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有座2000年的古要塞,還保存鄭成功抗清復臺整軍練武的水操臺

泉州有座2000年的古要塞,還保存鄭成功抗清復臺整軍練武的水操臺

晉江千年古要塞_ 東石寨,別稱成功寨,位於東石鎮區西側。寨依山臨海,坐北朝南, 倚山勢築高臺,周圍城堞,北望晉南山嶽村落,向南虎視圍頭灣,與金門島遙相呼應,佔地面積2000多平方米。東石寨名聞遐邇,是一座有著近兩千年曆史的古寨, 1982年9月列為晉江縣文物保護單位。2009年11月,東石寨列為第七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泉州有座2000年的古要塞,還保存鄭成功抗清復臺整軍練武的水操臺

據史料記載,早在公元25年到27年(漢武帝建武元-三年),閩中畲家族南遷,來到東石這個地方,看到這裡景色宜人,便在這裡安營紮寨,住了下來,整個寨當時只是用石頭和柵木壘起來的,叫做畲家寨,“畲家寨”就是“東石古寨”的前身。

泉州有座2000年的古要塞,還保存鄭成功抗清復臺整軍練武的水操臺

永平年間(公元58-78年),漢明帝為了征服散居在閩南沿海的畲家族,派兵攻打畲族,最終,畲族被征服了,不得不被迫遷徙到閩東福鼎縣等地。

泉州有座2000年的古要塞,還保存鄭成功抗清復臺整軍練武的水操臺

永嘉五年(公元331年),爆發了“永嘉之亂”,北方多個少數民族發動大規模叛亂,匈奴更是攻陷洛陽、擄走懷帝。為了避亂,當時的官員、百姓,紛紛南遷到相對安定的南方,這也就形成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次中原人民移民的高潮。

泉州有座2000年的古要塞,還保存鄭成功抗清復臺整軍練武的水操臺

當時河南洛陽有個林尚書,欲避兵禍帶了一批族人,就從水路跑到了東石這個地方,他看到畲家寨是一個好地方,就在寨之東安家落戶。當時東邊有一塊大石,叫做龍山石, “東石”的地名由此而生。從此,“畲家寨”也就改名為“東石寨”,而林尚書所帶來的族人也就成了東石的先民。

泉州有座2000年的古要塞,還保存鄭成功抗清復臺整軍練武的水操臺

“東石寨”海陸位置十分優越,東石港港面寬廣,港域水深無礁石,水面平靜,出入無風濤之險,是得天獨厚的良港,為居住在這裡的先民們提供了商貿便利。人們紛紛進行海上貿易,這裡的商貿漸漸興盛起來。“東石寨”不但是一個商貿的良港,更由於所處地勢高,視野廣,又正好跟金門、臺灣構成了犄角之勢,成為了一個軍事要塞。

泉州有座2000年的古要塞,還保存鄭成功抗清復臺整軍練武的水操臺

泉州有座2000年的古要塞,還保存鄭成功抗清復臺整軍練武的水操臺

相傳,隋開皇元年(581),隋文帝為了開發夷洲,也就是臺灣,把東石古寨先前的寨柵木拆掉,重新建寨,全部用條、亂石壘成,並派府兵駐紮,這也是泉南戍兵的開始。那個時候,隋文帝多次派使臣出使夷州,均把東石寨作為驛站,然後經圍頭灣至澎湖,再達臺灣(琉球)諸島。

泉州有座2000年的古要塞,還保存鄭成功抗清復臺整軍練武的水操臺

泉州有座2000年的古要塞,還保存鄭成功抗清復臺整軍練武的水操臺

到了唐代貞觀至天寶的百多年間,由於唐朝對外通商的政策,泉州灣成了對外商貿的大港,相當大部分的貨物都是由龍江澳轉運,東石寨的商業因此空前繁榮。

泉州有座2000年的古要塞,還保存鄭成功抗清復臺整軍練武的水操臺

泉州有座2000年的古要塞,還保存鄭成功抗清復臺整軍練武的水操臺

據說當時有一位航海鉅商林鑾,就有3萬石的大船幾十艘,航行於南洋各地。由於商貿往來頻繁,出入龍江澳的外國商船增多,唐王朝還對古寨進行加固,並在寨頂設有都司駐守,東石寨成了泉州的“南大門”和“江防要塞”,並在之後的歷史朝代變遷中,不可避免的成為了兵家必爭之地,飽受戰爭的苦難。

