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是怎麼養豬的?

尹小昔


說到豬,世界上幾乎沒有任何國家比中國人更看重豬了,就連我們的漢子“家”字下面就是一頭豬,而現在我們飼養的豬都是從野豬馴化而來的,中國也是最早將野豬馴化為家豬的國家。

像河南舞陽賈湖遺址就出土過一個家豬的骨骼標本,這是目前可確認的中國年代最早的馴化家豬記錄,浙江餘姚河姆渡遺址也曾出土過家豬骨骼和擁有著家豬形態的陶豬模型,還有一些描畫了漂亮豬紋的陶缽,上面有著鬃毛和長長的嘴巴,標誌著野豬向家豬的過渡形態,當然會與現在的家豬和野豬不是那麼相似。

人類在對野豬的馴化過程中,已將野豬進行了徹底地改造,野外環境中生長的野豬為適應防禦、攻擊和奔跑,所以身體比例70%側重於前半身,攻擊性幾爆發力也較強,因此會有成語“豕突狼奔”來形容野豬的威猛。

隨著幾千年的馴化後,家豬獠牙逐漸退化,同時隨著食物結構的變化,腸道逐漸增長,下半身開始由30%增加到50%,達到1比1的最佳長肉比例,而且野豬的生育能力得到了保留,最終成為了我們現代看到的膘肥體壯的廋肉豬形象。

雖然家豬逐漸被人類馴化成一種慵懶的動物,但這是古人主要目的之一,和馴養牛馬輔助農耕不同,養豬就能提供更多更穩定的肉食供給,古代中國在黃河流域很早的就出現了大規模的家豬養殖行為,所以在7000年前家豬出現地點大多數都是黃河流域的家豬飼養規模遠超其他地區。

南方因為野生動物資源相對優越人們就少有意願擴大家豬飼養規模,古代日本也是這種情況,少有家畜化野豬的做法,在大致相當於我們秦漢之際的彌生時代也曾經飼養過豬,但因為森林資源豐富,可以捕到大量野豬,所以沒多久就廢棄了,也因此日本文化更熟悉野豬,十二生肖最後一位是野豬。

我國中原地區最遲到商代晚期,就已經開始出現“殷墟腫面豬”這類成熟的家豬品種。這也是我國考古發掘,最早確認的家豬品種,而在殷墟出土的甲骨文記載中,我們還可以發現早在商、周時期,民間就已經有了專門的豬舍對家豬進行養殖,而不再需要對豬進行產出效率極低的散養了。

同時,商周時還出現了家豬養殖業的一大創造,那就是發明了閹豬技術,由於閹過的豬肉質鮮嫩、易於保存,這進一步提升了家豬走進百姓餐桌的機會。

而如今中國也是世界上家豬品種最豐富的國家,早在漢代中國的優良品種就實現了出口,古羅馬帝國自漢朝引入了華南小耳型豬,用來改良南歐本土家豬,進而培育出了體型緊緻的羅馬豬。

英國人更是在1770年前後從清朝引入廣東種豬,通過與暹羅豬、英國本土豬的雜交培育,生成全新的巴克夏豬,而現今世界分佈最廣的約克夏豬,更是英國含有中國血統的白色萊塞斯特豬與英國土豬雜交的結果。

縱觀人類幾千年來的養豬史,我們可以發現人類養豬的目的,就是如何把豬養的更肥,提供給人吃更多的肉,所以說中國人在全世界的養豬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要是沒有中國人最先培育出如此多品種的豬,我想也會沒有以後的豬品種,進而讓人類攝取肉類成為一個大問題。

我是【今古言堂】,喜歡我的回答,可以關注我!


