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很多二胎家庭的痛:想给孩子留个亲人,没想到最后留成仇人”对此你怎么看?

时光潋滟滴墨盛放1


怎么看,拿着手机看,现在很多家庭教育子女都太自私,在外面在学校不愿吃一丁点亏,心中受不了一丁点委屈,又不肯付出。人格的形成,处处容不下别人难道就容很下自己的兄弟姐妹了?


浅笑77818


兄弟犯比肩,对家产争来斗去。

我们村一家两闺女,没儿子。前几年嚷嚷着我们村要被国家占,大闺女嫁个外地人,离婚在家住,二闺女嫁外村离家也不远,听说要占,把房本翻走了,找大队办手续申请盖房,手续批下来就把父母的老房子翻盖了,现在这一套家宅名正言顺就是二闺女的了,大闺女没份了。大闺女是离婚的,现在也盖不起房,但她也没地去了,窝也没了,她就找她爸爸要房子,不能把家里唯一一套房子给二闺女,现在二闺女已经翻盖了,没她房了,她不甘心,她爸也没让二闺女翻盖呀,二闺女翻到房本就拿走了,没办法呀。老人思前想后,想不开,最后在自家屋里上吊自杀了。我头一回见到父母为生两闺女争房产而想不开自杀身亡的,震惊啊!生俩闺女还生出错误来了,最后逼着自己自杀了?这社会现实也太残酷了吧?

我们村俩闺女争家产的比比皆是,最后闹的都是挺不愉快的。生俩儿子还能批房谱重新盖房子,生闺女批不下房谱来,也有把自家院子一分为二,盖两排房子,分给两个闺女。这年头,谁也不缺房为这点家产,至于争得脸红脖子粗的吗?兄弟不是兄弟,姐妹不是姐妹。真是吃人的社会呀,平常没事兄弟姐妹还是比较亲的,一旦为争家产,兄弟姐妹反目成仇,还不如老街坊呢。父母老家生那多孩子干嘛呀?自己老了,还这个不孝心,那个不供养的,龙多四靠,孩子越多,自己老了,有可能倒没人管。如果生一个孩子,家产都是他的,将来也少了很多的争执矛盾,好儿不用多,一个顶十个,自己老了,该有人管还有人管的。想想这个社会真的是太现实了,也太可怕了,处处争名夺利,连亲生儿女都六亲不认,这还是人吗?简直就是人吃人的社会,人活这一辈子,真没劲!


用户和言悦色


随着二胎家庭的增多,发现不少奇怪的养育现象:

1、有个家庭,弟弟比姐姐小几岁,自从弟弟出生,姐姐就被带离母亲身边,由奶奶抚养。

十来岁的姐弟俩偶尔见面,犹如仇人,打起架来不管不顾,拿起砖头都可以扔向对方。

2、因为父母双方都是独生子女,双方家庭都需要一个继承人。小夫妻生的孩子,一孩归女方家庭抚养,一孩归男方家庭。

3、生了二胎,担心大孩不爽,就对他百般纵容、有求必应,即使如此,大孩依然看小的一万个不顺眼。

“想给孩子留个亲人,没想到最后留成仇人”,说到底还是养育过程出现了问题。

1、小的一出生,大的就要离开父母,大的怎能接受弟弟?

2、感情是需要培养的,两孩从小不在一起生活、相处,都是独享关爱,哪来的亲情?

3、生了二胎,你的百般迁就,让孩子误以为你们是在弥补自己的错误,误以为你们是对不起他,孩子又怎不排斥小的?

有的父母大的出生以后,就念叨家产都是孩子的,有了二胎,孩子就认为自己的家产要被瓜分;

有的父母老喜欢将两个孩子在一起比较:你看你哥(姐)多省心,你让人烦死了!/你看你弟弟(妹妹)成绩,你不嫌丢人!……

有的父母老是偏袒一方,遇到矛盾,不调查事情起因就胡乱斥责;

