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宽心:切了肛门的人,只是上厕所有点尴尬,能活着就好

王女士到医院检查的时候,被查出患有直肠癌,而且肿瘤位置距离肛门仅有3厘米。

医生在对王女士的具体身体状况做了检查之后,认为她仍可以接受根治性手术,将肿瘤切除,但肛门就没法保住了。

也就是说,如果按照医生的方案进行,王女士虽然能治好直肠癌,但以后就得挂着“粪袋”过日子了。

放宽心:切了肛门的人,只是上厕所有点尴尬,能活着就好

这些年来,像王女士这样患直肠癌的人数增长很快。在所有恶性肿瘤中,直肠癌和结肠癌的总体发病率排名第四,排在肺癌、肝癌、胃癌之后。

从全球来看,结直肠癌发病率较高的地方一直是在西方。这和他们的饮食习惯有关。高脂高蛋白,低纤维的饮食结构使得他们的发病率较高。但近些年来,中国人的饮食习惯也有所转变,肉类摄入变多了,再加上其他不良饮食习惯的增加,结直肠癌的患病几率也有所增加。城市人口的结直肠癌发病率更高,一般比农村人口高出一倍。

放宽心:切了肛门的人,只是上厕所有点尴尬,能活着就好

直肠癌患者在接受手术之前,都要面临一个重要的选择,那就是保肛,还是不能保肛。但是否要保肛,却不是完全看患者意愿。直肠癌手术要不要保肛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患者需要和医生协商确定,以选择一个合理的手术方案。理想的方案是根治和保肛两全。如果无法做到两者兼得,则要把根治作为首要考虑。

一般是低位(即靠近肛门)的直肠癌有肛门能不能保的问题。现在的技术条件下,像王女士这种距离肛门2厘米的这种超低位直肠癌也是能做到保肛的。但医生有可能因为其他原因而无法为提供保肛的选择。

放宽心:切了肛门的人,只是上厕所有点尴尬,能活着就好

低位直肠癌是否能做保肛的切除手术主要看肿瘤的分期。如果直肠癌肿瘤浸润度在T2期以内,一般是可以做保肛手术的,即便肿瘤距离肛门只有2~3厘米。但是如果直肠癌浸润肠壁很深,尤其是肛管齿线附近的直肠癌,就有可能连累到外括约肌。在这种情况下为保肛而保留了外括约肌和盆底的耻骨张肌,就有可能有直肠癌肿瘤的残留未被割除。所以,要做保肛手术,直肠癌肿瘤的浸润程度不能太深,一般在T2期以内。

如果直肠癌已经到了T3期,肿瘤已经侵犯到浆膜层,或者到T4期,肿瘤已经侵犯到浆膜外组织,则一般主张不保肛。如果要保肛,则需要做术前辅助放化疗。术前辅助放化疗一般是3个疗程以上的化疗和25次剂量为50Gy的放疗。然后再看看直肠癌肿瘤是否缩小。术前辅助放化疗能使45%的直肠癌患者肿瘤缩小,相当于把直肠癌的分期降低。把T3或T4期的直肠癌缩小到T2以内,原来无法保肛的手术便转变成可以保肛的手术了。

不过有的情况,患者的直肠癌分期在T2以内也无法做保肛手术,比如:直肠癌患者术前有大便失禁的问题(这说明外括约肌有问题); 直肠癌患者年龄大于70岁(通常患者盆底肌肉退化,术后排便会受影响);直肠癌患者的体质太弱。

放宽心:切了肛门的人,只是上厕所有点尴尬,能活着就好

如果无法保肛,直肠癌患者在做完手术之后,就要在腹部挂个“粪袋”。从此,粪便不是从肛门出来,而是从肚子上挖好的孔里出来。这给他们的生活带来很大的改变。患者一开始会很担心,怕粪袋突然掉下来,晚上不敢随便翻身,夏天不敢穿短衣服,不敢去游泳,有人会因此而患上抑郁症。

放宽心:切了肛门的人,只是上厕所有点尴尬,能活着就好

但做保肛手术的直肠癌患者也有烦恼。每天大便七八次,而且每次都有不一样的“内容”,有时能拉出大便,大多数时候只有水便,或黏液或什么都没有。有的直肠癌患者做了保肛手术后无法分辨屁还是粪便。所以他们去哪里也不敢离厕所太远。只是位置高的手术大便频繁只是暂时的,术后3个月到半年内一般都会慢慢减少。如果是低位直肠癌手术还可能因为伤到神经而导致大便失禁,有肛等于无肛。

保肛不保肛各有烦恼。如果无法保肛,仍要以根治为先。人的适应能力很强,很多患者很快也就适应了另一种生活方式。

1.王灵学.《直肠癌的治疗现状》.医药卫生(文摘版).2016年12月

2.《肠癌保肛十一问》. 健康时报 . 2018年9月28日

3.郁宝铭.《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理念与技术的发展》. 肿瘤学杂志. 2006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