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樂福搞促銷,賣不出去的東西員工買單?“霸道”營銷還能走多遠

隨著電商經濟的發展,大批實體店鋪責怪馬雲搶佔了市場最活力的消費群體,但是實體店是否反思過這樣的現狀和自身有很大的關係?時代一直在進步,就連實體店一直嗔怪的電商,在穩居銷售寶座之時還是會有危機感,從而選擇不斷創新,基本上每年都會有不同的營銷方案出現,但是做為當初最具活力的實體店鋪,大型商超,卻在新的競爭中原地不動,這個時代就是一個不進步就是退步的時代啊,所以實體店鋪憑什麼?近日家樂福中國店就傳來了這樣的消息。

家樂福搞促銷,賣不出去的東西員工買單?“霸道”營銷還能走多遠

促銷不掉的商品需要員工買單

家樂福哈爾濱永平店的員工稱,店裡在促銷的時候每個部門都會有任務,完不成任務,賣不掉的東西就需要員工承擔,具體說就是,每人需要購買三袋柚子,三箱蘋果,以及兩袋羊肉片,加起來一共280元,不買就會有相應的懲罰。隨後專門有記者上門採訪了多位員工,事實也證明確有此事,四名員工對這樣的境況表示必須要買。

家樂福搞促銷,賣不出去的東西員工買單?“霸道”營銷還能走多遠

店長對此說法前後矛盾

“我們是給每個科室下發任務的,每個人買或者賣三套。”“做生意有做生意的任務,我們現在正在做雙十一促銷,肯定是要發動全員的,這是一個正常的營銷手段。”“但是我也說了,不想買可以不買。”這位店長的說辭似乎前後矛盾,前面在說這是一個發動全員的任務,也是一種營銷手段;後面又說自己說過並不強迫大家。

隨後這家超市的公共事務經理出面表示,對於強制自家員工購買超市的產品一事,可能是在傳達的過程中出現了誤解,同時他也表示,如果有員工在強制性非自願的情況下購買了商品,超市方面會立即給予退貨。

家樂福搞促銷,賣不出去的東西員工買單?“霸道”營銷還能走多遠

家樂福雙十一目標“大”

這個雙十一是家樂福被蘇寧收購後的銷售首秀,於是被家樂福的中國區CEO定下了3天10個億的歷史新目標。根據2018年家樂福在中國區的全年銷售額474.6億元來看,平均每天的銷售額在1.3億元,也就是說三天銷售額大約在4億元左右,所以面對雙十一10億元的挑戰,動用內部員工這一資源也是可以理解的。

大型賣場倒閉“多”

近些年產地費用越來越高,隨著電商的發展,很多的廠家也已經放棄了賣場的渠道,新晉經銷商也已經不考慮和賣場合作,只做流通,加之便利店的銷售模式佔據了零售的很大份額。大型商超和賣場缺乏創新,跟不上時代的進步。

家樂福搞促銷,賣不出去的東西員工買單?“霸道”營銷還能走多遠

在整個行業當中,肯定不止家樂福這一家賣場出現了促銷商品員工購買的情況,這些年大型賣場不反思自己的營銷手段是否有不當之處,而是一味追求銷量,最後兩敗俱傷,經銷商因承擔的成本越來越重而選擇放棄大賣場,大賣場也在承受著相應的損失。大賣場的營銷方式不改變,不去從自身找原因,就很難再現曾經的輝煌。


分享到:


相關文章: