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都为何迁往寿县,是为背水一战吗?

用户5140564272280



楚都为何迁往寿县,是为背水一战吗?

我的观点是谈不上背水一战,只是一种无奈的选择,只是延缓灭亡的时间。寿县别称寿州、寿春 ,公元前241年,楚国第四十五世国王考烈王将都城迁往寿春,一直到公元前223年,楚国第四十八世国王负刍,楚国被秦国灭亡为止,前后18年。寿春作为楚国最后一座都城,历经楚考烈王、楚幽王、楚哀王、楚王负刍四王。其中楚考烈王在寿春为王2年,楚幽王在寿春为王10年,楚哀王在寿春为王仅1年,楚王负刍最后在寿春为王5年。

迁都过程:

公元前278年(楚顷襄王21年),秦将白起拔郢,楚人未加抵抗就放弃本土东迁,“保于陈城”,不想这一“保”竟达37年。到了楚考列王“不利而去”之时,“战国四公子”之一的楚相国春申君和其门客朱英等人,向楚考列王提出“徙都寿春”之议,而一生无子的考列王居然二话不说,就爽快地答应了此事。“楚于是去陈,徙寿春,命曰郢”。

选择寿春的原因:

  那么,楚国为什么选择迁都寿春呢?当时作为楚国国君的考列王为何毫不犹豫地就应承下来了呢?楚迁都寿春,除了迫于当时的政治、军事压力外,最主要的还是与寿春所处的地理位置有着至关重要的关系。在古代,都城的选址一般都要考虑如下一些因素:依山傍水,水陆交通便利,地势险要,有自然的阻隔屏障,具军事要隘,物产丰富,能供给足够的粮草,等等。以当时寿春的境况,完全具备这些先决条件。

  一是地势形胜。寿春,古为“江东之屏藩,中原之咽喉”,”寿春城北有八公山作为天然屏障,淝水自南向北流入淮河,良田沃野千里,有淮河、淝河作为天然屏障,还有江南南陵、铜陵丰富的铜矿资源,历代为兵家必争之地。从春秋战国到清咸丰时期约2500年的时间里,以寿春为战略中心的各种战争和兵事就有数百场之多,其中比较著名的战争有楚人灭六、王贲伐楚、曹操入淮、淝水之战等。”但是,寿春如此显要的战略要地,最终却成为楚国灭亡的坟场。

  二是运漕四通。战国时,魏国为了进一步向中原地区扩展势力,开通了沟通黄河和淮河的鸿沟。鸿沟的开凿,沟通了今河南、江苏、安徽等省的航道,对魏国的政治、军事、经济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然而,也正是由于邗沟、菏水、鸿沟的开凿,淮河流域一些主要河道沿岸,相继兴起了一批繁华的城市。像位于鸿沟岸边的大梁(今河南开封市),菏水、济水之交的陶(今山东省定陶县),汝水岸边的陈(今河南省淮阳县),睢(suī,音谁)水岸边的睢阳(今河南商丘市),丹阳和泗水交会的彭城(今江苏省徐州市),尤其像地处淮河干流岸边且是淝水入淮口的寿春,遂成为南北水上交通要道,更是名极一时的大都市。寿春当时水路交通十分发达,沟通了寿春这座区域中心城市与边鄙地区的联系,楚国选择迁都至此,应充分考虑到了寿春的交通优势,为增强楚在地缘上的政治统治和向心力奠定了基础。

  三是物产丰饶。楚都寿春城地处黄淮平原最南部,东、西两面不远即为淮南丘陵地区,西面和西南面是淮河山丘区,北面与淮北平原相连,北面和东北与凤台、淮南、蚌埠、定远、嘉山等地相交处,分布有比较破碎的低山丘陵带,相对高差100-200米,著名的八公山就是北面丘陵中一座较高的山峰。淮河自西向东北从寿春城的西北面流过,淠河、东淝河(古肥水)等淮河南侧支流经古城区域向北汇入淮河。寿春处于南北气候的过渡地带,降水和地面径流丰富集中。寿春地区主要气候因素的变化均呈单峰型,有冬夏长、春秋短,四季分明的特点。优良的地理和气候条件,使寿春自古就物产丰富,富甲一方。寿春受益于芍陂(今安丰塘),芍陂为春秋时期“楚相孙叔敖所造”,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四大水利工程(安丰塘、漳河渠、都江堰、郑国渠)之一,千百年来,在灌溉、航运、屯田、济军等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芍陂的修建,对楚国的经济繁荣和屯田济军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使楚国得以积草屯粮,整军经武,休养生息,养精蓄锐,为楚国晚期在寿春立足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楚国迁都寿春,除了上述几项建都的先决条件外,还出于其它综合因素的考虑。主要有两方面:

  一是立国不居中。立国居中,是我国古代一种颇为盛行的都市规划指导思想。春秋战国时期,在总结前代经验的基础上,产生了一种新的理论:“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勿近旱而水用足,下勿近水而沟防省,因天材,就地利。故城郭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从节约的观点出发,在选择有利地势的同时,充分考虑到用水和排水等一系列问题,这比起“立国居中”的思想来,确实略高一筹。从楚国当时建造的几座都城所处地理位置来看,不在大山之下,便在广川之上,为解决城市水源问题,多建于河流近旁。纪南城地处西部,陈城位于北边,寿春城偏居东方,前后三座都邑都是立国不居中。由此可见,楚人对于都城的建设比较讲究,完全是在一种务实思想指导下进行的。

