跌价两天后明天又迎来新一轮涨价潮,年前猪价上涨是主流

关于养猪升级这件事儿已经说了好几年了,环保倒逼、规模化加速,但更多的还是被动的倒逼,而不是养殖端主动的转变。就拿当前猪市的行情来说,无论猪周期多么复杂,无论政策多么给力,但决定猪肉供应和价格变化的首要因素,还是源头的养殖。想要猪价回归正常,最终还得是养殖端供给稳定了才行。

  无论是政策环境还是行业发展趋势都在预示着散养户的已经不会再是最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如果不转型,最终只能是退市了。但是在很多地区,散户实际上还是养猪的主力,占比超过60%。

  但是,散户势单力薄是真的,如今不敢养、没钱养也是真的,因此部分养猪户开始选择“公司+家庭农场”或者“公司+农户”开始合作,而不在单枪匹马的干了。其实与公司合作搞规模化养殖,养殖户减少了投入、疫病、销售等风险,并且会有稳定的收入。

  此举对传统养殖业的冲击力必将是不小的,而这次猪价上涨将倒逼生猪产业转型升级,也将倒闭散户饲养模式和思维的转变。

跌价两天后明天又迎来新一轮涨价潮,年前猪价上涨是主流

  2018年8月我国发生非洲猪瘟疫情,疫情致死、扑杀、恐慌性出栏等因素,叠加猪周期以及环保等因素的影响,导致生猪和能繁母猪存栏量大幅度下滑,如果用一句话来形容,那就是瞬间感觉没有猪了。

  因此,猪价从2019年春节结束之后开始上涨, 8月份涨速加快并创新高,而10月份的猪价涨势凶猛,更是刷出了历史高位。

  对于此,国务院及相关部委、各省相继出台保障生猪生产恢复、稳定猪肉价格的多项政策。要求我们立足国内生猪生产恢复,开拓猪肉进口来源,合理引导肉类消费结构和消费习惯转变,引导中国肉类的消费结构向禽肉倾斜,推动消费习惯向冷鲜肉和深加工肉制品转变等措施。

  当然,即便如此,短期内猪肉供给仍然面临压力,但是从政策中我们也能够清楚,缓解供需矛盾,需要我们“农”与“民”的共同努力。

2019/11/6

华东

上海 20.0~21.3110kg 跌
山东 18.8~20.2110kg

安徽 18.5~20.7110kg 涨
浙江
20.0~22.0110kg

江苏 19.5~21.5110kg 涨
福建 20.5~22.3110kg 涨


华中

江西 20.0~22.2110kg 平
湖北 19.5~21.0110kg 涨
河南 19.0~20.7110kg 涨
湖南 20.0~22.2110kg 涨


华南

广东 21.5~22.8110kg 平
广西 20.5~22.2110kg 平


海南 23.0~23.7110kg 涨


华北

北京 18.0~19.0110kg 跌
天津
18.0~19.0110kg 跌
山西
18.7~20.3110kg 涨
河北
18.0~19.7110kg 跌


东北

黑龙江 18.0~18.8110kg 跌
吉林 18.0~19.3110kg 跌
辽宁
18.0~19.6110kg 跌


西北

陕西 18.0~20.0110kg 涨
甘肃 17.0~19.5110kg 平


西南

重庆 20.0~20.5110kg 平
四川
20.0~21.0110kg 平
云南
15.0~18.0110kg 平
贵州 16.0~19.0110kg

跌价两天后明天又迎来新一轮涨价潮,年前猪价上涨是主流

想要肥猪早出栏,肠道保健是关键

母猪是养殖场的关键,多产一头仔,多养活一头仔猪就能多赚2000元。

如何让养殖场空气好,冬季少得呼吸道疾病?

防控非瘟越早行动效果越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