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鞘:我國陸基洲際彈道導彈超過俄羅斯白楊-M了嗎?


出鞘:我國陸基洲際彈道導彈超過俄羅斯白楊-M了嗎?

我國最新型的東風-41陸基固體洲際彈道導彈此前出場。這款大家久聞其名卻未曾得見的神秘導彈第一次公開的展示在了公眾面前。一個月以來,幾乎每天都有讀者在後臺留言希望我們解讀一下這款“國之重器”,尤其是想要了解其與俄羅斯最著名的陸基固體洲際彈道導彈——白楊-M究竟孰優孰劣。

出鞘:我國陸基洲際彈道導彈超過俄羅斯白楊-M了嗎?

對於一般軍迷來說,洲際導彈最重要的指標可能非射程莫屬了。比如之前很流行的一種說法就說:東風-31的射程只有7000公里左右,連美國都打不到;東風-31A的射程能達到11000公里,差一點就能覆蓋美國全境了;而東風-31AG和東風-41的射程達到甚至超過了12000到14000公里,終於能打遍全球了。不過這種認識實則是一種誤解。事實上任何一種導彈的射程都不是絕對的,都是會根據投射質量的變化而變化的。

出鞘:我國陸基洲際彈道導彈超過俄羅斯白楊-M了嗎?

毫不誇張地說,世界上現役的任何一種洲際導彈,都有能力把一定質量的彈頭送入衛星軌道,即在地球範圍內達到“無限射程”。就拿我國與東風-4導彈大致同一時期服役的長征-11號固體運載火箭來說,這款運載火箭的近地軌道運載能力為700公斤。也就是說,如果將其作為洲際導彈使用,那麼當其只運載一枚總重700公斤的核戰鬥部時,其理論射程就是“地球上的任何一個角落”。

出鞘:我國陸基洲際彈道導彈超過俄羅斯白楊-M了嗎?

而除去這些所謂“最大射程”的文字遊戲不談,其實各國的洲際彈道導彈射程、作戰載荷都是根據其主要作戰目標來制定的。比如,中俄兩國戰略核反擊的最主要目標都毫無疑問的是地球上最不穩定的因素——美國。那麼對於俄羅斯來說,其洲際彈道導彈只需要8000~10000公里的射程就完全足以應對現實威脅了(這也是洲際導彈射程以8000公里為界的重要原因);而中國由於地理位置更加靠南,則需要達到11000~13000公里才行。也就是說,哪怕是同一款導彈,在中俄兩國的“射程”都是不一樣的——俄國人會選擇更大的投射質量和更小的射程,而中國則要選擇更小的投射質量和更大的射程。

出鞘:我國陸基洲際彈道導彈超過俄羅斯白楊-M了嗎?

在射程達到要求的前提下,導彈的投射質量無疑是衡量導彈性能的重要指標之一。而要提升導彈的投射質量,無外乎以下幾種手段:1、增大導彈的尺寸規格,這意味著導彈可以採用更大推力的發動機,攜帶更多的燃料,那麼其投射質量自然也會提高;2、通過採用複合材料製造彈體等手段降低導彈的死重、增加導彈的質量比(也就是燃料質量與火箭質量的比);3、使用更先進的燃料、發動機和噴嘴等提升導彈的比衝。

出鞘:我國陸基洲際彈道導彈超過俄羅斯白楊-M了嗎?

從這個角度上來說,拿東風-41來和白楊-M比較,本身就是不公平的。一方面,白楊-M導彈長度22.55米、直徑1.81米、發射質量約46.5噸;而以長征-11號運載火箭來推測東風-41的規格,則約為長度20米上下、直徑2米、估計發射質量超過50噸,兩者根本不是一個量級的選手,壓根就沒法拿來同臺競技。

出鞘:我國陸基洲際彈道導彈超過俄羅斯白楊-M了嗎?

此外,白楊-M畢竟只是上世紀90初年代開始研發、90年代末進入服役的“老導彈”,歲數比東風-41大了20歲不止,在火箭技術發展一日千里的今天,其燃料性能、發動機性能、殼體材料均無法與東風-41相比。舉例來說,白楊-M的一、二、三級火箭發動機採用芳綸纖維殼體(也有說法說一級使用玻璃鋼),這在90年代尚算“高大上”的先進技術,然而在今天“爛大街”的碳纖維殼體面前,只能算是個“弟弟”。

出鞘:我國陸基洲際彈道導彈超過俄羅斯白楊-M了嗎?

除了射程和投射質量外,白楊-M導彈最為人所津津樂道的是其擁有“末端機動突防”的能力。俄羅斯方面強調,白楊-M是世界上唯一擁有該能力的洲際彈道導彈。但事實上,末端機動突防也並非什麼“高大上”的技術,這項技術說白了無非就是給彈頭裝獨立的控制器,使其在脫離導彈彈體後仍然能夠不斷地調整自身的飛行軌跡而已。是否應用這樣的技術,主要取決於發射者是否願意為了這樣一個功能為導彈加上一大塊死重。

出鞘:我國陸基洲際彈道導彈超過俄羅斯白楊-M了嗎?

