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齊再多明星,《明天會更好》的奇蹟也無法超越


集齊再多明星,《明天會更好》的奇蹟也無法超越


集齊再多明星,《明天會更好》的奇蹟也無法超越

諸神同框的年代,我們在歌唱明天會更好。

34年間,這首歌從未消失在公眾耳畔,不管是在賑災募款現場,還是在學校歌唱比賽,《明天會更好》都擁有難以忽視的高出場率。


集齊再多明星,《明天會更好》的奇蹟也無法超越


1985年,已經離開臺灣的羅大佑被朋友叫回來,跟大家一起做一首公益歌曲。那一年的10月25日,《明天會更好》正式發行,身後站著We Are the World這樣的神話,眼前正迎來國際和平年1986年。

2019年,滾石唱片在10月24日這一天發佈修復後的《明天會更好》高清MV。於華語樂壇而言,無論60位大咖的陣容,還是歌曲發行後的影響力,《明天會更好》都無疑是空前的。

這首歌的年紀,比很多聽眾都大,但並不妨礙跨越年齡的共鳴。34年間,這首歌從未消失在公眾耳畔,不管是在賑災募款現場,還是在學校歌唱比賽,《明天會更好》都擁有難以忽視的高出場率。

“明天”是永恆的,《明天會更好》,是一種不會過時的懷舊。無數網友站在今天,懷念這首唱明天的昨日歌曲,也懷念那個諸神同框的年代。

集齊再多明星,《明天會更好》的奇蹟也無法超越

羅大佑演唱會海報


歌曲作者羅大佑曾是一名醫生,他認為:“醫生和音樂都是面對生命。醫生是一種無情的態度挽救生命;做音樂是在描述一個無情的世界。”

聽羅大佑的作品,的確常有透徹無情之感,懶於為世界真相作些遮掩。正因如此,《明天會更好》才更顯得溫暖珍貴——它早於創作者三十年,先學會了熱愛明天。

集齊再多明星,《明天會更好》的奇蹟也無法超越

1984-1986:為愛而歌的三年


1984年,埃塞俄比亞大饑荒造成數百萬人死亡,震驚全球,被報道為“地球上最接近地獄的地方”。有感於此,英國歌手鮑勃·蓋爾多夫和米奇·烏爾寫了一首歌:Do They Know It's Christmas

當時響應者眾,數十位音樂大腕共同組成Band Aid演唱此曲,一些因故無法加入的歌手如David Bowie,也通過各種形式宣傳和支持。

12月3日發行後,Do They Know It's Christmas迅速在英國單曲榜登頂,直到聖誕節時仍是冠軍。1984年的最後一天,唱片銷售突破300萬,成為英國史上最暢銷的單曲。

集齊再多明星,《明天會更好》的奇蹟也無法超越


蓋爾多夫原本希望能為非洲饑民籌到7萬英鎊,Do They Know It's Christmas卻只花了一年時間,就籌到800萬英鎊善款。

當“Feed the world”的吶喊聲傳到美國,巨星邁克爾·傑克遜深為震動。隨後,他領著45位當紅歌手組成USA For Africa,在1985年3月推出了單曲We Are the World

這首歌青出於藍,創下比Do They Know It's Christmas更驚人的銷量和影響力。直至今日,這首歌仍被奉為全球最偉大的公益歌曲。

集齊再多明星,《明天會更好》的奇蹟也無法超越


兩首歌曲均大獲成功,蓋爾多夫歡欣鼓舞,決定為非洲做更多的事。

4個月後,在蓋爾多夫等人的號召之下,100多位音樂人在大西洋兩岸(英國倫敦、美國費城)同時開唱,演出持續16個小時,通過衛星轉播到140多個國家,震撼了15億觀眾,超過當年世界人口的三分之一。

這場演唱會名為Live Aid——毫無疑問,這是世界音樂史上最偉大的一場演出。那些被認為桀驁不馴,甚至離經叛道的搖滾歌手,為愛而聚,完成了這次空前(目前也是絕後)的壯舉。

集齊再多明星,《明天會更好》的奇蹟也無法超越

《波西米亞狂想曲》劇照

大衛·鮑伊、鮑勃·迪倫、麥當娜、皇后樂隊……甚至解散多年的齊柏林飛艇和披頭士,也都或整或零地出現在Live Aid上。

蓋爾多夫曾對媒體表示:“全世界通用語言不是英語,是搖滾樂。”

