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數據告訴你,你到底是真胖還是假胖

三個數據告訴你,你到底是真胖還是假胖

很多辦過健身卡的朋友應該都經歷過體測的這個環節,拿一堆的儀器給你測完之後,教練會用一堆的專業名詞告訴你說你的身體處於亞健康的狀態。而且大部分的數值都是超標,或者達不到標準的。那麼這些數值到底有什麼意義呢?想要設計一個訓練計劃,光靠這些數值就夠了麼?今天咱們就聊聊這些數據。

體測是什麼?

“如果你不進行評估,那麼你的訓練計劃可能是猜的”--Gray Cook,一切訓練始於評估,也就意味著,體測就跟中醫的望聞問切或者是西醫的體檢是一個道理。先得搞清楚問題所在,才能對症下藥。當然,能否對症下藥,那就要看使用者了。

通常,在我們開始訓練之前,需要了解的數據主要有以下幾種。

1、健康問卷調查,瞭解身體的健康狀況、疾病史、運動習慣、飲食習慣、生活習慣、生活壓力等等;

2、身體成分測試,瞭解身高體重、BMI、腰臀比、體脂肪率、肌肉含量等等。

3、體態評估,通過對身體的結構系統進行排查,找出有可能引發結構損傷風險的環節。

三個數據告訴你,你到底是真胖還是假胖

4、關節功能篩查,通過一系列的具備功能性的動作完成情況,評估各個關節的健康程度,找出有可能限制運動表現或者引發運動損傷的問題環節。

三個數據告訴你,你到底是真胖還是假胖

5、體能測試,通過對肌力、爆發力、肌肉耐力、心肺功能等能力的測試與評估。評估測試者的運動水平。

根據以上數據的瞭解,才能設計出一個“完美”的訓練計劃。而且在訓練中還需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適應。瞭解的越全面,訓練計劃越適合你。當然,評估的手段不僅僅只是這些,還有肌力的評估、肌張力的評估,等等。咱們就不一一介紹了。所以,你想減肥,自然要做個詳細的體測拉。下面跟我一起了解一下跟肥胖相關的評估數據吧。

與肥胖相關的數據

肥胖的原因是複雜的,包含基因與環境的交互作用,涉及社會、行為、文化、代謝、生理及遺傳因素。不過,許多的方法都是有效的,包括飲食療法、改變身體活動模式、行為療法、藥物治療及手術。

BMI

BMI(身體質量指數)可以用來表示身高與體重的相對關係,其計算方法是以千克為單位的體重除以一米為單位的身體的平方(kg/m² )。

三個數據告訴你,你到底是真胖還是假胖

可作為體脂肪的指標之一。身體質量指數常被用來評估與體脂肪過多的相關疾病的風險;不過,事實上,它是在評估過重的體重,而不是過多的體脂肪,因為BMI無法區分是過多的脂肪、肌肉或骨骼重。最後,年齡、性別、種族與肌肉量,都會影響BMI與體脂肪的關係。因此,BMI可能會高估運動員和肌肉發達的人群的體脂肪,也會低估老年人或者流失肌肉者的體脂肪。

三個數據告訴你,你到底是真胖還是假胖

身體質量指數不可以作為診斷性工具,但是可以作為初步評估可能有體重問題的工具。

腰臀比

體脂分佈類型是健康及疾病預後的重要指標。向心性肥胖的特點是脂肪堆積在身體軀幹部位(即腹部肥胖),其高血壓、代謝綜合徵、糖尿病、血脂異常、心血管疾病發生率和早期死亡率比離心性肥胖(脂肪分佈在臀部和大腿)的個體高。

三個數據告訴你,你到底是真胖還是假胖

向心性肥胖屬於我們常見的蘋果型身材,離心性肥胖一般是我們常見的梨形身材。蘋果型身材的的人群腹腔內的內臟脂肪相對較多。容易引發腹部脂肪代謝綜合徵。

三個數據告訴你,你到底是真胖還是假胖

腰臀比(WHR)是腰圍(髂棘之上)除以臀圍,是評價身體脂肪分佈,並確定個體具有較多有害的腹腔內脂肪簡單常用的方法。健康風險隨腰臀比增加而增長。男女之間會有略微的差異。

三個數據告訴你,你到底是真胖還是假胖

男性腰臀比正常範圍約0.85-0.90,女性腰臀比正常範圍約0.75-0.80。男性多為蘋果型肥胖,女性多為梨形肥胖。

三個數據告訴你,你到底是真胖還是假胖

因為腹部肥胖是最根本的問題,腰圍也可以作為一種健康風險評價指標,單獨使用。腰圍過大的朋友可要注意咯。

三個數據告訴你,你到底是真胖還是假胖

體脂肪率

體脂率(BFR)這個數值相信大家都是比較關注的,測試的方法有皮褶測量法,水下稱重法、生物電阻抗分析技術,近紅外線技術等等,各種測試方法都有它的優缺點。由於設備的缺乏,咱們暫時不做討論。而且體脂率的計算公式很多,這裡提供一個體脂肪計算公式,可以很方便的計算出個人的體脂肪重量及比率或肌肉的增減數量,準確度也很高。

體脂肪率 = ﹝身體脂肪總重量 / 體重﹞x 100%

男性體脂肪率計算﹝腰圍cm x 0.74 – 體重kg x 0.082 –44.74﹞/ 體重x 100%

女性體脂肪率計算﹝腰圍cm x 0.74 – 體重kg x 0.082 –34.89﹞/ 體重x 100%

三個數據告訴你,你到底是真胖還是假胖

另附一個其他網站的體脂率計算 http://www.ilinkee.com/tools/fatrate

體脂率的下降比體重下降的意義會更大。大家一定要明白,減脂不等於減重哦。。

總結

由於人體的差異性相對來說較大,數值又是基於大數據的情況下推算出來,輔助我們判斷各類疾病危險層級的工具。比如說BMI,通過對幾萬人或者幾十萬人的數據採集,按照男女性別的差異進行統計,發現大部分在某個數值範圍內處於肥胖狀態,同時得某種疾病的概率相對來說較高。然後按照這個數據進行劃分歸類。所以數值的適用對象僅限於普通人群,用來評判身體所處的健康層級,同時記錄身體的變化。對於特殊人群,可能會存在一定的差異。

肥胖所帶來的影響不僅僅是外觀上的,更多的還是身體健康受到影響。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加強鍛鍊,預防大於治療。#健康偵探社#

你的BMI、WHR、BFR分別是多少呢?

歡迎在評論下方留言告訴我。

我們一起成長。

三個數據告訴你,你到底是真胖還是假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