这些都是拉仇恨的隐患。

有的家庭就做的很好。

事例一、

一母亲怀二胎,所有家人在面对外人对大孩开玩笑,说什么有了弟弟就不要你了,或者有了弟弟就不疼你之类的话的时候,都严格制止。

弟弟出生以后,母亲再辛苦,也将大孩留在自己身边。即使他和弟弟争宠,要和弟弟一起吃奶瓶,她也表示体谅。

弟弟和哥哥有摩擦,都是先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再去处理。

现在哥俩感情特好。

事例二、

一朋友意外怀孕,决定留下二宝。

决定之前和大孩认真地谈了自己的想法,询问孩子的意见,并告诉他将来的生活会有变化,也需要他帮助父母照顾二宝。

男孩变得更加成熟。

二宝出生那几天,刚上初中的他都是自己留在家中,而且知道打电话问候母亲和弟弟的情况。

弟弟回家以后,心理也是有小小落差的,不过很快调整过来,开始主动照顾弟弟,逗弄弟弟。

现在小哥俩感情也挺深。

结束语:有两宝的家庭,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平衡关系,注意双方的感受,引导他们彼此关爱,彼此包容。只有感受到亲情的美好,他们才不会变成“仇人”。


妈咪老师


有二孩的家庭,对于孩子而言,原本是幸福的事儿,因为成长有伴,成年有靠,一生都不孤独。然而,有些二孩的家庭,二宝真的可能成为大宝的仇人。这仇恨有时不是别人造成的,恰恰是爸爸妈妈的不当教养方式造成。

拉仇恨方式之一:焦点转移。

当二宝出生的时候,因为二宝比较小,爸妈关注的焦点更多的在二宝身上,大宝会明显感受到爸妈关注的重心转移了,在自己身上花的时间少了,对自己需求不敏感了,感觉原来属于自己的爱被分出去了,大宝因此会伤心难过失落乃至于妒忌,他会试采取一些行为夺回爸爸妈妈的爱,有些大宝,可能会用退行的方式引起父母的关注,如尿床,要求抱,或者要求和弟弟妹妹一样用奶嘴喝奶等,这是正常的心理变化,如果父母不理解,因此呵斥大宝,大宝不懂得如何表达,就只能把愤怒转嫁到二宝身上了。所以二宝就成了他的仇人,新闻里关于大宝故意把二宝摔在地上,甚至有的大宝把二宝带出家门,故意不带回家。这都是他们嫉妒与愤怒的表达方式。

拉仇恨方式之二:孔融让梨。

“你是哥哥,要让着弟弟”,有时候父母亲会要求大的让小的,会振振有词地用孔融让梨的故事教导孩子。大宝其实非常不乐意,他也是孩子,无法理解和接受,只是会觉得父母偏心,可是他年龄小,没法表达自己的观点甚至情绪,有时还不得不遵照父母地意愿,心不甘情不愿地让着二宝,心理积压了很多委屈,难受,最后都转移到二宝身上。孔融让梨是建立在自愿的基础上的,而不是被父母强迫所为。父母错误的教育方式,常常就是这样让原本可以和睦相处的两个孩子,变成仇敌。

拉仇恨方式之三:向二宝学习

随着孩子的渐渐长大,在学习生活交往当中,两个孩子会呈现出差异性,这时父母免不了会把两个孩子进行比较,而且常常想用一个宝贝的优势去激励另外一个宝贝,如”你要向弟弟学习,你看他做作业那么认真,那么乖那么听话“,所有这些比较非但不能起到激励效果,还给两个孩子之间拉仇恨。当你说向谁学习,孩子就认为你偏爱他,不爱我,于是他就成了这个孩子的敌人。

若要避免大宝二宝成为仇人,父母亲应进行恰当的引导。引导方式如下:

一、尊重大宝。在二宝出生之前,要多次反复与大宝沟通,让他有知情权。如果他反对,让他把反对的理由说出来,然后爸爸妈妈针对他的问题给出相应的解释,最重要的是要表达爸爸妈妈不会因为有了二宝,而减少对你的爱。因为弟弟妹妹比你小,不会照顾自己,爸爸妈妈可能抱他多一点,但如果你有需要爸爸妈妈抱或者有其他需要,爸妈也是一样对你,一样爱你的。

二、鼓励相爱。对二宝生活上照顾可以多一点,但对两个孩子要公平,不能偏袒任何一方;同时不要用比较的方式激励孩子,要多看到孩子身上不同的优点,鼓励他们互相帮助,相亲相爱。

