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宁县石镜乡挖塘打井“找水”应对旱情

面对持续旱情,石镜乡不等不靠,发动群众力量、集聚群众智慧,挖塘打井,向地下寻水,解决日趋紧张的生活用水问题。

石镜乡大塘村汪屋村民组地处黄梅山山麓,以往用水主要依靠山上流淌下来的泉水,近期因为干旱严重,又加上地势偏高,群众的用水问题日益变得突出。刘同秀是汪屋组人,罕见的旱情让她很着急,她说:“现在受干旱的影响多着呢,干的没水吃,用水也没有,塘里也没有、水库里也没有,现在连油菜都栽不下去了。”

面对“口渴”难题,村民组召开了村民代表会议,全组33户村民愿意每户出资2000块钱,并积极投工投劳,为组里唯一的蓄水塘清淤扩容,寻找泉眼,修建蓄水井。大塘村村干曹娇介绍,原来的水塘有2-3米深度,现在给它挖到了5-6米深度,发现这边池塘有渗水,就直接在池塘中间挖了一个水井,这个井的深度大概有10米,直径有3米,如果水渗满的话,大概能装到60吨水左右。为了尽快解决问题,村里也做好了引水下山、分流到户的实施方案。曹娇说,等到蓄水井做好以后,还会在下面还建一个大概容量有10立方米的蓄水塔,通过管道,再引到各家,解决大家的引水问题。

同样在该乡的石镜社区和分龙村,村里也正在积极组织施工队,根据地形地貌特征,寻找合适位置,千方百计的打下抗旱机井,用来解决群众日常饮水用水问题。截至11月1日,分龙村在地下110米处,已经找到了可供引用的水源,并顺利实现出水。

石镜乡党委副书记郑先胜说,面对旱情,我们不等不靠,组织各村、社群党员干部、群众通过打机井、深挖水塘、建蓄水井、沟渠引水等方式,积极应对旱情挑战,力保群众生活用水。下一步还将继续做好抗旱保生产工作,将旱灾损失降到最低。(来源:怀宁新闻网 记者 胡浩 陈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