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产行业出现这三大苗头,已经有了降价贬值的征兆

从2016年10月份开始调控,国家干预楼市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越来越多的短期政策被长期机制取缔,“房住不炒”的观念大众或多或少都有所耳闻。对此,社科院专家肖立晟提出,异日地产行业周期持续时长兴许将从3-4年延长至8-10,乃至超出10年。任泽平专家也一改“2019年,房价将会报复性上涨”这一预言,重点提到,房地产已经进入新周期。

地产行业出现这三大苗头,已经有了降价贬值的征兆

那么,未来房价是否不会上涨了呢?又会在什么时候下跌?

过去几个月国家上调房贷利率,楼市出现买不起卖不掉的怪状。纵然开发商想尽一切办法打广告,启动全民销售,也没有扭转这一现象。现在,随着房贷利率新政落实,短期政策变成了长期机制,房价保持平稳,楼市正逐渐步入时间漫长的新周期。在此期间,持有过多的房产几乎都处于亏本的状态。并且,名下房产数量越多,时间越长,亏损越大。实际上,国家不肯对楼市松绑,个体购房者观望的时间也就越长,炒房客就算价格一降再降,也很难找到下家接盘。

地产行业出现这三大苗头,已经有了降价贬值的征兆

而且,政府推出的四万亿“旧改”将会取代棚改,继续拉动地产行业上下游行业,想要继续大拆大建,批量造就“富翁”拆迁户很难。根据权威机构的调查,华夏居民人均住房面积为39.6,套户比为1.07。有专家发声,目前的房子已经足够三十亿居民居住,神州闲置房过多。地产大佬潘石屹也曾对此公开表示,从20年前人均住宅面积7平方米左右上涨到40平方米,房屋建造过剩,就算某些名下还房屋所有权,然而在平均操作下,依然能够拥有不小的数值。

地产行业出现这三大苗头,已经有了降价贬值的征兆

除此之外,参照“短期看政策,中期看土地,长期看人口”的判断原则,房价走低的因素越来越多。从短期来看,房价收入比超过9以后,730会议上,国家明确向大众表示,要将房地产去工具化。从中期来看,全球持续升温,南北两极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几成定局。再依赖土地出让收入,是不可取的。何况,农地入市有了法律在背后撑腰,随着租赁市场健全完善,购房的需求或将得到进一步平衡。从长期来看,指望人口增加很不明智。旧有观念、家庭结构瓦解之后,个体的权利得到了极大地增强。传宗接代不再作为每个人追求的终极目标,更多人希望自我实现。有专家推算,未来10以内,华夏新生儿数量将跌至800万。更有专家预言,2027年,神州总人口将开始逆增长。城市发展、房价涨跌都难以脱离人口支撑,对于那些人口净流出、资源枯竭和无有实业的城市而言,虚高的房价必然下行。

当然,目前国际形势对中国并不友好,房地产行业就算被国家重新定位,也不会立刻打入冷宫。所以,在一段时期内,指望着房价大幅度下跌,恐怕也是异想天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