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見:山西晉北人文調查四日行略紀

晉見:山西晉北人文調查四日行略紀

十一之前,忙裡偷閒,9月27至30日四天時間,去晉北尋訪古蹟。晉北是山西保存人文古蹟質量最高的地方,雲岡石窟、佛光寺、南禪寺、華嚴寺、善化寺、應縣木塔,都赫赫有名,對於喜歡人文的朋友,一定不陌生。當然不僅僅有這些,在那些人煙稀少的地方,散落有大量的瑰寶。

27號下午,驅車前往大同,到大同已是華燈初上。到了大同,一定要去吃一下大同的特色小吃——兔頭和羊蹄子。在古城內找了一家小館子,要了兔頭、羊蹄子、烤串等等,再加上幾瓶啤酒,晉北之行,在吃喝中開啟了!

28號一早,前往觀音堂。從市區前往雲岡石窟的路上,有一座小廟,很難吸引大家的關注,也很少有人在這裡駐足,這座小廟就是觀音堂。觀音堂規模不大,始建於遼重熙六年(1037),遼保大二年(1122)毀於兵火,現存建築為清代順治八年(1651)重建。

晉見:山西晉北人文調查四日行略紀

晉見:山西晉北人文調查四日行略紀

觀音堂門口有一座精美的三龍壁,是大同唯一的雙面琉璃龍壁。觀音堂最值得一看的是觀音殿內的雕塑,主要造像為觀音菩薩及四位脅侍菩薩,兩側為十大明王,據介紹為遼代石雕。明王實際數量是八尊。觀音菩薩前面有一佛及四位女子,均為少女形象。觀音菩薩兩側的四位菩薩到底是誰?這八尊明王是哪幾位?這些造像到底哪些是遼代作品?前面的佛及四位女子是什麼意思,為什麼這麼塑?哪些是石雕哪些是泥塑?暫時還不得而知,待之後相加考證。觀音堂的雕塑還是非常精美的,可惜的是停車很不方便,希望加以改善。

晉見:山西晉北人文調查四日行略紀

晉見:山西晉北人文調查四日行略紀

晉見:山西晉北人文調查四日行略紀

晉見:山西晉北人文調查四日行略紀

晉見:山西晉北人文調查四日行略紀

出觀音堂後前往市區的中國雕塑博物館,雕塑博物館建在大同修復的北城牆內,裡面全是現代作品,頗為失望。個人覺得,這裡面應該闢一部分出來,做一箇中國雕塑史的展出,把各個朝代雕塑,包括泥塑及石雕,蒐集一些標準件,做一箇中國雕塑藝術風格演變的介紹,這樣才不愧“中國”這個頭銜。

晉見:山西晉北人文調查四日行略紀

晉見:山西晉北人文調查四日行略紀

後前往大同東城牆外的梁思成紀念館。在大同東城牆外的城牆公園內,在一個下沉廣場內,建了一座兩進的四合院,這座小院就是大同為梁思成建的梁思成紀念館。梁思成生前正逢亂世,一生顛沛流離,仙逝幾十年後大同有了一座這樣的紀念館,想來梁先生如果有知,也會頗感意外吧!這樣的仿古小院,梁思成先生應該還是比較喜歡,比那種高樓大廈更合他的胃口。看到展廳內介紹梁思成與陳佔祥為北京做的“梁陳方案”,還是很惋惜,如果老北京還在,算了,沒有如果。希望建有梁思成紀念館的大同,按照原有計劃堅定的走下去,幾百年後,這就是一座古城!

晉見:山西晉北人文調查四日行略紀

晉見:山西晉北人文調查四日行略紀

“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歸來見天子,天子坐明堂”,《花木蘭》中這幾句話,我想大家都是能背誦出來的。明堂,北魏的明堂,到底在哪裡?1995年5月,花木蘭中“天子坐明堂”的那座明堂,重見天日。所謂明堂,即“明正教之堂”,是 “天子之廟”,“王者造明堂、辟雍, 所以承天行化也,天稱明,故命曰明堂”。大同的北魏明堂遺址博物館,在喧囂的鬧市中靜靜的矗立。到這裡還是遇到同樣的問題,沒有停車場,包括梁思成紀念館,僅有的一點點停車場也被城牆管理機關佔用。希望這個問題能引起大同市的重視,發展旅遊業,沒有停車場是個問題,同樣的問題在華嚴寺、善化寺也存在,不過,已經看到希望,因為這次來華嚴寺和善化寺,附近已經增設了停車場,雖然華嚴寺的是臨時的,善化寺的並不大。

