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语文课程的性质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未到伤心处丶


语文课程的性质:工具性、人文性。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课改”以来有人在强调人文性的时候,不恰当地“将孩子和洗澡水一起泼掉”。“孩子”即语文本体。这样做又陷入了片面性,必然造成工具性与人文性两败俱伤。

工具性是语文课程的根本属性,是设立语文学科的理由,也是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独特性。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历练之。训练语言(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语”指口头语言,“文”指书面语言)是语文科的专责。

人文性是语文课程的重要属性。课程内容、课程资源中丰富的人文内涵,决定了这一课程性质。人文性,可以理解为人性与文化性的整合,包括文化、道德、情感等精神生活的方方面面。语言是最重要的文化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民族总是把自己全部精神生活的痕迹都珍藏在民族的语言里。”(乌申斯基语)因此,语文作为学习母语的课程,必然具有人文性。

工具性与人文性是表与里、皮与毛、血与肉的关系。工具性是“表”,人文性是“里”。工具性是载体,人文性是灵魂。工具性如“皮”,人文性如“毛”,“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工具性如“肉”,人文性如“血”,有血有肉,才是鲜活的生命。工具性与人文性是与生俱来、相辅相成的。没了工具性,便没必要设语文课,人文性也无从谈起;没了人文性,语文课只有孤立的字、词、句、篇,枯燥的、机械的语言训练,语文课便失去了生机、情感和韵味。恰切的做法是在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的过程中,在培养语感、发展思维、积累语言、积淀文化的过程中,吸收人文内涵,培植人文精神。这是一名经验丰富的语文老师所总结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忙什么啊


语文课程是一门综合性的基础学科,它是语文科学又是教育科学,其目的在于指导学生进行读、说、听、写的训练,使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人们以语言为工具进行思维,表达思想感情,与他人进行交流;各门学科的学习都需要听说读写等语文基本功,因此语文是学习其它学科的基础;语言文字使人类几千年的文化得以记载和传承。由此可见,语文课程的工具性是指语文本身是表情达意、思维交际的工具。但是,如果语文教学把语文的工具性过分突出,以知识为纲要,以训练为主体,把知识分解成一个个训练点,写作教学遵从“套路”、“模式”,一味地照搬模仿,这样的语文教学将导致语文课程平淡无味,没有血肉,结果学生也将被工具化,个性的发展被扼杀。

二、语文课程的人文性

语言不仅仅是一种系统符号,而是一种文化,它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它是人类思想内涵的体现,与人是紧密相联系的,与人的社会历史文化是紧密相联系的。语文作为人文学科,蕴含了丰富的文化知识、价值取向、人生哲理、民族精神等,它能在思想上给人以启迪,在情感上给人以愉悦,能不断提高人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坚持语文课程的人文性,是学生全面发展的保证。因此,语文教学不能只是纯粹的语文知识的传授,我们可以从语文课程的特点出发,通过对字、词、句、段、篇的充分挖掘,找出课文中蕴含的人文价值,引导学生对其正确感受和思考,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提高思想认识,陶冶道德情操,发展健康个性。

三、工具与人文的统一

工具性不能脱离人文性,我们知道,要做到对语言文字的准确理解是不能脱离具体的语境的,同样要正确地掌握其内容,也不能脱离它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人文性不能脱离工具性,语文课程人文性教育不能脱离语文知识与语文能力的教学,即不能脱离文本来抽象、孤立地进行人文性教育,而应是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学生的阅读来理解文本自身的思想意义,通过感悟、熏陶来潜移默化地发挥作用、产生影响。

抛开工具性的人文性,往往只注重追求意趣、感悟境界,而忘却了语文工具的掌握和运用。而抛开了人文性来理解工具性,往往会使语言抽象枯燥。语文教学,不能走工具性的极端,或者是人文性的极端,而应是两者有机地融合。语文教材中涉及了大量丰富多彩的人文性内容,文本的表达方式也多种多样。语文教学不仅要求学生理解生字词,了解并掌握文章的表达方法等基本知识和技能,同时还要求学生能正确地理解、表达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并且鼓励学生个性化的见解和创造性的思维。

