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下葬的过程是怎样的?最后一名工匠是如何出来的呢?

张同天


古人有视死如生的观念,所以皇帝即位之后,第一件事情就是为自己修建陵墓,以秦始皇为例,当他13岁刚登上皇帝的宝座时,陵园工程也就随之开始了,到秦始皇去世还没有完全峻工,于是秦二世继位之后又补修了一年。皇帝生前哀荣无限,生后的排场并不比生前逊色,所以下葬过程往往都极其隆重,除非遇到战乱年代,自然也就顾不上那么多讲究了。  

历朝历代,帝王下葬的过程及方式都大同小异,除非一些少数名族政权,会按照自己民族的风俗习惯,而选择比较特殊的丧葬方式。

清朝皇帝下葬的过程最为繁琐,也有比较细致的记载,我们可以借鉴一下网上的资料:皇帝驾崩后,要择吉时良辰入殓。入殓之后,还要不断地举行法事和吊唁活动。在德胜门还要演杠十天,杠夫按正式出殡的规模和要求,先抬着一块和棺木重量相同的独龙木,大约有万斤,上面放一碗水,要练到走时水洒不出来为止。在演杠时,还要日夜施工,抢修去陵墓的御道。 出灵那天,先用72人将棺木抬出东华门。此时,皇室官府倾巢而出,按大清典制,走在最前面的是64位引幡人,高举万民旗伞;接着是皇帝的卤薄仪仗队,有1628人之多,他们举着各种兵器、幡旗和各式各样的纸扎或绸缎制作的“烧活”,浩浩荡荡,十分威风。抬棺木的扛夫,身穿孝服,每班有128人,分三班轮流抬送。在棺木后面是全副武装的八旗兵勇。然后是文武百官,皇亲国戚和宗室觉罗的队伍,车轿连绵不断。在送葬行列中,还夹有大批的和尚、道士、尼姑、道姑和喇嘛,他身着法衣,手执法器,不断地吹奏、诵经。整个送葬队伍长达十几里,从北京到陵地,沿途几百里,第段距离还要搭设芦殿,供停灵和送葬队伍休息。这种芦殿也是玉阶金瓦,朱碧交映,十分华丽。  

那么,最后一名工匠是怎么出来的呢?  

通常工匠都能出来,墓道的大门后都有一块巨大的封门石,当把皇帝棺椁安顿好后,里面的工匠全部退出,然后在关闭墓门的同时拉动机关,封门巨石自动落下,将墓门从里面顶死。但是埋葬完皇帝之后,工匠的命运就不好说了,为了防止墓葬被盗,工匠做为熟悉墓葬结构的人,都成了陪葬品。这就是封建阶级的的残忍之处,当然工匠的家人会受到相当丰厚的优待。以汉景帝的阳陵为例,考古人员在其陵南边发掘出数里长的殉葬坑!坑中尸骨不计其数,很多骸骨的手脚上还带有镣铐,据推测都是修陵墓的工匠。


关河南望


皇帝死后有一套繁琐的丧葬程序。皇帝死了不能说是死了,要说 “驾崩”。

驾崩的皇帝首先要处理尸体,将尸体淋浴后,涂抹各种香料,然后穿寿衣,嘴内放上玉或者珠子,名叫“口含”。

太子和其他子孙都要身穿孝服守孝,普天之下百日内不准奏乐,四十九天内不得屠宰牲畜,一个月内禁止婚嫁。



服丧期内天下寺庙、道观每日整点鸣钟一百零八下。 先皇遗诏颁布后,僧侣们开始进入灵堂诵经。

此时抬棺人员开始在德胜门演练,要求在一根万斤的独龙木上放一碗水,抬这个木头时要做到没有一滴水洒出来。

同时民夫们日夜抢修通往陵墓的御道。 接下来将皇帝入殓“梓宫”,移到乾清宫,停放27天,进行祭奠。

守灵大臣在此期间不得离开灵堂。二十七日后,梓宫移到景山寿皇殿,等待择日入葬。

到了吉日,六十四位引幡人,高举万民旗伞在前面引路,接着是一千六百人的卤薄仪仗队,再下来是七十二名杠夫抬着皇帝的“梓宫”,出东华门往陵寝而去。

“梓宫”后面是全副武装的侍卫,然后是皇亲国戚和文武百官的送葬队伍,连绵数里。

至于皇帝安葬入陵后,最后一名工匠是如何出来的,就不得不佩服中国人的智慧了。

我们以万历的定陵举例。

定陵地下玄宫外部是由23层城砖叠垒的“圭”字形封墙,后面是六十多米的长方形隧道,前面连接着金刚墙,两壁用九层石条叠砌,顶部用灰砖起券,地面同两券一样,也由光滑的石条铺成。