白楊-M導彈是通過兩種控制器的聯合作用來實現“末端機動突防”的功能的,這款導彈的戰鬥部可以使用壓縮空氣驅動液壓裝置改變核彈頭在戰鬥部中的位置,並進而改變整個戰鬥部的質心,這可以驅動戰鬥部運動。此外,白楊-M導彈的戰鬥部尾部還安裝了8個用於調整姿態的徑向噴管,同樣可以用於調整彈頭的姿態和彈道。事實上,這兩種手段也是其他航天器變軌、調姿的主要手段,在技術上難度不大。

出鞘:我國陸基洲際彈道導彈超過俄羅斯白楊-M了嗎?

除了白楊-M洲際彈道導彈外,原則上任何採用了分導式多彈頭技術的導彈都可以實現相似的能力,比如美國的三叉戟II D5潛射彈道導彈和民兵3陸基彈道導彈。這種採用了分導式多彈頭的彈道導彈,戰鬥部主要分為母艙和子彈頭兩大部分,其中母艙的任務就是使用自身的控制器調整彈道,將無變軌能力的子彈頭分別送入各自的彈道,並與其脫離。而對於航天技術不斷獲得新的突破、分導式多彈頭系統也已經實際部署的今天,東風-41是否採用類似的機動突防技術,其實完全取決於我國的實際需求,在技術上並不存在什麼障礙。

出鞘:我國陸基洲際彈道導彈超過俄羅斯白楊-M了嗎?

此外,從程序上說白楊-M洲際導彈的機動突防時間、方式均是在發射之前由人工預測、設定的。而不管對方有沒有進行攔截,是不是在預測的時間和地點進行攔截,導彈都會按照既定程序進行機動。這樣一來,一旦預測失誤,導彈就會進行無效機動,這反而會影響導彈的性能發揮。所以,目前人們正在探索名為“實時智能機動突防”的全新突防模式,即為導彈的戰鬥部安裝傳感器,使其能夠自主探測、識別和跟蹤攔截彈,根據實際情況,自主選擇機動時機和機動方式。不過,目前這種想法尚在理論探索階段,並沒有其已經投入使用的證據。

出鞘:我國陸基洲際彈道導彈超過俄羅斯白楊-M了嗎?

除了“白楊-M模式”外,另一種“真·末端機動突防”方式則是由美國人率先開創的。美國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研發的潘興II中程彈道導彈採用了彈頭分離後首先調整彈頭姿態以減小雷達反射截面;當彈頭再入到15~20公里高度時彈頭拉起並進行機動飛行的突防模式。這種機動突防模式機動的主要實現手段是氣動翼面,所以其顯著識別特徵是導彈的戰鬥部是否安裝了控制翼。與上文中的“白楊-M式”機動突防相比,這種機動突防實現起來更簡單,用途擴展性更強,但是由於彈速過快會導致氣動翼面失效,所以只適用於中、近程導彈,而不適用於洲際導彈。從此前央視報道來看,我國有反艦能力的東風-21D和東風-26彈道導彈都採用了這樣的末端機動突防方式。

出鞘:我國陸基洲際彈道導彈超過俄羅斯白楊-M了嗎?

最後,評價一款導彈好不好,打的準不準必然是我們要考慮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彈道導彈常用的制導手段有:慣性制導、星光制導、GPS制導和地形匹配製導等。對於再入速度極快的洲際彈道導彈來說,其在再入階段會因與空氣劇烈摩擦而產生“黑障”現象。此時其無法與外界建立通信,後三種制導方式也將全部失效。因此,這些制導手段僅能在較高的軌道上使用。

出鞘:我國陸基洲際彈道導彈超過俄羅斯白楊-M了嗎?

不過,星光制導很容易找不到星星、GPS制導精度比較有限、地形匹配製導在高軌道的作用聊勝於無(因為離地太遠彈載雷達無法準確識別地面特徵),因此,慣性制導仍舊是洲際彈道導彈最精確的制導手段。另外,由於其他制導手段均需要外部信息的輸入,而在戰時,這些信息很容易遭到對方的干擾,因此完全“自給自足”的慣性制導也是洲際導彈最可靠的制導手段。在高精度激光陀螺儀的研製領域,我國一度遇到過鍍膜技術不過關、超精密光學加工工藝不過關等問題。不過隨著多年來的探索積累,目前這兩大難題已經全部解決,國內企業生產的超精密光學元件的表面粗糙度已經小於0.1納米。這也使我國洲際導彈的圓周概率誤差達到了百米以下等級。

出鞘:我國陸基洲際彈道導彈超過俄羅斯白楊-M了嗎?

綜合上文所提到的幾點,我們可以得出結論:以東風-41為代表的我國新型固體洲際彈道導彈,無論是在傳統火箭性能上、突防能力上還是命中精度上,均已達到乃至超過俄羅斯白楊-M洲際彈道導彈的水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