三、请大宝帮忙。可以适当给大宝赋权,让他帮忙照顾弟弟妹妹,如陪弟弟妹妹玩,帮弟弟妹妹听写单词,给弟弟妹妹讲故事等等,让他有年长弟妹的优越感,并培养他的责任感。如果他愿意这样做,不但不会讨厌二宝,可能随着相处时间的增多,大宝二宝感情会越来越好。

二孩家庭,大宝二宝做仇人还是做家人,关键在家庭教育,在于父母的教养方式。


听一篮子


如果第一胎和第二胎隔的很近,五岁之内还可以,再多了就没有必要去要第二第三了,特别是自己本身年龄很大的,再去要孩子,就是给前面的孩子带来无法估量的压力。我身边就有,孩子没有养大,自己就不在了,留下一个孩子在读书,无疑把第二个孩子的养育落在了大女儿身上,大女儿自己也经济困难,还有一家老小要养,现在又加一个平时被父母当着皇帝一样宠着的弟弟,旁边人看着都觉得替他着急。


CH瞎逛


现在的社会很现实,谁也保不齐以后的社会发展会更现实一些。所以什么血脉亲情都会变成一种无钱人的自我安慰。我是对亲情,友情,爱情彻底看透之人。我相信爹有娘有不如自己有,丈夫有还要过到手。有钱的人才会有情,无钱的人就连父母兄弟姐妹也不会拿正眼瞧你。


非娥


二胎政策的开放让很多家庭增添新成员,带来了幸福和喜悦,但同时也带来了所谓二胎家庭的痛楚!新成员的降临真会给未来带来隐患吗?答案应该是否定的!只要家庭教育得当,两个孩子是可以相互团结的。

家庭教育最忌讳的事项:

①不经常性拿两孩子相对比,容易拉仇恨!父母会不自觉地把两个孩子拿来进行比较,包括横向对比和纵向对比。横向对比是孩子在某个年龄段所表现出来的聪明程度、懂事程度等,经常把“二娃才两岁就这么懂事,比大娃那时候乖巧多了”挂在嘴边的都是在进行横向对比。纵向对比是把对大娃和对二娃的不同要求进行对比,一旦觉得大娃取得的成绩不如二娃,就会对大娃一顿唠叨。

建议:让大娃带着二娃,培养大娃的责任感和二娃对大娃的信任感,避免拿俩孩子相比较。孩子还小,为了挣得父母的宠爱,难免会互相比较,父母不应该去火上浇油,而是化解俩孩子间的疙瘩。

②投入俩娃的比例失衡!原本大娃一人独享家庭所有人的爱,但至从二娃出现后,这一切都变了,自己再也不是家里呼风唤雨的红孩儿了,家里人对他的关注也变少了。大娃争宠闹脾气,父母没有主动开导,还严厉训示,大娃这份憋屈肯定要归咎在二娃身上。若父母一直没发觉,日子久了,俩孩子感情就越来越糟糕。

建议:多跟大娃沟通,不能总是认为大娃长大就懂了,懂得尊重孩子也是父母应该学习的技能。虽然上班很忙,但不能忽视大娃的感受,也不能吝啬花在大娃身上的时间。

总之,二胎并非是未来的毒瘤,只要家庭教育做的好,给孩子带来的是亲人而不是仇人!俩孩子是可以相亲相爱相互团结的。


九点钟方向感


不是仇人,是一种亲情!在这个世界上最爱的人是你的父母,然后才是兄弟姊妹!我是六十年代末的独生女,父母走的早,好孤独,年龄越大越是感觉亲情的重要,珍惜亲情,珍惜友谊,更要珍惜父母!父母亲大人不可能会陪伴我们一辈子的,留下的兄弟或是姊妹是给我们留下的相互依靠和财富,亲情好多时候不是钱的问题,而是一种依靠,一种信赖,一种在生活绝望的时候还有另一个亲人的陪伴和支撑!!!