今古言堂


看到這個問題,我不禁想起了小時候在外婆家看見外婆餵豬的場景,外婆她直接把豬食煮熟,然後用桶盛著裝起來,直接倒進豬槽裡,小豬們都急急忙忙的來吃了,我記得那時候我還會悄悄的給小豬們投食呢,但古時候的古人卻不是這樣的,他們養豬是有很多講究的,現在讓我們來具體分析分析吧。


我國是世界上最早養豬的國家,養殖歷史博大精深,源遠流長。

如今,豬肉的價格一直在暴風增長,但豬肉在現代生活中已經很常見了,可是啊,古時候,古人們把豬看得很重要的呢,那時候軍資匱乏,豬肉就成了軍隊唯一的肉食來源,由此,百姓們都很重視對豬的養殖,那時候有專門的地區被古人劃分為養豬的地點,還有專門的養殖技術人員。


最早的時候,中國首先在山上將野豬馴養為家豬,據史記載,在西安半坡、河南新鄭裴李崗、浙江餘姚河姆渡等新石器時代遺址中,發掘出距今約有六、七千年前家豬的骨骼,而早在廣西桂林那邊就早已挖出了家豬的豬牙和頜骨,據此可知,中國的養豬業距今已有近萬年的歷史了。

據記載可知,早期百姓養豬,都是在室內的,可以從家這個字可以看出來,家字上面有寶蓋頭,說明古時候的養豬大多都是家養的,並不像現在的放養。在西周時期時,古人們養豬都會閹割大豬,傳言說,閹割過的豬大多性情會變得很溫順的,雖有牙也不為害,後來,到了春秋戰國時期,養豬業早已遍及各地,地處中國大地,大規模的養殖都讓百姓們生活也變得越發好。


在兩漢時期時,養豬業繼續發展,農書記載:破以為瓠,其中白膚以養豬致肥。那時候他們都用的是葫蘆瓜瓤作為飼料,不像現在一樣直接割豬草餵養豬,瓜瓤才能把豬養得又肥又白,養豬的方法也有了大大的改進,以家養的方式變得更加規劃整齊,變成了以放牧和圈養的方式結合,並且圈養也會根據豬的大小來分,豬要雌雄分開,各自一圈,牙豬也是。養豬也從古到今一直持續發展,也一直有個規律,豬食一天的吃飯時間規律和人一樣,一天三頓,早中晚,發展至今,豬食也一直在發展變化,因地制宜,北方陸地地區,都是用薯、芋、菜葉等餵養豬的······


中國的養豬業一直都在不斷髮展,不斷改進,變得越來越好,越來越先進。


笑談歷史zz


中國人是世界上最愛吃豬肉的民族,沒有之一。我是我家最愛吃豬肉的人,也沒有之一。

世界上目前生豬存欄總量接近百億隻,中國佔了一半以上。世界上每年消費的肉類中,豬肉佔了40%以上,而中國又在這40%中佔比超過三分之二。

中國人均年消費豬肉超過40公斤,遠超世界平均水平。中國肉豬共有118個品種,超過世界總數的一半。自古以來,豬肉都是中國人最喜愛的肉類之一,中國人與豬,有著許多不得不說的故事。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馴化野豬的國家之一。咱們的“家”字,就是屋子裡有豬的意思,養豬才能興家,才能成家,這種思想和文化是世界上獨一份。

中國人在新石器時代就開始養豬,我國新石器文化遺址中有大量豬的壁畫,一些隨葬品上也有豬的圖案和裝飾。豬也是中國的十二生肖之一,而且出現得很早。

從周代的《周禮》中祭祀的記載,到《詩經》的古詩都多次出現豬的蹤跡。而對中國養豬方式方法記載比較詳細的著作,是西漢時期重要的農學著作《汜勝之書》。

這是我國第一部較為完整的農業和畜牧業科學專著,成書於西漢成帝時期。

(豬溷的作用)

《汜勝之書》將豬圈稱為溷(hùn ),《說文解字》中對這個字的解釋是:溷,,"廁也,從口,象豕(豬)在口中也,會意。"