由地面至券顶通高7.3米,隧道后部与地宫大门相连。位于金刚墙内的地宫隧道,实际上是石隧道的最后部分,也是地宫的引导建筑,这部分建筑称为“隧道券”。券门之下,就是两扇辉煌威武的石门。

石门内有石条把两扇大门死死顶住,使外来的冲击力无法破门而入,防止有人打扰皇帝的灵魂。

这块封门石是怎么进去的呢?放石头的人又怎样出来的呢? 首先可以排除是殉葬的放置的封石。


殉葬者都是杀死之后和皇帝的棺椁一起入葬的。地宫也不可能有别的秘密通道,让人用石头把门堵死后再从秘密通道爬出来。

只能是安葬完毕后,墓门在外面关闭,里面的封门石自动将门堵住。

宋元时期有些皇陵墓道的石门,是采用石球滚动的方法将门顶住的。

先在石门内侧做成一个斜坡石面,门槛处凿出沟槽,槽的顶部放好石球,用敞开的门挡住。

入葬完毕,人走出门外,两门逐渐关闭,石球便沿着地面斜坡滚动,直到石门完全关闭,石球在两门交合处的一个更深的石槽内停住,门也就被堵死了。

明清皇陵墓门是用封门石条封住的,这就必须使用一种特制的工具——“拐钉钥匙”。


顾名思义,这是一个由一根长条形铁制成有拐弯的钥匙,头部折成一个“∩”形,墓门关上后,将这把钥匙竖起来顺着石门中间的缝隙的最高处塞进去,套住封石的上部往下一拉,立着的石条就斜倒下来,靠在门后,在外面无论使多大的力气,再也推不开了。

这样就不需要人工在里面关门,也不存在怎么出来的问题了。 怎么样,看到这个办法,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刚日读史


一个很残忍的事实:

古代帝王为了防止墓葬被盗,会采取很多极端的殉葬措施。

而修筑帝王陵墓的工匠,必然是最为熟悉墓葬结构的人,因此在陵墓封门的那一刻,他们就全成了陪葬品,带着帝陵的秘密,随着帝王一起长眠于地下,直至千年万载。

(汉景帝阳陵)

历史上著名的殉葬坑,比如汉景帝的阳陵,整整修建了26年,在这26年里,征用了大量工匠,这些工匠对墓室的构造与各种机阔了如指掌,因此在阳陵封门时,为防止有人私自出逃,便将他们用坚固的镣铐缚住手脚,再全部杀死,最后掩埋在殉葬坑里,直到千年后,考古人员发掘出汉阳陵,才让这些无辜惨死的工匠被世人所知,后来据清点,发现随同殉葬的工匠超过一万人。

当然这些工匠也有可能是从外族部落里抓回来的奴隶或者战俘,也有可能是罪犯囚徒,但放在今天来看,这些可都是一条条鲜活的人命,所以为帝王修建陵墓的工匠,在开始修建帝陵的那一刻,就早已注定了他们的悲惨命运,于帝王眼中,他们不过是为了保守秘密而必须要牺牲的陪葬品。

这也是封建主义的残忍之处,虽然我们看待历史,会选择性的去歌颂古代帝王或朝代的丰功伟绩,但同样的,还是那句老话:

伴随着一代帝王的登基,多的是累累白骨与血流成河。

而有些秘密,也随着生命的消逝,被永远的掩埋在历史长河之中,直到千百年后被后人所知,却也只能感叹一句: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钱品聚


在民国的时候发生了一件震惊中外的事情:孙殿英光明正大的盗了慈禧的墓。在孙殿英去世之前,他道出了一个秘密:他们设计了一个长石条从陵墓内部将整个门顶住,这样就没有人可以从外面推门而入。但是这样做的话,就必须有一个人留在内部关门,也就是说必须有一个人要留在墓中出不来。其实呢,是门上有一个非常细小的缝,工匠们会根据这个细分的大小,作为一个特殊的开门工具。这样就可以在外面将石条放倒,从而顶住门。这样一来你就不用有人专门留在里面关门了。当然了,这种设计是十分精密的。它保证了只能往外拉,不能向里推。

其实每个朝代每个墓的情况都是不一样的,也不能以偏概全的说都是一样。孙殿英所说的是清朝慈禧的墓。但是基本上也是大同小异,笔者就顺着慈禧的讲一些有关清朝的皇室下葬制度。