晉見:山西晉北人文調查四日行略紀

晉見:山西晉北人文調查四日行略紀

晉見:山西晉北人文調查四日行略紀

下午先去尋訪“白登山”,著名的“白登之圍”發生在大同近郊,這裡本來是歷史愛好者的懷古之地,但是僅有的路也封閉了,遠遠遙望上面的紀念碑,也只能這樣了!而後參觀了大同市博物館,大同市博物館所在的文化新區,還是很不錯的,整潔、漂亮、藝術。大同市博物館不管藏品還是布展,都是很出色的。

晉見:山西晉北人文調查四日行略紀

晉見:山西晉北人文調查四日行略紀

晉見:山西晉北人文調查四日行略紀

晚上住靈丘縣城,靈丘,因趙武靈王墓在此而得名。

第二天一早,前往覺山寺。覺山寺坐落在風景秀美的山腳之下,寺廟規模較大,建築大多為清代,但是保存有一座珍貴的遼代磚塔,塔內保存有精美的遼代壁畫。塔為密簷式塔,2001年被評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造型精美,是山西古塔的精品。塔門開在塔座之上,塔座較大,只能搭梯子進入,較為危險,所以塔內部不開放,非常可惜,塔內壁畫無法參觀,只能從畫冊中看看它們的身姿了!

晉見:山西晉北人文調查四日行略紀

晉見:山西晉北人文調查四日行略紀

覺山寺參觀完畢之後前往平型關,讓人意外的是平型關紀念館遊客眾多,門口還有很多商販。平型關戰役範圍很大,包括了現在的山西靈丘、繁峙兩縣,在兩縣均有文保碑,所以平型關戰役遺址可以說在繁峙,也可以說在靈丘,平型關大捷紀念館建在靈丘,因為當年林彪的指揮部在此。對於平型關大捷我們中國人都熟悉,主要戰役發生在喬溝和老爺廟。站在當年115師的指揮部舊址,看著一片漫漫山林,多少優秀的兒女為了我們今天和平的生活,奉獻了自己年輕的生命,這片鮮血染紅的土地,就是一座豐碑,英雄們永垂不朽!

晉見:山西晉北人文調查四日行略紀

晉見:山西晉北人文調查四日行略紀

晉見:山西晉北人文調查四日行略紀

晉見:山西晉北人文調查四日行略紀

晉見:山西晉北人文調查四日行略紀

晉見:山西晉北人文調查四日行略紀

平型關關樓及兩側山嶺上的城牆已經修復,平型關城位於平型關關樓南側,現在是一個村莊,叫平型關村,四周城牆還在,北甕城和北門保存尚好。平型關關樓及關城,是當年國民黨的主要陣地。

晉見:山西晉北人文調查四日行略紀

晉見:山西晉北人文調查四日行略紀

晉見:山西晉北人文調查四日行略紀

下午前往五臺山臺懷鎮,晚上住臺懷鎮。

第四天的主要目的是徒步登北臺,北臺頂是華北地區海拔最高的地方,海拔3061米,為“華北屋脊”。早上約9:00從北臺頂山腳下出發,一路上翻過一道山間河谷,走了兩個山樑。有高山草甸,有林海濤濤,還有山間小溪。秋日的五臺山,已稍有點涼,但景色很美,各種顏色的樹葉,山間的野花,鮮嫩的山菇,以及山坡上的馬群,還有偶爾跑過的狍子。山坡不是很險峻,很適合戶外徒步。在這裡告別了城市的喧囂,投入大自然的懷抱,走累了,躺在軟綿綿的草甸上曬曬太陽,看著天上近在咫尺的白雲,此刻,我們也是自然!

晉見:山西晉北人文調查四日行略紀

晉見:山西晉北人文調查四日行略紀

晉見:山西晉北人文調查四日行略紀

晉見:山西晉北人文調查四日行略紀

晉見:山西晉北人文調查四日行略紀

晉見:山西晉北人文調查四日行略紀

約14:30,用了五個半小時登上了華北屋脊,令人意外的是山頂有很多徒步愛好者,大多沿著朝臺公路徒步,這種徒步雖然更輕鬆也更安全,但是實在是難以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在山頂稍作休整,選擇了另外一條山路下山,下山很輕鬆,約17:00,用了兩個半小時,就走到山下,到達山下,又看到了狍子,跑得很快,幾秒鐘時間,就翻過山樑不見了。

晉見:山西晉北人文調查四日行略紀

晉見:山西晉北人文調查四日行略紀

晉見:山西晉北人文調查四日行略紀

繁忙的十月份,一直沒有機會寫這篇總結,山西北部是我們去的最多的地方,幾乎走遍了這片土地上的人文古蹟,但是在山西,永遠不要說自己都走遍了,因為在不經意間,又會發現某處還藏著不為人知的精品。

晉見:山西晉北人文調查四日行略紀

晉見:山西晉北人文調查四日行略紀

晉見:山西晉北人文調查四日行略紀

晉見:山西晉北人文調查四日行略紀

近期活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