品,那是一代革命文艺工作者的心之所至;未来在雄安生产建设的征程中,是否还会涌现一批传得开、立得住、留得下,反映时代风貌、引领时代风气的作品?这不正是我们作为新时期文艺工作者的使命和担当吗?

回首雄安新区之行,数不清的词汇在脑海中此起彼伏:乡愁、记忆、家园、梦想、憧憬……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到,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我们在热火朝天的征迁工作中看到了雄安新区建设发展的缩影;看到了基层一线干部为了新区建设奋斗的身影;看到了人民群众对党和国家的信任;看到了这片热土对美好新生活的向往……这种感怀、感动始终伴随着我们,这种复杂深刻的情感激励着我们,让我想如同七十多年前的热血青年一样张开双臂高呼,呼唤年轻一代创作者俯身扎根基层土壤,到人民群众中来,这里有我们创作的宝贵源泉,这里的一草一木、一言一行,都在教我们真正懂得什么才是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

“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千声万声呼唤你,母亲延安就在这里……”曾几何时,到延安去,是响彻中国大地最响亮的口号,是无数革命志士强烈的心灵呼唤,是爱,是家园,是所有怀抱理想人们的心之所盼。而今,新时代的号角在雄安再次吹响,我们想带着这片热土的深厚情感,呼吁像我们一样的青年文艺工作者,到雄安去!让我们以守候的凝望感受这朵花的绽放的时间,以陪伴的姿态见证它的建设与发展,以欣喜的心情发掘它点点滴滴的成长与变迁。

放眼历史长河,千年大计之中,我们每个人的生命只是短短一段微小的坐标,然而如果能够亲眼见证、亲身参与这一切,对于个体存在的意义而言,已经弥足珍贵。(徐珺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