首先是是出灵那天,用72人将棺木抬出东华门。皇室官府倾巢而出,按大清典制走在最前面的是64位引幡人,高举万民旗伞;接着是皇帝的仪仗队,有1628人甚至更多组成。仪仗队举着各种兵器翻旗和各式各样的纸扎或绸缎制作的“烧活”,“烧活”就是烧给死人用的纸品,比如纸做的衣服啦啥的。在后面抬棺木的扛夫,身穿孝服。扛夫每班有128人,分3班轮流抬送。在棺木后面是全副武装的八旗兵勇,然后接着是文武百官,皇亲国戚和宗室觉罗的队伍,车轿连绵不断。在送葬行列中还夹有大批的和尚,道士,尼姑,道姑和喇嘛,他们身穿法衣手持法器,不断的吹奏诵经。

整个送葬队伍长达十余里,从北京到林地沿途几百里在一些地段还要搭设“芦殿”,供停灵和送葬队伍休息。这种芦殿也不是简简单单的茅草屋,而是仔细修建的工程,玉阶金瓦,朱碧交映,十分华丽。

如此看来皇室和普通百姓的下葬过程是一样的,只不过规模更加宏大、参与人员更多、用品更加奢靡。

等到了陵地之后下葬的形式基本上都是一样的。一般来说,先将皇帝遗体装入“梓宫”,再抬入地宫,最后封闭。如此一来一个皇帝的下葬过程基本上算是结束了。其实除了元代皇帝是“密葬”以外,历朝历代的帝王下葬的制度以及规格都是差不多的。

至于有人说会把工匠关在墓宫里面,笔者认为是不可能的事情。首先,如果真的把工匠关在里面的话,修建整个陵墓的是工匠,工匠肯定知道整个陵墓的构造。保不齐他们会对陵墓进行破坏,甚至勾结盗墓贼,进行盗墓。

他们肯定有自己的办法出来,而皇室也不会对他们进行过多的残害。至于笔者刚刚提到的细小的门缝是一种方式,工匠们那么聪明,肯定会有自己更多的方法。所以是不可能会留在里面的。那些说把工匠留在里面杀害的,应该是夸张了封建统治的残暴。


稷下学社


给皇帝建坟,你还想活着出来?

在古时的很多朝代,只要皇帝的梓宫葬入陵寝地宫后,所有的工匠们,不分是第一名还是最后一名工匠,全部都难逃一死,会被迫给皇帝殉葬。

活殉匠人的目的是防止他们泄漏陵寝的机密。

举例而言,秦始皇的陵寝就活生生殉死了上万名工匠。

秦始皇吞并六国之初,就开始了骊山的陵寝工程,当时调派了70多万人去“穿三泉,下铜而致椁”,最终建成规模浩大的陵寝工程。

然而,就是这样一座陵寝,为之丧命的工匠数目之多令人发指。秦始皇入葬后,秦二世胡亥便即刻下令关闭陵寝,“生薶工匠,计以万数”。

这上万名工匠最后都在里面被闷死了,成为秦始皇的陪葬品。

秦始皇如此,其他古代帝王也都是如此。

杀工匠,无非是为确保陵寝不被盗窃。但是,这些自大的皇帝可能想不到——有些工匠还有子孙后代。

你杀了人家老子,没准还有儿子报复回来,把你的墓葬偷的精光。

例如,北齐时期高欢入葬时,工匠也全都被杀了,但出乎人预料的是,有工匠还留后后人。史载:

甲申,虚葬齐献武王于漳水之西,潜凿鼓山石窟天宫之旁为穴,纳其柩而塞之,杀其群匠,及齐之亡也,一匠之子知之,发石取金而逃。

这话的意思是——有一个被殉葬的工匠的儿子不甘心父亲被杀,就在北齐灭亡时,找到高欢的墓葬,偷了里面的金子跑路了。

当然,这种情况到后来就不存在了。

像是清朝时期,就不会有这种事发生。如果都把工匠搞死了,谁还敢做这行啊?


HuiNanHistory


古人迷信,在封建时代,上至帝王下至百姓,无一不是迷信的,他们相信人死后是有灵魂的,人死后也要同生前一样吃穿用度,他们“视死如生”,死去的人比活着的人更要讲究体面排场,这就造成了其后的盗墓文化,而皇室的葬礼尤为隆重繁琐,陪葬的宝物更加丰富值钱,这就让盗墓贼有机可趁,即使堵上性命也要挖到财宝。

帝王究竟对葬礼“讲究”到什么程度?

