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雲掩面一笑:盒馬驗證新零售走向爛漫

馬雲掩面一笑:盒馬驗證新零售走向爛漫

馬雲已退,“新零售”的呼喚仍然盪漾在阿里集團。

阿里新CEO張勇與馬雲一樣,內心有一個堅定不移的信念:“純電商將死,新零售已來。”

正當喧鬧的新零售日漸沉默,阿里Q2財報爆出重磅消息。關於阿里Q2財報,你看見了什麼新信息?我們看見,馬雲終於笑了,因為阿里新零售收入高達182.1億元。

誠然,阿里Q2的營收和利潤均超出了市場預期,而我們要關注的是,營收增長主要是新零售驅動的。

君不見?剛升級為獨立事業群的盒馬,一系列變動十分密集,加快了摸索步伐。貫穿其中的一個基本邏輯表明,盒馬會更密切地融入阿里生態。

作為一個獨立運營的事業部,盒馬的盈利必須被提上日程。恰逢此時,業界提出的問題是——新零售已經走到十字路口了嗎?盒馬未來的路應該怎麼走?

01.新零售收入高達182.1億

什麼這樣說?我們來看一組數據。

二季度財報中,收入構成裡反應新零售(主要是盒馬、天貓超市)這一項收入高達182.1億,同比增長125%,是各項收入中增速最快的一類。

這說明,新零售連續保持了三位數的增長速度,確實讓人大開眼界。

財報披露,盒馬、天貓超市等對於阿里的新零售業務貢獻巨大。在2020Q2,新零售佔整個收入比重已達15%。對比2017Q4,當時這一比重僅為4%。

更加具體地說,自從馬雲提出新零售以來,用時2年半的時間,阿里成功切換賽道,找到了新的發力點。具體說來,盒馬有以下值得驚喜的進展:

1)盒馬在新零售領域不斷創新,驅動了單店銷售規模增長、豐富了多種形態的零售策略;

2)盒馬通過創新還改善了用戶體驗,並且增強了用戶的忠誠度。

3)盒馬加大了對於農產品的直接採購力度,並且建設全國性的冷鏈物流體系。截至到今年8月底,盒馬鮮生在擁有483個農產品基地和48個多溫層多功能倉庫。

2016年11月,馬雲在杭州雲棲大會上提出未來五大新趨勢,其中第一個就是新零售。

他認為,純電商時代已經過去,未來只有新零售這一說法,也就是說線上線下和物流必須結合在一起,才能誕生真正的新零售。快消B2B零售通平臺由此全面鋪開。

據瞭解,盒馬門店的高速擴張期是在2018年下半年。阿里在新零售的業務模式上大規模投入僅僅不到2年時間。

Q2取得的業績,驗證了新零售商業模式的有效性,這就會大大增強阿里對於該業務持續投入的信心。

02.2019,盒馬仍在狂奔

马云掩面一笑:盒马验证新零售走向烂漫

在本財季,盒馬自有門店淨新增20家,總數達到170家。這一新增數量高於上一財季的15家(2018年以來淨新增最少的一個季度)。

我們不妨對比一下,目前雲計算佔阿里營收8%,菜鳥網絡佔4%,兩者加起來還沒有達到佣金收入的佔比(14%)。值得驚喜的是,新零售業務佔比在本季度首次超過了佣金收入。

這意味著阿里在新零售這一步棋上走對了。10月份,盒馬對外宣佈,其自有品牌銷售佔比超過10%,高於國內市場1%的平均水平。

此外,盒馬今年快速擴張“大店”的同時,也在用“小店”進一步攻佔下沉市場,圍繞一二線城市郊鎮和三四線城市的下沉運動已經開始。據瞭解,盒馬mini店已開出3家店,盒馬菜市店也已升級。

2019,盒馬仍在狂奔。盒馬正式落戶佛山,首家門店於 11 月 1 日開業。這是繼深圳、廣州之後在廣東落子的第三站,也顯示出盒馬今年以來持續下沉,佈局二線城市的戰略決心。

在進駐佛山之前,盒馬已經在全國 22 個城市開出170家門店。除了密集佈局北上廣深一線城市,在成都、杭州、武漢、西安等新一線城市均有重點佈局。今年下半年,盒馬在昆明、青島、海口等二線城市開店數佔比 1/3。此次落子佛山,也可以視為盒馬進一步下沉二線城市的關鍵步伐。

新零售越往下沉,不同區域人群的消費習慣的差異化就會越明顯,在品類規劃、價格策略、精準營銷等方面會有更高要求。同時,在盒馬升級為事業群后,它也揹負對阿里的營收壓力。

在阿里投資者日上,盒馬事業群總裁侯毅表示,盒馬今年在保持快速開店的情況下,聚焦商品力、服務力和供應鏈的內功修煉,通過覆蓋全國的生鮮物流網絡,超過500家生鮮農產品基地源源不斷地向盒馬輸送品質商品。

目前盒馬已初步完成全國佈局,經營滿1年的門店實現 EBITDA(稅息折舊及攤銷前利潤)轉正,盈利能力得到數據的證明。

03.純電商將死,新零售已來

马云掩面一笑:盒马验证新零售走向烂漫

“退休”之前,馬雲送給創業者們一份“大禮”。他再度預言:“純電商將死,新零售已來!”

馬雲大膽放言,未來十年電子商務可能會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新零售這樣的新概念經濟。

2019雲棲大會上,阿里新零售事業部總裁肖利華提出“全鏈路數智化”轉型。這個概念具體有哪些內涵?

他表示,“全鏈路數智化”定義了五個一級能力(五部曲),即:基礎設施雲化、觸點數字化、業務在線化、運營數據化和決策智能化。

讓人疑惑的是,如今馬雲為何預言電商將死?這不是他的發家之地嗎?馬雲預言的能夠取代電商的“新零售”到底是什麼?

說這番話之際,阿里、京東等老牌電商都在改變戰略,讓自己“新零售化”。在本次組織架構調整中,盒馬升級為獨立事業群,即是集團對新零售強力支持的體現。

2015年,阿里啟動中臺戰略,構建“大中臺、小前臺”組織機制,為新零售提供了巨大的商業和技術價值。盒馬也正受惠於此。

盒馬短短9個月迅速搭建起應用的基本面,包括一鍵調整價格的電子價籤,支持萬級SKU的品類規劃,以及全供應鏈管理等。這套系統等於打通了線上線下一系列數據及功能,比如會員、交易、營銷、支付、客服、安全等。

盒馬的巨大優勢在於,它的IT系統全部構建在雲端,實現了雲端統一支撐,同時並不懼怕高訂單量。今天許多零售企業依然沒有自己的零售數據,新零售正是用“互聯網+大數據”放大零售本質的問題。

如果只談盒馬本身,還遠構不成阿里新零售的概念。過去三年,銀泰、居然之家、大潤發等傳統百貨,與盒馬一起組成了阿里新零售矩陣。

它們的共同點之一就是,都依附於阿里技術的護城河——以阿里生態體系繁雜而強大的技術為基礎,各自為政的同時,匯成阿里新零售大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