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安:优化营商环境打造“双创”新高地

截至今年9月底,固安县财政收入完成81.6亿元,同比增加15.8%,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49.27亿元;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均居全市第一位……这靓丽的成绩单背后,离不开营商环境的优化和改善。

近年来,固安县充分发挥毗邻北京的独特区位优势,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这个最大机遇,积极推动与京津对接、合作,实现更大的跨越和突破。他们通过搭建金融支撑平台、人才激励平台、技术创新平台和创业服务平台,为创新发展提供肥沃土壤。

“一站式服务”为创业者“松绑”。今年以来,固安县创新举措,通过减少审批环节,压缩审批时限,全力培育市场主体,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他们在市民服务中心登记窗口及大厅显示屏放置各类事项提交材料清单、提交文书规范、示范文本、操作说明等二维码,企业通过扫描二维码便可下载查看,现场工作人员为办事群众提供全程指导。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全程电子化,强化“互联网+政务服务”大数据支撑,采取实体审批大厅与网上虚拟大厅线上线下融合和“业务数据后台互认、审批部门业务协同”方式,建设了公共数据平台和统一共享交换体系简化审批流程。

唱好“绿色”主题歌

本届农交会上,农民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和各地产业化龙头企业成为最活跃的主体。而农产品的绿色与安全,已成为参会者的共同追求,农交会上,几乎每个展区都有绿色农产品的身影。

在霸州展区,一款“高颜值”产品吸引不少客商前来咨询、洽谈。“菊苣是经过二次生长的无公害蔬菜,从播种到收获,全程不使用化肥、不喷洒农药,软化栽培在封闭环境下进行,无污染、无公害,是一种安全、优质、健康营养的绿色食品。”霸州市禹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钧译介绍,菊苣不仅外形干净美观,而且纯天然,主要得益于它的生长环境,其栽培过程复杂繁琐,分为大田种植和二次培育两道工序。

如今,人们对农业生产绿色、优质提出了更高要求,打造绿色优质农产品已成为全世界共识。在今年的河北国际绿色农业周国际农产品发展论坛上,来自国内外的多名专家学者和省内农业知名企业负责人齐聚廊坊,共谋河北省绿色优质农产品“走上全球消费者餐桌”大计。

“这次农交会,让我近距离了解了廊坊丰富的绿色农业产品,从生产基地、种植规模到农产品,让我们看到了实实在在的产业链,感觉很自豪。”市民何玉贤说,以后选购农产品要多关注品质,选择绿色、有机产品。

产销精准高效对接

农交会不仅是一个展示展销国内外优质农产品的平台,还是一个重要的沟通交流平台。在追求“好实效”、深化区域农业交流合作上,今年大会组委会还安排了河北省品牌农业产品产销对接活动、河北省品牌农业发展大会,最大限度地为企业、客商创造更多互动式洽谈的机会。

通过联合开展产销对接等活动,今年的农交会硕果累累。在11月1日举行的河北省农业项目签约仪式上,共有27个省农业项目签约,合作金额206.1亿元。其中,我市签约项目5个,总投资60.12亿元,签约项目个数及投资额均居全省首位。

“农交会搭建了一个产销对接大舞台,很多品牌都是农交会培育起来的,农交会不仅让消费者买到优质的农产品,更重要的是能让生产者精准对接市场需求,不断提升产品质量。”承德市兴隆县农场场长张建国告诉记者,他已经连续几年带着农场的“明星水果”高山蜜桃来参展了,目前,蜜桃种植面积达150多亩,主要销往北京、海口、深圳等地。

这是礼赞丰收、致敬农民的盛会,也是交流合作的高端盛会,还是我省展示“三农”发展新成就的盛会。只有不断吸纳农业产业化发展成果,农交会才能常办常新,引领现代农业发展。本届农交会集中展示了我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和脱贫攻坚的新实践、新成果、新形象,为农业产业化发展注入新动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