我们知道人死后不能马上下葬,需要停灵几日,才能下葬,普通百姓尚且如此,皇帝更是如此,皇帝死后首先要在乾清宫停灵,时间长短不一:短的十多天,长则几个月。皇帝为何要停灵呢?一是因为祖宗的规定,大家都是这么办的,二是,陵墓还在不断修葺,以求达到最完美。有的皇帝去世的太快,陵墓还没修完,只能让他的尸体在酷暑中等待下葬。

皇帝的丧事是“国丧”,“国丧”的意思是,不会让任何一个人好过,管你是皇亲国戚还是平民百姓,在皇帝死后三年,只能忍受清苦的生活了。

按例,皇帝死后,在上谥号入葬之前称为“大行皇帝”。死当日要进行“小殓”。小殓后,当日或过几日进行“大殓”丧仪,亲王以下,顶戴官员以上;和硕福晋,佐领三等侍卫妻以上等,要到乾清宫内瞻仰皇帝的遗容,近支王公、公主、福晋等要到乾清门内的丹陛上,随嗣皇帝行“大殓礼”。

大殓后,灵堂设在乾清宫内,正中宝床上停放梓宫。乾清宫是皇帝睡觉的地方,在此处停灵,含有“寿终正寝”的意思。

头三日,朝、晡、日中三个时辰,嗣皇帝要到灵前举茶、上食,奠酒行礼。在京的文武候补官员、进士、举贡、吏典、僧道等官穿素服,齐集顺天府三日,早、晚行礼举哀。
由此可见皇帝葬礼的繁琐。

古代帝王下葬有三种形势,有的依山傍水,利用山丘作为墓地,有的在地宫上砌宏伟的砖城,不过大多是木椁地宫。


出殡那天的阵容也很豪华,就那慈禧来说吧,出灵那天有72个人抬棺出东华门,64个引幡人,高举旗伞,然后是浩浩荡荡的,体现皇家威仪的仪仗队,有一千六百多人,他们举着兵器,旗帜和“烧活”,也就是烧给死人用的纸品。

最累的是扛夫,在此之前扛夫就经过很久的训练——他们要按正式出殡的规模和要求进行练习,用和棺木同等重的木头,上面放一碗水,练到走路时水不会洒出来才算合格。

出灵那天扛夫每班有一百二十八人,分三班轮流,避免力气用光发生棺木落地的事情,那可就不吉利了。

皇室宗亲按照顺序加入送葬行列,大小官员倾巢出动,和尚道士手持法器或者经文,不断念诵经文超度,还有乐器班奏哀乐,他们一直走到下葬的地宫台阶才停下,由扛夫或者修葺陵墓的工匠抬入下葬,最后封墓。

那么我们就有疑问了,皇帝的陵墓封上后,最后一名工匠是如何出来的?

秦朝时期,我们有殉葬制度,别说修建陵墓的工匠出不来,就算活着的宫女、士兵也得殉葬。可随着封建文明的发展,殉葬这种制度太残忍,慢慢被一些帝王摒弃,修建陵墓的工匠还是可以逃出生天的,那么他们究竟如何出来呢?

首先,“自来石”是能够自动封墓墓门的,这是运用了杠杆原理,撤掉另一头的物品时,墓门就会关闭。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动整个地球”,这一点我们古人早就会弄了。

其次,工匠们设计出一个条石,在里面将石头门顶住,外面是无法打开的。那么就必须有一个工匠留下来顶门,那他就不能活着出来了?

后来工匠发明了一个办法,人站在外面先关掉一扇门,从锁孔大的眼里将条石慢慢倾斜移动,条石靠冲击力就能自动堵上门,工匠也就不用牺牲一个了。

第三,封门石的运用。墓门在外面关闭,封门石自动将门堵住。宋元时期的皇陵采用石球滚动的方法将门顶住,先做出一个斜坡的世面,然后挖出沟槽,把石球放在沟槽顶部,人一关门,石球受力,从沟槽顶部滚落,在设计的终点死死卡住门,封门石就形成了。

明清时期开始使用“拐打钥匙”,这是一种特制的工具,工匠先关一扇门,然后站在外面拨弄条石,当另一扇门关上后,条石像钥匙一样卡在门与门之间,墓门也就堵上了。

不过也有很多狠心的统治者,想要杀人灭口,想把工匠都杀死,比如慈禧,她去世前让81名工匠封墓,这些人都知道自己必死,不过只有一个工匠,因为封墓的时候被石头砸晕了,负责看守的士兵以为这家伙挂了,就扔乱葬岗了,后来他又“活”了,在孙殿英盗墓的时候,还起了作用,发光发热,这也是挺搞笑的一件事情。


静说历史


传说在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下葬的时候,曾经搞了一个迷魂阵。被称为是南京民间最为经典的段子之一。这也可以说明皇帝下葬的过程是非常为人所津津乐道的谈资。大家都很好奇,皇帝是如何下葬的呢?