泉州有座2000年的古要塞,還保存鄭成功抗清復臺整軍練武的水操臺

東石寨的第一場災難開始於五代時期。公元925年“閩王”王審知逝世,王審知的後人為了爭權,相互攻打,閩國陷入一片混亂當中。在這爭權奪利的戰火中,東石古寨不可避免地成了兵家爭奪的焦點。

泉州有座2000年的古要塞,還保存鄭成功抗清復臺整軍練武的水操臺

泉州刺史王延彬跟他的弟弟王昶也打了起來,因為當時的東石寨是一個軍事要塞,所以當時就在東石寨打了一場大戰。王氏兄弟二人的這場大戰,使得東石寨寨牆多處坍塌,成了一片廢墟。

泉州有座2000年的古要塞,還保存鄭成功抗清復臺整軍練武的水操臺

一直到宋太平興國六年(公元981年),宋太宗詔修天下城廓、寨墩時,東石寨才得以官銀重新大修。據史料記載,重修後的東石寨牆周長為192丈,基廣1丈,高1丈5尺,城牆是用石頭砌成,上面可以跑馬。這是東石寨寨牆歷史上最牢固、範圍最廣的時期。

泉州有座2000年的古要塞,還保存鄭成功抗清復臺整軍練武的水操臺

泉州有座2000年的古要塞,還保存鄭成功抗清復臺整軍練武的水操臺

東石寨不但是軍事要地,還是讀書講學的文化基地。南宋孝宗淳熙四年(1177),婺源朱熹入閩遊學,除在東石鰲江書院講學外,古寨上又另搭蓋“朱子草堂”三楹為弟子講學。今尚留有其弟子曾恕(宋淳熙年間進士)親筆“棣徑”石匾額一塊。因朱子門生多有上進,故又名鰲頭寨。

泉州有座2000年的古要塞,還保存鄭成功抗清復臺整軍練武的水操臺

泉州有座2000年的古要塞,還保存鄭成功抗清復臺整軍練武的水操臺

景炎元年(1276),南宋幼主端宗偕弟被元兵追趕到泉州,蒲壽庚閉泉州而不納。東石鰲頭境進士許漢青與夫人陳淑貞傾盡百萬家資,招募族人並他姓義士,會同東石寨總兵劉洙保端宗出蚶江至東石張家港。景炎二年,許漢青義軍及總兵劉洙因力乏而退守東石寨,時兵不滿千人仍固守不屈,元將唆都使人持書招降,漢青焚書斬使,悲歌三天自殺殉國。

泉州有座2000年的古要塞,還保存鄭成功抗清復臺整軍練武的水操臺

泉州有座2000年的古要塞,還保存鄭成功抗清復臺整軍練武的水操臺

在明代,東石寨還成了抗倭的據點。 明末,鄭成功為抗清復明藉助東石寨有利的軍事位置,在東石寨安營紮寨,他招“五虎”“布九營”,把古寨作為整軍練武,籌糧籌款的一個重要基地。所以當時的東石寨又叫做“成功寨”。

泉州有座2000年的古要塞,還保存鄭成功抗清復臺整軍練武的水操臺

清順治十二年(公元1655年),清兵大舉來犯,鄭成功為了安定晉南、屏衛廈門、金門,派叔父鄭鴻逵拆安海城又修東石寨,並在寨頂築有水師訓操臺,操練水師,為收復臺灣做好準備。當時用來訓練水師的水師訓操臺,至今還保留著。