《汜勝之書》中說,豬糞是極好的肥料,在種麻時,“無蠶矢,以溷中熟糞之亦善”,可見當時人們就知道用豬圈養豬,而且利用豬糞做肥料了。

漢代的豬圈多為上廁下圈結構(參見上圖),真正做到物盡其用。而家裡豬的多少,是一個人社會地位的反映。

《史記·貨殖列傳》中說:“故曰陸地牧馬二百蹄,,牛蹄角千,千足羊,澤中千足彘,水居千石魚陂,此其人皆與千戶侯等”。

什麼意思呢?就是說西漢時期就出現了養殖專業戶,要是誰家養二百匹馬,或者一千隻牛羊,或者家裡養了上千頭豬,那這家人就和千戶候的生活差不多了。

可見當時養豬專業戶並不罕見,而且日子過得很滋潤。

(漢代豬圈模型)

有養豬的,就有為豬看病的獸醫。

《史記》上記載了當時一個著名的獸醫名叫留長孺,他會“六畜相法”,根據這個相法,仔豬以“短項無柔毛者良,一廂有三牙者難留”,所以漢代養殖的豬“頭短寬,耳小而直立,頸短閣,背腰寬廣,四肢短小”的品種,這種豬早熟、抗病,肉質鮮美,是當時重點養殖品種。

對於養豬,統治階級是鼓勵的。政府鼓勵農民發展副業,養豬養雞,增加收入。

漢宣帝就要求農戶至少一家要養一隻母豬,五隻雞,而且還將當時兩個著名養殖專家商邱子和卜某的養殖經驗整理成冊,發給農戶,讓他們照單抓藥,提高養殖水平。

魏晉時期,中國的養豬業已發展成一個獨立性強,規模龐大的產業。養殖經驗也得到極大提高。

《齊民要術》上詳細記載了肉豬養殖幾個注意:“圈不厭小,處不厭穢,亦需小廠以避風雪,春夏中生,隨時放牧,放而不飼;所有糟糠,則畜待窮冬春初”。

這段話的意思是如果條件不夠,豬圈小一點沒關係,豬圈內豬的糞便多點也沒事,但一定要建個豬圈讓豬避風雪。


春天夏天外面牧草多,可以放養;糟糠等飼料最好等冬天外面沒有牧草的時候再給豬吃,這樣可以節約成本,不至於讓豬冬天捱餓。而且放養的豬更健康,不容易得病,所以要隨時放牧。

可見魏晉時期養豬技術已達到了一個比較高的水平。

剛生下來的小豬如何護理?古人也有詳細的記載和豐富的經驗。

比如冬天產下的仔豬容易凍死,便可以“索籠盛豚,著甑中,微火蒸之,汗出便罷”。

我不是養豬專家,這個辦法在我看起來不是養豬,是蒸乳豬吧?

將小豬仔放在籠子裡蒸一下,蒸到出汗,這個辦法有什麼道理,還請讀者們賜教。

(古代養豬場)

剛斷奶的小豬,食物與大豬肯定不同,吃什麼古人也有介紹。

《齊民要術》上說:“埋車輪為食場,散粟豆於內,小豚足食,出入自由,則肥速”。

可見小豬伙食比大豬好,吃的是粟和豆兩種當時的主糧,而大豬則要搭配豬草。

小豬兩個月後,便要閹割。

這方面古人的經驗也很多,他們知道閹割時要用“麻、鹽制豚”,也就是用鹽或者大麻給傷口消毒,防止細菌侵入。

雖然古人不知道有細菌這種生物,但經驗告訴他們,手術時用大麻可以麻醉傷口,減少豬的疼痛;手術後用鹽消毒,可以防止感染。

這應該是從生活實踐中得來的經驗,是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

唐宋之時,豬已成為最受歡迎的肉類之一,一個成功的養豬人,往往很富有,所以唐代把豬又稱為“烏金”。

這時也出現了官府開辦的養殖場,能在官府開辦的養殖數千頭豬的大型養豬場裡將豬養得又肥又壯的人,會被人尊稱為“宰相之才”。這雖然是戲稱,也可看出養殖專家在當時的地位是不低的。