帝王丧葬的心机与规模

贵为皇帝,富有天下,那么下葬的过程自然也是非常繁琐的,就拿朱元璋来说,据说他下葬那天,南京城的13个城门同时出棺。《皇明大政记》上记载关于朱元璋下葬的事情:

而发引,各门下葬。

自古以来有很多名人,尤其是王侯将相都是采用类似的迷魂阵,比如曹操的72墓,目的都是为了掩人耳目,害怕墓穴位置被盗墓贼知晓。

那么皇帝的驾崩之后,一般都是以山为陵。比如朱元璋就选了南京钟山作为他的孝陵的位置。这个陵园规模非常庞大,是中国规模最大的帝王陵园之一。他用了20多年时间调用了10万多人建造了这种“依山为陵”的规模陵寝。朱元章与马皇后合葬的地宫,名为宝城,是一个直径大概为400米的圆形土丘,4周有竖条17形成的石壁。


孝陵的地宫位于孝陵的圆形宝顶的下面,建筑面积,根据现在的探测结果,竟然达到了4000多平方米,差不多是大半个足球场那么大。地宫建筑全部采用石材构筑而成的大型殿宇式地下建筑。

出殡下葬的过程

那么皇帝是如何下葬的呢?在明代,皇帝死了之后,要根据他的遗照,让礼部加上翰林院和内阁,共同新继任的皇帝进行“大行皇帝丧礼仪注”。也就是告诉新皇帝,先皇丧事接下来该怎么办?一番严肃又繁琐的礼节之后,包括什么“小殓,大殓,上尊谥”,最后才来到了我们要说的梓宫发引,也就是出殡。

太祖皇帝朱元璋死后7天即葬孝陵,一般来说都会将大行皇帝的梓宫(棺材)抬到陵园后,先放在享殿之中,此后再举行一次哭奠仪式,抬入玄宫(地宫)之中,然后再把皇帝的些东西,冥器和宝印,和一些珍宝玉器等文物玩意放进去(盗墓的最爱)。然后再举行一次“享礼”(哭丧),众人有序退出,封地宫门,然后丧葬仪式结束。

当然各个朝代有所不同,比如清朝时期实行“停灵”制度,得数十天方能下葬,不同的时代和皇帝,仪式和规矩也略有差异,但大方向一致!

活人殉葬制度

至于建造皇陵地宫的工匠们,是否会被殉葬?其实在不同的朝代是有不同的结局的。在历史上有记载的,那就是秦二世用活人工匠给秦始皇修坟墓,以成吉思汗的坟墓也是有工匠殉葬的,这样的一般是出不来的!除非有的工匠心眼多,提前在完工之前给自己找好逃生之路,比如假死,伪装成尸体被扔出去!

而大部分朝代其实很少采用工匠殉葬,除非是比较暴戾的君主。否则他们一般采用较为温和的方式,比如将工匠蒙面带进地宫之中,然后把他们分割在不同的区域,安排好干自己的事情,属于流水化作业!

尤其是在明清两代发掘的陵墓中,以万历皇帝的定陵为例,并没有发现大量的工匠骸骨。所以说一般来,说是不会被殉葬的,而且最为关键的是修建帝王陵墓是一个庞大的工程,一般大的都需要数十年来建,巨大的工匠用量,会促使统治者们考虑过于庞大的杀戮会造成人心不稳的现状。

那么最后的工匠是如何出来的呢?其实在最后,所有人都退出之后。由封门的工匠来卸下机关,放下封锁墓门的那块千斤石,这样地宫就无法被打开了。而工匠们也可以得以安全了!但同样在明朝,明太祖朱元璋确实采用了活人殉葬的制度。据载:

按太祖孝陵。凡妃嫔四十人。俱身殉从葬。仅二人葬陵之东西。盖洪武中先殁者。据明末人毛奇龄所著《彤史拾遗记》记载,“太祖以四十六妃陪葬孝陵,其中所殉,惟宫人十数人。”

当然,后来这种后妃殉葬的制度也被取消了,干了这件好事的是“土木堡之变”的明英宗朱祁镇!他在万历之前,所以万历皇帝墓中也就没那么多骸骨了!


