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我不是教你詐,我只是教你說話

鬼谷子:我不是教你詐,我只是教你說話

(一)

鬼穀道裡有一次辯論:

正方:只有在對鬼谷子有系統的認知和深刻的領悟才能應用。

反方:鬼谷子是方法論,他的思想和謀略,可以拿來就用。

為此,雙方的觀點發生了分歧,學習鬼谷子,到底到了什麼程度上才能應用鬼谷子的方法呢?

如果不懂,怎麼用?如果不同怎麼懂?

這讓我想起了王陽明的“知行合一”之說,王陽明說知行本是一體,知為行之始,行為知之成。

日格一物,事雖細,但經不住時間的積累。有了積澱,自然就水到渠成,認識了那麼多朋友。也更讓我走進了縱橫家的世界。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勇敢的邁出那一步,對世界大膽的說,我想試試。

但不能放任自己的本心。離卻了本心,任何行為都是虛妄的。

就如我們讀鬼谷子的。

假如離卻了捭闔之道,對縱橫家缺乏最基本的認知,又如何去天下縱橫呢?

就好像我們今天故事的主人公蘇秦。

三分鐘學會鬼谷飛鉗秘術,識人心,觀世相!謀士們縱橫天下的方法,從天時地利人和幾個方面度權量能,順應心理,找到漏洞,進而用飛鉗,鉤鉗聯合應用的方法。

這裡面涉及到鬼谷子上篇捭闔、反應、內楗、抵戲和飛鉗五篇的連環應用,是“勢、反、順、變、戲、鉗”六字訣。

這是關於縱橫天下的,是關於宏觀應用的,用之者可運籌帷幄,運籌帷幄。

但如今已經是21世紀,血統和格局註定了我們只是小人物,我們不妨從微觀角度上實踐,縱橫人世。

這是鬼谷子的一個優勢,上可說國,下可說家。

怎麼用呢?還是從《戰國策》的故事講起。當然這次是個悲傷的故事,關於蘇秦的。

我們從《戰國策》還是《史記》的記載,幾乎確信蘇秦下山,遊說秦惠王失敗後,那段日子很悲慘。

比如《史記》記載:出遊數歲,大困而歸。兄弟嫂妹妻妾竊皆笑之,曰:“周人之俗,治產業,力工商,逐什二以為務。今子釋本而事口舌,困,不亦宜乎!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他遊說失敗後,很落魄,他家人們都譏笑他說:“沒本事裝什麼大頭蒜啊,幹嘛不去擺個地攤做小買賣呢,現在混成這樣,活該!”

鬼谷子:我不是教你詐,我只是教你說話

《戰國策》描寫的就更詳細了,失敗後的蘇秦回家,妻不下紝,嫂不為炊。父母不與言。

意思就是說,蘇秦回到家裡,妻子不下織機,嫂子不去做飯,父母不與他說話。我們的下崗青年蘇秦創業失敗後,沒穿沒吃的,連爹媽都不認他,一家人都看不起他,還不夠慘嗎?

那段時間蘇秦經歷了人生的最大的挫折,飽嘗人情冷暖,世態炎涼。

蘇秦落寞的說:“妻不以我為夫,嫂不以我為叔,父母不以我為子,是皆秦之罪也。”

是家人無情嗎?我想蘇大哥誤會了,他們是覺得蘇秦不要好高騖遠,眼高手低,能踏踏實實的做好一件事情,不要誤了大好青春年華。

蘇秦連自己家人都沒說服,他怎麼能搞定秦王,搞定諸侯呢?

那是個秋天的夜晚,天氣驟冷,窩囊青年凍的瑟瑟發抖,感嘆的說,事到如今,都是我的過錯。我們的蘇秦抑鬱了。

看官,就算古人說過“潛龍勿用”,但蘇秦這樣的窩囊基本上也算報廢了吧,如果是在現代生活中,我相信不會有人會覺得這個窩囊廢日後能縱橫天下。

不信瞧瞧隔壁的張儀,同樣遇到挫折,甚至被人陷害了,胳膊都被打斷了。他妻子是一遍關心,一遍安慰,一直為丈夫叫屈。張儀還有心情跟媳婦調情說,你看我舌頭還在嗎?