豬肉在古代文獻裡出現過很多次,比如鴻門宴上,項羽與劉邦吃的就是豬肉,樊噲衝進大賬時,項羽賞賜給他的也是一塊豬前腿肉,樊噲用盾牌當作案板,席地而坐,大口喝酒,大塊吃肉。


也有人說這是生肉,沒煮熟的,我認為也有幾分道理。因為打仗的時候,本來對吃的就無法太講究,項羽賞賜給樊噲的肉,也許是讓他帶回去吃的,樊噲為了表現英雄氣概,生著吃了,也有可能。

說起豬肉,就不能不提“東坡肉”。做為一個吃貨,我是極愛這道菜的。雖然看上去很肥很油膩,但吃到嘴裡完全沒有油膩的感覺,只覺得真香。

據說這道菜是蘇東坡被貶到黃州時,看到當地豬肉便宜,但廚師燒肉的水平太次,老先生忍無可忍,發明了這道名菜。

這道菜我是會吃不會做,所以無法將它的製作過程與大家分享,真的很抱歉。但我告訴大家,東坡肉真的很好吃,我真不騙你們。

(東坡肉)

經過多年的發展,中國的養豬業在宋元時期已經非常發達了。馬可波羅來中國時,面對菜市場上隨處可見的豬肉,簡直驚呆了。


我們知道西方人不太吃豬肉,所以馬可波羅也許從小就沒見過豬肉,他在浙江衢州的市場上轉了一圈後大發感慨:“在這個地方,看不到綿羊,但有許多公牛母牛和山羊,豬的數目則特別特別多”。

馬先生用了兩個“特別特別多”來形容市場上的豬肉,我們只能笑話他少見多怪。要知道,衢州是個很小的城市,他要是去大都的菜市場,下巴都要驚掉下來。

宋應星的《天工開物》是明朝一本科學雜書,裡面記載了許多豬的種類,而且每個品種的特點、養殖方法都有詳細的介紹,大家有興趣的可以去看看。

我要說的是,養豬,是明朝和清朝老百姓幾乎家家戶戶都做的普遍的事情,出現了“無豬不成家”的說法。

誰要是家裡沒有兩隻豬,都不好意思和人打招呼。

(肉豬)

廣東人愛吃是全國有名的,廣東出產的豬,肉質在明清時就享譽全國。

據當地方誌書上記載,明清時,廣東人餵豬拿的是紅著、紅莧菜、木瓜與酒糟的混合飼料,養出的豬“肉質鮮美,肥而不膩”,特別是廣東名菜“烤乳豬”,那個香哇!

近代中國進入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後,老百姓生活水平下降,生豬存欄數年年下降。到了抗日戰爭時,降至歷史最低值。

但隨著新中國的建立,養豬業又不斷髮展,年年有新高,也培育出了許多新的優質品種,豐富了老百姓的生活。

(吃不起,吃不起)