历史好奇怪


古代皇帝的葬礼,每个朝代都不尽相同,但下葬过程却都大同小异。古人崇信“事死如事生”,皇帝的葬礼自然要表现出庄严与豪华。皇陵修建完后,最后一位工匠都是掌握地宫入口机密的,通常是不会活着出来。

皇帝的下葬过程是怎样的?

我们就以清代为例,清代时皇帝的葬礼与登基、婚礼等大典一样重要,通常是由礼部和銮仪卫共同牵头办理。从顺治皇帝的葬礼开始,清代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帝王丧葬制度,之后的皇帝都是按照此制度举办葬礼。

首先就是陵寝的选址与修建,清代帝王陵寝都是在东、西两陵范围内按昭穆制度进行选址。陵寝的修建通常都是在皇帝生前就要完成,但也有驾崩才修建的特例。像顺治的孝陵和光绪的崇陵都是在驾崩后才动工的。

清代皇帝驾崩后,丧葬仪式很是隆重。驾崩后尚未安葬的皇帝被称为大行皇帝,大行有一去不复返之意。葬礼的第一道程序就是小殓,小殓通常是在当日就要完成,而且需要根据钦天监选择出的吉时良辰入殓。

首先要为皇帝穿戴好衣服鞋帽,嗣皇帝及皇子、皇孙,都要穿上孝服,摘掉帽子上的红缨,剪去自己一缕头发。之后宫内自皇后以下的嫔妃、宫女,都要摘掉首饰与头饰。最后在尸体上覆盖由活佛进贡的陀罗经被。

在小殓完成后的次日要进行大殓,其实在小殓之还有个对尸身防腐处理的过程。大殓通俗的讲就是将皇帝移入棺柩,皇帝的棺柩又称梓宫,是由金丝楠木打造而成。大殓完成后,皇帝梓宫要被移到乾清宫正殿。

殿内设大行皇帝的灵堂,宫门外置织金九龙绮丹旌。皇帝丧礼要颁诏天下,梓宫在乾清宫停放的时间一般不会超过27天。在此期间,诸王公大臣都要入乾清门,瞻仰大行皇帝遗容。嗣皇帝及皇子们都要行大殓礼。

服丧期间,嗣皇帝对朝臣的奏折,一律改用蓝笔批示,各部院衙门也要用蓝印。之后颁发大行皇帝遗诏,宣布全国致哀,27天内不许有娱乐活动。清代不论皇帝驾崩在什么地方,大殓后都要将梓宫运到乾清宫停放。

在梓宫从宫外运回乾清宫过程中,嗣皇帝必须要跪迎。如咸丰的梓宫运抵紫禁城时,嗣皇帝同治则跪迎于东华门外道旁的。乾清宫的仪式举行完毕后,梓宫就要被移送到殡宫等待下葬,殡宫是景山的寿皇殿或观德殿。

梓宫在殡宫停留的时间根据陵墓竣工的情况而定,有几个月的,也有数年的。梓宫移送殡宫时,先用小轝(yú)抬梓宫出景运门,再更换大升轝运送梓宫。该过程通常在黎明进行,文武百官从东华门到景山跪道哭送。

出殡之前,都先要对下葬过程进行模拟演练。杠夫要按出殡的规模和要求,在德胜门演杠十天。在演练期间,民工要对通往陵墓的道路进行御道改造。送葬是最后的一个隆重仪式,首先当天要烧掉造价昂贵的大法船。

之后是72人的小杠将梓宫抬出东华门,送葬队伍最前面是64人的执幡队,接着是1628人的仪仗队,之后是盖着圆顶棺罩,四周围有绣龙帷帐的吉祥轿,里面放有梓宫。抬棺的杠夫有60班,每班128人,总替补240人。

梓宫之后为武装护卫,最后面是文武百官和皇亲国戚的送葬车队。在和尚、道士的诵经声中,梓宫被送入几百里外的地宫,最后封闭墓门。在写完皇帝牌位并将牌位放在紫禁城东侧的太庙中后,皇帝葬礼宣告结束。

最后一名工匠会有什么结局?