用户100691452896


我是二胎妈妈,我是抱着给孩子留个伴的想法生的二胎。至于变成仇人,这样的结果跟孩子的成长经历是有关系的,我相信我的两个宝贝长大肯定不会变成仇人,从不后悔生了二胎


静静家有两千金


现在很多家庭都是二胎家庭。父母想给孩子留个亲人,没想到最后却留成了仇人。这种情况确实存在,但是为什么有的家庭手足之情却如此深厚呢?我认为最主要的还是原生家庭的教育方式对孩子的影响造成的。

在二胎家庭中,小宝的到来会给家里增添很多的欢乐和幸福。但是对大宝来说,他受独宠的地位却摇摇欲坠。当爸爸妈妈总是把很多的时间花在小宝的身上时,他会感到自己没有归属感了,爸爸妈妈已经不爱他了。

这时他就会对父母产生愤恨的心理。孩子会产生一个错误的信念,他认为都是小宝夺走了父母对他的爱,所以他会把这种恨转嫁到小宝身上,大宝和二宝就是这样成为仇人的。



特别是在现在的二胎家庭中,很多家庭都是一个儿子和一个女儿。父母往往容易偏爱儿子。这种传统的重男轻女的思想,对女孩的打击是非常大的。即使两个都是儿子或两个都是女儿,父母也往往更喜欢那个听话的,或者是成绩好的孩子。父母经常对孩子说的一句话是:

“你不听话,我就不喜欢你了。”

“你不好好读书,我也不喜欢你。”

父母只喜欢那个表现好的孩子,而另一个表现不好的孩子就容易与表现好的孩子成为不共戴天的仇人。因为是他夺走了父母对他的爱。

如果父母不想给自己的家庭带来痛苦,不想给孩子留个仇人,就要用平等尊重的态度去对待两个孩子,处理好孩子之间的矛盾。我来说说我的看法:



一、父母要平等的对待孩子。

平等的对待孩子,这是非常重要的。不要因为性别的问题,或孩子年龄大小的问题就对孩子区别对待。比如:在重男轻女的家庭中,父母会经常抱抱儿子,把好吃的留给儿子,而对女儿却连个笑脸都没有。

在电视剧《都挺好》中,姚晨饰演苏明玉,她的母亲就是重男轻女的。给儿子苏明成做好吃的,要女儿给儿子洗衣服。为了儿子读书而卖房子。可是,对女儿却没有这么好。女儿想买复习资料,母亲也不让买。女儿想考好的大学也不让,说是要花钱,而逼女儿去读不花钱的师范学校。



在这样一个家庭里,女儿很自然对母亲会产生怨言,对他的哥哥感情也不好。哥哥认为妹妹好欺负,从小就仗着母亲的喜欢而打妹妹。两人因此变为仇人。

如果父母对两个孩子都是同样对待,孩子之间就不会有这么多矛盾了。孩子也不会感到缺乏归属感了。

二、父母要创造机会培养两孩子间的感情。

孩子之间如果有感情的连接,他们就不会成为仇人。这种感情的连接,可以让孩子体现自己的价值感,献出他们的力量。比如:当小宝出生后,在陪完小宝后也要陪陪大宝,父母还可以让大宝与妈妈一起来陪伴小宝。这样做的好处在于:大宝能够感受到自己是有价值的,而且他还能拿着玩具陪小宝一起玩。或在妈妈的保护下抱抱小宝,以增加两宝之间的感情。这时大宝也会看到小宝需要更多关心和照顾,能更加理解妈妈。



三、父母尽量不要介入孩子之间的矛盾。

当两个孩子长大后,他们之间一定会发生一些矛盾。父母尽量不要介入孩子的矛盾中。父母一旦介入的话,你可能就会偏向一方,从而会引起另一方的不满。因此父母可以让孩子学会自己来解决问题。比如,当两个孩子都在抢玩具的时候,你可以问问孩子,有什么更好的方法能解决这个问题?两个人可以轮流玩,或者用石头剪刀布的方式来解决,这样很公平。

父母不要去问是谁挑起的矛盾,因为你很难知道真相。两个孩子都会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回答你的。父母需要关心的是如何解决问题,而不是谁做错了。当孩子大一点后,可以让孩子们用头脑风暴的方式来解决问题,从而可以避免发生权利之争。



在二胎家庭中,父母如果能处理好孩子之间的矛盾,孩子们是不会成为仇人的。当有一天父母不在了,孩子唯一的亲人就是兄弟姐妹。没有天大的仇恨,他们是不会发生手足相残的事情的。如果孩子在小时候,与小宝发生过误会,父母可以创造机会,让大小宝有多连接的机会,进行沟通。来帮助孩子解开感情的心结。

以上就是我个人的看法。您有什么看法欢迎在下方留言。我是雨后山林静,一位正面管教讲师。感谢您为我点赞并关注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