最近這段時間,由於非洲豬瘟的影響,肉豬養殖受到一定衝擊,我們這的豬肉漲到近三十一斤,有點吃不起了,每次買肉只買一斤左右,不夠一家人吃的。

真想豬瘟早點過去,好好的大吃一頓。不知道諸位讀者君家鄉豬肉是什麼價?大家討論一下,看看哪裡的豬肉便宜,哪裡的人就是幸福的人。

參考文獻:《史記》、《齊民要術》、《天工開物》

歪眼小史工作室出品


剛日讀史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中國古代養豬有長達幾千年的歷史。

讓大家驚訝的是,最初的養豬竟然主要不是為了吃肉。

我們一點點來說。

野豬是一種很古老的動物,生活的地域遼闊,幾乎遍佈中國全境。

中國人很早就把野豬當做狩獵的對象。

商周時期,中國還沒有完成成為農耕民族,還保留了很多的漁獵習慣。

當然,狩獵是不靠譜的,可能長時間沒有打到獵物。

所以逐步中國人開始馴養獵物,野豬就是被馴養的獵物之一。

當時野豬大體還是放養,同鹿之類沒有什麼不同。

然而到了秦漢時代,中國人基本放棄漁獵,完全農耕了。

農耕需要肥料,古代又沒有化肥,多依靠人畜的糞便。

很快,人發現了一個很好的肥料來源,就是豬。

豬這種東西的特點是吃得多,拉的多。

豬糞質地較細,含有較多的有機質和氮磷鉀養分,豬糞分解較慢,適宜做基肥,一頭豬的糞便可增產200-300斤的糧食。

由此,豬從放養變為了圈養。

古代農民和豬是住在一起的。

其實,直到民國時期,很多農民任何和牲口同居一室,導致很多傳染病。

當年豬有自己的豬圈,同主人的房屋是相連的。

在糧食不豐富的時代,豬主要吃各種草,冬天用農作物藤葉煮豬食。

豬長肉很慢,但肥料出的不少。

在唐代之前,中國人吃豬肉的並不多。

這主要是當時閹割技術雖然有,但還不太高明。豬如果不閹割,肉味會有一股騷味,而且長肉比較慢。

這種肉沒人愛吃。

從唐代開始,閹割技術有很大提高,豬肉也開始有不少人吃了。

詩經杜甫居川時有“家家養烏鬼”(四川稱用作祭神的豬為烏鬼)的詩句,足見養豬業的盛行與普遍。

不過,直到宋明時代,豬肉並不流行,被當做低等肉食。

為啥?

中醫理論認為,豬肉對身體不好,會導致人的虛胖。

所以,宋代蘇東坡搞個東坡肉,就是很大發明瞭,因為當事人吃豬肉很少。

《水滸》寫的是宋代,但其實反應的都是明代的東西。

水滸中,好漢們吃牛肉、吃羊肉、吃雞肉甚至吃狗肉,但很少吃豬肉。

隨著明代引進了西洋農作物,特別是適合做飼料的紅薯、花生的作物,明清的養豬規模又有擴大,全國各地都養住了。

李時珍《本草綱目》提到:“生育、兗、徐者,耳大;生燕、冀者,皮厚;生梁、雍者,足短;生遼東者,頭白;生豫州者嘴短;生江南者,耳小,謂之江豬;生嶺南者,白而極肥”。當時四川的養豬業居全國之首,榮昌的白豬,松潘的香豬,都是聞名遐爾德特產。


薩沙


豬是大家及其熟悉的動物,為六畜之首,十二生肖屬相中作為壓陣排在最後,可見豬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重要地位。歷代留傳下來的有關豬的文獻典籍浩如煙海,如《齊民要術》、《本草綱目》等都有涉及豬與神話傳說、語言文字、民俗風情以及飲食文化的關係。

“生肖豬”

商周時期,中國已經出現了閹割技術,但從文獻上看主要是閹割公豬,使其脾氣變得溫順愛長肉。閹割術這是養豬史上的一件大事,表明古代人對於豬睪丸的功能和生理作用有了突破性認知。而後閹割技術廣泛流傳於古代民間,深受農民的歡迎。

古代早期的豬應該是放養模式,隨著種植業的發展,狩獵採集已經不是日常生產的主要工作,種植成為主要的生活來源,於是對肥料的需求迅速增加,養豬慢慢發展為圈養,主要目的是為了積肥,這種模式從漢代開始出現。豬一直在人們的生產意識中佔有很高的地位,我們現在漢字“家”的結構就可以看出,拆開了就是“宀”和“豕”,就是房子下面有豬的意思。



“黑豬”