封闭地宫石门的最后一名工匠通常是掌握核心机密的人员之一,众所周知,皇帝陵墓最核心的机密就是地宫的入口,这个机密一旦暴露,皇帝的陵墓就会遭到毁灭性的盗掘和破坏。因此,对这个机密的守护很重要。

最后的这名工匠一般是不会活着走出地宫,在前代之前,为了保障皇陵免遭盗掘,都会对修陵的部分工匠有一个统一的处理方法,那便是杀死知道地宫入口的工匠,其他不知情的一些工匠则会被放掉。

而清代除此方法外,还创造性的发明了一个比较人道的方法,那就是将核心工匠治成哑巴或者使用皇家培养的哑巴工匠,这些哑巴工匠都不识字,再加上古代没有聋哑人专用的手语,即使知道秘密也无法泄露出去。

大家可能都听说过,孙殿英在盗掘慈禧定东陵时,找到的那位姜石匠,就是知道地宫入口的机密核心人员。据说这位姜石匠当时是冒充哑巴工匠,在施工过程中意外受伤晕死过去,结果被监工以为是死人给扔了出去。

正是因为他的泄密,才让孙殿英轻易的找到地宫入口,让定东陵遭此大难。清代以前都有杀死工匠的先例和记载,但并不是将所有参与修建陵墓的工匠都杀掉。他们会选择一些知道核心机密的人,将他们杀死陪葬。

《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记载:“葬既已下,或言工匠为机,藏皆知之,藏重即泄。大事毕,已藏,闭中羡,下外羡门,尽闭工匠藏者,无复出者。”

因为秦始皇墓中的一些机关是工匠设计制造的,而且他们对随葬品了如指掌,出去容易泄密,因为当他们封闭地宫和中间墓道,到达墓道时,突然关闭墓门,把这些工匠和放置随葬品的人全部封杀在其中。

据考古发现,秦始皇陵西南方发现的一处墓葬,白骨杂乱的铺了一层,有人认为这就是被坑埋杀害的修陵工匠和夫役。还有吴王阖闾的虎丘坟冢,剑池附近有“千人石”,这就是杀害筑墓工匠和夫役的地方。

总之,皇帝的下葬过程是非常庄重与豪华的,下葬仪式比较繁杂。修建陵墓的工匠和夫役也有一套处理方法,最后一名出来的工匠,在清代通常都是哑巴。


野史也是史


皇帝下葬的过程是怎样的?最后一名工匠是如何出来的呢?(关注葛大小姐,天天历史故事!)


《荀子·礼论》曰:“丧礼者,以生者饰死者也,大象其生以送其死也。故如死如生,如亡如存,终始一也。”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丧礼,就是用生前的样子去装饰死者,大致模仿他或者的时候的样子把死者送走,所以侍奉死者如同生者,侍奉死去的人如同他或者的时候,对于生死存亡都能按照礼的规矩来做。”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古代的人们对丧礼的重视程度,古代帝王也不例外。

说到这里,那么古代帝王又是如何下葬的呢?修建墓室的工匠们的命运又是如何呢?

首先我们来说一说古代帝王下葬的过程是什么样子的?通俗来讲,古代帝王下葬的过程无非就是建陵墓、举办丧礼、皇帝的棺木放入陵墓之中、封闭整个陵墓。以宋代皇帝的葬礼为例,宋代皇帝驾崩后葬礼的流程主要分为:丧前的葬礼、葬礼、和丧后的葬礼。我们今天主要说的是中间的这个流程——丧礼。

在完成一些列的丧礼仪式准备工作之后,就进入到丧礼环节。“启攒宫”可以视为宋代皇帝葬礼的开端,即撤出“掩攒宫”时所搭盖的暂殡之处。启攒的前三天,京城上下禁止音乐。葬礼当天皇帝行启奠于殿、行祖奠于庭、行遣奠于宫城门外,宰臣摄中书令读哀册。文武百官,皇亲国戚的队伍和车轿连绵不断,整个送葬队伍长达十几里。

皇帝下葬,除了陵墓极尽奢华外,里面也会放置大量的奇珍异宝。古代皇帝们难免也担心自己的墓穴被后人盗挖。于是就有了我们在电视当中经常看到的场景,古代皇帝为了避免自己的陵墓图纸被泄露,墓室被盗,在下葬之后会大肆屠杀工匠们,将墓室门反锁。要知道,”蝼蚁尚且贪生,为人何不惜命“,有了前车之鉴,工匠们在修筑陵墓的过程当中自然也会想着给自己留一条后路。

那么,最后的工匠们是如何逃出去的呢?