對比二人的境遇,都曾經努力過,艱難過,但是身邊的境遇卻完全不同。理由很簡單,張儀毫不費力的搞定了自己的妻子,而蘇秦一個家人都沒搞定。

蘇秦心裡想的肯定是用三寸不爛之舌在諸侯面前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的那一刻,要不然我跑那麼遠拜師幹嘛?

只是,連家人都說服不了,拿什麼去說服別人呢?

蘇秦吶,你要記住你師父說過“說家、說國、說天下”,任何事情都是循序漸進的。

鬼谷子:我不是教你詐,我只是教你說話

千里之行,一定要找準方向。

那麼後來蘇秦怎麼辦的呢?死磕了一年的書,才搞搞清楚揣摩術。

他終於明白了,於是他說服了親人,

他說,給我個機會,我還想再試一次。

他明白了,要想縱橫天下,必須能縱橫人世!

怎麼縱橫人世呢?這點鬼谷子也毫無保留的告訴我們了。

為什麼蘇秦搞不定自己的家人呢?因為他缺少最基本的觀察、分析、思考能力。

求職失敗的蘇秦肯定會在晚上抽著煙,輾轉難眠,抓著腦門說,這人怎麼都一個樣呢。

人很複雜,其實是不一樣的,凡物莫不相異。

(三)

雲夢山上,鬼谷子曾經教過他,只不過早還給老師了。

那還是個秋天,雲蒙山上山花爛漫,鳥語花香。蘇秦、張儀早早的來到了鬼穀道場,想從老師那裡套出一點乾貨。

那鬼谷子早已看出他們的心思,就問蘇秦:

你覺得我跟你師弟,有什麼區別?

蘇秦不假思索的說,你都是人唄,一個鼻子兩隻眼。能有啥不同?

鬼谷子聽完面有不悅,轉而問張儀。張儀說:“師父,您智慧超群,這四海之內誰人不知?哪怕是那周天子也要給師父三分面子。當然師兄也不差,世人誰不知道師兄孝順呢,而且師兄是個謙虛的人,平時總讓著我,”。

一席話說的鬼谷子哈哈大笑,蘇秦也跟著笑了。鬼谷子意味深長的多看了一眼蘇秦。

於是鬼谷子說,這人吶,看起來是一樣的,那是沒細看,細看起來呀,人的相貌、習慣、愛好、生長環境其實都是不一樣的,你們想從我這學手藝,就必須學會揣摩人心,其實沒什麼難的。我今天教教你們如何縱橫人世的道理。

看人吶,首先從智慧、金錢、氣度(性格、權勢、格局等)三個方面考量。看看考量這個人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智力多高,財富幾何,氣勢盛衰。

實際上每個人的基本情況是不一樣的,所以需要給每個人定位,有人聰明、有人有錢、有人有權勢。

估摸夠了,接著咋辦?要迎合他、順應他,然後暗中鉗制,根據適應對方的意圖。這就是飛鉗的連接人的弦。如果能應用在人身上,可以獲得“空手套白狼”的功效,只要連接不斷,反察其辭,就可以鉗制他們,為我所用,能夠縱橫人世間。

鬼谷子的教誨讓二人聽的如痴如醉,如果蘇秦一拍大腿叫道:師弟,你飛鉗我。

引的三人哈哈大笑。

那一夜,蘇秦猛然醒悟,回想雲夢山的點滴,早已泣不成聲。

(四)

今天的主角,蘇秦其實是配角,真正的主角是飛鉗。

1000多年前,文學家劉勰有幸讀到了整版的《鬼谷子》,讀到《飛鉗篇》,他驚歎於縱橫家的智慧,於是大筆一揮寫了上句:

飛鉗伏其精術。

劉勰其實給我們一個線索,鬼谷子的精妙之術就在《飛鉗》。只是千百年來並沒有得到重視。

飛鉗術其實是鬼谷子上篇的集大成者,內含求勢、反察、順心、變術、抵戲、飛鉗六術,極其精妙。

相信大家在日常生活中會遇到這樣的問題,很難說服一個人。實際上之所以說服不了,是因為你沒找到方法、

這個世界從來就不缺道理,缺的是說服人的方法。

當你說服不了的時候,你是否反思過,你瞭解他嗎?

度權量能是飛鉗的基礎,然後才可以順心,飛鉗,順應對方的心理,飛出一套說辭,鉗制對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