清代在鴉片戰爭前,養豬業是比較發達的。全國各府志中,都把豬作為“物產”,而且對一些特產名貴豬種記載的更為詳盡。值得提出的是十八世紀,中國豬被引入到英國,與當地約克郡和巴克郡土豬進行雜交而育成了世界聞名的大約克夏和巴克夏豬,後又被美國引去,與當地豬交配而育成了波中豬和徹斯特白豬。鴉片戰爭至解放前夕,我國養豬業持續下滑,戰爭、災害和疾病流行,使養豬業遭到嚴重摧殘,呈現一片衰落的景象。

“大約克夏豬”

正因為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與勤勞,才有了現代養豬事業的蓬勃發展。吃水不忘挖井人,通過了解更多古代養豬知識我們才能明白現在豬對國人的重要性,隨著現在“非洲豬瘟”在我國的肆虐,我們要向古人學習,改進養豬方法和技術,戰勝“非洲豬瘟”。


我是一壞chong


歷史悄悄話悄悄給您講歷史!

看到這個問題,我想起了自己的童年。悄悄話是農村娃子,小時候家裡也養過豬。

當時家裡養了一隻母豬,通過專門的公豬配種後,讓母豬生下豬仔,一般能生8—15只的樣子。然後將小豬餵養到百十斤左右後賣掉賺錢,悄悄話乾的最多的就是給小豬餵食啦😅


那古代人們是如何養豬的呢?下面歷史悄悄話與大家一起學習我國古人的養豬歷程。

我國是世界上最早開始養豬的國家,可謂歷史悠久,源遠流長。

在甄皮巖遺址墓葬發掘的豬牙和頜骨,距今已九千餘年;半坡、河姆渡等遺址發掘中都發掘出距今六、七千年的家豬骨骼。這說明在距今約一萬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古人就開始飼養家豬,當然這時候也是古人開始將野豬進行規模圈養的開始,至於養殖方法估計就是定時給圈欄裡的業主整點野草、樹葉之類的吃的。


商、周時期人們對豬的生殖系統有了深入研究,《易經》記載:“豶豕之牙吉”,即閹割了的豬性子就會變得馴順,雖有犀利的牙也不足為害。《禮記》上說:“豕曰剛鬣,豚日腯肥”,即未閹割的豬皮厚毛粗,叫“豕”,閹割後的豬能夠長得膘滿臀圓,叫“豚”。古代人民研究創新發明了豬的閹割手術,這是養豬史上的一件重大突破。隨後閹割技術在古代民間得到廣泛流傳,深受農民的歡迎。  

史料記載秦漢時期有“牧豕人”,也就是放豬的人,就像現在的牧羊人。那個地多人少,糧食缺少,人文地理環境適合將豬這種雜食動物進行放養。另外秦漢時期養豬也不是全部閹割,未閹割的豬羶腥味較大,只有底層農民才會經常食用。到宋代蘇東坡對豬肉做法進行了改良,加入作料經久燉而成東坡肉,成為一絕才被廣泛接受。

漢代人們對肥料與土壤的關係已有相當的認識。經對漢墓出土的陶豬圈的考證,證明某些地區已出現舍飼與放牧相結合的養殖方式。為了積肥,設計了各種形式的豬圈:獨立式豬圈、與廁所相連的連茅圈以及與作坊相連的豬圈等。漢代在豬種選育方面也有相當發展,方以智所著《物理小識》中提到“短項無柔毛者良,一廂有三牙者難留。”說明當時已掌握了豬機能與形態的關係,對豬種質量的提高起了很大作用。



魏、晉、南北朝以後,群眾養豬的經驗日益積累.並用文字記載下來。北魏的《齊民要術》中載有:“圈不厭小,圈小肥疾;處不厭穢,泥穢得避暑。春夏草生,隨時放牧,八九十月放而不飼,所有糟糠,則畜待穹冬春初。”說明當時人們已注意到放牧與舍飼的結合、因季節而實行不同的飼養方式、利用放牧節約飼料等重要觀念。   

