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極因素激活MSCI板塊人氣 QFII連續五個季度持有31只成份股

本報記者 任小雨

11月將迎來年內最大一次MSCI擴容,外資流入提速。中信證券表示,11月7日MSCI指數會議評議後,按此前公佈計劃,11月26日MSCI會把A股納入因子從15%增加至20%。此次MSCI納入A股規模為年內擴容規模最高,預計月內將帶來約700億元人民幣的被動配置資金,未來還將帶來千萬元級別以上的主動配置資金。展望未來,市場對基本面和政策的預期已經降至“冰點”,基本面和政策已不會比預期更差,資金面的積極因素將為A股帶來階段性的反彈機會。

受此影響,11月4日,MSCI板塊盤中異動明顯,165只成份股股價實現上漲,佔比近六成。個股方面,亨通光電漲幅居首,達到8.68%,南方航空(7.99%)、中國國航(7.17%)、天齊鋰業(6.64%)、歌爾股份(6.33%)、歐菲光(5.96%)和石基信息(5.77%)等個股漲幅也均逾5%。

資金流向方面,11月4日,板塊內共有124只概念股備受場內主流資金的追捧,其中,有68只個股大單資金淨流入超過1000萬元,亨通光電、貴州茅臺、歐菲光、中國平安、歌爾股份、南方航空、紫金礦業、中國國航、興業銀行、天齊鋰業、中國太保、新希望、中興通訊、華泰證券等14只個股當日均受到1億元以上大單資金佈局,招商銀行、三一重工、東方航空、TCL集團等4只個股大單資金淨流入也均超過5000萬元。另外,包括分眾傳媒、贛鋒鋰業、中信銀行、中國國旅、杭州銀行、雲南白藥等在內的50只個股大單資金淨流入也均逾1000萬元,這68只個股合計大單資金淨流入達44.65億元。

事實上,除短期資金青睞MSCI成份股外,以QFII為代表的長線資金已提前佈局,引人矚目。

《證券日報》記者根據同花順數據統計發現,截至三季度末,共有31只MSCI成份股被QFII連續五個季度持倉。從最新持倉數量來看,北京銀行、南京銀行、美的集團、寶鋼股份、海爾智家等5只個股今年三季度QFII持股數量居前,分別達到248952.64萬股、126148.75萬股、22793.92萬股、21498.22萬股和17168.24萬股,碧水源、寧波銀行、恆瑞醫藥、海螺水泥、樂普醫療、格力電器、歌爾股份、金螳螂、藥明康德、鞍鋼股份、上海機場、泰格醫藥和中南傳媒等13只個股本期QFII持股數量也均在2000萬股以上。另外,通化東寶、兗州煤業、金融街、先導智能、復星醫藥、華潤三九、中國國旅、華東醫藥、天士力、藍思科技、信立泰、洋河股份、東阿阿膠等13只個股在此期間QFII持股數量也均逾700萬股。

進一步統計發現,上述31只QFII連續五個季度持倉股中,近30日內共有28只MSCI成份股獲得券商機構給予“買入”或“增持”等看好評級,其中,有18只個股近期券商機構看好評級家數超過10家。具體來看,中國國旅(27家)、美的集團(23家)、先導智能(23家)、洋河股份(22家)、恆瑞醫藥(20家)和上海機場(20家)等6只個股近期券商機構看好評級家數居前,均在20家及以上;海螺水泥(19家)、格力電器(18家)、泰格醫藥(17家)、樂普醫療(16家)、海爾智家(15家)、歌爾股份(15家)、寧波銀行(13家)、金螳螂(13家)、藍思科技(13家)、藥明康德(12家)、通化東寶(12家)和北京銀行(11家)等12只個股近期也均受到10家以上券商機構扎堆推薦。

對於板塊的後市表現,東興證券表示,建議加配具有防禦屬性且受11月份MSCI增量資金支撐的醫藥生物,以及業績穩定受流動性小修提振的銀行股;同時科技板塊中的優質龍頭也值得堅定持有;年末持倉建議把握高股息率、高ROE和業績穩定性。

(編輯 上官夢露 策劃 張穎 吳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