  二是立北不立南。据史料记载,中国古代立国都,都喜欢立在北方,而不立在南方。立都在北方的原因是,古代把南视为至尊,而把北象征为失败、臣服。宫殿和庙宇都面向正南,帝王的座位都是座北朝南,当上皇帝称所谓“面南背北,驾作九五之尊”,打了败仗、臣服他人叫“败北”、“北面称臣”。正因为正南这个方向如此至尊,所以古时老百姓盖房子,谁也不敢取子午线的正南方向,都是偏东或偏西一些,以免犯忌讳而获罪。中原一直被认为是中华的发源地,因此中原在北方,从地图上看,晚楚地域广大,寿春地处楚境的北部,在此建都可能就是出于“立北不立南”的考虑。

  从考烈王迁都,寿春历经考烈王、幽王、哀王、负刍,前后18年光景。随着春申君黄歇的被杀,楚国栋梁不存,李园之徒当道,国祚不存已经不再意外。18年中,楚国进行了最后的抗争,终被历史的洪流所淹没。楚王负刍五年(公元前223年),秦将王翦率兵60万灭楚,俘负刍,楚国灭亡。


千里马地图


楚国迁都寿春(安徽寿县)更多的是无奈,而并不是“背水一战”或者其他政治(军事)目的。

谈“背水一战”的条件

历史上有几次比较著名的“背水之战”,来看看他们有怎样的共同点。

  1. 秦晋王宫之战。这场战争发生在秦军在崤山被秦军全歼的第三年,上从主帅孟明视,下到普通的士兵,无不感到耻辱。崤山之战因为秦穆公晚年有些刚愎自用,不听百里奚和蹇叔的建议;和孟视明(即百里明,百里奚之子)年少轻狂,对晋国发起带有挑衅性质的攻击(灭晋的附庸-滑国),导致秦军在崤山山谷被晋军全歼,孟视明等三位主将被俘。要不是孟视明是关系户(晋襄公他后妈是秦穆公的女儿),孟明视在回到秦国后,受到秦穆公的继续重用。终于,前624年,孟明视在等待了三年之后,率军伐晋。在过黄河的时候,孟明视下令“破釜沉舟”,晋国一看,这秦国是来玩命的 ,就闭门不战。秦穆公亲自渡过黄河,封崤山之尸。
  2. 秦楚巨鹿之战。这里的楚不是战国时期的楚国,而是在陈胜失败后,项梁立的战国时期楚怀王的后代。前207年,秦将章邯将赵王包围在巨鹿。楚怀王派宋义去救援,因宋义停滞不前,项羽就把他杀了,自己率军前去救援。过河后,下令“破釜沉舟”。楚军见已经没有退路,个个以一当十。章邯投降、王离失踪、涉间自杀。
  3. 汉赵井陉之战。韩信灭魏之后,准备北上灭赵。赵将李左车认为,汉军兵锋正盛,应当死守井陉口,“避其锐气,击其堕归。”可是赵军主帅陈馀却认为仁义之师不用阴谋诡计。就准备和韩信硬刚。韩信下令背水列阵,士兵见退无可退,就奋勇杀敌。激战一天,不分胜负。赵军准备回城,却发现城中都是汉军旗帜。原来韩信早令张耳趁乱入城。此战,韩信灭掉赵国得五十余城。

《孙子兵法.九地篇》说“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这种环境下“疾战则存,不疾战则亡”,以楚军当时的实力、战斗意志各方面都不足以与秦军“疾战则存”。

楚国迁都的趋势

楚国最初的都城是在郢(今湖北荆州),这也是楚国定都时间最长的一个。要论军事用途,郢绝对比寿春更加优越,郢的西边跟南边都是长江,北边是汉水,东边是云梦泽(以消失),城池也是楚国最坚固的。那为什么楚国一而再,再而三的东迁呢?因为秦国像东扩张,楚国要向西扩张不太可能,只能向东扩张。先后在张仪的坑蒙拐骗和白起的强弓劲弩下,郢都几乎慢慢的成为了边界,以至于在秦昭襄王二十二年,白起率军攻破郢都,设置了南郡。楚国将国都迁到了陈(今河南省淮阳县),因为向西发展已经不可能。楚国就着力向东发展,灭掉了鲁国。前241年,楚国春申君组织了最后一次合纵,但是被秦军击败了。为了躲避秦国进攻的锋芒,只好继续东迁到寿春(今安徽寿县)。可见自始至终,楚国迁徙的趋势是由东到西,但他和秦国是为了扩张不同,他是为了延缓自身的灭亡。因此说楚国的迁都,更多的是无奈,而并不是出于什么战略目的。

此外,“背水一战”是一个不合常理的战术,《孙子》中将背水列阵列为大忌。比如韩信在背水一战时,先是用间打听到李左车的意见未被采纳才用的兵,越过井陉口。揣摩对方将领的心灵、运用了“奇正结合”的战法,派奇兵张耳趁乱混入城中,插上汉军旗帜。

大家对楚国迁都寿春有什么看法吗?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