隋、唐以來,隨著生產力不斷髮展,養豬已成為農民增加收益的一種重要手段。《朝野僉載》中載:“唐洪州有人畜豬以致富,因號豬為烏金。”即古代養豬專業戶。又據《新唐書·盧杞傳》記載當時官辦養豬場數目有數千頭,可見唐代我國養豬業的規模。   

到了宋代,由於經濟的發展對人們對飼養以及豬肉的質量提出較高的要求。蘇東坡遊歷民間,因此嘗過各地的豬肉,“熳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時他自美,每日起來打一碗,飽得自家君莫管”是東坡肉做法最真實的寫照。《東京夢華錄》中記載北宋末年京都開封每天從南薰門趕進豬隻的情況:“唯民間所宰豬,須從此入京,每日至晚,每群萬頭者。”說明當時城市發展對豬肉的需求程度和宋代養豬業發展的情況。

 

元代結束了常年戰亂後,統治者“以農桑為急務”,因此養豬業也得到長足發展。王楨的《農書》在養豬技術方面創造發明一些可貴經驗,書中提及:“江南水地多湖泊,取萍藻及近水諸物,可飼之。”把生長速度很快水草用來餵豬,擴大了飼料來源。《馬可波羅遊記》一書中提到我國浙江省衢州的農牧情景:“在這個地區,看不到綿羊,但有許多公牛、母牛、水牛和山羊,至於豬的數目則特別的多。”這都反映元代重視農區豬的飼養,呈現出一片繁榮景象。   

到了明代我國養豬業曾遭受一次浩劫,因為明代皇帝姓朱,與豬同音,正德十四年曾有旨禁止養豬,違者充軍。次日,遠近盡殺,減價賤售,小豬埋棄,一時駭異。《萬安縣志》記載:“正德中,禁天下畜豬,一時埋棄俱盡。陳氏穴地養之,遂傳其種。”任何艱險都阻止不了勞動人民養豬的傳統,陳氏穴地養豬的事例,正是勞動人民為了保存豬種,與統治者進行鬥爭的案例,這才繼承與發展了養豬業。《本草綱目·獸部·豕》中講道:“豬天下畜之而各有不同:生青、充、徐、淮者耳大;生燕、冀者皮厚;生梁、雍者足短;生遼東者頭白;生豫州者口皋短;生江南者耳小,謂之江豬;生嶺南者白而極肥。”生動的描繪了我國各地豐富的豬種資源及特點。


清代在鴉片戰爭前,養豬業是比較發達的。全國各府志中,都把豬作為“物產”,而且對一些特產名貴豬種記載的更為詳盡。值得提出的是十八世紀,中國豬被引入到英國,與當地約克郡和巴克郡土豬進行雜交而育成了世界聞名的大約克夏和巴克夏豬,後又被美國引去,與當地豬交配而育成了波中豬和徹斯特白豬。

時至今日,經過無數人民的積累、總結和創新,養豬已經成為一種流程全面,細節詳盡的產業化養殖。

豬肉價格隨著市場供需關係的變化有時低廉有時高昂,這幾天聽到豬肉價格飛漲的行情,悄悄話都想回老家養豬去了!

文章參考:《古代養豬趣談》出自亞熱帶農業生態研究所


歷史悄悄話


古人狩獵求食,捕到豬崽便思畜養。但豕野性難訓,常逃回山野老窩。為斷豬崽歸路,便蒙豕頭抱歸,此為矇蔽之法。由野生到家養需過渡,古人便系豕足於戶外,即豖。(音(Chu)豕受困於足,便以口咬,即啄,試圖脫逃。但古人持之以恆,堅持繫於野飼養。漸漸訓化,終於把豕引進了家。家養過程中,人們發現了豬糞與禾之關係。於是有了農稼,促進了農業發展。


雲布衣A


我看到一個古代一個陶器,是從古墓中挖出來的,這個陶器就是古人養豬的場景:上面是個小房子,就是當時的廁所,下面連著豬圈,人拉旳糞便可以讓豬吃到。這個可以看出古人也是相當聰明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