泉州有座2000年的古要塞,還保存鄭成功抗清復臺整軍練武的水操臺

泉州有座2000年的古要塞,還保存鄭成功抗清復臺整軍練武的水操臺

寨頂巨巖上“匯川納海”四個大字,據傳系興化軍節度使陳文龍於許漢青生前對其胸懷袒蕩的褒揚。元時,里人追念其忠烈而鐫刻的。

泉州有座2000年的古要塞,還保存鄭成功抗清復臺整軍練武的水操臺

在水師訓操臺上有“丹心”二字石刻,據說是鄭成功寫的。在清順治十二年,清軍大軍壓境,戰事十分激烈,為了激勵將士,鄭成功寫了“丹心”二字,命軍匠把它刻在石頭上,後來東石人就把這塊石頭叫做“丹心石”,現在它也成了東石鎮的一大標誌。

泉州有座2000年的古要塞,還保存鄭成功抗清復臺整軍練武的水操臺

泉州有座2000年的古要塞,還保存鄭成功抗清復臺整軍練武的水操臺

鄭成功收復臺灣的舉動,得到了當時東石老百姓的大力支持。他們有錢出錢,有力出力,給予了鄭家軍很大的幫助。這裡面還流傳有一個“楊老二獻牛”的故事:有一個叫做楊老二的,由於沒有錢,只有一頭牛給鄭成功,鄭成功十分感激他,還為他寫了一首詩:“秉元百萬獻軍需,耿耿丹心不卻無。更譽滄岑楊老二,家貧願獻一頭牛”。

泉州有座2000年的古要塞,還保存鄭成功抗清復臺整軍練武的水操臺

1661年(清順治十八年,永曆十五年)鄭成功率軍橫渡臺灣海峽,翌年擊敗荷蘭在臺灣的駐軍,收復臺灣,開啟鄭氏在臺灣的統治。鄭成功收復臺灣後,馮雲守東石。康熙二年(1663年),施琅領清兵攻東石,馮雲戰死。鄭成功之子鄭經派前虎衛林升守東石寨,後清陸路提督段應舉與林升,水師四鎮陳昇在東石打了激烈的幾場拉鋸戰。

泉州有座2000年的古要塞,還保存鄭成功抗清復臺整軍練武的水操臺

康熙十八年(1679年)九月二十六日拂曉,清兵從四面攻入東石寨,守將施延、陳中俱戰死,據《臺灣外志》載:“死者不計,血染龍江”,寨又廢。清兵佔領東石寨後,福建水師提督施琅命人再修東石寨,並設二門,東為“得勝門”,西為“鎮海門”,寨周121丈3尺,基廣1丈,高1丈5尺。現在寨門上的“得勝門”和“鎮海門”橫匾,據傳乃是施琅所題。

泉州有座2000年的古要塞,還保存鄭成功抗清復臺整軍練武的水操臺

東石寨安然無恙近40年,可是到了民國初,陳國輝、許稿等拆毀東石寨,販賣牆石,寨垣盡廢,古寨又變得面目全非。民國九年(1920),里人金埔戶蔡世鼎倡議重修,把寨牆修補完整。1952年,寨上的風景石被開採成海堤水閘石,原歷代名士題鐫的崖刻蕩然無存,僅留“丹心石”及“棣徑”匾石。歷經滄桑的東石寨於1977年又進行了艱鉅的重建工作。如今的東石寨整修一新,頗具規模,是泉州市的重點旅遊地,已成為海峽兩岸人們思古感懷、共譜心聲的名勝古蹟。

泉州有座2000年的古要塞,還保存鄭成功抗清復臺整軍練武的水操臺

泉州有座2000年的古要塞,還保存鄭成功抗清復臺整軍練武的水操臺

東石古寨旁的“晉江大覺寺”,是經省政府批准,由瑞今法師於1993年親自興建的。寺區範圍2687平方米,建築面積1320平方米,鋼筋混凝土結構,共3層,第2層為閼通殿,第3層為大雄寶殿。祀奉三世作佛及觀音菩薩。寺宇構制中兩合璧,巍蛾壯觀。雖說是中西合璧式的,然因匠心獨運,卻能與古寨渾然一體,相互輝映。

泉州有座2000年的古要塞,還保存鄭成功抗清復臺整軍練武的水操臺

聲明:圖本人拍攝,文中部分資料搜自網上,如有不當請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