四、如何在教学中落实

1、在阅读教学中,掌握课文的重点字词、文章的写作技巧、表达的思想内容是教学的基本任务,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不在于对课文的概括是否全面、正确,而应该注重让学生去体验和领会作者的思想情感。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为学生的个体阅读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强调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和独立性,文本的意义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自行发现、建构起来的,每个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个性气质都不一样,因此我们要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鼓励学生对阅读内容作出有个性的反应,不要去刻意追求“标准答案”。

2、在运用语言中,要从积累入手,将两句话合成一句话,鼓励学生多种表达,显然这是语言文字的训练,但将此训练融入到情感体会之中,就将语文训练与情感体验结合得了无痕迹。语文教学过程就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过程,是在特定的环境下教师与学生双向互动活动的过程,是人实现自我成长的过程,我们既要努力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又要把语文训练与人文精神的熏陶结合在一起,以获得工具性与人文性有机结合、共同发展效果。


老司机的滴滴车


指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性质,这一基本性质要如何理解呢?

首先语文课程的性质是客观的,早在语文课程诞生之前就已经存在,是在我们达成共识之前就已经确立的,从属于课程本身,不以人的意志而转移,这就是为什么在新课标作出规定前,已经有大量优秀的教师上了那么多精彩的语文课。

其实关于语文性质的探讨自从有了语文课程之后就一直没有停止过,特别是在新课标作出表述之后,大量不同的意见汇集在一起就会产生曲解甚至是误读,这就会给语文教育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对于语文课程性质的探讨,最应该先从语文二字本身出发去思考。

关于语文,有的人理解是语言文学,有的人理解是语言文字,其中叶圣陶先生所说的“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是为大众所接受的一种说法,《新课标》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那么,怎么理解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呢?一般我们也仅仅是理解为语文是我们用于沟通交流的工具,而对于人文性,我们也仅仅是浅显地理解是纯粹的中国传统文化和思想道德教育。有人曾经把工具性和人文性做了个比喻,认为工具性和人文性是硬币的两面,这种理解未免太片面,看到工具性的一面就很难看到人文性的 一面,容易导致只看到性质的一个方面。周小蓬老师把语文课程的性质比作是橘子水,橘子和水除非人为因素,否则难解难分,这就好比哲学中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影响,相互依存,不可分割。这种比喻是比较恰当地表现出了工具性与人文性之间的关系的。

一.如何理解语文课程具有工具性

首先我们都知道语文就是口头为语,书面为文,那么就不难理解语文就是我们现实生活中进行交流沟通的工具,生活处处皆语文,我记得恩格斯曾经有过表述,他说,人类社会在发展过程当中,已经到了有些什么非说不可的地步,于是就产生了语言。语言是一套符号系统,是人类的思维和生活,工作的交际工具,语言的这一基本特性就决定了任何语言都具有这种工具性,而语文课程恰恰又是对语言的教授,那就注定语文课程具有工具性。

叶圣陶先生对于语文的工具性有明确的阐释:“语文不是关于知识的学科,学习语文的目的就是在日常生活中会用语言文字,因为语言作为工具是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而张志公先生对语文课程的工具性是这样理解的:“语言是进行思维和交流思想的工具,因而是学习文化知识和科学技术的工具 ,是进行各项工作的工具”,由此可以看出语文具有工具性这一重要的性质,也就要求各位老师在教授过程当中应注重培养学生掌握这一工具,并制定考核标准检测教学成果,使每一位学生都能熟练掌握这一工具。

