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菲曼 HIFIMAN Ananda 頭戴式「平板式揚聲器」耳機測評報告 「Soomal」

HIFIMAN Ananda是一款2018年發佈的耳機,上市定價6299元,雖然價格比Edition X系列兩代都要低,但被認為是EditionX v2的更新產品,也就是說即便是6299元,HIFIMAN也將這個定位的耳機做了降價的調整。而如今,Ananda的售價大概在4000-4200元左右,如果表現出色,那麼性價比會不會很好呢?感謝網友提供送測樣機。測評延期因為在網上訂購了一根平衡耳機線,商家做錯了返工。但其實對於今天測評最後聽下來似乎幫助不大,具體怎麼回事呢?下文具體談到。

海菲曼 HIFIMAN Ananda 头戴式「平板式扬声器」耳机测评报告  「Soomal」

海菲曼 HIFIMAN Ananda 頭戴式[平板式揚聲器]耳機

  • 樣機來源:網友送測
    樣機類型:市售量產版
    是否商業關係:否

在這兩三年裡,HIFIMAN的平板耳機在頂級型號代表了最高技術的Susvara耳機的帶領下逐步下放揚聲器相關技術,比如推出隱形磁體的HE1000se相比HE1000的前兩代理論上有很大進步,也是頂級技術的下放。而Susvara的振膜上的黃金塗層導體被單獨下放到了HE6se上[不過似乎HE6也是……]。而往下一檔,Arya的推出是在HE1000基礎上優化和風格的調整。

海菲曼 HIFIMAN Ananda 头戴式「平板式扬声器」耳机测评报告  「Soomal」

海菲曼 HIFIMAN Ananda 頭戴式[平板式揚聲器]耳機

SUNDARA、ANANDA是新振膜——NEO超納米振膜的中端型號,ANANDA定位更高價格更貴,靈敏度更高,同樣採用在HE1000上開始出現的非對稱磁體和百葉窗格柵的技術和結構。所謂超納米振膜,按官方介紹看應該是要比頂級的納米振膜更厚一些,而表面的導體鍍層可能也要弱一個級別。但單純的厚度不完全決定耳機的靈敏度,ANANDA做到了25歐姆阻抗,103dB的靈敏度。大體上來說,1Vrms的輸出就可以把它推出很大的聲音[某些音源DSD播放會少6dB要考慮],對於很多入門音源上見到的-6dB、-7dB[-10dBV記法,0dBFS=2Vrms]在PCM下就夠用了。尤其是錄音電平高的人聲等音樂,可能-9、-10dB就夠用了。所以,對於音源來說還是相當親民。

關於耳機外觀沒有太多需要說明,如圖所示,ANANDA還是HIFIMAN傳統的設計,除了金屬的頭架和單元一起稍微還是顯得有些重之外,其他佩戴舒適度都很好。耳機採用了3.5mm接口的,左右聲道分別接線的連接方法。3.5mm接口仍然沒有使用特別的輔助物理鎖死固定等裝置,純靠插頭插座之間的阻力,雖然比HE1000時期的2.5mm接口力量大一些,但不知以後是否可考慮增加鎖死功能,最好是一個選項。

3.5mm接口3段式可以支持平衡驅動,定義應該是從頂到底為“正空負”[就這淘寶店也做錯了,左右聲道不一樣……]。也許是為了進一步說明ANANDA是很好推的耳機,所以耳機原配兩根耳機線都沒帶平衡,反而是長度上有區別,一長一短,短的使用3.5mm接口據說為了方便隨身使用,長的用6.3mm接口為了連接臺式設備。

海菲曼 HIFIMAN Ananda 头戴式「平板式扬声器」耳机测评报告  「Soomal」

海菲曼 HIFIMAN Ananda 頭戴式[平板式揚聲器]耳機

海菲曼 HIFIMAN Ananda 头戴式「平板式扬声器」耳机测评报告  「Soomal」

海菲曼 HIFIMAN Ananda 頭戴式[平板式揚聲器]耳機

海菲曼 HIFIMAN Ananda 头戴式「平板式扬声器」耳机测评报告  「Soomal」

海菲曼 HIFIMAN Ananda 頭戴式[平板式揚聲器]耳機

下面我們直接進入到主觀對比部分。對比音源選擇HIFIMAN R2R2000紅衣太子和享聲MR1為參考,其實MR1的一些表現也可以大部分推廣到M2 Pro上也適用。另外,入門音源部分選擇HTC Type-C to 3.5mm耳機線,這個線也只有最大-7dB的電壓輸出,不足1Vrms。