據估算,因為這場演唱會,全球人民通過各種渠道捐出了約1.5億英鎊——這是那些心懷天下、四處演說的政治家都沒做到的事。

《明天會更好》,正是這場全球音樂公益活動不絕的餘波。演唱會結束沒多久,臺灣音樂界便開始籌備製作一首自己的公益歌曲,把遠走的羅大佑請了回來。

和羅大佑的許多作品一樣,這次的歌詞也沒能全須全尾——有些詞彙“過於灰暗”,不適合這樣溫暖的主題。

比如那一句廣為人知的“誰能忍心看那昨日的憂愁,帶走我們的笑容”,原詞是“誰能忍心看他最後的小丑”。

那年夏天,“臺灣卓別林”許不了不幸逝世,羅大佑為他寫下此句,可許不了的死亡涉及太多黑幫脅迫、毒品醜聞,這一句歌詞最終被替換。

集齊再多明星,《明天會更好》的奇蹟也無法超越

《明天會更好》截圖

後來,歌詞是在羅大佑作品基礎上,由幾位音樂人一起寫完整的。羅大佑的歌迷總是熱衷於逐字逐句討論,猜哪一句出自羅大佑手筆。

不怪粉絲八卦,實在是羅大佑從未這樣溫暖過。他的作品一向銳利深沉,乍一聽“讓我擁抱著你的夢”“為明天獻出虔誠的祈禱”,難以讓人相信這是那個颳起黑色旋風的“教父”。

羅大佑懷著對明天的溫柔寫下了這首歌,但很快,他發現自己被利用了。當年底,“要一個更好的明天”成為政黨選舉口號,羅大佑因此揹負諂媚的罵名。

憤怒的羅大佑不久便離開臺北,甚至在自選專輯中也不願放入《明天會更好》。個人的委屈,被洶湧的公益潮淹沒,羅大佑不願提起,卻不妨礙所有人都在唱這首歌。

次年,北京一位女編輯向歌手郭峰建議:“他們喊了60位歌手,我們為什麼不能做個100人的演唱會,獻給國際和平年?”

1986年5月,100名歌手擠公交、騎單車來到北京工體,演唱了由郭峰作曲的《讓世界充滿愛》,大陸樂壇最具代表性的公益歌曲,就此誕生。

從1984年的聖誕月開始,一直到1986年初夏,這場時近三年、席捲全球的公益音樂狂潮,成了世界樂壇一座再難逾越的高峰。

集齊再多明星,《明天會更好》的奇蹟也無法超越

“群星”的餘音


國際和平年過去了,公益歌曲卻仍然風行。

1987年,香港無線電視臺20週年臺慶,一首《地球大合唱》出動麾下所有藝人,至此,兩岸三地齊齊整整,都有了公益之歌的代表作。

集齊再多明星,《明天會更好》的奇蹟也無法超越

圖/維基百科


火起來的不光是公益歌曲,還有“群星合唱”。以群星合唱為表演形式、以宏大主題為演唱內核的歌越來越多。

1995年,飛碟唱片集合旗下姜育恆、伊能靜等17名歌手,推出《相親相愛》,雖然只是以公司形象為目的,但溫暖的歌詞和曲調讓此曲廣為傳播。

1997年香港迴歸,毛阿敏、韓磊、孫楠等歌手為此盛事獻唱《公元1997》;交接儀式後,數百萬人跟著電視臺合唱《東方之珠》。

2001年,張國榮領著環球歌手合唱《同步過冬》,鼓勵香港人民攜手渡過經濟難關。

2003年,面對SARS,蔡琴、王力宏、孫燕姿等歌手齊心獻唱《手牽手》。

集齊再多明星,《明天會更好》的奇蹟也無法超越

《手牽手》截圖


這些合唱曲,頻頻出現在節日慶典上,也成為許多人學生時代的班歌、校歌。We Are the World、《明天會更好》和《讓世界充滿愛》這三首神作,更是每每在危難時刻成為鼓舞人心的樂音。