二.如何理解语文课程的人文性

首先,语文的人文性是指其包含的思想感情和历史文化,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为我们留下宝贵的传统文化以及蕴藏在各种诗书中的思想感情,语文教育就是要求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语文教材以及大量的课外读物等,去深刻体验我国独特的语言文字的和优秀传统文化,并从中获得自身独特的价值观和素养,担负起传承我国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重任。

其次,语文的人文性还体现在尊重和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到今天,已经从原来教师为主体的教转变成学生为主体的学,语文的人文性就要求教师必须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进行教学,既要注重学生掌握语言这一工具,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个体独特性,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指导。这是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不同之处,带有一定的育德功能。

最后,凡是教育就离不开人,语文教育也不例外,语文教育的对象就是人,所谓读文是精神的内化,作文是精神的外化,教师教授语言的过程就是学生对知识的内化过程,学生通过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情感思想就是对精神的外化过程。因此,教师要特别注重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以表达积极向上的人文精神。

三.如何理解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就好比如盐在水,我们在使用语言这一工具时其实就是在表达自己的思想,与人文性密不可分。

首先教师要充分理解什么是工具性,什么是人文性,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清晰准确知道语文哪些知识是偏工具性,哪些知识是偏人文性的。那么,在教授过程中,就要注重二者的结合,但是值得注意的一点,要求教师做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不是每节课都是工具性和人文性平分,而是每节课都要体现二者的存在,至于谁占主体,还是要根据具体的情况具体分析。

上海特级教师钱梦龙指出,语文阅读教学就是要让学生知道,写什么,怎么写,为什么要这样写,他还要求要注重学生的主体性,这些教学思路还是符合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原则的。以鲁迅先生的《记念刘和珍君》为例,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这篇文章写了什么,写的是谁,这个人做了什么,这是偏人文的,其次是作者是以怎样的态度写的这篇文章,这是偏工具性的,最后是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这是偏二者结合的。只有做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才能形成良好的语文素养。

关于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在实际教学中的形式多种多样,但是,训练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培养学生高尚的爱国情操,是语文教学亘古不变的宗旨。


小胖农村


工具与人文的统一

工具性不能脱离人文性,我们知道,要做到对语言文字的准确理解是不能脱离具体的语境的,同样要正确地掌握其内容,也不能脱离它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人文性不能脱离工具性,语文课程人文性教育不能脱离语文知识与语文能力的教学,即不能脱离文本来抽象、孤立地进行人文性教育,而应是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学生的阅读来理解文本自身的思想意义,通过感悟、熏陶来潜移默化地发挥作用、产生影响。

抛开工具性的人文性,往往只注重追求意趣、感悟境界,而忘却了语文工具的掌握和运用。而抛开了人文性来理解工具性,往往会使语言抽象枯燥。语文教学,不能走工具性的极端,或者是人文性的极端,而应是两者有机地融合。语文教材中涉及了大量丰富多彩的人文性内容,文本的表达方式也多种多样。语文教学不仅要求学生理解生字词,了解并掌握文章的表达方法等基本知识和技能,同时还要求学生能正确地理解、表达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并且鼓励学生个性化的见解和创造性的思维。



晨风吹叶


小程序

“语文课程的性质:工具性、人文性。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课改”以来有人在强调人文性的时候,不恰当地“将孩子和洗澡水一起泼掉”。“孩子”即语文本体。这样做又陷入了片面性,必然造成工具性与人文性两败俱伤。 工具性是语文课程的根本属性,是设立语文学科的理由


丽娟日记vlog


工具:用以达到目的的事物

人文:字面释义为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

,深度剖析则为指强调以人为主体,尊重人的价值,关心人的利益的思想观念

而语文最直面的表达方式是语言,而语言则是人们交流思想的工具,其它属性则有历史,文化,科学等等的传承以及延伸,而这方面归根结底便是人文了,综上所述就能很直观了解到作者所问,进而解其惑,知其理!



上车请当心下车请走好


工具性是要让你去熟悉然后运用到你以后的生活 人文就是历史与知识的结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