以下聲音表現均基於R2R2000和MR1的非平衡輸出[兩者驅動力類似],如果有不同會特別談到。關於更弱前級表現,文末專門談到。

對比耳機選擇HIFIMAN HE1000[我們只有第一代],當然還選擇了K812、HD800、和HD660s。

音源選擇:我們知道R2R2000有非常穩健的中頻和低頻,而在高頻極限方面由於是老DAC,確實要稍弱一些。而MR1雖然在搭配音箱功放系統時有幾處比較突兀,但在搭配耳機時還是相當鬆弛柔和,尤其是在對於ANANDA這種不需要MR1發揮5成功力的,更顯穩健和乾淨。其實,最後對比下來,我們認為搭配ANANDA可能享聲MR1[也完全可認為M2Pro更適合]要比R2R2000強一點,主要在高頻方面,ANANDA 配得上一個更高素質更明快風格的音源。

整體印象:我們沒有聽過Edition X v2,但是測評過第一代Edition X,據說v2版本可能還是那個味道,特別用力的去追求中頻的厚度,加強中低頻部分的量感,聲音厚重柔和。雖然發燒友一般認為ANANDA是Edition X的替代者,或者更遠追述到2014年的HE560的替代者,但ANANDA還是要比類似價位和定位上的前輩均衡很多了。與HE1000相比,除了低頻量感稍多一點之外,整個耳機並沒有特別過分渲染中頻,也沒有特別過分加強低頻量感。整個聲音相對HE1000而言,是一個動態上略收斂,音色上略厚重的趨勢。整個聲音表現出接近HE1000的柔和,但細節上有所不同和差別。

高音表現:ANANDA與HE1000在素質上最大的差別應該是在高頻部分,當然風格上也有所不同。HE1000有更快一點的瞬態,而ANANDA則在這個級別的平板下還去專門表現的比較內斂,我們認為,如果ANANDA照著HE1000的風格去調整,很有可能非常接近HE1000的水平。當然,現在ANANDA比較內斂的風格,會讓人對比過HE1000之後覺得HE1000高頻還是更為開闊,高頻偏高部分的聲音密度還是更好。高頻部分的層次也更為豐富。

而ANANDA的高頻同樣有極高的素質,當然肯定遠超K812、HD800這類動圈耳機,平面振膜豐富的層次,柔和穩健的控制力是動圈塑料聲完全不可能比擬的。我們前文說了,ANANDA配得上一個MR1級別的高音,因為我們發現在相比R2R2000更為銳利一點的高頻下,它的極限表現的更好,而且仍然非常乾淨從容。這種乾淨與從容和HE1000、曾經的HE6等HIFIMAN的設計不太一樣,是風格上的有意控制。有可能稍微“壓抑”了單元的素質。

在絃樂拉弦類小提琴或是彈撥類中國民樂、吉他等表現上,ANANDA只是稍微輸給HE1000一些極高頻的層次和空間感,它的層次仍然屬於平板中較高水平,聲音柔和細膩,比K812、HD800等細膩的多得多,層次的自然程度和大聲壓下的穩定從容,只有平板才能表現,動圈永遠不會明白。但整體聽感來說,HE1000的高頻更顯輕盈剔透,速度略快,更有靈氣。而ANANDA空間感差了一個檔次,內斂柔和,在大聲壓下體現出了更為從容不迫的實力,甚至有點讓我們想到了奧帝茲的風格。

中頻表現:ANANDA的中頻柔和略偏“下盤”,結像不是特別靠前的類型,但是也要比HD800人聲結像紮實一些,和K812相比中頻稍顯縮了一點,也比HE1000的中頻更軟更靠後一點。說明在風格上ANANDA趨向柔和一面,中高頻部分的動態相對偏弱。動圈耳機像K812這樣級別的,在中頻的動態方面還是有優勢,雖然層次和解析力又是輸得一塌糊塗。

在交響樂表現中,ANANDA仍然表現得從容易於驅動,但柔和的中頻會讓瞬態顯得稍微慢了一些,雖然幅度完全不像Edition X時誇張的無法接受,但相比HE1000的精幹風格,ANANDA在這方面輸了一些速度感和一些解析力。也許有人喜歡HD800就於它交響樂表現時比較誇張的大聲場,這方面在這裡的確還是優勢,畢竟在展會上試聽完認為HD800比LCD4更好的也大有人在……