据史书记载,古代皇帝下葬后,工匠们要负责锁门,在门外会有大批的守灵大军,如果工匠们要是想从正门出去的话,于是我们就看到现在发现的许多皇帝陵墓都是有后门的,这个后门就是留给古代工匠们的,正门封死了之后可以在后门出去,工匠们在后门上做了手脚,利用一种叫”自来石“的技术,实际上,”自来石“就是用了简单的力学杠杆原理,通过利用一个大大的石柱子顶在墓室门上,形成一个三角形,三角形是图形中最稳定的,这样整个墓室门不能够在外面打开,而从内部打开就简单了,工匠们大多都会在门旁边做一个石槽,这个石槽和”自来石'的宽度差不多是一样的,朝上会放置两个石球,能够起到缓冲的作用,当工匠们离开墓室之后,这个“自来石”就会因为重力的作用,缓慢的向下移动,一直到墓门上,工匠们也会在墓门上做一个机关,这个机关的作用就是固定“自来石”的,通过这样的装置,在外面的人无论费多大的劲也很难打开墓室门。

说到这里,虽然古代皇帝们对工匠十分残忍,但是他们也依然有着高尚的职业道德,在离开皇帝墓穴的时候也不会去拿里面的任何东西。






葛大小姐


古人有视死如生的观念,所以皇帝即位之后,第一件事情就是为自己修建陵墓,以秦始皇为例,当他13岁刚登上皇帝的宝座时,陵园工程也就随之开始了,到秦始皇去世还没有完全峻工,于是秦二世继位之后又补修了一年。皇帝生前哀荣无限,生后的排场并不比生前逊色,所以下葬过程往往都极其隆重,除非遇到战乱年代,自然也就顾不上那么多讲究了。

历朝历代,帝王下葬的过程及方式都大同小异,除非一些少数名族政权,会按照自己民族的风俗习惯,而选择比较特殊的丧葬方式。比如成吉思汗的陵墓至今还是一个未解之谜,传说他的下葬过程是采用一种“其墓无冢,以马践蹂,使如平地”的习俗。

传说成吉思汗生前就选好了自己的墓地,他死后消息也不能外传,亲信们在运送其灵柩到陵地的过程中“遇人尽杀之”。到了地点后把灵柩深埋,并将墓穴填平,把草仍盖在上面,恢复原来的样子,然后让群马在上面踩踏。等到第二年青草长出,与茫茫草原没有区别,才将军队撤走。为了能找到祭祀的坟地,人们牵一只幼驼过来,然后当着驼母的面杀掉并将血洒在墓地,每逢祭祀时,人们再把驼母牵来,它徘徊哀鸣的地方就是陵墓的所在地。


而清朝皇帝下葬的过程最为繁琐,也有比较细致的记载,我们可以借鉴一下网上的资料:

皇帝咽气之后(称晏驾或驾崩),要择吉时良辰入殓。入殓之后,还要不断地举行法事和吊唁活动。在德胜门还要演杠十天,杠夫按正式出殡的规模和要求,先抬着一块和棺木重量相同的独龙木,大约有万斤,上面放一碗水,要练到走时水洒不出来为止。在演杠时,还要日夜施工,抢修去陵墓的御道。 出灵那天,先用72人将棺木抬出东华门。此时,皇室官府倾巢而出,按大清典制,走在最前面的是64位引幡人,高举万民旗伞;接着是皇帝的卤薄仪仗队,有1628人之多,他们举着各种兵器、幡旗和各式各样的纸扎或绸缎制作的“烧活”,浩浩荡荡,十分威风。抬棺木的扛夫,身穿孝服,每班有128人,分三班轮流抬送。在棺木后面是全副武装的八旗兵勇。然后是文武百官,皇亲国戚和宗室觉罗的队伍,车轿连绵不断。在送葬行列中,还夹有大批的和尚、道士、尼姑、道姑和喇嘛,他身着法衣,手执法器,不断地吹奏、诵经。整个送葬队伍长达十几里,从北京到陵地,沿途几百里,第段距离还要搭设芦殿,供停灵和送葬队伍休息。这种芦殿也是玉阶金瓦,朱碧交映,十分华丽。

那么,最后一名工匠是怎么出来的呢?


通常工匠都能出来,墓道的大门后都有一块巨大的封门石,当把皇帝棺椁安顿好后,里面的工匠全部退出,然后在关闭墓门的同时拉动机关,封门巨石自动落下,将墓门从里面顶死。但是埋葬完皇帝之后,工匠的命运就不好说了,为了防止墓葬被盗,工匠做为熟悉墓葬结构的人,都成了陪葬品。这就是封建阶级的的残忍之处,当然工匠的家人会受到相当丰厚的优待。以汉景帝的阳陵为例,考古人员在其陵南边发掘出数里长的殉葬坑!坑中尸骨不计其数,很多骸骨的手脚上还带有镣铐,据推测都是修陵墓的工匠。

感谢朋友们点选、关注!欢迎发表不同看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