2008年,由兩岸三地100位歌星合唱的北京奧運倒計時100天主題曲《北京歡迎你》響徹大街小巷,其傳唱度、美譽度,甚至超過了主題曲《我和你》。

在中國聽眾心中,這首歌甚至比1988年漢城奧運會的《手拉手》更動人——《手拉手》被薩馬蘭奇贊為最成功的奧運會主題曲,還考慮採用它作為永久會歌。

集齊再多明星,《明天會更好》的奇蹟也無法超越

《北京歡迎你》


但《北京歡迎你》也許是群星合唱曲的巔峰之作,往後看,這一形式仍然常見,卻再沒創下如此佳績。

2012年,曾演唱《北京歡迎你》的成龍又邀請了100多個名人,製作姊妹篇《北京祝福你》。

這首詞曲編都不同的強行姊妹作,人更多、腕更大,名聲卻不成正比。

“群星”,一度成為與優秀作文合集上“佚名”類似的存在,不知道是誰,但隨處可見。此風也感染了大銀幕,逢年過節的院線爛片裡,少不了“眾星雲集”的拼盤之作。

集齊再多明星,《明天會更好》的奇蹟也無法超越

明天會更好


很多模仿者並不明白,人們感嘆“神仙陣容”的前提,是作品本身實乃“神作”。

We Are the World風行世界幾十年,成為公益歌曲之王,不光是因為大腕多,還因為它本身是首好歌。何況,這首歌試圖解決問題,也的確解決了一部分問題。

在這一點上,就連《明天會更好》也遠比不上它。誕生於公益狂潮之下,《明天會更好》雖然曲調悠揚上口、歌詞溫暖動人,卻因公益目的模糊不清,受到諸多質疑。

集齊再多明星,《明天會更好》的奇蹟也無法超越

圖/聯合報資料照


此曲已無關埃塞俄比亞的饑荒,也因為一再延後的發行時間而錯過節慶,還牽強地扯上了反盜版、反盜錄……莫名其妙的政治糾紛,還傷了創作者的心。

《明天會更好》最後將募集到的600萬元捐給了消費者文教基金會,香港發行所得,則贈與兒童合唱團——“被捐贈的團體都關乎我們的‘明天’。”

聽起來算不錯的結果,但這和效仿We Are the World之初衷、之聲勢相比,難免仍被批評雷聲大雨點小。

集齊再多明星,《明天會更好》的奇蹟也無法超越

《朗讀者》截圖


幸運的是,三十餘年間糾葛隨風去,篩留下來的,是具有普世價值的溫暖主題,以及歌曲本身的藝術成就。

羅大佑本人的“明天”,也不再憤懣如昨。2018年,羅大佑參加《朗讀者》,與董卿談起小女兒。董卿說道:“你可以為她再譜一個曲子,寫一點歌詞。”他順口而出,“明天會更好。”

話音剛落,董卿與觀眾不約而同笑了。羅大佑自己也笑:“真沒想到,現在這個歌還成立,天哪。”

三十四年前的“明天”早已到來,銳利從表面轉向內心,曾經寫在臉上的憤怒,也已往事如煙,羅大佑終於像歌裡唱的那樣,面帶笑容,溫柔擁抱他的每個明天。

集齊再多明星,《明天會更好》的奇蹟也無法超越

圖/滾石唱片官方頻道


整個上世紀末,從《明天會更好》開始,媒體、企業熱衷於舉辦聲勢浩大的公益活動,名流明星也都以出現在公益活動現場、公益唱片封面為榮。

回望過去,《明天會更好》封面上那些面孔,“笑容充滿著青春的驕傲”,如今又在何方?

潘越雲的離婚官司鬧得沸沸揚揚;陳淑樺因為母親去世深受打擊,從此不再唱歌,還被傳出抑鬱、重病等消息;編曲陳志遠,在2011年因病逝世。

費玉清在後生周杰倫的助推下,一曲翻紅,目前,他的巡迴告別演唱會正在進行中;齊豫時隔多年登臺,是去參加綜藝節目;她的弟弟齊秦,當初只能在曲中唱和聲,如今也成了樂壇的前輩。

李建復轉戰商場,做了高管又重新創業,給樂壇留下表侄子王力宏,繼續唱著他的成名曲《龍的傳人》;當年只在合唱裡露了露臉的小李,如今已是華語樂壇大哥李宗盛。

集齊再多明星,《明天會更好》的奇蹟也無法超越

《明天會更好》MV截圖


有人虔誠祈禱的明天來了,有人被昨日的憂愁帶走了今天的笑容。不解風情的春風,和那些少年的心,年年有、年年新。

人來人往中,這個忙碌的世界,依然孤獨地轉個不停。

明天會好嗎?明天會更好。



集齊再多明星,《明天會更好》的奇蹟也無法超越

【1】《諸神同框!滾石發高清MV》澎湃視頻,201910

【2】《地球上最偉大的一場演出》8字路口,201904

【3】《我的時代,我的歌:羅大佑對談龍應臺》印刻文學生活志,201101

【4】《解讀羅大佑 《羅大佑自選輯》》馬世芳,200904

【5】《Live Aid 1985: A day of magic》CNN,200507


集齊再多明星,《明天會更好》的奇蹟也無法超越

✎作者 | 易米三升

歡迎分享到朋友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