在大動態大聲壓的中頻表現中,用R2R2000的非平衡輸出HE1000已經有點伺候不動,開到最大電壓輸出了,尤其是DSD肯定是不夠用的。當然,ANANDA還是比較夠用,但由於大動態表現往往會壓低平均錄音電平,所以ANANDA此時可以體現出對音源沒有那麼高要求的優勢。但我們還是可以聽出來HE1000在解析力方面的優勢,越靠近中低頻部分越明顯。

低音表現:ANANDA的中低頻往下部分量感略有加強的趨勢,雖然口味肯定不算重,但這影響了它瞬態的控制力,速度有些偏慢了。對於人聲表現來說沒有壞處,反而會覺得更為親切柔和["親切"一詞永遠不適合動圈耳機]。但哪怕是聽大提琴,ANANDA也是顯得有些肉,尤其打算搭配手機或者筆記本直推的話。HE1000的聲音解析力層次還是要高個檔次。去聽鬼太鼓座這樣的音樂,鼓皮的控制力HE1000顯然表現的更為恰當,而ANANDA在量感上肯定勝過HE1000,猛一聽可能會覺得ANANDA低頻才夠勁啊。但稍微對比,就會發現HE1000的瞬態控制明顯更為恰當真實,而ANANDA顯得遲緩,低頻下潛越深,解析力差距也相對會更大。

當然,在一些極限應用中,尤其是低頻大聲壓應用中,我們應該考慮給這兩款耳機都改為平衡輸出去驅動,以R2R2000的4.4mm平衡輸出轉接為例。HE1000由於在非平衡下已經靠近極限,其實此時很低的低頻是略顯失控的,而平衡下表現穩健,彈性上了一個檔次。ANANDA搭配平衡時,彈性略有提升,而瞬態後延的控制提升比較多。當然,我們做得這根耳機線可能不是特別適合,如果需要找到更好的,可能還得摸索。

在低頻部分,HE1000的優勢仍然是在解析力和控制力,雖然它不容易驅動,但只是動態和音量上欠缺,哪怕是推不動HE1000的音源上,也能感受到HE1000更好的細節,只是力量不足。而ANANDA比HE1000明顯更容易得到低頻的量感,在慢速低頻下表現出更為柔和親切的一面,但相對偏慢的瞬態在一些發燒爆棚音樂面前,各方面素質不如HE1000。

入門音源體驗:以HTC Type-C輸出為例,它只有-7dB輸出,應該算是相對非常入門的音源了,如果還要用比它更弱的輸出,實在有點對不起耳機了。整體來說,ANANDA在這個級別音源下仍然表現的很好,只是高頻稍微損失了一點細節,整體聲音稍顯木了一點。由於K812仍然還是比ANANDA更容易驅動[大概3-4dB的電平],所以如果真搭配非常入門音源,K812的動態、中頻厚度方面會更好。但細節仍然是ANANDA勝出。而HD800,300歐阻抗,顯然不適合這組對比。

在Type-C to 3.5mm以及HiFi手機上,我們顯然還有不少比HTC更好的選擇,所以ANANDA搭配它們一定有更好的表現。

總結

HIFIMAN ANANDA的整體表現令人欣喜,從6299元到4000元左右的售價變化對於2019年的耳機市場來說擁有非常不錯的性價比,ANANDA與HE1000的差距遠比以往的HE6/HE5時期、HE560/HE1000時期、EditionX時期小的多得多。ANANDA基本已經表現出了接近HE1000平均素質的水準,只是在很多小的細節方面有差距。對於同樣5000-8000元級別的動圈旗艦準旗艦耳機,ANANDA更是很大幅度的碾壓。

我們認為,讓ANANDA去搭配一個索尼入門Walkman、手機直推還是委屈了它,最佳搭檔可能還是一款2000-4000元的播放器,畢竟這個檔次的隨身聽現在也可以做到很高的水準。而HIFIMAN推出的ANANDA-BT就更有意思了,據說它是將R2R2000的內部放到了耳機裡,實現了藍牙和USB的兩個音源驅動。如果真可以達到R2R2000的耳放水平,那麼ANANDA-BT應該也有不錯性價比。

當然,HIFIMAN耳機在二手市場的表現價格並不堅挺[HIFI類產品都不堅挺,反而藍牙耳機保值。]所以,無論是考慮ANANDA還是考慮更高級HE1000,二手吸引力也是非常非常大的。畢竟,2000-3000元的HD660s,在ANANDA耳機面前身價恐怕要去個“零”。

綜合HIFIMAN ANANDA的聲音表現與目前售價,Soomal給予ANANDA耳機強烈推薦評級。

  • [Doc]key=HIFIMAN 耳機[/Doc]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