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身名牌帶著匪氣,“網紅村”書記淪為階下囚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楊文佳

  杭州市富陽區場口鎮東梓關村,是毗鄰富春江的古村落。近幾年,隨著“美麗杭州”建設的推進,東梓關村將古村落保護與村民建房、村莊發展、旅遊開發有機結合,成為了令人嚮往的“網紅村”。時任東梓關村黨總支部書記兼主任許時新也因工作出色,被授予多項省、市榮譽稱號,一時間成為家喻戶曉的“明星書記”。

  然而,當人們再次見到這位“明星書記”時,卻是在法院的審判席上。近日,富陽區法院公開宣判了場口鎮東梓關村原黨總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許時新非國家工作人員受賄罪、受賄罪、串通投標罪、強迫交易罪、敲詐勒索罪、非法採礦罪一案。對許時新六罪並罰,判處有期徒刑十四年,並處罰金人民幣86萬元;對犯罪所得贓款予以沒收,上繳國庫。

  2018年7月,富陽區委巡察第一巡察組進駐場口鎮,不久就有群眾反映東梓關村村級工程領域存在諸多亂象。為了解情況,巡察組暗訪了東梓關村杭派民居。在走訪中,巡察組發現東梓關村杭派民居共有47幢,自建成後陸續出現牆體開裂、屋頂漏水、下水道堵塞等房屋質量問題,甚至有的住宅牆體出現整體倒塌。

  通過大量談話和實地走訪後,巡察組發現許時新插手工程等問題線索,遂移交至富陽區紀委監委處置。2018年11月9日,許時新因涉嫌嚴重違紀違法被採取留置措施。

  經調查,自2014年1月開始,許時新一人擔任東梓關村書記和村主任兩個職務,由於權力過於集中,村班子會議成為其“一言堂”,在村級工程項目安排上說一不二,並在工程領域內形成東梓關村工程項目必須村書記許時新點頭同意才能進場的怪象。

  隨著越來越多的建設工程湧入東梓關村,許時新利用其村幹部身份對工程政策處理、資金結算等方面進行制約,以此向工程承包人施壓,使該村工程籠罩在“軟暴力”之下,最後再以“工程款按比例分成”等方式大肆收受承包人禮金禮品。同時,東梓關村工程項目出現大量違規轉包分包、串標圍標等問題,甚至出現非本村村民承攬的工程進場施工困難的情況,以致該村工程亂象叢生。

  2018年9月,在東梓關村舉辦的富春江江鮮大會上,作為東道主的許時新梳著大背頭、穿著一身名牌,帶著匪氣的他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案件查辦人員表示,許時新對花錢從來不計後果,熱衷購買高檔公寓、奔馳轎車,出入娛樂會所、參與賭博。也因此,鉅額債務時常讓許時新捉襟見肘,雖有東梓關村的工程項目作為“搖錢樹”,但他更青睞直接粗暴的斂財方式。

  2015年3月,許時新個人銀行貸款即將到期,此時他以“倒賣二手機器需要資金週轉”為由,向本村包工頭許富某“以借為幌”索要現金65萬元。許富某因考慮到在後期承接工程項目需要許時新照顧,便答應借錢。然而,錢到手後許時新就以資金緊張為由不予歸還。

  這種伎倆,許時新屢試不爽,僅2015年間便向工程老闆索賄逾百萬元。更惡劣的是,隨著手中權力的膨脹,許時新開始將本村工程直接指定給關係密切的許忠某、許富某,或讓二人出面與施工方談判,要麼將工程轉包過來,要麼支付相應費用作為進場施工的“保護費”,施工方為了項目的順利推進不得不向許時新送禮送錢。

  通過上述言語威脅、職權制約等方式,許時新等人有組織地從事串通投標、強迫交易、敲詐勒索、非法採礦等犯罪,最終形成以許時新為首的“惡勢力”犯罪集團,造成較為惡劣的社會影響。

  留置期間,許時新曾在談到東梓關村發展之初的艱辛時慷慨陳詞,也曾在回憶自己的入黨初心時悔恨落淚,然而那些被記錄在新聞報道、榮譽證書、先進彙報裡的光輝人生早已在權錢之間被改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